第四百七十五章? 人情暴漲
字數:3773 加入書籤
宦官?何進死在宦官手中。當今世界四大勢力之一的宦官,何進之死看似是何進倒台了事,實際上是宦官和外戚鬥爭中,宦官取得的一次勝利。
劉協回顧著本朝的幾次戰鬥,好像所有外戚看似強大無比,但是同宦官相鬥,最終都是外戚失敗告終。
宦官、外戚、豪族、世家,四大勢力都威脅著大漢王朝的皇權,侵蝕著大漢王朝的機體,現在何進要掌權,勢必傷害一批人的利益,首當其衝的就是宦官。
當然,何進要做得,也是劉協要做的,與其同時麵對何進和宦官,不如讓何進這個即將成長起來的外戚先同宦官鬥起來,最好是兩敗俱傷。
不過何進的另一個動向劉協特別感興趣,那就是挖墳掘墓,好在何進下手的對象不是漢朝的先祖,因此大家都還不是很在意。
不過劉協可不想隻是讓何進獨吞這些寶藏,先秦的墓葬中,也是有許多寶藏的,這些今後對於劉協建立軍隊都是必不可少的財富。
“外祖,通知富貴酒樓,密切注意何進盜墓的人的動向,隨時匯報。至於何進派出去募兵的人,暫時別動他。”劉協說道。
“殿下,何進一旦募兵成功,勢力強大,可是殿下今後登上帝位的巨大阻礙啊。”王苞的心中,自然認為這些募兵的將軍是最重要的。
“無妨,這些招募的兵卒可是需要大量的財物才能養得起的,隻要把何進的財物來源切斷,這些新募的兵卒還不知道是誰的呢。”劉協說道。
漢朝實行的募兵製和征兵製同時進行的兵役製度,招募的家兵是需要軍餉的,所謂當兵吃餉就是這裏來的。
而各郡縣所征的郡兵縣卒是不發軍餉的,他們是義務兵,劉協的成睾縣的士兵多少發些錢糧,其他的郡縣大多隻提供飯食,這叫當兵吃糧。
有的窮的郡縣,義務兵還自己帶糧食上戰場。不過這些郡兵縣卒大多戰鬥力低下,特別是那些大戰期間臨時征集起來的士兵,大部分隻是用來運送糧食,當輜重兵使用,甚至直接叫做民夫。
這時候的戰爭,號稱十萬大軍,其實真正有戰鬥力的,也就一兩萬人。當然在士氣高昂的時候,這些新兵民夫也能發揮出不錯的戰鬥力。
但是大部分時候這些新兵都是去送死的,什麽修橋鋪路,髒活累活危險活,都是這些新兵去做,為的當然是保證精銳部隊的戰鬥力。如果精銳部隊都去修橋鋪路,那還叫精銳部隊嗎。
王苞一聽,頓時興奮起來:“這叫不戰而屈人之兵,殿下高明。”
其實劉協的真正想法,根本沒說出來。劉協是要何進同宦官先爭一個高下,然後再出來收拾殘局,所謂鷸蚌相爭漁翁得利,隻要劉協手中有足夠的錢糧,不愁這些軍隊不聽劉協的調遣。
“報,陶器廠送來了第一批酒瓶,請殿下過去驗收。”潘穎過來報告。
王苞見劉協有事,自覺的退出去。
“不錯。”劉協拿起一個酒瓶,黑色的瓶身,彩色的圖案,中間一個大大的壽字。四個酒瓶一套,把四個字露在外麵,用布條拴起來,妝點一下,這肯定是當今世界最漂亮的酒瓶。
“收下,付賬。春蘭安排人全部洗幹淨,晾幹待用。”劉協說道。
“稟殿下,這一批一共八十個,每種二十個。老板說了,這第一批是感謝殿下幫忙保住陶器廠,所以第一批的錢就不用付了,隻要殿下滿意就好。”送酒瓶的人說。
“這怎麽行,這樣,也到年下了,你們送本侯一車酒瓶,本侯也不能讓你們空著手回去不是,將就這車,拉一頭豬回去,給弟兄們加一個菜。”劉協讓春蘭帶著陶器廠的工人,去旁邊養豬場拉一頭豬回去。
在這個年月,一頭豬可不是小數目,特別是劉協用酒糟喂大的豬,又肥又大。
劉協看著春蘭和幾個心思細膩的宮女洗酒瓶,晾幹。然後把劉協存放在偏殿的酒甕搬出來,劉協親自嚐嚐,把那些新酒味消失了的白酒裝進酒瓶。每瓶剛好裝白酒二斤,四個一組,剛好八斤。
用陶器廠附贈的木塞塞住酒瓶,然後用紅綢捆起來,係上一些花樣,這樣每組酒就像一束花。漂亮,用來送人,的確是上上之選。
劉協把那把寶石鑲嵌的小刀翻出來,去市場上找銅匠把寶石鑲嵌好,一把高貴典雅的匕首呈現在劉協的麵前,若不是劉協沒有別的更好的寶貝送給皇帝老子,劉協真打算把這匕首留下,自己賞玩。
那二尺高的玉雕像劉協也翻出來,用酒精擦拭消毒,把整個玉雕像認認真真的消毒一次,畢竟這兩件物品都是從大蛇肚子裏麵找到的,劉協還是小心一點好,免得招來禍端。
經過嚴格的消毒和檢查,劉協才找工匠用香木做了兩個盒子,把玉雕和匕首裝進去。劉協又在寶藏中找了幾件器物,用來送給朱貴人、皇甫貴人、橋貴人、袁貴人等平時同劉協來往的貴人。
一切準備妥當,小年如期到來。雖然大漢四處硝煙,但是洛陽還是照常繁盛。皇宮中的慶祝活動一點沒受到影響。
唯一變化的是,過去永安宮隻有皇帝過來給董太後賀新年,各宮娘娘也是跟著皇帝過來一次,然後永安宮就清清靜靜的了。
今年不同,剛到臘月二十三,就有客人上門了。
這可苦了劉協,因為這些來給董太後賀新年的人,每人都會到偏殿來見劉協,還送來大量的禮物。
這可超出了劉協的預算,劉協八十瓶白酒,二十個組合,原本想著還有剩餘,可是現在看來,已經出現赤字了。
劉協知道,這個世道,別人來拜訪,其實是發出同你結交的信號,如果你不去回禮的話,就說明你不想同別人來往,劉協可是沒有一點人情積蓄的人,可是浪費不起這突如其來的人情。
劉協急忙去催促陶器廠,好在陶器廠燒製了一批酒瓶,打算過了年才給劉協送來。既然劉協派人來催,陶器廠隻好加班加點的把這批陶器收拾出來。
“殿下,養豬場那邊來人說,大部分人要回家過年,問春節期間,這些豬怎麽辦?”潘穎回來報告。
真是煩人,劉協好想什麽事情都不做,平平淡淡的做一個老百姓。但是不行啊,自己還肩負著使命呢。
“唉,去傳令養豬場,聯係殺豬的屠夫,那些沒長成和種豬以外,其他全部宰殺,去市場上購買鹽,把這些煮肉醃起來。”劉協說道。
“殿下,市場上沒有鹽。”潘穎提醒道。
“沒鹽?”劉協的思維還一時轉不過來,鹽這種東西,市場上沒得賣?
“殿下,鹽鐵專賣,隻有鹽鐵局才有鹽,而且是按照人頭數量配給的。”潘穎說道。
“哦,殺豬,先把豬殺了,把瘦肉製成肉幹,肥肉煉成油。”劉協說道。
“殿下,殿下,豬肉煉油太可惜了,不如拿到市場上去賣。”潘穎說。
“賣?”這還是一個新概念,這豬能買幾個錢啊。
“是啊,現在過年,家家戶戶都會買一些肉,如果拿到市場上去賣,定然能夠賣出好價錢。”潘穎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