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六章? 廢史立牧
字數:3792 加入書籤
哦,家家戶戶都要買肉嗎?自己屬下這麽多人,豈不都要買肉。今天已經是臘月二十五了,如果去賣,幾天能賣出多少?不如······
“去通知養豬場,選那些已經長成,不怎麽長的豬殺掉瘦肉全部做成肉幹,肥肉和其他的準備六千斤,運四千斤去小王莊和成睾縣,發放給小王莊和成睾縣的官員、家兵和縣卒。運二千斤到鐵莊宋莊,弄給大家吃。也送一些來永安宮。”
劉協下達命令,現在養豬場的豬大部分在三百斤大小,怎麽也得殺出二百多斤肉,每頭豬一百斤瘦肉,一百多斤肥肉和其他肉食,這樣就會殺掉四十多頭豬,按這樣計算,養豬場的豬還不一定夠。
“慢。”還沒等潘穎應聲,門外傳來一聲輕喝。
自從劉協參知政事以來,黃琬每日都會掐著時間過來,指導劉協學習劉宏送過來的奏章。這些奏章都是抄本,也就是說,是劉宏處理過後,尚書省派人抄了一份,送過來給劉協學習的,沒有任何法律作用。
“老師。”劉協起身施禮,黃琬簡單的回禮,這才坐下。
“殿下,適才老夫聽殿下把豬肉送去成皋縣,可是實情?”黃琬問道。
“有何不妥?”劉協問道。
“當然不妥,豬肉是賤肉,是賤人吃的。而成皋縣有眾多官員,還有一百多遊俠,這些人可是心高氣傲的,如若殿下把豬肉送過去,他們肯定認為,殿下是侮辱他們,把他們當成奴仆。”黃琬說道。
劉協一驚,所謂廉者不食嗟來之食,別人說話的語氣不好,都不會吃別人給的飯食,更不用說這些賤肉。
李晶等人,都是清高的文人,平時看到那些貪官汙吏都不齒為伍,如果劉協給他們送去豬肉,恐怕他們的確會認為劉協的侮辱他們。
還有那些遊俠,他們為了臉麵,可是敢殺人放火的,要是覺得劉協侮辱他們,恐怕成皋縣都會被他媽鬧翻天。
“可是,當初在軍中,他們也是吃了豬肉的啊。”當初在虎牢關,還有皇甫嵩的軍中,那些軍官也是不講究,吃了劉協做的豬肉。
“殿下,大戰之際,生死難料,能夠有一口飽飯就是美事,哪裏還去計較吃什麽東西。但是和平時期就不同了,特別是京都就更加不一樣,這些士人,他們不缺一頓兩頓飯,自然是要講究臉麵的。”
這道也是,大戰的時候,誰都不知道下一刻會發生什麽事情,所以不會計較吃什麽,隻要有吃的,吃飽就好。
“那就隻給那些農奴送去,官員和遊俠就不用了。”劉協說道。既然你們不吃,那就不送給你,這不就結了。
“不行。”黃琬再次否定劉協的想法:“所謂不患寡而患不均,如果殿下隻對一部分人賞賜,那麽另外一部分人就會覺得殿下賞罰不公,後果很嚴重的。”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這還要不要人活了。沒有的時候想有,有了的時候才覺得,這東西也是一個麻煩。既然不能賞下去,那就自己留著。
見到劉協不耐煩的樣子,黃琬覺得這是一個教育劉協的良機,於是開口說道:“殿下這些日子見很多士子投靠在袁隗門下,而不投靠到大將軍門下,可知是為什麽?”
“為什麽?”劉協雖然知道一些,不過黃琬可是東漢中有名的人物,自然有自己的見解,所以劉協反問道。
“按理說,袁隗隻是後將軍,官職不如大將軍何進。何進還有皇後何蓮在背後支持,前途定然高於袁隗。但是,何進出身低微,而袁隗出身在四世三公的袁家,所以士子們看不起何家,把何進說成屠狗賣肉之輩,安能共事?同樣的道理,袁術不學無術,紈絝囂張。曹操才幹出眾,有勇有謀。可是士人們都願意投靠袁術,而不投靠到曹操,就因為曹操是宦官之後,跟著曹操沒麵子。”黃琬耐心的講著,一點沒注意到劉協的表情。
這時候的劉協,早就想到其他地方去了。
劉協在前世也看了不少穿越小說,那些主人公穿越到東漢,一個鄉野村夫,憑著一兩手後世帶來的技術,就能收關羽,降呂布,與皇帝稱兄道弟,甚至以天下相托,獨攬軍政大權。
現在聽黃琬一說,真是癡人說夢。不說其他,就說士族的麵子,就不會讓一個鄉野村夫走到這一步,更別說讓他們俯首稱臣。
想到這裏,劉協不由得露出一絲冷笑。
“殿下何意?”黃琬看到劉協冷笑,頓時怒了,冷聲問道。
“沒什麽,學生隻是想起一個朋友,覺得他們異想天開了。”劉協趕忙解釋,要是讓黃琬誤會,認為自己小瞧於他,還不知道會發生什麽事情。
“朋友?哦,殿下交友要謹慎。殿下身份尊貴,那些胸有大誌,想要建功立業的人,自然會向殿下靠攏。但是,那些別有用心的奸佞小人,同時也會想方設法的引起殿下的注意,所以殿下交友,還是要注意區分。”黃琬警告道。
“多謝老師提醒,學生就是想起一個奸佞小人,所以才覺得好笑。”劉協解釋道。
“如此甚好。不知殿下打算怎麽處置這些豬肉?”黃琬問道。
“既然不能賞賜下去,學生隻能把他們做成臘肉,先存放起來。”劉協說道。
“臘肉?是什麽肉?”黃琬好奇的問道。
“就是豬肉加工而成的,味道極其鮮美。”劉協說道。
“如此,可給老夫一些否?”
“自然是可以,隻是······”劉協有些猶豫。
“在家中私下吃是可以的,況且這是臘肉,不是賤肉啊。”黃琬笑著說道。
這?臘肉不是賤肉?好像也說得通啊,比如陶瓷,當還是泥土的時候,那些達官貴人恐怕看都不會看一眼。但是做成了瓷器,就另當別論了。
掩耳盜鈴,不光是後世才有啊。
想了想,劉協安排潘穎去傳令,把長成的豬殺掉,豬肉全部拉到小王莊,等劉協過去指導大家做臘肉。
“老師,這是太常劉焉的奏章,父皇還沒批閱,不知道老師怎麽看?”劉協問道。
“殿下怎麽看?”黃琬沒有說自己的看法,反而有點考較劉協的意思。
“前段時間,劉焉提出州郡養兵之論,現在有提出廢史立牧之論。如果這兩項聯係起來看,州牧將會是大漢朝最大的掌權者。大漢十三州,每個州牧都會有強大的實力,到時候,朝廷的詔命,恐怕很難通行。”
劉協說出自己的擔憂,黃琬也是深有同感。
“大漢十三州,十三個州牧,到那時,恐怕······周天子之困,不得不讓人擔憂啊。”黃琬歎道。
黃琬雖然沒有明說,但是已經意識到這一道奏章會帶來的結果,難怪劉焉提出上了奏章這麽久了,朝廷也沒一個決斷。看來,朝廷的人也不都是傻瓜。
隻是,曆史記載,大漢朝最後實施的是史牧雙行的政策,既沒有廢掉刺史,也同時實施了州牧製度。隻不過,劉焉最終還是得到了他夢寐以求的益州,還派張魯阻斷了朝廷與益州之間的往來,想要脫離朝廷的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