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五章? 共同監國

字數:4023   加入書籤

A+A-




    六月望日,太陽還沒有從地平線升起,文武百官就開始匯集在德陽殿前麵,等待朝議。
    大漢朝例行的朝議是朔望之日,也就是初一十五。今天剛好是望日,所以文武百官都要到朝堂上朝。
    何太後何蓮同往常一樣,精心打扮一番,帶著劉辨上朝。雖然還在國喪期間,可是何蓮一點傷心的情緒都沒有。
    “太後、陛下、大將軍,涼州戰事吃緊,前將軍董卓和左將軍皇甫嵩已經是第一百道奏章了,請求朝廷撥付糧草。並州丁原沒有糧草,退到了河東,上郡和西河郡均被胡羌所占。”司徒丁宮第一時間站出來奏道。
    “不是剛劃撥了五百石糧草給丁原嗎?”劉辨張口就說,實在有些輕率。
    “五百石?”丁宮一時之間不知道如何回答,五百石糧食夠大軍吃多久?恐怕一頓都不夠。
    “丁司徒認為,的劃撥多少糧草才夠?”何蓮倒是看出來了,五百石根本不夠,於是開口問道。
    “太後、陛下,董卓軍中有兵近十萬,皇甫嵩軍中有兵三萬,加上並州丁原,至少的劃撥十萬石糧草,今後還得陸續跟上,否則士兵逃散,怎麽打仗。”丁宮說道。
    “十萬石是多少,從國庫裏麵劃過去就是。”劉辨說道。
    丁宮苦啊,國庫裏麵已經一顆糧食都沒有了,怎麽給邊關劃撥糧草過去。皇帝輕輕一句話出口,可是丁宮就難辦了。皇帝讓劃撥糧草,的確也該給,但是從哪兒來糧草呢?
    “太後、陛下,芻稅已經全部出盡,現在才六月,糧食還沒收割,國庫裏麵已經沒有糧食了,本月朝廷官員的俸祿都欠著呢。”丁宮說道。
    過去劉宏當皇帝,好歹還賣官給大家發俸祿,維持國家運轉。現在這個二百五皇帝,什麽都不管,還答應得很快,張口就來,根本不管國庫裏麵有沒有錢糧。
    “全國各地的芻稅不是剛剛拉來嗎?怎麽就沒了?”何蓮突然想起,前幾日為了安慰張讓等人的情緒,免除了幾個州郡的賦稅,好像就是芻稅,於是說道。
    “稟太後,全國十三州,涼州大部、並州全境、幽州大部已經被胡羌所占,沒有稅收。冀州、兗州、益州、豫州困難,太後又免除了賦稅。揚州、徐州、青州的賦稅剛到京都,就被支付了大將軍的軍糧,益州、交州的賦稅還在路上。司州地區的賦稅根本收不起來······”
    “這麽說就是大將軍的軍糧不該給?”提到大將軍,何蓮再次開啟了戰鬥模式,從座位上站起來,雙手叉腰,惡狠狠的盯著丁宮。
    “這······”丁宮敢怒不敢言,怯怯的退下。
    “太後,臣有一事。”袁隗這時候站出來了。
    “老匹夫,說。”何蓮繼續開啟戰鬥模式,對著袁隗喊道。
    “太後、陛下,何鬆一無戰功,二無本事,出任虎賁中郎將,不符合大漢律法。”袁隗高聲說道。
    嘶······
    大殿裏麵一陣吸氣聲,今天袁隗是怎麽回事,太後已經發怒了,袁隗還去挑太後的痛處。真是壽星公上吊——嫌命長了不是。
    果然,在袁隗說完,何蓮暴怒:“老匹夫,下賤崽,我弟弟怎麽就不能當中郎將了,要軍功?誰不知道你們的軍功是怎麽來的?要本事,你們有何本事······”
    哇塞,果然強大。朝堂之人,都是世家大戶,誰的軍功不是走走過場得來的。何蓮這句話,可是一掃一大片。就連下麵坐著的何進,也直皺眉毛。
    可是這時候,誰敢去捋何蓮的胡須,找死不是。
    不,還真有。
    “皇太後,成何體統。”大殿的門口,一個略顯蒼老的聲音喝道,語氣冷峻,給人無盡的壓力。
    “你他媽是誰啊,敢管老娘的事······”正在發飆的何蓮,一時之間,還沒聽出大殿門口說話的是誰,嘴巴裏麵繼續噴著糞。
    但是,大臣們可看清楚了,這人可是永安宮孝仁太後,何蓮的婆婆。最關鍵的是,在這人身後,一個身穿鎧甲的人,大手一揮,兩隊士兵衝進大殿,瞬間把所有大臣包圍起來。
    “拜見孝仁太後。”所有的官員都向著董太後跪下,叩頭行禮。
    何蓮這時候才發現,來的是孝仁太後,一時之間,不知道怎麽做才好。
    劉辨見董太後來了,高興的從皇位上跑下來,大聲叫道:“大母。”
    何進給何蓮使了一個臉色,從位置上站起來,走到一旁跪下施禮。
    大漢朝以孝治國,何蓮就算與董太後再不對付,但是在大庭廣眾之下,還是要做好一個媳婦的禮節。
    朝堂之上,除了董太後和董太後懷裏的劉辨,其他人都跪下了。
    “大家請起,多次聽人說皇太後殿上失禮,哀家還不相信,今天過來看看。唉,是哀家不對,哀家對不起大家,對不起列祖列宗啊。”董太後大哭。
    “大母。”劉辨根本沒想到,董太後一上來就大哭,頓時六神無主,不知道該說什麽為好。
    “孝仁太後節哀。”眾臣看到董太後如此悲傷,於是大聲勸道。
    好一會兒,董太後才從喪子之痛中回過來:“諸位,不介意哀家聽聽你們討論政事吧?”
    眾臣這時候明白了,原來都是在做戲啊。隻不過不答應行嗎?沒看到身後是全副武裝的士兵嗎?
    不過回過頭來,皇太後何蓮這樣藐視臣工,咆哮朝堂,一副市井潑婦的樣子,說不定有董太後在,能夠有些收斂。
    正在大家在腦袋裏麵權衡利弊的時候,袁隗站出來說道:“大漢朝原本是劉家的天下,如今天子年幼,皇太後失儀,還請孝仁太後臨朝聽政、共同監國。”
    臨朝聽政,共同監國。這是要變天啊,所有的大臣心裏一驚,可是不答應行嗎?董重帶著兵都進了大殿這麽久了,外麵還是靜悄悄的,這說明什麽?
    保住命才是最重要的,這些大臣,誰不是人精。想要他們去為了劉氏江山拚命,做夢去吧。
    “請孝仁太後臨朝聽政,共同監國。”丁宮趕忙下拜,大聲說道。
    有人開頭,一切就好辦了,大臣們一個接著一個的說道:“請孝仁太後臨朝聽政,共同監國。”
    何蓮一聽,很是生氣。明明詔令上說的就是何蓮監國,現在大臣們都要讓董太後共同監國,豈不是所有大事,都要董太後通過才可以。自己還不能違逆,如果違逆,那就是不孝。
    何進也是臉色鐵青,剛才董重進來,何進就讓人出去叫人去了,可是這麽久了,一個人都沒來。
    “這,不好吧,哀家隻是一個老婦人而已。”董太後故作推辭。
    “孝仁太後教導先帝,有功於社稷,有功與皇室。而且進退有度,行事以方,定能帶領朝廷興盛。臣請孝仁太後臨朝聽政,共同監國。”袁隗再次說道。
    “臨朝聽政,共同監國。”一眾大臣繼續說道。
    剛才何蓮聽到董太後推辭,心中一喜。現在聽到袁隗繼續勸說,心中不知道有多少恨袁隗,如果不是在朝堂上,何蓮肯定把袁隗撕成碎片。
    “既然眾卿誠意相邀,哀家就勉為其難,輔佐幾日皇帝,也教導一下媳婦孫兒。請大家起身吧,有什麽事情,說出來,大家心平氣和的說說。”董太後微笑這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