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六章? 封陳留王
字數:3973 加入書籤
張讓把早就準備好的墊子搬出來,放到劉辨的左麵,擺好案幾,請董太後上坐。
“啟稟孝仁太後、皇太後、殿下、大將軍。邊疆士兵糧草緊缺,如果再不調撥糧草,恐······”丁宮再次提出剛才的問題。
“哦,哀家以為,可讓益州劉焉,籌措五萬石糧草,運往涼州,解決董卓軍中所需。令荊州王睿,籌措五萬石糧草,運往園陵。令豫州黃琬籌措五萬石糧草,運往並州,如此可好?”董太後不愧是輔佐劉宏的人,隻聽了幾句,就拿出了解決方案。
既然能夠解決問題,又不讓大家出錢,自無不可。滿朝文武,頓時沒有話說。
“太後,邊關糧草算是解決了,但是京都的部隊的糧草,隻有大將軍府的士兵解決了糧餉,驃騎將軍府、後將軍府、五營將士都沒有糧草了。”袁隗說道。
“此事,剛才丁司徒說了,國庫空虛,拿不出錢來。這樣吧,這些日子升遷的官員,不是還有錢沒交嗎?收起來後,就有錢發放軍餉了。大家先等一等,如何?”董太後還是打的賣官的主意,其實,皇帝手中能賣的都賣了,現在隻能賣官了。
“太後,虎賁中郎將何鬆,從未出征,而被撿拔為虎賁中郎將,有違朝廷律例。”
“哦。”董太後看了看何蓮和何進,故作遲疑的說道:“朝廷之中,有功者賞,哀家不知道大將軍是如何撿拔官員的,但是,朝廷的法度不可廢,祖宗的遺訓不可廢。這樣吧,後將軍袁隗,常年輔佐皇帝,居功甚偉,進太傅,參錄尚書事。驃騎將軍董重,為人穩重,參錄尚書事。大家以為如何?”
“不可。”何進立刻站起來反對。
“為何不可?大將軍難道以為萬無一失嗎?多一個人查檢,是不是少一些錯漏呢?”董太後此話在理啊,一個人難免會出現錯漏,比如,何鬆任虎賁中郎將的問題,比如大將軍府的士兵有錢糧,其他軍營裏麵沒有。
“多一人審查,少一些錯漏,臣以為孝仁太後提議很好,臣附議。”
“臣附議。”
“臣附議。”
大家都覺得可以,何進自然就沒話可說了,於是大漢朝出現了三個輔政大臣。
至於其他事情,袁隗和董重下來,自然會按照董太後的意思去辦。
“孝仁太後、皇太後、陛下、大將軍、驃騎將軍、後將軍,渤海王年僅九歲,就要遠去渤海,臣以為不妥,請孝仁太後明斷。”形勢變了,大臣們立刻開始拍董太後的馬屁了。
“據聞,渤海王現在已經到了陳留,大家看看,怎麽處置才好。”董太後說道。
有人開頭,自然就有人跟著來,要不,別人吃肉,自己就隻有喝湯了:“孝仁太後、太後、陛下、大將軍、驃騎將軍、後將軍,臣以為可將渤海王詔回洛陽,等年歲稍長,再考慮及國。”
“嗯。”董太後滿意的對著這個大臣點了點頭,這個大臣頓時興奮的紅了麵頰。
“孝仁太後、太後、陛下、大將軍、驃騎將軍、後將軍,臣以為,可改封渤海王為陳留王,這樣,陳留王就不用去渤海了。”又一個拍馬屁的來了,不過這馬屁拍得好啊。董太後就是不希望劉協去渤海,現在有人提出來,自然是求之不得。
大臣們紛紛發言,一個個努力的拍著董太後的馬屁,生怕漏掉自己,過後被針對。
“後將軍,你覺得呢?”董太後最後問袁隗。
“稟孝仁太後、太後、陛下,渤海王年幼,遠行有違孝道。俗話說母慈子孝,作為母親都不慈愛,還能指望兒子孝順嗎?所以臣認為,改封渤海王為陳留王,封地為陳留。陳留離京都近,隨時都可過去看看。同時,詔渤海王回京,在孝仁太後、皇太後跟前盡孝。”
“皇太後覺得如何?”董太後看向右邊的何蓮,何蓮能說什麽?所有大臣都同意,自己也拗不過啊。董太後不在的時候,何蓮還可以用監國的身份壓製文武大臣,現在董太後在這裏,何蓮可不敢過分張揚。就算被袁隗說不仁慈,也不敢多說什麽。
“那好,就這麽辦吧,尚書台準備擬詔。”
******
陳橋,劉協的軍隊忙碌起來,楊毅戰死,楊鳳定然不會善罷甘休。兒子、兄弟都被人殺死了,如果楊鳳還不拿出一點行動來,恐怕自己的弟兄都會離去。
劉協知道楊鳳不久就會來戰,但是陳橋的營地必然擋不住楊鳳,如果在木橋上戰鬥,木橋定然承受不住,會垮塌,不過這並不能阻擋黃巾軍的攻擊。
遇山開路,遇水架橋,這是軍隊的基本功能,用不了多少時間,黃巾軍就會架起一座大橋。
如果在河邊戰鬥,光是士兵的屍體也會填滿河道,根本用不著架橋,所以依靠木橋擋住已經發怒的楊鳳,這是不可能的。
要擋住發怒的人,隻能依靠真正的實力,接下來的苦戰,是劉協組建的軍隊最大的考驗。
把剛剛收服的黃巾軍送去古城軍營,那些不願意投降的楊鳳親信,全部關進古城的大牢。
要留住這些投降的黃巾軍的心,讓他們為劉協戰鬥,劉協自然有辦法。這些人為什麽做黃巾軍,自然是沒有了生存的本錢,才參加黃巾軍的。
隻要給他們的土地和住處,這些黃巾軍自然就會歸屬劉協。
王勤在這方麵做得很好,每個投降的黃巾軍,黃勤都按照劉協的要求,在古城中分得一處房產,而且在古城之外,劃給了五十畝土地,隻要戰敗楊鳳,保住封丘古城,他們的房子和土地就到手了。如果劉協被楊鳳打敗,他們不但沒了房子和土地,還會被楊鳳殺掉,是個人都會做出正確的選擇。
劉協還下達了一道命令,家中沒有男人的女人,允許在軍隊中找士兵成家。這些女人,大多是過去賊匪搶到山寨裏麵的,還有一部分就是在長期的戰鬥中,男人去世了的,他們大多與軍中的士兵有來往,劉協的命令一下,他們就主動的找上了自己看上的士兵,然後到王府登記,兩家合並成一家。
房子,土地,女人,這些都是黃巾軍想都不敢想的東西,不過投靠了劉協,做了渤海王的家兵,這些都能夠得到。士兵們要做的隻有一件事情,就是守住古城,守住封丘,把來犯之敵,徹底消滅。
這兩天才投降過來的黃巾軍還沒有嚐到這裏麵的甜頭,劉協擔心他們在戰場上叛亂,所以全部帶到古城,一方麵讓童子軍監視著,另一方麵讓王勤加緊劃撥房產和土地給這些人,讓這些人穩定下來。
不過劉協也沒讓這些人閑著,在劃撥了土地給他們後,劉協讓王勤宣傳了土地政策,即刻讓他們半天訓練,半天開荒。
訓練的目的是增加戰鬥力,洗腦增強忠誠度。
開荒的目的是讓他們覺得,這土地是他們自己的,增強保衛自己的家園的責任感,因為王勤告訴他們,如果被黃巾軍打過來,他們將回到過去,這些房產和土地都將不是他們的。
同時,那些還沒有找到男人的女人,也到這些降兵中尋找丈夫。
人是感情動物,特別是這些長時間沒有見過女人的男人,在一眾女人的刺激下,不管的訓練還是開荒,都是那麽賣力。
劉協的意思當然是盡快收服這些降兵的心,不過真正的效果,比劉協想象的還大,這些降兵們像打了雞血一樣,拚命的訓練和開荒,特別是有女人看著的時候。
那些原本劉協還擔心沒有男人日子難過的女人,現在成了香餑餑,降兵們爭著去表現,討好這些女人,雖然這些女人都是有缺陷的,但是在這亂世之中,誰又能沒有一點經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