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八章 瓜分利益
字數:4200 加入書籤
“胤兒,怎麽這麽說話呢?術兒還在昏迷之中,你不為兄分憂已經不對了,怎麽還能把接回太傅屍首的事情推給術兒呢?”二房長老袁峰站出來大聲說道,昂首挺胸的樣子,就好像袁胤犯了十惡不赦的罪過一樣。
看到袁峰站在道德製高點指責袁胤,三房長老袁山站出來大聲喊道:“袁胤,怎能如此不孝。術兒已經昏迷不醒,你還要把你自己的事情退到術兒身上。你為弟不恭,為子不孝,怎能成大事?還不快快起來,整頓人手,北上洛陽將袁隗和袁基等人的屍首接回來。”
事到如今,張勳怎麽不知道袁術的真正目的,隻是現在火候未到,張勳不好再說什麽。
場中,袁胤被袁峰袁山嗬斥,心中愧疚,也想親自去洛陽把袁隗的屍首接回來。可是想到那血淋淋的戰場,袁胤退縮了。
“不,我不去。張叔,陳叔,求求你,代我去洛陽迎回父親屍首。”袁胤也是亂了方寸,竟然向張勳陳紀求助。
“公子,唉,不是我們不幫你。我們現在帶著主公的兵,吃著主公的糧,沒有主公的命令,我們根本調不動兵馬啊。”張勳為難的說道。
“對啊,公子。我們也想幫你,可是我們也不能違背主公的命令啊。”陳紀大聲說道。
“哥,哥,你快醒醒啊。”袁胤搖著袁術的胳膊大聲呼喊。
一邊的楊弘見袁胤始終抓不到重點,於是奏道袁胤身邊勸道:“公子,主公需要休息,你這樣打擾主公,主公更是不能醒來。公子還不如先尋一些太傅身前的衣冠,把靈堂搭起了。然後召集袁家族老,商議怎麽迎回太傅遺體的事情。”
“可是,楊叔,我手下的人手全部都被董卓殺了,我哪裏來人去洛陽從董卓手中搶回父親的遺體啊。”袁胤非常清楚,要想從董卓手中搶回遺體,幾乎是不可能的。但是,家族這邊說得也不錯,自己作為袁隗的兒子,怎麽能夠讓袁隗曝屍荒野呢。
“公子,你也真是。主公身為公子兄弟,不會放任不管的。”楊弘放低聲音,隻用袁術袁胤二人聽得見的聲音說道:“公子覺得,能夠鎮住袁家各族老嗎?還不如把這家主之位,讓給主公。主公手握數萬大軍,必能統一袁家,到那時,不說迎回太傅遺體,就算執大漢牛耳也未嚐不可。到那時,公子讓位之恩,主公豈會不知?”
袁胤也不是傻子,袁逢袁山等各房長老,哪個都不是善茬。自己一沒錢二沒人,怎麽能夠鎮住這些族老。真的當上袁家家主,還不是這些族老的下飯菜。更別說手握大軍的袁術袁紹等人。也罷,也罷······
“楊叔,隻是現在哥還在昏迷,我怕說不服那些族老啊。”袁胤擔心的說道。
“放心,我們會幫你的。”楊弘輕聲說道。
聽到楊弘與袁胤達成協議,袁術知道,自己沒必要再裝下去了。輕輕的動了一下,袁術虛弱的睜開了眼睛。
看到身邊的袁胤,頓時悲從中來,大聲哭泣,這樣子就像要再次昏迷過去一樣。
“哥,哥。”袁胤不知道是覺得自己悲催還是因為父親死了悲傷,大聲的哭泣。
“主公。”楊弘上前一步,對著袁術施禮:“主公,我們會協助公子,把太傅的喪事辦好。”
“嗯,辛苦你們了。”袁術辛苦的忍住心中的笑意,吩咐一眾部屬,幫助袁胤辦理喪事。
眾人心知肚明,各自應諾,扶著袁胤出去了。
看到眾人離去,袁術翻身而起,哪裏有一點悲傷之態:“紀靈,馬上派出人手,但凡有想要去河內給袁紹報信的人全部斬殺。還有,密切關注家族中人的動向,那些反對我成為袁家家主的人,全部給我殺掉。嘿嘿,我要看看,誰還敢與我爭家主之位。”
“喏。”紀靈大聲應諾,立刻出去安排人手去了。
長安城中,劉協坐在馬車上,腦袋裏麵全是剛才長安大學學子提的問題。大漢朝的未來在何處?是啊,王莽曾經進行過改革,但是觸及到大地主的利益的時候,王莽政權瞬間被推翻了。自己難道還要走王莽的路?
想想那些穿越小時裏麵寫的,三個月就造出了飛機大炮,劉協真是羨慕,可是現在的大漢朝,別說技術,就算有技術,這生產力也無法支持。
別的不說,僅僅為了煉出高強度的鋼材,劉協也用了好幾年的時間才做到。
唉,慢慢的來吧?麵包總會有的。
“陛下,董卓把袁隗殺了。”還沒到城門,潘穎就接到宮中傳來的消息。
“王新,你們司隸府收到袁隗被殺的消息嗎?”今天去長安大學講政治經濟學,劉協故意把王新帶著,因為劉協列舉王莽的事情來說社會矛盾。當然,王莽在東漢還是禁忌,隻不過,這個禁忌隻是針對老百姓的,對於劉協這個天子來說,百無禁忌,想怎麽說就怎麽說。
“陛下,司隸府安排在洛陽的人手較少,所以還沒有把消息傳回來,不過也快了,回去應該就能知道。”王新現在是司隸校尉,雖然得不到那些世家的尊重,但是卻被劉協所重視,所以地位還是比較穩固的。
當然,王新也知道,如果失去劉協的支持,王新的這個司隸校尉恐怕分分鍾就會被拿下,所以,這段時間,王新以劉協馬首是瞻。
特別是今天聽了劉協對社會矛盾的分析,王新對這個社會的認識又提高了不少,對劉協的認可又增加了一些。
“下一步司隸府的重點在那裏?”劉協問道。
“陛下,袁隗已死,董卓獨攬大權,勢必威脅到陛下的權力,臣會竭盡全力盯住董卓,為陛下掃清障礙。”王新立刻表態。
隻不過,方向有一些跑偏了。劉協淡淡的看了王新一眼:“董卓隻是殺了袁隗,但是士族還在,世家還在,董卓想要獨攬大權,還必須把士族鬥下去。所以,司隸府不但要盯住董卓,還要盯住王允楊彪等世家。”
“遵旨。”王新應道。
自從劉協登基以來,一些列的動作,讓朝中大臣減少了八成,那些隻吃飯不做事的大臣減少了近半,隻做壞事不做好事的大臣幾乎全部趕出去了。所以,司隸府現在的工作還不是特別繁重,盯緊董卓和幾個大世家還是綽綽有餘的。
二人說著,馬車已經到了城門口。今天是楚雲值守,看到劉協的馬車,立刻打開專用門道,讓劉協入城。
劉協看了看人來人往的安門,不由自主的歎道:“這長安的人口越來越多了。”
“是啊,人口越來越多,生意好做,物價也漲起來了。”王新在旁邊似有所指。
對啊,物價,曆史記載,董卓遷都長安導致長安物價飛漲。現在看來,完全有可能啊。洛陽數百萬人口,就算有一半遷到關中,關中人口也要達到一千萬,這還是朝廷戶籍上的人口數量,如果加上各大世家隱藏的人口,關中人口數量接近二千萬。
二千萬人口的日常所需,勢必給關中的各條生產線帶來巨大的壓力,不管是生產資料還是日用品都會出現緊缺。
短時間還不明顯,但是時間長了,關中的物價勢必出現飛漲。
好險,劉協輕輕的擦了一下汗。
物價飛漲,老百姓怨氣十足,世家在從中挑撥,難怪皇權在董卓遷都過後喪失殆盡,就連幾個小小的逃兵都敢造朝廷的反,還攻破了長安城,看來曆史不會欺騙任何人。
必須穩定物價,鞏固皇權。王允,劉協不由自主的想起王允,此人好像真的有些本事。
馬車正好經過司徒府,劉協抬頭看去,司徒府人聲鼎沸。
這是什麽情況?大漢朝的官員都這麽敏感?難道都看出了關中物價危機?而且都覺得王允有本事消除這次危機?
不對,大漢朝的官員還不至於這麽積極,自己都剛意識到這個問題,這些官員不可能這麽快就意識到了。
“王新,去看看,他們是幹什麽?”劉協吩咐王新去調查,自己乘著馬車,到前麵等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