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五章? 主動進攻

字數:4047   加入書籤

A+A-




    劉協高興的下令,讓大家休息三天,三天後,士兵開始訓練,做工的開始工作。
    取出一半酒精,交給典韋。劉協帶著許褚和狼師,以及造紙、印刷、做饅頭的輜重兵,還有從洛陽招收的造紙工匠,押著一半糧食離開了。
    一百多人押著糧食來到龍門,天已經黑了,不過劉協的士兵經過高強度的訓練,很快就點起火把,劉協找了一個最大的石窟,讓許褚帶著七十個士兵出麵,趕走裏麵的流民。
    劉協沒有計較這些流民的怨恨和辱罵,畢竟自己趕走了人家。不過這些流民很快會嚐到甜頭的,因為劉協要在這裏征兵和開設工廠。
    劉協讓許褚安排好防衛,然後把許褚和士兵們都召集過來,安排好今後的工作,三天時間,許褚手下的七十五人,必須完成征兵,同金穀一樣,每人征兵一十,然後進行訓練。
    造紙隊必須在三天征召一百人,配合造紙的工匠,開始進行造紙,由於紙張沒有造出來,所以印書的就先同造紙隊一起,準備造紙。
    做饅頭的根據實際情況,適度招手工人,隻要能夠滿足部隊的生活就行。
    劉協發放糧種,讓流民在穀中開荒種田,幹活的每天發放饅頭,收獲的糧食五成歸劉協,五成歸種田的流民。
    劉協找的這個地方,出口很小,還有藤蔓遮住,一般不容易發現。就算被官府發現,要來收稅,有許褚這樣的強人在這裏,難道還怕他們不成。
    現在正是七月,正式儲備田畝的時候,開荒種地,實行屯田,這才是長久發展之計。
    劉協嚴令沒有參加工作的,一律不得領饅頭。如果亂發善心給外麵的人糧食或者吃的,立刻斬殺,不講情麵。劉協可沒有精力也沒有財力養閑人,那種吃著國家的糧食每天睡大覺的人,劉協不希望在自己的管理範圍出現。
    安排好一切,劉協把自己的汗血寶馬、酒精等物留在龍門,然後離開龍門。
    ******
    第二天,是法定的朝議的日子,劉協被通知上朝覲見。
    還是上次那個偏殿,有太監來仔細檢查。當然,劉協不可能帶著利器,就算帶著,也不會讓這些宦官查出來。
    “宣陳留王劉協覲見。”大殿方向,終於傳來宣劉協上殿的喊聲。
    劉協在郎官的帶領下,小心的走進大殿。
    大殿裏麵的人不少,仿佛比上次還多一些。大家靜靜的站著,連頭的沒有偏一下。
    劉協按照太監的要求,邁著小碎步,走到大殿中央,然後給上麵施禮。
    “朕好久沒見到皇弟了,快過來,讓朕看看。”劉辯說話信口就來,看到劉協,張口就叫劉協過去。
    “咳咳。”何蓮立刻咳嗽,製止劉辯的輕率行為。
    畢竟現在劉辯是皇帝,是高坐龍椅的君王。而劉協是臣子,必須在下麵站著。
    “皇太後怎麽了,如果身體不舒服,可以去寢宮休息。協兒,過來,到大母這邊來。”董太後對何蓮製止劉辯的行為很不滿,於是讓劉協到自己跟前。
    “皇弟辛苦,快上來,讓朕看看。”劉辯見董太後叫劉協到跟前,也不理何蓮在簾子後麵咳嗽。
    劉辯同劉協一起讀書幾年,劉協還幫劉辯做了不少事情,後來兄弟二人又合夥做生意,雖然劉辯有自身的缺陷,但是劉協刻意維護二人的關係,所以兄弟兩人感情還是特別好的。
    這麽多時日未見,劉辯還是很想劉協的。今天見到劉協,劉辯自然高興。
    “謝陛下。”劉協謝恩過後,慢慢的走到劉辯的麵前,讓劉辯看自己。
    “賜座。”董太後在後麵說到。
    “這······”何太後想說什麽,但又說不出來。
    朝堂上設座,過去隻有何進。現在董太後掌權,參錄尚書事的人有三人,所以何進在朝堂上享受座位的特權也就取消了。
    看到小太監拿上席子,給劉協設座,何進的雙眼直冒火。
    “陳留王此行去渤海郡,山高路遠,幸得老將軍黃鬆忠心護衛,一百郎官,死傷十之八九。就算如此,黃將軍也護著陳留王平安。大家議一議,怎麽封賞黃將軍。”董太後提出話題,大臣們自然要商議。
    “啟稟孝仁太後、何太後、陛下。黃將軍忠心護主,保住皇室又一血脈,功比天高。臣以為可遷黃將軍為五官中郎將,賞錢十萬、布帛百匹。”董重立刻上前進言。
    董重自然是董太後的馬前卒,聽到董太後要賞賜黃鬆,立刻提出建議。可是這五官中郎將,目前可是何蓮的弟弟何鬆,這任命黃鬆為五官中郎將,何鬆自然就靠邊站了。
    劉協看了董重一眼,這董重是要同何進開戰嗎?居然如此挑釁何進。
    現在朝堂局勢,董太後可以勉強壓製住何蓮,但是董重能夠壓製住何進嗎?既然董重無法壓製何進,那麽誰給董重的底氣,去招惹何進的。
    劉協轉頭看看董太後,見董太後也有些意外。這說明董重挑釁何進,不是董太後安排的。
    況且,何鬆不適合做五官中郎將,但是提拔黃鬆,是不是有些太快了。黃鬆目前的職位可是郎中,離中郎將還差這好幾級呢。
    劉協掃了一眼下麵站著的大臣,所有人的腦袋都像鵪鶉一樣,耷拉在胸脯上。隻有一人,昂著頭,嘴角掛著一絲譏諷。
    袁隗,難道這事是袁隗挑起的?劉協心中警鍾大起。
    “皇上,孝仁太後,皇太後,黃鬆年歲過大,恐不能擔任五官中郎將。”何進出班奏道。
    “何大將軍,五官中郎將本是老將軍擔任,過去是王苞將軍,也是年歲在五十以上,現在黃鬆將軍擔任,有何不可。”袁隗站出來反對何進。
    劉協看著袁隗,怎麽就看不懂這老匹夫呢?按理說,袁隗身為太傅,應該為劉辯的利益考慮。
    何鬆隻有二十多歲,威望不足,自然不適合擔任五官中郎將。但是黃鬆擺明了是向著劉協的,自然不應該放在五官中郎將這個位置上。
    但是袁隗卻站出來,支持董重,與何進抗爭。難道是為了給董太後示好?恐怕不是這麽簡單吧。
    “皇上、孝仁太後,皇太後,五官中郎將宿衛各宮,責任重大,請皇上三思。”何進說道。
    “何大將軍這是認為黃將軍難當大任?還是覺得黃將軍搶了何鬆的位置?”袁隗大聲說道。
    “你······皇上、孝仁太後,皇太後,臣沒有這個意思。”何進趕忙向上麵施禮說道。
    朝廷裏麵的官位,可不是誰的。皇帝撿拔人才,到適合的崗位上。如果有更加合適的人才,自然把不合適的人才換下來。
    誰敢說,這個位置是自己的?這不是要造反嗎?何進自然不會承認這樣的事情,在袁隗的攻擊下,步步後退。
    “母後,此事容後再議如何?”何蓮見何進抵不住袁隗和董重,於是向董太後提出容後再議的要求。
    “皇太後,這是大臣們議事,我們雖然負責監國,可是也不能擅作主張,看大臣們議論的結果吧。”董太後可是占著理呢,現在是大臣們議事,何蓮作為監國太後,可不能不讓大臣們發表意見啊。就算皇帝成年親政,也不能不讓大臣們不說話啊。
    “隻是,這······”何蓮一陣無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