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六章? 主動認錯

字數:3931   加入書籤

A+A-




    這董太後也欺人太甚了,居然與董重配合,想要拿掉自己親弟弟的官位。這可是自己的親弟弟,皇帝的親舅舅,打狗還得看主人,怎麽也要給自己這個皇太後一點麵子啊。
    現在成什麽了,如果這樣讓下去,這朝堂還不是董太後說了算。
    可是現在朝堂有董太後鎮著,何蓮可不敢像過去那樣撒潑。
    何蓮不敢撒潑,何進不是袁隗和董重的對手,何鬆的五官中郎將在上任不到半月,甚至於還沒把五官郎署的官員認完,就被拿下了。
    朝議繼續進行,這是董家與何家的戰爭,董重衝鋒陷陣,袁隗緊隨其後,打得何家丟盔棄甲。
    皇帝劉辯不知所雲,手中玩著史道士製作的人偶。皇太後臉都氣青了,但是毫無辦法。
    皇帝還未親政,太後監國,大臣輔政。現在董太後直接壓何太後一頭,尚書台這邊,董重和袁隗占兩票,而何進隻占一票。所以何家的任何反抗,都是無力的。
    劉協坐在一旁,靜靜的看著朝堂上的利益輸出和交換,心中隱隱感到不安。
    什麽時候董重變得如此勇猛無敵了?這是一種假象。俗話說,欲讓人死亡,先讓其瘋狂。董重目前恐怕已經進入瘋狂狀態了。
    回頭看看坐在皇帝身邊的董太後,董太後這時候也是微笑著點頭,好像一切盡在掌握之中的樣子。
    真的都在董太後的掌控之中嗎?劉協心中警鈴大作。
    好不容易挨到了散朝,董重昂首挺胸的率先走出朝堂,袁隗緊隨其後,文武百官都低著頭,既不敢靠董重太緊,也不敢離何進太遠。
    德陽殿後麵,停著兩輛馬車,都是五匹馬拉的,太仆寺的官員規規矩矩的站在馬車旁,等著董太後與何太後登上馬車。
    潘穎也在馬車旁邊,看來是事先得到了通知。
    董太後拉著劉協的手,看都沒看何太後一眼,就帶著劉協登上了馬車。車輪咕咕,馬車緩緩的向前移動。
    “大母,今天的朝堂有些不對勁。”劉協提醒董太後說道。
    “有什麽不對勁,驃騎將軍把大將軍打得一敗塗地,朝堂盡在哀家掌握之中。”董太後得意的說道。
    “是嗎?大將軍可是有不少軍隊的。”劉協提醒道。何進手下,能人不少,而董重連自己的五千人馬都沒搞定,怎麽與何進爭鬥。現在朝堂之上的情況,大多是假象。這種假象是誰營造出來的,劉協現在還沒搞清楚。
    “哈哈,協兒,何進手下的那些人,也是看事的,聰明的人,就連哀家任命他去外地做官,他們都不會去的。知道陳留那個邊讓嗎?哀家任命他去九江做太守,可比他在何進跟前做令史大得多,可是人家有自知之明,自己辭官歸鄉了。”董太後洋洋自得的說道,好像何進的勢力已經全部瓦解了一樣。
    不好,何進的勢力瓦解,董重的勢力沒有建立起來,那麽誰的勢力增長了?直到現在,劉協才知道,究竟是誰掌控著朝堂。
    袁隗,這個老狐狸。
    劉協複雜的看了一眼董太後,恰好被董太後看見了。董太後以為劉協是擔心自己,立刻開口勸道:“放心吧,協兒。驃騎將軍董重掌管著各處城門,司隸校尉袁紹、虎賁中郎將袁術、光祿卿楊彪、衛尉樊陵、執金吾許相、北軍中侯劉表這些都是哀家的人。”
    董太後一連數出幾人,這些人看似都是董太後的人,隻有劉協知道,他們既不是董太後的人,也不是何進的人。在他們心中,董太後、何太後、何進、董重,甚至劉辯劉協,都是他們棋盤上的棋子。
    隻是,現在董太後信心滿滿,劉協的話根本聽不進去。劉協隻能祈禱,董太後能夠平安度過這次劫難。
    ******
    太傅府,袁隗叔侄三人匆匆走進大殿,有侍女送上茶水。
    袁術等不及袁隗坐下,端起一碗茶水就往嘴裏灌,咕嘟咕嘟喝了幾大口後,袁術才開口說道:“叔父,看今天的情形,那董重已經迷失了。我們是否該動手了?”
    “不急,今天散朝的時候,叔父注意了一下,皇太後還沒有下定決心,我們還得加一把火。”袁隗眯著眼睛說道。
    “皇太後?現在最主要的是拿下董重,與皇太後有什麽關係。”袁術高聲說道。
    “住口,什麽拿下董重,是董重自取滅亡,我們隻是秉公執法而已。”袁隗說道。
    “喏。”袁術和袁紹見袁隗發怒,急忙躬身稱喏。
    這時候,袁謙從外麵進來,打破了屋子裏麵的緊張氣氛。
    “發生了什麽事?”袁隗見袁謙進退不得,於是開口問道。
    “家主,匠奴營的四十歲以上的老工匠被人招走了,現在二百錢根本請不到工匠了。”袁謙答道。
    “這點小事情都來找家主,你們是做什麽吃的。”袁隗怒道。
    “家主,不是奴沒有想辦法,而是,奴派去的人,全部都失蹤了,屍骨都沒找到,更別說那些人的下落了。”袁謙惶恐的回答。
    “嗯?什麽人能夠做到這一步?查了楊家、張家等大家族了嗎?”
    “查了,他們派去跟蹤的人,也全部失蹤了,連屍骨都找不到。”
    “哦,不是這些大家族,那張讓等人呢?”
    “這個,不知道,張讓等人對我們防範很嚴,我們的人根本進不去。”袁謙低頭說道。
    “叔父,要不教訓一下張讓等人。”袁紹是剿滅宦官的急先鋒,說道宦官,袁紹就坐不住了。
    “不急,先解決董重,然後再解決何進,最後才是這些宦官,有你出手的時候。袁謙,本初,還是你走一趟,去一趟將作監,現在朝廷打造的兵甲並不多,三十歲以上的匠奴,放一部分回去。”袁隗輕輕的說道。
    “喏。”袁紹領命而去。
    ******
    長秋宮,何蓮看誰都不順眼,親弟弟何鬆剛才來哭鬧一通,何蓮被氣得差點吐血。看到一旁畏畏縮縮的劉辯,何蓮一盆火倒在劉辯頭上。
    “太後息怒,如今皇上已經登基,太後還是要顧忌一下皇帝的顏麵。”大長秋趙忠勸道。
    “顏麵?誰顧忌哀家的顏麵,誰顧忌過何家的顏麵?”何蓮怒吼道。
    這次何鬆的五官中郎將被黃鬆頂了,何家的臉麵可丟大了。何鬆是誰?何蓮的親弟弟,皇帝的親舅舅,一個小小的五官中郎將都保不住,這說明他這個太後無用,劉辯這個皇帝無用。
    “太後,其實這件事情,還是太後失禮在先,被孝仁太後抓住把柄大做文章。如果太後能夠主動認錯,緩和一下太後與孝仁太後的關係,也許事情會有轉機?”大長秋趙忠說道。
    “主動認錯?你······哀家是皇太後,是皇帝的母親。”何蓮怒喝道。
    “太後息怒,這隻是權宜辦法。太後請想,那董重有幾分能耐,如果沒有董太後在後麵出招,董重豈能鬥得過大將軍?所以,太後隻要主動認錯,然後請孝仁太後退出朝堂,把朝堂交給三個輔政大臣處理就好。”趙忠在扶持董太後的事情上,沒有得到好處,自然要想辦法把董太後拉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