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七章? 經濟倒退
字數:3978 加入書籤
“讓那老尼退出朝堂,可能嗎?”何蓮根本不相信董太後能夠把到手的權力再讓出去。
“隻讓孝仁太後退出朝堂,自然是不行的。太後也表示一起退出朝堂,這樣孝仁太後就沒有理由在出現在朝堂之上啊。畢竟,孝仁太後臨朝聽政,是建立在監督太後的基礎上的。”趙忠再次說道。
“這,哀家也要退出朝堂?”何蓮聽說自己也要退出朝堂,心中就有些不願意了。
“太後,還政於帝是早晚的事情,既然現在太後拿著皇權撈不到好處,為何還有一直捏著呢?”趙忠說道。
“也罷,哀家就把朝政大權交給皇帝和輔政大臣,看那老尼去監督誰?”何蓮怒道。
“如此甚好,不過太後的姿態還要放低一些,親自向孝仁太後認錯,然後提出自己不再上朝。”趙忠說。
“為什麽要這樣作踐哀家,難道哀家的臉麵還沒丟盡?”何蓮怒道。
“太後誤會了,這不是作踐太後,這是做給朝中百官看的。如果太後自己不去上朝,那是太後自己的選擇。但是,如果太後主動認錯,並說出不再上朝來證明自己的誠意。這樣文武百官就會站在太後這邊。就算孝仁太後不想放權,文武百官也不會答應。”趙忠勸道。
“那哀家該怎麽做?”何蓮說道。
“太後可設家宴,請孝仁太後赴宴,放低姿態,承認自己的錯誤,然後發誓自己為了不影響朝堂朝議,從此不再上朝聽政。然後再勸說孝仁太後也不上朝聽政,這樣就可以了。”趙忠說道。
“設宴?放低姿態?還要發誓不上朝?虧你想得出來。”何太後怒道。
“太後,忍得一時之氣,方解燃眉之憂。”趙忠說。
“也罷,速去準備,請孝仁太後、陳留王過來赴宴。”何太後想了想,忍住怒氣說道:“要是達不到效果,哀家要爾等狗命。”
“喏。”趙忠領命,去安排酒宴去了。
******
小王莊,劉協站在小王莊圍牆上,看著莊內青磚綠瓦之間來來往往人,心中無盡感歎。
小王莊是劉協的一個試點,這裏的人基本上是分工合作,幾年下來,基本上有了成效。
每個人對自己熟悉的工作,都能夠比普通人做得快,做得好。這樣專業化的隊伍,正是劉協今後改革大漢朝的經濟結構的一種嚐試。
如今的小王莊,自從劉協回到洛陽,第一時間把小王莊的技師放了回去,小王莊就再次恢複了生機。
煉鋼已經停了,因為劉協把煉鋼轉到了金穀去了,不過其他的作坊都恢複生產。
小王莊也放出了恢複物價的消息,等各個作坊的第一批產品出來,就開始降價,劉協要讓洛陽的文武百官知道,自己對洛陽的重要性。
小胖的商隊一直都在運作,不過分紅沒有再給劉辯了,因為劉辯已經不需要了。所以這支商都基本上就是打著劉辯旗號的小王莊商隊。
情報部的工作受到的影響非常大,很多地方都被何進破壞了。因為來小王莊送情報而被跟蹤,然後被除掉。不過也好,這些不知道保護自己的情報人員早晚會出事,現在出事,後果劉協還可以承受。
莊子裏麵靜悄悄的,工人們都在作坊裏麵工作,孩子們都在學習,放假在家的居民,也都趕著打掃衛生,給自己一個較好的生活環境。
超市麵前冷冷清清的,劉協跨入超市,貨架上零零散散的擺著一些商品,明顯是被人挑剩下的,估計再賣十天也賣不出去。沒有商隊的支撐,超市的貨物跟不上,這自然是這種結果。
竹器作坊倒是熱鬧,大家圍在一起吹牛,說著這次去渤海路上的見聞。地上擺滿了竹片,一看就是消極怠工。劉協搖了搖頭,轉身去了下一個作坊。
細鹽作坊,王青帶著一眾鹽工在有條不紊的勞作,旁邊的庫房堆著一袋袋香料鹽,這些日子,劉協不準銷售上好的香料鹽,而是銷售那些廢料鹽,而且價格還提高不少。這樣的結果,自然是生意清淡,庫房之中產品堆積,王青心中不滿,但是有無可奈何。
與王青的想法一樣的,在小王莊還不少。劉協一路走下來,就沒有得到好消息。
“王爺,這是新培育的茶樹。”蒲老管家指著院子裏麵的一片樹苗說道。終於得到一點好消息,劉協的精神也稍微振奮一點。
看看旁邊的兩顆老茶樹,這兩顆茶樹是劉協專門讓人從蜀中搬過來的,一共搬了十棵,可是隻栽活了兩顆。好在這兩顆茶樹產的茶葉,也夠劉協一個人使用。劉協不喜歡市場上那些茶葉,那些茶葉是用土罐烤製的,味道實在難吃。
自從劉協有了這兩顆茶樹,就開始自己炒茶,當然蒲老管家見多識廣,根據劉協的方法,參照自己的見識,弄出了一套炒茶技術,炒出來的茶還真不錯。用茶碗一泡,味道與前世也相差不遠。
不過漢朝人講究禮儀,這樣泡茶的確沒什麽儀式感。不過劉協想著,等有機會了,弄一套茶具,把功夫茶弄出來,也許能滿足大漢人的儀式感。
“這裏有多少樹苗?”劉協問。
“少說也有一萬根,不過能不能栽活就不知道了。去年可是一根都沒有栽活的。”蒲老管家說道。
“沒事,試試吧,能栽活多少算多少。”劉協說:“老管家看看,小王莊那個地方適合種茶,就把那兒弄出來在茶樹。”
“是,王爺。蒲元,蒲元真的被賊匪殺了?”蒲老管家眼圈有些紅潤。
劉協看看四周,除了自己的護衛,就沒有別人,於是低聲說道:“沒有,這裏不安全,所以我找了一個隱蔽的地方,把他和馬均藏起來了,有時間,我會帶他回來看你。還有馬均家裏,你也悄悄的給他們說一聲,免得他們掛念。”
“謝王爺。”蒲老管家激動得撲通一聲跪在地上,給劉協叩起頭來。
“快起來。你這是幹嘛,別讓人知道。”劉協拉起蒲老管家。
“哦,知道,知道。當初那孩子要弄什麽改良鋼,老奴就知道會有人惦記,好在王爺相救,也是這孩子的造化。”蒲老管家哭道。
“別哭,別哭,有些東西,太貴重了,就有人惦記,我也是沒辦法。”
“知道,知道。這些日子,好幾批人來找,還打傷了楚離和董老爺子,不就是找他們倆嗎,老奴明白。隻要那孩子好好的,老奴就放心的去見老主公了。”
“呃,蒲老管家可別這麽說,過些日子,蒲元有了孩子,你還得幫她照看。”
“蒲······那孩子有人了?”
“人倒是有一個,就是不知道成不成。”劉協說。
“蒼天有眼,老主公啊,蒲家有後了。”蒲老管家激動得跪在地上,又叩起頭了。劉協就不知道這大漢人怎麽這麽愛叩頭。
“還早著呢。那女孩才十一歲。”劉協說,蒲元這個愣頭青,居然這次回來的時候,把封丘的一個大戶人家的女兒給拐跑了,還是劉協發現後,親自去給那家人說,才把這個事情弄好。最後在離開的時候,劉協讓春蘭給準備聘禮送過去,這事才算圓滿解決。
“有人就好,有人就好,早晚的事,早晚的事。”蒲老管家激動非常。
“小王還有事,先走了。”
“恭送王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