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27
字數:7208 加入書籤
二十七、昨夜小樓
汶上決戰前夜。
十月初四、半夜。汶上縣城、城東,“廳子都”指揮所——小樓。
小樓前身是汶上一名對生活較有要求的當地豪強所擁有,其占地寬廣,園林裝修較為雅致。在“廳子都”征用小樓之前,該富戶已拖家帶口逃難離去了。
小樓的主建築就是叫作小樓,樓高三層,一樓正門處掛有“小樓”字樣的牌匾,牌匾上的題字像是出自名家,該“小樓”為汶上縣城裏最高的建築。
雖然縣城各處已經戰雲密布,王彥章依然安躺在三樓房間裏的太師椅上,雙手靠著椅子扶手,閉目養神,神情極為輕鬆寫意,一點沒有大戰將臨的景象。
白衣趙廷隱進入房間已有一盞茶時間,房裏隻有他和王彥章二人,後者似乎沒注意到他的來到。趙廷隱知道王彥章在思考事情,他看了一陣窗外的月光後,走去一旁的茶幾前沏起茶來。
一陣忙活,水開了,茶香滿溢……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剛才石銳來過,他和我聊了一些事情,走之前念了這兩句詩。滄海桑田,世事不過如此,他說他終於放下了。話說這兩句詩是劉禹錫寫的嗎?”王彥章仍閉著眼,娓娓道出剛才那番話。
“對,那是前朝劉禹錫的作品。”趙廷隱答道:“劉夢得類似意思詩句還有‘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劉禹錫,字夢得。趙廷隱有頗高的文學素養,王彥章平常除了和他聊軍事,也喜歡聊文學上的事情。
“明日一戰怎麽看?”王彥章話風一轉,問道。
趙廷隱喝了口茶,歎了口氣,說道:“剛剛的軍事會議裏不是統一了意見嗎?青蓮幫的三千弟兄和李仁恕帶來的一千人馬來得太晚了,東平至汶上一路上的有利據點都已經被唐軍搶占,我們現在是困獸猶鬥。如果這四千人能早個三兩天到,事情可能還有轉機,哎!”趙廷隱再歎一口氣。
王彥章坐起身看著趙廷隱,說道:“我們處處被郭崇韜牽著鼻子走,怎麽可能會有真正意義上的援軍?石銳剛才提及陳乂已經被人收買,建議張漢傑吞並蓮幫的計策就是陳乂這廝出的。當初收到趙岩可能被暗殺的消息時我們就該醒悟到敵人必定有更厲害的後手,好厲害的連環計!你有沒有私底下和梁彥溫、趙彥鐸聊過?”
雖然青蓮幫與“廳子都”的關係並不好,但對方現在是仗義幫忙,“廳子都”總要有人出麵緩和一下關係。
趙廷隱點點頭,說道:“聊是聊過,但他們沒有提到陳乂的事情。我雖然能看出青蓮幫的當家們有不得不抵抗的理由,但患難見真情,看到青蓮幫這三千弟兄過來時我還以為自己眼花了,他們都是有氣節的人。現在青蓮幫的弟兄該在城東忙活著搭建防禦工事,雖然三千人隻是杯水車薪,但一幫守在城裏的夥計還是挺受鼓舞。”
王彥章無奈的笑了笑,說道:“當年太祖(朱溫)創業之初也是一派勵精圖治的樣子,當初誰能想到國家會敗壞成現在這副模樣?堂堂漢人皇朝居然要敗給沙陀人的偽朝,可惜複可歎啊!趙岩年青時也不是這幅混蛋模樣的,青蓮幫建立之初也是一番名門正派的氣象,都是放縱的結果啊!提起陳乂,我猜郭崇韜是不打算放過張漢傑這崽子,想到這點我總算舒了半口惡氣。”
趙廷隱遞了杯茶給王彥章,在近距離他饒有興趣問道:“此話怎講?”
王彥章喝了口茶,順手把茶杯放在一邊的小桌上,微笑道:“張漢傑總共領著萬把人,在兗州開溜時應該落下了三四千,經過這裏時李仁恕直接領一千人投了我們,另外又有小部分偷偷溜號,想必他們的士氣已經跌入穀底了吧?憑這種士氣每天能走多遠?張漢傑要逃回開封應該還要好幾天吧!按這個情況下去,逃到開封城時這崽子手下頂天剩個千來人。從時間上去推算,張漢傑的人馬不會比唐軍早多少到達開封,估計他前腳到唐軍後腳就攻城了。郭崇韜把這崽子搞成喪家犬,總不會當狗溜著玩吧?何況袁象先和我相交多年,他沒理由不為我這位老朋友出口氣。這位郭大當家使的連環計比起東漢末年王允離間董卓和呂布那手不知道高明了多少,哎!”
張漢傑的部隊大部分是步兵,加上人心不穩,其行軍速度能有正常時候的一半就不錯了。趙廷隱坐回座位,微慍道:“原以為明天一戰大不了殺身成仁,但經你一提,我突然發現我們明天變相是為了張漢傑爭取時間,哼!”
“放心吧,張漢傑這種花花公子是看不破陳乂的把戲的,他必死無疑,我們是在為皇上(朱友貞)爭取時間而已。就在剛剛聞道茶香時我想通了,這幾千兄弟偏偏是這個無法力挽狂瀾的時候趕到,一切皆是天意,我盡力就好了。”王彥章說道。
王彥章的話有改變的勢頭,趙廷隱試探性的問道:“你有想念家人嗎?”
王彥章的一家大小在8年前被唐軍掠去,至今還在唐國活著。這也是張漢傑和趙岩攻擊王彥章的殺手鐧,王彥章一直不能獨領大軍,死穴就是這裏。趙廷隱挑起王彥章對親人的思念,是在提議投降。
“廳子都”本是帝皇的親兵,非親信不能入選,但朱友貞上位後一直都隻是把“廳子都”當成危機來臨時用來抱的佛腳,因此“廳子都”裏的不少人對朱友貞早就不抱希望。
王彥章搖了搖頭,無奈道:“知道嗎?你們都可以想家人可以降,唯獨我不行。40年前上源驛慘案的製造者大概就剩我這老不死還活著,血海深仇,我想不出李存勖有不報的理由。即便他裝心胸寬闊放我一馬,我也不可能再有領兵出征的機會了。大丈夫就該馬革裹屍,明天一戰我絕不會逃避。”
……
就在昨夜小樓時的某一刻,王彥章做出了要以一擋萬的決定!
汶上縣城、城北、一個人的鏖戰場。
星光、月光、槍光糾纏在一起。
當世五大用槍高手甫碰頭便是生死相拚,金槍、銀槍、鐵槍絞殺在一起!
五人的坐騎無一能經受得住對戰激起的罡風、勁風,紛紛嘶鳴離場……
在體力連翻消耗下,此刻再麵如此高手合圍,王彥章無法再用“孟母三遷”的借力打力、連消帶打招數,現在每使出一招都急速耗費著他所剩不多的體力。即便是用上“穩如泰山”的擅守招數,王彥章也不過是在拖延落敗的時間。剛才他的“鐵槍”和李從璟的“金槍”又對換了一招,即便李從璟傷得更重,王彥章還是自覺難以為繼,除了李從璟更年青以外,人數優勢是一道跨不過的坎。再繼續以招換招,他還能多頂兩刻鍾嗎?
“一以貫之”!,當提出以一敵萬時候,王彥章已經置生死於度外,他戎馬一生46年,經曆大大小小戰事數百場,且大多數時候他都充當先鋒,一以貫之不僅是他的心法,更是他越戰越勇的氣魄、軍魂。
“喝!”
一聲暴喝,王彥章提槍同時疾刺四人,使出了鐵槍槍法裏最為霸道的一招——鐵將縱橫。
“bang!”“bang!”“bang!”“bang!”
挑、隔、撥、擋!
麵對王彥章的猛烈反撲,四人各自祭出防禦招式,稍一接觸,四人硬是被逼退。
王彥章如化身戰神,在戰場裏肆意縱橫馳騁,鐵將縱橫。一時間戰場中央無數沙石被卷飛,小型的風暴正在卷起,強悍如李從璟、元行欽、夏魯奇、房知溫四人都似乎要被強風吹翻,四人在風中搖搖欲墜。
“力總有盡時,拚!”房知溫在狂風中奮力抵抗呼喊,盡管他喊得聲嘶力竭,但喊聲幾乎被越吹越烈的暴風所完全掩蓋。
“我先上!”李從璟高呼著,行動沒有一絲猶豫,他人槍合一殺入風暴核心。為了挑戰天下第一宗師,他早就把他槍法中威力最盛的一招千錘百煉,此刻他使出的正是這招——金戈鐵馬!
憑誰都能看出,勝敗就在此招,狹路相逢勇者勝,有“燕人張飛”之勇的元行欽僅比李從璟慢了一線撲向對手。
元行欽手提名槍獵豹,使出他的一招四式的殺著——豺狼虎豹。
獵豹的“獵”是動詞,作獵殺的之意。王彥章有“豹死留皮、人死留名”的豪言壯語,元行欽要獵的豹無疑就是王彥章。
金槍也好、獵豹也罷,不外寓意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新人葬舊人!
金槍和獵豹爭先恐後撲向風暴中心,換做旁人難再有介入的餘地,但對房知溫來說這不是難題。他一躍五丈餘高,這是人力所能達到的極限。居高臨下,房知溫找到了旋風的核心——風眼,他回手就是絕招——倒瀉銀河,誓把銀河往風眼傾瀉。
房知溫出身於“銀槍節孝軍”,他手裏的名槍也稱銀槍。
三人分別從前方、後方、上方攻向王彥章,夏魯奇沿著最後一個能動手的方向出手——下方。名槍“百裏”被夏魯奇半插入土,潛勁如有生命力般往風暴所在處波及過去,這招正是當年夏魯奇賴以挑翻百人的奇招——潛龍勿用。比起另外三人的衝殺,夏魯奇的“潛龍勿用”更使人防不勝防,潛勁入土,不過是在等待爆發的時機。
夏魯奇的名槍——百裏,其名由李存勖所取。李存勖喜讀《春秋》,古代天子轄國千裏,諸侯為百裏,李存勖等於把夏魯奇比作自己的諸侯。百裏也是古時候的一個複姓,最著名者莫過於百裏奚,百裏奚輔助秦穆公內修國政、外圖霸業,秦國崛起不乏百裏奚的功勞。李存勖贈夏魯奇名槍百裏,其對夏魯奇的喜愛不言自明。
風暴越刮越盛,一以貫之,摧枯拉朽。
金戈鐵馬在前、豺狼虎豹在後……
上有銀河傾瀉、下遊潛龍匍匐……
最後最強的碰撞勢必炸裂全場,麵對此情此景,全場萬餘人無不屏住呼吸,似乎都生怕稍一眨眼就錯過將要到來的最精彩一幕。
“要結束了!”李存勖終於歎出一口氣,他自覺全身都是冷汗。
的確要結束了,這招過後,無論王彥章是輸是贏都難有再戰之力。接戰至今前前後後經曆了接近三個時辰,結結實實的對陣了十二位絕頂以上高手,其中還不乏宗師級的人物,王彥章即使最終落敗也無損他天下第一宗師的威名了……
城北戰場的對決馬上步入最後決定性的時候,在城東和城西激戰的雙方都似乎若有所覺。
城東戰場外圍、一處樹林邊上。
龍鑲指揮使姚彥溫向趙延壽、李嚴匯報了東邊戰場最新狀況後策馬離去。
自李存勖接替晉王位至今曆15年,梁唐之間的戰爭從未停息。趙德鈞在爭霸過程中立有大功,故兩年前他獲升任橫海節度使。趙德鈞義子趙延壽在決勝的最後時刻跟隨大軍,可謂表忠心和撈取政治資本兩不誤。姚彥溫乃趙德鈞親信,這次趙延壽入朝,趙德鈞除了請老友李嚴關照,他還派了姚彥溫等二十餘騎作為護衛。
“眼見為實,青蓮幫不但裝備精良,士兵的訓練也一點沒有懈怠,難怪張漢傑硬是在一旁虎視眈眈了半個多月也沒最終下決心動手。”趙延壽扭頭看向城北,續道:“想不到城北那就那麽一點人到現在都還沒給收拾掉,再拖下去,這邊的唐軍估計要吃大虧。”
據報,交戰至今,無論是趙在禮部還是王晏部不但沒有占到便宜,唐軍反而折損了近五百人,戰況假如按目前情況發展下去,潰退的將是唐軍。
青蓮幫的殺手鐧在於武器裝備精良,特別是強弩,強弩造成的傷害基本是重傷以上,有時候一支弩箭能連續射穿兩三人,被弩箭命中的士兵基本失去作戰能力。隻要青蓮幫的弩箭數量充足,這邊的唐軍隻能望弩興歎。
城西戰場。
趙廷隱率領的百餘精銳折了十來人,其對手孟知祥的人馬傷亡逾兩百。趙廷隱早看出了趙季良在對麵,他還隱約覺得趙季良想找他談話,假如說這是趙廷隱的直覺,還不如說這是同門之情。趙廷隱和趙季良年青時一同拜在花間派主李珣門下,趙廷隱入派稍早幾天,為師兄。
戰場上容不下任何私人感情,趙廷隱隻想把眼前的敵人消滅殆盡後去支援北門。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即便是殺一萬頭豬也不可能一會半刻完成,何況對手是一萬多精銳唐軍,唐軍的攻勢仍然排山倒海般,率軍支援北門隻是趙廷隱一廂情願。
而且在不久之前,“廳子都”的戰情開始有一點扭轉。趙廷隱並不知道“泰山三傑”突然打起了小算盤越躲越遠,但他清楚劉嗣彬部的處境變得越來越不妙。
“給你多少人能把這裏拖住?”趙廷隱突然問道。
旁邊一位隊長堅毅的說道:“50人。”
“好!箭矢都留下來,我率剩下的兄弟去支援劉嗣彬,最少要拖住一個時辰。”趙廷隱說罷,即帶領剩餘的七十幾人去支援。
留在原地的50人要麵對近兩千人,還要拖住一個時辰以上?似乎過於開玩笑。
西門戰場、唐軍包夾處。
劉嗣彬部的100人起初麵對的是一股約一千五百人的唐軍,盡管一比十五,雙方還是打成平手。但半個時辰前,還剩四百來人的“左射軍”調轉了槍頭,劉嗣彬部突然被射個人仰馬翻,現在的形勢岌岌可危。
劉嗣彬,乃已故朱梁名將劉知俊的族子。劉嗣彬早年跟隨劉知俊征戰,立下不少戰功,及後劉知俊背叛朱溫,劉嗣彬怕受到牽連逃亡到李存勖麾下。李存勖對劉嗣彬寵愛有加,他賜予了劉嗣彬不少田宅財物。梁唐間年年征伐,劉嗣彬在一次出征時偷偷潛入李存勖帳中圖謀不軌,結果當晚李存勖不在帳中,劉嗣彬誤中副車。東窗事發,劉嗣彬居然憑著超一流的身手逃出了生天,其代價僅僅是右臉頰留下了一條觸目驚心的傷疤——英雄的傷疤。盡管行刺一事功敗垂成,但是此舉還是轟動了天下,朱友貞摒棄前嫌重新接納了劉嗣彬。在梁國境內,劉嗣彬是英雄,孤膽英雄。
石敬瑭的手下大多不認識劉嗣彬,但在戰場上聰明的將軍誰不先挑軟柿子捏?
李存勖一直對曾被暗殺一事耿耿於懷,劉嗣彬的人頭在李存勖那裏最少值千金。現在劉嗣彬部恰好落了單,石敬瑭很快就會為自己的選擇暗自狂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