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土紙

字數:3340   加入書籤

A+A-




    新的一天開始了,新的挑戰也來了。
    第二天一大早,朱誠就被人吵醒了,看到即將朝夕相處的幾個人,朱誠內心有點小緊張,人小力弱,說話不響亮,怕被人打臉。
    好吧,一切從欺負老實人開始。
    朱誠揮揮手,示意鍾南和陳氏兄妹過來,故意粗著嗓子“以後大家都是在一個鍋裏吃飯了,隻要你們勤快一點,不偷懶,保證以後不會餓肚子,但是如果你們哪個偷奸耍滑,不老實幹活,就別怪我不客氣,聽到了沒有?”一個小孩赤裸裸的威脅一個大人和另兩個跟他差不多的小孩,畫麵有點違和。
    鍾南還是比較知趣的,沒有頂嘴和不滿,相當聰明。
    陳氏兄妹昨天來了之後相當困惑,傳說中的老爺就是這麽一個小屁孩,看上去裝的很凶,但就朱誠那小身板,反而打消了了他們的憂慮,至少現在不那麽戰戰兢兢了。
    朱誠代入了教官的角色。
    叫他們每天起床後站一炷香時間軍姿,樹立自己的威信,培養他們的服從意識。
    朱誠的話,鍾南都一一照做,看到昨天帶他們回來的壞人這麽聽朱誠的話,陳氏兄妹也不敢違背,有樣學樣。
    站軍姿,抬頭挺胸,誰亂動就棍子抽誰。具體是朱誠抽鍾南,鍾南對付另兩個,生生相克。
    親則生狎,近則不遜。
    站足一刻鍾的軍姿後,朱誠就叫鍾南帶著兩人去熟悉環境,強調這邊的規矩“聽話,保密,勤快”,然後就是帶著他們幹活,鍾南幹重活,兩兄妹幹輕活,不準偷懶,別想著不勞而獲。
    陳氏兄妹剛到一個新環境,還是很小心和聽話的,主要是聽鍾南的話,叫幹什麽就幹什麽,不敢抱怨。
    八月的生產計劃就是多造磚頭,準備起屋,陶器活也不落下,穩步增長。
    以後鍾南全天都呆在南山這裏,再不包吃包住就太黑心了,又增加了陳氏兄妹兩張嘴,一切都要算計好。
    暫時定下鍾南是一天兩斤糧食的供應,兩個小孩,朱誠,自作主張給他們起了外號,男的叫陳大,女孩叫陳二,難聽,好記,每天可以分配糧食各一斤。
    接下來的時間,鍾南就帶著九歲的陳大和六歲的陳二幹活,主要是做磚胚,還要舂米煮飯,朱誠的工作重心放在製陶器上,陶土的地點還要保密一段時間,下孟衝煤塘挖煤的話就可以帶上鍾南,用煤量比陶土要多很多,需要個壯勞力。
    大家都都在適應這個新環境。
    過了兩天,鍾南的老弟鍾意也找來了,看上去就像一根瘦竹竿,畏畏縮縮的,彎腰駝背,很好,朱誠最喜歡這樣的老實人了。
    可能是鍾南之前特別交代了,鍾五(鍾意的外號)在這裏特別聽朱誠的話,朱誠雖然年紀小,但是聽說有本事,可以決定他兩兄弟的去留。
    八月份,在起陸村附近找鐵礦,收獲很少,隻能以後慢慢想辦法了。
    從五月份開始,朱誠就在準備造紙材料,根據腦海中清晰的記憶和各種資料,朱誠在八月份開始造紙。
    五月中旬至今,朱誠未雨綢繆,斬嫩竹,放稻草,放入深塘浸泡,而今最早的已經泡了九十多天了,這是為了利用天然微生物分解並洗去竹子的青皮。現在,在朱誠的指揮下,幾人把最早浸泡的竹子,放入耐火的陶桶內與石灰一道蒸煮;做完這道工序,再取出上述處理後竹子,放入石臼,以石碓叩打直至竹子被打爛,形同泥麵;將被打爛的竹料倒入水槽內,並以竹簾在水中蕩料,竹料成為薄層附在竹簾上麵,其餘的水就由竹簾的四邊流下槽內;然後將簾反複過去,使濕紙落於板上,就變成成張紙。如此,重複蕩料與覆簾步驟,使一張張的濕紙疊積起來,然後上頭加木板重壓擠去大部分的水。最後,將濕紙逐張揚起,並加以焙幹。焙紙的設備是以磚頭砌成夾巷,巷中生火,土磚溫度上升之後,濕紙逐張貼上焙幹。幹燥後,揭起來就是可用的紙張了。
    八月份,朱誠這邊初步得到了大概三十斤的土紙,第一次沒經驗,做出來的紙,質量很差,隻好自用不外售,以後看情況再生產。
    眾人看到在朱誠的指揮下,爛竹變新紙,眼中隻有驚歎和好奇,朱誠的身軀看上去高大了一些。
    有了自製的土紙,很多東西都便利了許多,又能省一筆開支,一舉多得。
    南山上的眾人在逐漸磨合,起陸村依然寧靜和緩慢發展,由於朱誠大多數活動都是消無聲息的在南山以及南山後麵的荒僻的煤塘和陶土田進行,刻意規避和隱藏,起陸村的村民對山上的變化還沒有察覺。
    鍾南現在也很少去青龍鎮和甘山鄉送貨了,他的嶽父接下來他的活,這段時間他幾乎都窩在山上,做著朱誠手下第一打手和最大的苦力,雖然天氣漸涼,但是他總是汗流浹背,忙個不停,為其他幾個小孩做好先鋒模範作用。
    每天兩次的站軍姿必不可少,八月份大家都能分清前後左右了,在棍棒的驅策下,四人也慢慢適應了朱誠這種特殊的愛好,傻乎乎的站樁子,忍一忍就過去了。
    其實站軍姿好處也顯然易見,這不才幾天,鍾五的駝背挺直了很多。
    中秋節過去了,南山的陶器窯沒有停歇,朱誠手下的四個夥計依然在揮汗如雨,忙著製磚和燒陶,沒有月餅,沒有加餐,隻有繼續趕工,落實七時辰工作製,用時間堆積產量,創造更多的價值。
    為了下個月的起房,其他一些必要的東西也要早做準備,比如石灰。
    起陸村周邊石料豐富,後世有個大型水泥廠就建在不遠的朝陽鄉火車站附近,起陸村旁邊的石塘村就有一個石山,朱誠和鍾南把從山上采下來的石灰岩和煤炭混合起來,一起加溫焚燒半個月左右,石灰岩就變成了生石灰,記得本朝於少保寫過:“千錘百煉出深山,烈火焚燒隻等閑,粉身碎骨全不顧,隻留青白在人間。”說的正是這個。
    萬曆四十一年八月末,顆粒入倉,收獲滿滿。一個月的時間,朱誠的幫手和夥計變成了四個,雖然成分複雜,但是隻要能幹活,朱誠總是不虧的,總能榨出點油花來。
    這不,月末算賬,製成磚頭六千餘塊,加上庫存,共計一萬塊左右,足以應付下月的起房;鐵礦石撿的不多,就二十斤,沒有冶煉;做陶碗一千五百個,加大對青龍鎮廖掌櫃的供應,有功必賞,換得糧食四百多斤,減去大家夥食和其他消耗(朱誠按三斤糧食的標準每天,鍾南兩斤每天,其他人一斤每天),本月結餘兩百斤糧食。盤點庫存,朱誠而今總存糧一千一百多斤,僅夠眾人吃三四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