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養雞場

字數:3648   加入書籤

A+A-




    起陸村南山,每天早上都是從灑掃庭除開始的,把居處打掃得幹幹淨淨,掃的就是一種氣象,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這是朱青石一家四口的活計,包括煮飯菜,喂牲口等其他雜事。
    其他人,二鍾,二陳,二李,朱案和小石匠,就是進行每日例行的隊列訓練,一定要練出紀律和氣勢,希望用大家整齊劃一的捅槍下,能嚇住一些居心不良的人。
    現在南山上的形勢,也經不起他人一撥撥的探視。
    山下的人上來多了,交流多了,也大概猜出這裏是一個不一樣的存在。
    前有朱友等人的窺視,後有堃三,郭三毛等人因各種原因而上門。
    說一個謊言,就要一百個謊言來掩飾,朱誠等人都已經絞盡腦汁找借口,實在累了。
    要把養雞場搞起來,然後還要修個圍牆。
    前麵兌土時,對人說是朱青石要在山上養豬,養雞,需要地方,而今,豬已經上山,那養雞也不能食言,否則沒有那麽多借口找了,虛虛實實,總要有點實際的東西吧,以養雞場為借口,就可以大範圍的圈地,設置籬笆和各種樹枝,樹葉,石頭等障礙物,讓外來人無路可走,無處可進,唯留一條主路,也可設置路障,旁邊立塊牌子“養雞重地,閑人免進”,“不是小偷,不要亂闖”,也不管來人看不看得懂,多講幾次就明白了,私人領地,這個要求並不過分,看能不能杜絕大部分的窺視者和無故闖入者,能頂一天是一天。
    至於,真的搞大規模的養雞場,暫時是行不通,要經驗沒經驗,要人沒人,這邊所有的人,包括朱誠,一次養雞最多也不會超過一百隻,哪會搞養雞場,大家都是養個幾隻,或十幾隻,二三十隻雞,平時用來生雞蛋吃,殺雞都是很舍不得,非是要大補身體或有重要客人,或是婚嫁喪娶,大壽,還有過年過節,這些重要場合才下得起手,殺雞。
    養雞,對於老百姓而言,好像比養豬還重要,誰家不養雞,即使是城裏人,也有大把人養雞。養豬,需要專門的地方,需要大量的食物,周期太長,見效慢,而養雞,不需要大地方,不需要很多食物,養了就可以隨時殺(雞仔除外),母雞還可以經常下蛋。
    經過與朱青石,鍾南等人的討論,朱誠決定先養二十隻雞試一試,買的也不是雞仔,都是一到三斤的,一是成活率高了不止多少,二,可以盡快生蛋,至於養雞仔,明年開春再說。
    要想養更多的雞,等以後慢慢有了經驗再說,一隻隻增加,一年年積累。
    幾天後,朱青石和鍾南從甘山鄉集市買回來大小不等二十隻雞,養雞的事主要是朱青石兼顧。
    也不打算山地散養,直接籠養,關起來,大多數時間關進籠子裏,搞個不是很大麵積的雞圈,偶爾,放出來吃食,散散步,雖然肉質可能沒有經常到處跑的雞好吃,但是省心,好管理,朱誠可不想,專門派個人,一天十二時辰守著它們,然後每天滿山遍野喊雞,找雞,有些聰明的雞躲迷藏,隨便在哪棵樹下,草窩一鑽,保證叫你喊破喉嚨都不應,反正山上有各種草蟲,樹葉和草籽吃,餓不死它,它一點都不急,急的是辛辛苦苦的雞主人,也不想每天到處防著黃鼠狼,還有就是散養的話,可能會招致更多的有心人光顧,即使是太平歲月,偷雞賊也不曾消失。散養,管理難度之大,不是現在的朱誠可以接受的。
    朱誠還不忘叮囑朱青石,要定期對雞補喂砂粒,說有利於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可節約雞食,減少浪費。
    “我知道的”,一聲應答。
    “好吧”,又有點自作多情,明人在農耕社會的各種經驗和智慧,不是朱誠這種隻有理論,缺乏實踐的工業社會螺絲釘,所能小覷的,有點魯班門前弄大斧的滑稽感,朱誠總是隱藏不住這個自以為是的壞毛病,什麽時候改得了啊。
    不知不覺,朱青石這個以前的村裏最軟弱的人,成了南山的中流砥柱,不可或缺,不僅是種田裏手,種菜嫻熟,而今養豬,養雞的重擔又是他一肩挑,平時需要,還要做其他雜事,真是好能幹,一定要在心裏尊重這種辛勤勞動,且任勞任怨的人,畢竟,曆史是勞動人民創造出來的。
    給勞動者以尊嚴,曆史上又有幾時,幾人?
    …………
    除了養雞,還有修圍牆的事,有點迫不及待了。
    之前四五月份,就在屋前屋後插滿了籬笆,不高,擋不住多少東西;不保險,蠻力即可撞開。
    基於對野獸的防範,對朱友等有心人窺伺的反製,還有小偷,還有將來可能出現的強盜或土匪,基於對未來治安的不信任,還是建個圍牆擋一擋,寧可建而無用,就如長城,沒有它,邊民日夜提心吊膽,隨時可被蠻人掠殺,有了它,至少一年中大部分時間是心安,長城的功勞,不是一些標新立異者一句“扼殺進取心”可以抹殺的,站著說話不腰疼。
    換位思考,你要是邊民,你想不想要那高高的磚牆,或者,你也可以”霸氣”的說,殺出去,不要這堵爛牆,不知你的父母妻兒有什麽感想。
    有了圍牆,朱誠等人,大多數時候都可以睡個安穩覺吧。
    每個月都有在燒磚頭,又有一段時間沒有新增紅磚建築,積累的磚頭,相差不差,應該夠建一個相當麵積的圍牆了,前麵是高坑,後麵是山頭,所以屋前屋後可以先少用點磚,矮一點,利用地勢抵消,主要是左右兩頭,先建個一丈高的圍牆,以後有條件再加高和完善,先解決有沒有,再考慮好不好。
    離今年過年,還有四個月,一定要在年底前建成。
    沒有安穩的條件,就沒有穩定的輸出。
    說到建圍牆,朱誠就想到小石匠他們和火藥的事,六月至此,兩個多月,都快跟堃三爺混熟了,小石匠和鍾南等人,對火藥還是沒有多大長進。
    朱誠是一個膽小的人,可是不敢玩火藥,任務交給了小石匠和鍾南,李大負責記錄數據,可以試著開山取石,也就是在石塘村的石山裏炸石頭,采石,朱誠可沒有忘記,六月曬穀的怨念,一定要搞個曬穀場,沒條件,技藝沒長進,就采一些青石,拚湊起來,用石灰等砌一塊大坪,作為曬穀坪;技藝有長進,出現奇跡的話,看能不能搞出水泥來,差一點也好,少一點也無所謂,用水泥,砂石,河沙結一塊水泥坪出來。
    沒想到,知易行難,不說後麵的碎石,磨石,就是采石,炸石頭都一波三折,這麽點速度和效率,明年不知道能不能湊夠材料?小石匠,你對得起你“石匠”的外號嗎?
    本來以為用火藥炸石頭,可以加快進度,算是個創舉,沒想到就停在這裏,光去克服火藥這頭“攔路虎”,都費了好大勁。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朱誠膽小,沒想到其他人,也不比他膽子大,安逸的環境呆久了,加上朱誠經常灌輸的安全作業意識,對火,對鐵水,對野獸,對外麵的社會,而今對火藥,都是大肆渲染它們的危險性,說得多了,安全意識是增強了,同時,膽子也變小了,能不冒險就盡量不冒險,一個個失去了年輕人的膽大和妄為。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沒有了勇氣,沒有了冒險精神,沒有了開拓意識,你叫朱誠以後怎麽走出湘鄉,把具有湘鄉特色的“養雞場”開向全國。
    大明的哥倫布在哪裏,或者徐霞客也可以(此時的他剛開始旅遊,還在南直隸打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