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豈曰無衣
字數:5203 加入書籤
辛又也不想白白浪費國人的生命。
正麵作戰,和戎人戰鬥一個晚上是不可能的。
但是想一些辦法拖延一下的話,倒可以試一下。
兵不厭詐!
當然,在這個時代還沒有這句成語。
那位說出“兵者,詭道也”的兵家至聖孫武,正在東南的吳國,幫著吳王練兵,準備給伍子胥複仇呢。
到了這個時代,人們早就知道“國容國禮)不入軍,軍容軍禮)不入國”的道理了。
在作戰的時候,也會有一些奇詭之術出現。
魯隱公五年,鄭國偷襲衛國和南燕。
圍鄾之役,楚軍詐敗,大敗鄧師。
城濮之戰,更是晉國施展謀略和戰術的舞台!
而此後晉國的借道虞國攻打虢國,早就成為了後世流傳的經典戰例。
至於一些戰爭中流傳下來的故事,那些在戰場上遵循“國禮”之人,也是時有發生。
畢竟受到嚴苛教育的貴族,有些人並不認同“國容不入軍”這樣的觀念。
他們認為軍事行為也是國家的一部分,自然要進行“國禮”。
郤至三遇楚子之卒,見楚子,必下車。
見到對方國君,還要下車行禮,就是在戰場上踐行“臣待君之禮”。
隻是這種將“國禮”用在“軍禮”上的行為,即使在當時也是遭到了人們的詬病。
畢竟這可是打仗,過度拘泥於禮法無異是在玩火。
郤至見楚子必下車之事,雖未美談,後來卻也成為了政敵欒書攻擊他的罪狀……
辛又身為一個穿越者,自然沒有那麽多條條框框的束縛。
他隻是想保住辛邑,然後好好的活著。
那麽後世人們積累出來的各種謀略,自然要盡情的使用在這個時代了。
“我的意思,並不是要女人和小孩上戰場,我隻是想讓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辛又心中,已經想到了一個計策。
這個時代已經有了各種戰術,但是畢竟還處於春秋時代,各種奇謀詭計,比起後世那些職業的軍事家來說還要差得遠。
辛又慶幸自己還算一個曆史愛好者,知道很多以少勝多的故事。
隻是不知道初次實行,能不能得到奇效。
“女人和小孩能做什麽事情!”
尹榮不屑一顧:“最多也就是幫忙運送一些物資罷了。”
“我就是要讓他們運送物資。”辛又道。
“運送物資?運送到哪裏去?送給戎人?哈哈……”
尹榮自以為很是幽默,笑了兩下。
誰知道並沒有隨聲附和。
辛又冷笑一聲:“司馬,你若是想在族人麵前樹立你的威嚴,我建議你向司徒大人多學一下,不知道的事情,就把嘴閉上!”
對於這個誌大才疏,隻會玩弄一些小伎倆的尹榮,辛又是半點看不上。
讓他做邑司馬,訓練出來的軍隊有何種水平,可想而知了!
……
尹榮的臉上抽動了一下,咬著牙擰著脖子,還是沒有敢反駁辛又。
“我們現在需要的,不是和戎人戰鬥一個晚上,而是拖住戎人一個晚上。”辛又開口道:“這一點,我想司馬想的和我完全不一樣!”
“拖住一個晚上……”
樊米若有所思:“要麽派人假裝向他們送去糧草?誆騙他們一下?”
“這也不失為一個辦法……”辛又點頭。
比起尹榮,這樊米還算是有兩把刷子。
可是戎人會有那麽好的耐性嗎?
如果戎人發現送去的糧草有假,豈不是麻煩更大?
“……要麽放火燒了山林,阻擋他們過來!”
另外一個國人又提出了一個主意。
阻斷戎人的來路,徹底將辛邑封住!
如果一切妥當,擋住戎人一個夜晚是沒有半點問題的。
“不行啊。”辛又想了想,還是拒絕了這個方案:“一來山林中還有我們的果木和田地;二來火勢如果不受控製,我們反受其難;三來火勢太大,等到援軍到來的時候,我們如何下山合擊呢?”
國人們紛紛點頭,覺得辛又說的話十分有道理。
沉默些許,再也沒有人提出新的方案。
“以我之見,我們不如詐戎人一下。”
“詐?”
眾人不解。
辛又說出了自己的方案,說完之後,眾人再度沉默不語。
……這樣,行嗎?
尹榮看向了樊米,他可從來沒有聽說過這樣的計謀。
樊米更是難以置信的搖了搖頭。
這樣的計謀,他跟隨劉公的軍隊也沒有聽說過啊!
“諸位,覺得我這想法如何?”
辛又又推演了一遍,自認為沒有任何破綻了。
“君子是說……我們要……”
“不過先要攻取烽火台,不能讓那些戎人發現我們在幹什麽。”
樊米小心翼翼地問道:“如此這般……真的能騙過那些戎人嗎?”
“這就要靠所有人的努力了,包括女人和孩子。”
這一次,辛又站在了起來。
他走到了鄉校的中央。
“叔伯們、兄弟們!戎人占我國土,欺我國人。如果今日送五車之糧,明日送六車之輜,然後得一夕安寢。起視環顧,而戎人又至!
“然而辛邑之糧有限,戎人之欲無厭,奉之彌繁,侵之愈急。
“今日我送出一奴,明日他們若再要你糧草物資,難道也乖乖奉出?
“等到寒冬來臨,我們空守城邑,等著何人救援?!
“依我之意,我們奮起抵抗,不但能保住我們的糧食,更能保住我們辛邑日後的安穩!
“如果依照我的計劃,至少可以拖延戎人一段時間。
“一夜而已,等到援軍到來,必可大破戎人!
“我還是那句話,如果我的計策失敗,這邑大夫的位置,就是你們的!我絕不會留戀!”
辛又的話,引起了一些國人的反響。
本來辛邑就有不少的主戰派,此刻辛邑已經下定了決心抵抗,自然得到了這些人的支持。
戎人常年侵擾,如果沒有這點血性,早就活不下去了。
“好!既然無人反對,那就趕緊依照我的計劃行事。”
辛又果斷地做出了安排:
“邑司馬尹榮,你挑選善於作戰者和機敏者三十人,隨我一起去攻擊烽火台。
“宗伯辛無左,你和樊氏負責將實在無法行動的老弱集中在鄉校,盡力鞏固鄉校安全。
“邑司徒樊米,你負責組織人力,無論男女老少,分為三組。一組負責將糧草物資轉移到鄉校,一組負責搬運石頭、木材將鄉校外牆鞏固,一組負責製作欺騙戎人的道具!”
很快,辛又就安排好了相關事宜。
所有人像看怪物一樣看著辛又。
我們的邑大夫,何時變得如此老練?
等到辛又安頓完之後,又走到了樊米跟前。
“樊君,這一次能否守住辛邑,司徒所負甚重,辛又在此感謝司徒大人了。”
聽到辛又如此說,樊米內心忍不住一陣疑惑和失落。
麵前的這個邑大夫,是變了一個人,還是以前一直在藏拙呢?
不管如何,今日之局,算是徹底被這麵前的少年給扳過來了。
“邑大夫放心,樊氏必將盡全力!”
“豈曰無衣。”
“與子……同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