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白鴿
字數:4904 加入書籤
辛又醒來的時候,已經是中午了。
他一醒來,隨便吃了點東西,就拿起了昨夜記錄數據的竹簡。
然後又躲在自己的寢室內,開始潛心研究蒸餾酒。
一直到了太陽快落山時,辛又才去了鄉校,繼續講書。
今天的人數,依舊沒有增加。
杜乾幾人學的很是認真,他們家中殷實,並不怕三老的威脅。
辛又已經開始教他們算數了,這些人將會是辛又手中扳倒三老的中堅力量。
“這東西,就叫做算籌。”辛又拿出了一些小棍子。
這是一種古老的計算方法,辛又來到這個世界後,繼承了前主的記憶,自然也學會了這種籌算之法。
算籌原理簡單,但是操作起來有點複雜。
主要是需要不斷地擺放這些棍子,如果遇到比較複雜的數字,可能得擺放一個院子。
據說精通算籌之人,可以一邊計算,一邊將所得結果整理歸納,重新擺放,不但速度快,而且還不需要很大的地方。
不過辛又沒這個能力,辛邑更沒有這樣的人才。
辛又自己計算的時候,自然是使用阿拉伯數字列出豎式。
作為九年義務教育的未漏網之魚,辛又自信自己小學數學的水準,應該是比算籌要快的。
隻是這種方式辛又並不覺得輕易外傳,說不定以後還能起到一點作用。
鄉校的院子當中,每個人都劃出了一點空地,擺放著算籌。
“一家六口人,每兩個人每天用一桶水,一天用幾桶……”
杜乾嘴裏默念著辛又出的題目,在地上擺弄著算籌。
他手中抓著一把棍子,地上還擺放著很多,雜亂無比。
有時候手裏的棍子掉下去,杜乾又得重頭擺起來。
其他人也不遑多讓,甚至比杜乾還糟糕,有的人擺弄了半天,卻不知道自己擺出來的數字是多少。
盡管杜乾擺出來的算籌不好看,但很快還是給了辛又一個答案。
“對。”辛又道。
在這群人中,最聰明的就是杜乾了。
至少自己教的東西,杜乾都能很快的領會。
其他人就有點差強人意了。
隻能簡單的數數,一算數就開始發蒙。
這也沒有辦法,他們從未接觸過這些東西,要教會他們,跟教小學生沒有區別。
況且這些成年人的接受力,不一定有小孩子強。
看著留下來的這些壯漢,一個個認真的樣子,辛又頓時產生了一種“為人師”的感覺。
“世上無難事,隻怕有心人……”
辛又已經完全將自己帶入了老師的角色,一邊看著這些學生的“作業”,一邊拿著一根教鞭在眾人中間走來走去。
“這裏,不是這樣放的。”
“你再仔細想想,怎麽越加越少了?”
“毛陌,你擺的圖案不錯,以後給陶器上彩的事情就交給你了,不過算術你要麽就別學了……”
……
辛又漸漸進入了角色,絲毫沒有注意到鄉校之外的那些目光。
有羨慕的,有好奇的,也有怨恨的。
辛盡拄著拐杖,在小五的攙扶下,也來到了鄉校外麵。
“這些人,還在學認字?”
“是的,叔公。”
“他們……哼,我看他們能奈何到什麽時候。”
辛盡的拐杖,在地上狠狠地敲擊了一下。
“叔公,認字……真的不好嗎?”小五默默地說到。
“你想說什麽?我沒有讓你進辛氏的私塾嗎?”辛盡瞪了小五一眼:“記住,你是酒匠的兒子,你生來就是賣酒賺錢的。難道你也想當個小吏試試?”
一旁的辛伯玉也冷笑一聲:“小五,大伯看你聰明,才將你養大。你以後要多想著怎麽幫我們辛氏賣出一點好酒,別的事情你就不要想了。”
“小五知道,小五方才隻是胡亂說的,叔公莫要責怪小五。”小五低著頭說道。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命。
這是小五很早就明白的道理。
他很聰明,比一般人都要聰明很多。
在他十三歲的時候,已經可以和其他邑城的老油子做生意了。
這兩年一來,辛盡這一支的賬目,幾乎都是由辛五一人負責管理的。
對於小五來說,能遠離酒坊,幫助族中做事,已經算是改變命運了。
“馬上要深秋了,天越來越短,我看他們也堅持不了幾天了。”辛無左道。
辛盡如有所思:“靠這麽幾塊料,能成什麽事?可笑。回家。”
“叔公,馬上就要秋獮了,今年的秋獮是三邑大比,我們得好好準備了。”辛無左道。
“嗯,這才是大事。”辛盡點了點頭:“讓小五他們抓緊鍛煉,一定要讓人們看看,我們辛氏真正的血脈在哪裏!”
……
“鴿子!”
就在這時,有人喊道。
眾人抬頭一看,一隻灰色的鴿子,從遠方飛了過來。
鴿子撲騰著翅膀,落在了鄉校中的鴿子棚前,引起了不小的動靜。
“怎麽搞的?鴿子怎麽飛出去了?”辛無左不滿的看著前方的人群:“羽人辛南呢?你不是負責養這些鴿子的嗎?”
“這不飛回來了嗎?”辛南在遠處打著哈欠說道:“這隻鴿子應該是君子送給浦邑大夫的那隻,可能沒抓牢飛回來了。”
“成事不足!”辛盡臉上露出了一絲輕蔑的神情:“人家大老遠跑來,就送了一隻鴿子,還飛回來了……”
“哈哈!這也夠丟人的。”辛無左也笑了起來:“今年秋獮的時候,就把這隻鴿子給烤了吧!”
說著,他扶著辛盡走開了。
鄉校當中,辛又已經注意到了那隻鴿子。
“果然回來了……”
辛又走了過去,輕輕抱起了鴿子,想看看有沒有什麽信息傳遞過來。
果然,鴿子的右腿上,綁著一根白色的錦帛。
“帛書?”
辛又解下帛書,將其打開。
“二十日浦有市,君來否?”
短短的一行字,已經說明了凡乜的意思。
“浦邑的集市?倒是可以去看一看。”
辛又收起了帛書,裝在了身上。
授完課之後,辛又繼續講了西遊記的故事。
每日聽故事已經成了辛邑人的習慣,三老就是再看不慣,也阻止不了人民群眾參與喜聞樂見的娛樂活動。
隻要不許學字、識數,辛盡等人還是沒什麽說的。
但是辛又可以感覺的出來,這些國人當中,很多人都是願意識字的。
從春秋中後期開始,王室衰微。
落魄的貴族、掌握著一技之長的官吏,以及大量的典籍,都從王室流傳了出來。
原本“學在官府”的東周,教育逐漸偏向了平民。
戰國時期“士”的崛起,就是在這一時代埋下的種子。
那些掌握著各種知識的官吏,最終成為了“諸子百家”的源頭。
這是曆史的趨勢,誰也無法改變的。
辛又不過是將這種浪潮提早帶到了辛邑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