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這就是辛邑

字數:5198   加入書籤

A+A-




    辛又驅散了眾人,笑著將原壽過和蘇賀請到了鄉校的正堂當中。
    “司空見笑了,辛邑地處偏僻,鄉民農閑時沒有什麽樂子,經常惹是生非,所以我編出一些故事講給他們聽。”
    “原來如此啊……”
    原壽過鬆了一口氣,他還暗道這叫王騰的人可真厲害,不愧有大帝之姿,被砍成了肉醬還能複活呢!
    他自然不知道,這些故事都是辛又前世所看的網文動漫……
    雖然不能將更多的知識傳播給國人,但是辛又卻通過這種方式,吸引著國人的注意。
    以前那個孤僻怪異的辛又已經消失不見了。
    取而代之的是滿肚子故事,能和國人打成一片的邑大夫。
    辛邑的人心,慢慢開始轉變。
    精神生活已經被辛邑的故事填滿了,剩下的就是物質生活的提升了。
    “司空大人,好不容易來我們辛邑,可否‘稍事’一番?我還有很多問題想請教大夫。”辛又道。
    “邑大夫見諒,我有要務在身,還想借廬舍一間,和我這計吏抓緊辦事。”
    原壽過的心思,全然都在自己的任務上,根本沒有其他的興趣。
    聽聞之後,辛又將二人帶到了一間比較寬敞的屋子,裏麵已經點燃了油燈。
    “這麽晚了,不知司空大人還有什麽要務,不能等到明天?”
    “辛人有所不知,天子要修建新成周城了,司空大人如今正在統籌王畿各鄉遂的人力物力,忙的很。”原賀道。
    “營造新成周城?”辛又還未聽說這個消息。
    不過根據他前世的記憶,對成周城還是有一些了解的。
    成周城,這可是兩周曆史上一座及其重要的城池。
    武王滅商之後,為了控製東方,就著手在中原地帶,洛陽附近諸城。
    周公一手負責此事,城成之後,名為“成周”。
    有貴族名“何”,鑄青銅尊並刻以銘文記載此事。
    銘文有曰:餘其宅茲中國,自茲乂民。
    “中國”二字,自此始矣。
    東周之後,這座偉大的城市逐漸衰敗。
    東周王室在洛水另尋地方,修建如今的“王城”。
    偶爾也會以“成周”稱呼王城。
    王子朝之亂開始後,王子朝占據王城,周敬王姬匄則躲在狄泉城。
    如今王子朝雖然離開了王城,但是他的餘黨仍在,姬匄就一直躲在狄泉城。
    司空原壽過要修建的“新成周”,就是在狄泉城的基礎上修建的。
    “難道天子再不會王城了嗎?”辛又明知故問。
    “應該是了。”原壽過倒也沒有隱瞞:“狄泉城這四五年,一直有晉國軍隊駐守,今年八月,今年八月之時,天子派富平、石張使晉,請求晉國為狄泉修築城牆,擴大城池。”
    “哦……修築城池,確實可以一了百了,晉國不用出兵,天子也不用擔心王子朝作亂了。”辛又道:“如果能召集諸侯們前來相助,這倒也不失為一件好事。”
    “說的是,晉國也是這麽想的。”原賀插嘴道:“冬月之時諸侯國就要在狄泉盟誓諸城了。”
    辛又心中一動,晉國召集這麽多的諸侯國,顯然有重新昭示霸主地位的意思。
    畢竟楚國內亂,吳國崛起,這是晉國再度稱霸的好機會。
    這樣的大事,如果辛邑能參與進去……
    正想著,辛又就看到原壽過已經拿出了一個包袱,並且將其打開。
    拿出了一大把算籌,和一些捆綁好的竹簡、帛緞。
    他一邊擺放算籌,一邊和辛又閑聊:“這次築城,也並非一帆風順,很多人都反對,出不得半點岔子,要麽劉公和萇弘大夫可就沒法給諸侯們交代了。”
    “原賀,趕緊幫著幹活,這些事以後再說。”原壽過頭也不抬地說道。
    一個工作狂人啊。
    辛又心中暗道。
    隻見原壽過一邊擺弄著算籌,一邊看著那些竹簡上的記錄。
    而原賀則掌著燈,開始幫原壽過計算這些數據。
    隻見原壽過快速地在地上擺放著算籌,有的剛剛擺下,就被他拿了起來。
    拿起來之後,他會念出相應的數字,然後又擺出一組新的算籌。
    “厲害啊……”辛又不禁說道。
    光是看原壽過擺放算籌的手法,就知道他是此道高手了。
    “君子也懂籌算之法?”
    原賀忍不住問道。
    “辛氏乃是長公後代,曆代家主都是學識淵博,此等小道焉能不會?”原壽過一邊計算一邊說道。
    “司空大夫,我可否助您?”辛又問道。
    “那自然好啊!”原壽過頭都沒抬的說道。
    原賀將燈放在地上,然後從原壽過的口袋中拿出了一堆竹簡。
    “這些是前城、闕塞以及申邑的人丁、牛馬,需要統計出一個確切的數字。”原賀道。
    原壽過道:“大夫盡力而為就是,反正一時半會也弄不完,明日我去甘鹿多找兩個計吏,應該足以了!”
    原壽過擔任司空多年,對於這些事情的運作有豐富的經驗。
    大概什麽時候能做完,心中早有估計。
    辛又沒說什麽,拿著原壽過遞過來的竹簡,開始計算了起來。
    計算並不複雜,就是量很大,畢竟這東西不是很複雜。
    辛又拿著一根棍子,開始在地上劃來起來。
    很快,辛又放下了手中的竹簡,又拿了一份竹簡。
    原壽過和原賀還在計算別的,也沒有理會辛又。
    這一份竹簡主要是核算某一條道路周圍所用旗幟的,道路的長度以及旗幟的規格都已經測量好了。
    很快,辛又又算完了一份。
    竹簡就堆在那裏,辛又每算完一份,就在旁邊的一張羊皮上記錄一行數字。
    原壽過的數據,則記錄在一張絲質的絹布之上。
    不多時,原壽過停下了手中的計算。
    他的腰很疼,眼睛也很花。
    不過看著手中錦帛上的數字,他的心中很是滿足。
    “辛邑大夫,休息一下吧!”原壽過伸了一個懶腰:“一時半會還完成不了啊。”
    說著,他走到了辛又的跟前。
    此時辛又正在計算最後某條道路所用的土方,原壽過剛剛走過去,辛又也完成了計算。
    原壽過
    用一種看怪物般的眼神看著辛又。
    “司空大人,怎麽了?”
    辛又停了下來。
    “你……你這是什麽籌算之法?為什麽不用算籌?”
    原壽過道。
    “一種……從小研習的算法。”
    辛又並未說出實情。
    九年義務教育必修課之豎式,豈是隨便能外傳的?
    這種豎式,比起算籌自然要方便快捷。
    最起碼不用一直擺放算籌了,這樣就省了很多的力氣和時間。
    “不虧是三公後代,竟然有如此快速的算法。”
    原壽過感慨:“如此一來,我似乎不用去甘鹿找計吏了。”
    “大人,辛邑大夫不過是幫我們一晚。”
    “無妨!我閑著也是閑著,幫著司空大人幹點正事倒沒什麽。”辛又說道。
    穿越過來九年,幾乎沒有離開過辛邑,辛又都快憋瘋了。
    說話間,一陣窸窸窣窣的聲音。
    不知何時已經下起了雨。
    “下雨了……原壽過大人,我看你這甘鹿,恐怕是去不了了……何不在我們辛邑多待幾日?”
    “有君子相助,我不去甘鹿找計吏也可以。”原壽過倒是沒有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