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16章 向全村人複仇?

字數:4357   加入書籤

A+A-




    李林數1千塊錢還給張克凡,錢包裏就剩5千元多點,有點少啦該去繼續搞錢啦。
    李大軍張結實兩位村長一個勁的誇李林有氣度,誇完帶著張克凡美滋滋的走了。
    吃完午飯李大山套上牛車,李林換上破衣裳跟爹娘下地種花生。
    李家村共有400農戶,村委會下轄15個生產組,李林家屬於12組。
    責任田在村南邊的範家墳,因為舊社會地主範家的祖墳在這所以叫範家墳。
    來到地裏看見西統一家也在種花生,李剛強用鋤頭刨坑,西統挽著竹籃往坑裏播種。
    王慧說:“嫂子咱倆一組吧。”
    張翠說:“中,先種你家的。”
    王慧用鋤頭刨地,張翠往坑裏播種,兩人邊幹活邊聊天。
    “嫂子你的心太軟,太便宜張克凡那王八蛋啦。”
    “沒法兒,總不能真耽誤人家定媒吧。”
    “張家人欺負到門裏,要我說就不該給他錢,就該拿捏他們。”
    “算了吧,張克凡又是道歉又是下跪,張村長跟李大軍都在,我尋思著也差不多了。”
    “李大軍就是個笑麵虎,表麵上哥啊嫂啊叫的怪親,暗地裏捅咱刀子,這些年沒少欺負咱。”
    “慧兒,咱兩家是外來戶家裏人丁又少……”
    李林跟李大山一組,李林一邊往坑裏丟花生一邊皺眉頭,現在沒有花生播種機嗎?
    李林上輩子經曆過三種花生種植方式,第一種是用鋤頭刨坑播種,是最古老的種植方式。既費時又費力,兩個人種10畝地需要十天半月。
    第二種是人力花生播種機,類似種小麥用的麥耬,一人拉一人扶10畝地兩天就能種完。
    第三種是機械播種,用拖拉機驅動大型花生播種機,一天能種幾十上百畝。
    記憶中人力花生播種機是豫省一個老農民發明的,豫省大河報刊登過他的事跡。
    他向國家申請了專利,靠專利費發了筆小財,半年不到蓋小洋樓買19.8萬的桑塔納2000。
    李林說:“你們聽說過花生播種機嗎,就是像種麥那樣種花生的機器。”
    李大山說:“用麥耬種花生?那不可能!小麥是一棵挨一棵的種,花生要有間隙。”
    李剛強也說:“大山哥說的對,麥耬真不能種花生,我也沒聽說過花生播種機。”
    麥種在麥耬裏一直往下流,靠牛馬前行實現播種,所以花生播種機的核心就是在麥耬上加個延時播種模塊?
    李林突然有個想法,要不要把花生播種機搞出來申請個專利?
    努力回憶播種機的構造原理,幾分鍾後腦袋亂成一鍋漿糊。
    心說還是去球吧,讓一個初中畢業的學渣搞物理機械設計有點強人所難。
    不禁想起上輩子當高中物理老師的媳婦柳盼娣,如果把花生播種的創意告訴她,她應該能根據創意設計出圖紙。
    可惜柳盼娣97年下半年才會來餘砦中學當支教,餘砦中學也是李林的母校。
    這時南邊傳來爭吵聲,聲音越來越大,李林忍不住抬頭看。
    一個中年婦女扯著嗓門咆哮:“王建彬你是混蛋,占親弟弟的地邊你還要不要臉?”
    另一個婦女直接跳腳,“肖榮花你要臉嗎?指名道姓罵恁大伯哥,文彬管管恁媳婦!”
    “你讓我管啥?占俺的地邊兒你還有理啦?王建彬你還要不要臉?”
    “俺家才沒占你家的地邊兒,你胡說八道!”
    兩家人的情緒越來越激動,嗓門也越來越大,看這架勢要上演全武行。
    占地邊是農村的漏習,是指相鄰的兩塊田地之間本來有一條可以區分界限的界溝。
    然而有些鄰居卻將自家的莊稼種在界溝內,甚至越過地溝種到別人家的田地裏。
    往小處說這叫耍無賴,往大處說這叫侵權,如果你忍氣吞聲對方會得寸進尺。
    因為占地溝打爛頭的事在農村屢見不鮮,因為田地就是老百姓的命。
    兩家人果然打了起來,兄弟倆先動手妯娌倆後動手,兩家四口在田地裏打的不可開交。
    李大山放下鋤頭,“剛強,咱去勸勸吧?”
    “不去!”張翠瞪著眼說:“別搭理他們,打死一個少一個。”
    李剛強搖搖頭說:“大山哥別多管閑事。”
    王慧也幫腔,“都不是好鳥兒,當初搶恁家的他兄弟倆也有份兒。”
    聽這話李林不禁皺眉,說:“娘,你說搶俺家的地是咋回事?”
    李大山擺擺手說:“別提啦,過去恁些年了。”
    王慧說:“大山哥還是說說吧,二林已經成年也該讓他認清某些人的嘴臉了。”
    隨著王慧的講述李林的心越來越沉,到最後恨不得掂刀砍死村長李大軍,砍死李家村的所有人,這個梁子結的確實很大。
    年前李家村分田地,農田有的肥沃有的貧瘠,為了公平每家每戶都抓鬮,抓住良田算你運氣好,抓住孬田怪你運氣差。
    李大山運氣爆棚竟然抓到了10畝紅絲沙質田,沙質土壤最適合種植花生,花生的畝產量能達到400斤以上。
    花生又是唯一能當零食吃的五穀雜糧,花生油也是最好的食用油,所以花生米的價格在90年代是每斤2—2.5元。
    畝良田每年能收4千斤花生米,能賣8千到1萬元,換算成工資是每月750元,96年全國的平均工資才500元左右。
    豪不誇張的說,是花生供養了無數農家子弟上大學,是花生幫無數農家子弟娶媳婦。
    村長李大軍當時就不樂意了,聯合其他村戶汙蔑李大山作弊,強行宣布抓鬮無效。
    李林家是上山下鄉時來的外來戶,又是沒有親戚的獨門獨戶,所以是被當地人欺負的對象。
    當時鬧的很凶,除了李西統家全村都來堵李林家的門,逼的李大山跪地磕頭,把李林的大哥李森嚇的半個月沒說一句話。
    李林並不知道這回事,因為事發前他和年幼的妹妹李沐被王慧帶到西統的姥姥家避難。
    畝良田被奪走,李大山抓鬮的資格也被剝奪,村長把最孬的膠泥地分給了李家。
    膠泥地種花生就是災難,產量和質量差的慘不忍睹,李家隻能少種花生夠打油吃,其餘的田地都種成更好管理的紅薯。
    紅薯產量高價格低,便宜到在農村都是用紅薯喂豬。
    這就是李林家全村最窮的原因,地裏種不出值錢的東西,人再勤勞也白搭。
    因為這件事還把李林爺爺氣的臥病在床,沒多久就去世了。
    李林冷笑出聲,親兄弟因為占地邊兒能大打出手,那搶良田那就是不共戴天。
    畝良田不被奪,家裏不可能因為窮欠外債,老爹也不可能去工地打工出意外。
    李大山放下鋤頭蹲在地頭兒抽煙,張翠兩眼噙著淚不停的唉聲歎氣。
    李林說:“爸媽放心吧,我會讓他們付出代價的。”
    李大山搖頭,說:“別說傻話啦,欺負咱家的不是一個兩個,全村400戶兩千多口人,你怎麽報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