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一二三、王美蘭

字數:4211   加入書籤

A+A-


    “你自己去賣?!”
    吳弋尖叫的高音都劈叉了。
    “齊姐,我發現越來越不認識你了!和你坐了三年同桌,怎麽直到快畢業,我才發現身邊有你這號牛人啊!真是後悔沒早點抱大腿……”
    秦齊淡然一笑。
    “哪有那麽誇張,我家這不是缺錢嘛!再說,這嫩玉米也不等人,這幾天不賣,過幾天老了就不能賣,隻能等明年。
    我不想錯過這麽好的機會。你早上也吃過,我家玉米的味道那可是杠杠的。”
    這吳弋倒是承認的。
    秦有良和王美蘭最大的優點一是勤快,二是較真,從不知偷奸耍滑為何物。
    雖然秦有良現在已是工人身份,他名下的耕地都已被收回。
    但秦齊和王美蘭還是有地的,而且秦有良不時還會去山上開辟點荒地。
    不論啥樣的土地,到了秦有良手裏,可算是享福了。
    按時施肥澆水、一遍遍地鬆土除草。
    你對土地好一分,土地回報你一季,這就是千百年來勤勤懇懇老農民的生存邏輯。
    秦齊無論何時想起,都佩服老爸的這份恒心。
    “我打算這周末去試一下,能賣出去最好,賣不出去我也能安心學習了。”
    吳弋聽得心動,“我支持你,秦齊!不過,要是你有需要的話,幹脆讓我媽直接跟鎮上超市老板說說,也收你家的貨得了。”
    秦齊沒想到前世的山大王這麽仗義,她趕忙擺手。
    “不用,我想憑自己的能力賣出去,一方麵是想幫著家裏賺點錢,另一方麵也想鍛煉鍛煉自己!”
    吳弋不禁放下筷子,給秦齊豎起大拇指。
    “齊姐,反正咱們明天都去市裏,我有個請求,能不能讓我跟著你一起去賣呀?
    我也不為錢,我也想看看自己有沒有把東西賣出去的能力。
    要是真能把玉米往市裏賣成功了,那我媽今後都得高看我一眼了!”
    秦齊立馬答應,多一個勞動力不用白不用。
    兩人邊說邊吃,又約好明天八點在大王村村頭的牌樓下見麵,等出了學校,天都快黑了。
    秦齊臨走還不忘交代吳弋回家把下午剛學的思維導圖再畫一份。
    吳弋連連點頭,轉身就去了好基友張坤家裏。
    這一天學得比他學一年還要充實,他可得先放鬆一會兒。
    張坤最近很是鬱悶,這吳弋不知道咋了,最近天天圍著秦齊轉,都不跟他這好兄弟耍。
    張坤爸爸是做小家電維修的,手表、時鍾、電視、冰箱等他都能修。
    張坤雖然學習不怎麽樣,但對於修理他倒是耳濡目染、無師自通。
    前世他初中一畢業,就繼承老爸衣缽,成為農村大集上修小家電的一員,一幹就是十幾年。
    雖說買賣小,但也算是安身立命的辦法,在農村這也算是有技術傍身的好家庭了。
    張坤擺弄了會吳弋的隨身聽。
    接著聽說吳弋要去市裏,他立馬嚷嚷著也想跟著去,“大哥,我都沒去過市裏呢,帶我一個唄。”
    “那你這小身板能扛得動麻袋不?”
    “那怎麽不行呢!”
    得,又找了一個免費勞動力。
    秦齊回到家,就跟秦有良、王美蘭商量起周末要去賣玉米的事。
    王美蘭是大大的不讚同,自己女兒能幫著趕個集捎點菜回來,她就滿心歡喜了。
    但是去市裏那麽大老遠的地方可不是鬧著玩的,又是一個女孩子家,實在太危險。
    秦有良也不支持,他長這麽大,都沒去過一回市裏,這秦齊還是去誰能放心啊!
    “媽,我是跟同學一起去的,就是我正在輔導他學習的那個同桌。
    要不是他,二妹上學的事還不知道拖到什麽時候能辦好呢!
    再說我不光是去賣玉米,還要去買輔導他功課用的磁帶。
    最重要的,他堂哥每天去那邊拉貨都很熟的,可以順道接上我們,並把玉米捎帶過去,您倆就放心吧!”
    王美蘭想想白天校長的熱情,拒絕的話不好說出口了。
    “那我得跟著,一麻袋玉米多沉啊,你賣不出去,還不得扛回來啊。”秦有良還是說啥都不放心。
    王美蘭一臉焦慮地站了起來,“那我也得跟著,你哪裏會賣東西,去了嘴巴估計都張不開。”
    秦齊連忙過去安撫王美蘭坐好。
    “媽,你就給我個鍛煉機會!咱們真要去這麽多人,那車費都賺不回來。爸、媽,趁著休息還是把秦書趕緊接回來,別忘了下周她就要去上學了!”
    想到老二的事,兩人才算答應下來。
    “成吧,明天一早我和你媽五點就去掰玉米,然後咱倆一起推到大王村去。”
    終於秦有良鬆口了,秦齊長舒一口氣。
    今後要想賺錢,看來這父母的思想工作是有的可做了。
    確實,兩人都是老實巴交的農民,這輩子就沒想過要怎麽變著法子把手中的糧食賣出去,隨便一條路在他們看來都凶險無比、前途未知。
    所以大多數時候他們都選擇了保守和封閉,不敢離開故土半步。
    然後秦齊就雷打不動地開始給小妹輔導功課了。
    “咱們今天學‘一二三、王美蘭’這六個字。”
    小妹捂著嘴笑。
    “一道橫線就是一,兩道橫線就是二,三道橫線就是三。
    把三平分就是王,三上長角就是蘭,大大的蘭花就是美!”
    秦齊自編的順口溜張嘴就來。
    小妹拍手笑道,原來我舅媽就是美麗的大蘭花啊!
    王美蘭被小女兒說得羞紅了臉。
    她多少還是認得自己名字的,但沒想到大女兒給講得這麽繪聲繪色。
    字認完了,秦齊又馬不停蹄給小妹開始啟蒙古文,就從《三字經》開始吧。
    雖然九十年代時並不強調古文的重要性,但古文在今後會越來越重要,也是學好大語文的基礎。
    秦齊本以為教起來會很困難,畢竟小妹才6歲,沒想到出奇地順利。
    不過是帶著小妹讀了三五遍,小妹就把前三十行記得差不多了。
    秦齊提上一句,她總能說出下一句。
    “哎呀,媽媽,我們撿到寶了,小妹這記憶力太好了!”
    王美蘭邊納鞋底邊聽講,嘴角含笑,“確實啊,我在這聽了半天,就記住第一句,人之初性本善,小妹你好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