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未來可期

字數:8416   加入書籤

A+A-


    四月最後一個周末,外婆的各項身體指標,終於達到可以出院的標準。
    老人家早就想回去,這些日子,全靠雲糯和南喬交替哄著,好不容易捱到今天,才等來周副主任點頭鬆口。
    辦理好出院手續,攙著外婆下樓,周崇月開的是他那輛邁巴赫,新車坐著會更舒適一些,而雲糯則負責載送張阿姨,兩輛車一前一後,很快駛出醫院大門。
    回到景安佳苑,安置妥當後,周醫生將事先列好的術後醫囑,細致粘貼在客廳的推拉門上,包括用藥,飲食,每日監測血壓,幾月幾號到醫院複查等等。
    尤其是複查的時間,相當重要,雲糯擔心會被忘記,還特意在自己和張阿姨的手機上設置了定時鬧鍾。
    看著孫女和孫女婿從進門就忙碌不停的身影,外婆坐在老人椅上,滿目慈愛,感到暖心又滿足。
    南喬在旁邊輕歎:“什麽時候,慕慕才能跟她姐一樣,懂事些,讓我少操點心。”
    外婆聞言,麵露不讚同,“你啊,從小到大管得太緊,有時候用力過猛,未必是好事。”
    “要是不管,豈不是要翻天。”
    “以慕慕的品性,再翻天,能翻到哪兒去?要對自己的孩子,多一點信任,你這樣,遲早物極必反。”
    南喬啞住。
    其實她偶爾也很矛盾。
    放手吧,不放心。不放吧,又成天跟她對著幹。
    況且,一個女孩子隻身在國外,不看著點,萬一出了什麽事,後悔莫及。
    罷了,來日方長,孩子總會慢慢長大。
    也隻能這樣安慰自己。
    午飯後,告別外婆和小姨,雲糯跟著周崇月下樓。
    在停車場附近,剛好遇到同一個小區的羅阿姨,見麵寒暄間,對方問及外婆病情恢複的如何,雲糯說剛出院,精神還不錯,隻是胃口大不如從前。
    羅阿姨聽完,放心地點點頭,“畢竟上了年紀,其他的慢慢來,隻要人沒事就好。”
    然後,對方目光一轉,投向旁邊的周醫生,問兩人什麽時候擺酒席,街坊鄰居可都等著吃他們的喜酒。
    雲糯赧然地沒作聲,因為就時間方麵,確實還是個未知數。
    與此同時,卻聽周崇月含笑開口:“快了,預計在下半年,屆時一定將請帖送到。”
    下半年?
    一路揣著好奇,等車子駛入檀園車庫,雲糯解開安全帶下來,看到另一邊的周醫生也正好關上邁巴赫車門。
    她站在原地,歪頭瞧著他。
    “糯糯有話要說?”
    周崇月走過來,伸手揉了揉她腦袋,牽著她去前麵等電梯。
    女孩靜默住,似乎在組織語言。
    自然,他耐心十足,沒有催問。
    進電梯時,雲糯才小聲嘀咕了句:“下半年辦酒席,可你的婚戒,我還沒準備好。”
    工匠那邊給出的交貨日期是九月份。
    但聽周崇月的意思是,等六月兩人領完證,緊接著就要辦婚禮。
    如果這樣的話,時間上肯定來不及。
    看出她的惆悵,周崇月輕輕捏了下她的臉,溫聲道:“婚戒方麵,你有自己的想法?”
    女孩點頭。
    他溫柔地笑了笑,沒去多問,配合她保持著這份神秘感。
    最後,兩人商議出一個具體的時間。
    下半年國慶節。
    剛好休假,到時親朋好友都能到場,人多熱鬧。
    不過,關於婚戒的事,雲糯從進門便纏著他問:“難道你就不好奇?”
    “好奇。”
    周崇月洗完手出來,將人攬到麵前,埋頭親了親,含笑說:“但我更能忍住想要一探究竟的想法,隱隱期待,糯糯給我的驚喜。”
    驚喜嗎。
    她環住他的腰,眨了眨眼道:“不如你先猜猜看。”
    “猜對有獎?”
    “嗯?你想要什麽獎勵。”
    周崇月大手來到她後背,那是裙子拉鏈的地方,他低聲說:“糯糯冷落我,快一周了。”
    哼。
    雲糯小臉紅了紅,“誰讓你上次那麽狠,我害怕。”
    “我輕點。”
    “不是輕不輕點的問題。”
    他灼灼的注視中,雲糯生無可戀地憋出一句,“是太累了,感覺比在急診救人還累,以後,能不能把時間,縮短那麽一點點。”
    周崇月:??
    半晌,他將她腦袋揉進懷裏,輕歎:“抱歉,這個可能辦不到。”
    “為什麽?”雲糯不解。
    麵對女孩天真困惑的眼神,周崇月心裏五味陳雜。
    但同時,他不得不開始重視起,她在某方麵的訴求和體驗感。
    尤其,是在工作日的晚上,是否真的要考慮,盡量少占用她的休息時間。
    周崇月生平第一次,對自己不懂節製的行為,而產生深深的懷疑和內疚。
    -
    時光流轉,雲糯在急診的日子,很快迎來了尾聲。
    月底同一天,由南熙集團讚助的中外醫學交流會,以及5g醫療遠程學術會議,在南大附屬醫院行政三樓如期舉辦。
    當天,參與會議的有,來自德日美等五國代表團,南熙董事長攜省醫療協會主席親臨附屬現場,院長全程同行,本地新聞網實時播報,一時間在醫學領域引起不少的關注和轟動。
    神經外科副主任醫師周崇月,作為主講人,在線演示,並對腦動脈瘤患者,成功實現遠程密網支架的釋放及術後隨訪方案。
    會議現場,主講人沉著冷靜的嗓音,隔著大屏幕傳來。
    患者男性,52歲。查體發現顱內動脈瘤3月餘。
    患者3個月前查體行頭部ct發現顱內占位,進一步行ct發現顱內巨大動脈瘤,偶伴輕度頭痛,無頭暈、惡心、嘔吐、肢體活動障礙、視物不清、複視等情況,就診於我院。
    頭部ct顯示,右側頸內動脈眼動脈段動脈瘤,瘤壁可見鈣化斑,右側大腦中動脈較左側細。
    闡述完病人基本情況,周崇月偏頭,“注入造影劑。”
    接到指示的助手,開始有條不紊地冒煙。
    隨著造影劑注入,影像上交織的血管立刻變得清晰起來。
    “從造影來看,實際情況隻會更複雜。”
    周崇月接過導絲,繼續道:“介入治療剛被運用於腦外科的時候,這類型的動脈瘤非常棘手,以前的手術方案一般都是進行填充栓塞,但臨床證明,其術後愈合遠達不到預期效果。”
    此時,大屏幕切換到3d產品展示畫麵,主講人的聲音接著傳來。
    “而今天,我們選擇嚐試第三代密網支架,完全釋放後,它的金屬覆蓋率與普通顱內支架相比,是後者的三倍。
    相比前兩代隻有一次釋放機會,第三代則允許在釋放不超過百分之九十後回收,最多允許三次完全回收後重新植入。多次磨合的機會,能讓支架與血管壁完全緊密的貼合。”
    旁邊助手提醒,“周醫生,到頸動脈處了。”
    這個位置的血管,狹窄且又彎曲,尋常導絲很難順利通過。
    但周崇月做起來,卻顯得容易很多。這不僅得益於他多年豐富的臨床經驗,也和他自身高超的手術技巧有關。
    最後,沿中間導管送入血流導向密網支架,頭端定位後穩定釋放。
    導絲弓背進入,充分按摩支架,促進貼壁。
    支架從釋放到完美著陸,前後僅用不到半小時。
    術後造影,支架展開良好,貼壁滿意,瘤腔內血流滯留明顯,載瘤動脈通暢,分支血管通暢,無支架內血栓,頸內動脈遠端分支顯影良好。
    手術圓滿成功,會場裏響起代表團們的讚歎與掌聲。
    交流會結束,在院長的陪同下,帶著一眾參會人員,依次參觀了醫院各大科室,設備摟,研發實驗室,還有未來兩年內,計劃升級改造的集雲端與線下一體化病房係統等。
    一行人路過急救中心時,剛好有救護車到。
    溺水的小男孩被抬下救護車,從車上下來的,還有一個年輕女孩,正在對病人進行心肺蘇醒的搶救。
    生死時速的場麵,令眾人紛紛駐足。
    那是雲柏淵,第一次看到自己女兒身為醫者如此一麵,奮力,專注,嚴謹,為生命不顧一切。
    他感到動容,同時亦很欣慰。
    閨女比他強,至少,勇敢且堅定地在這條路上走了下去。
    持續不間斷的胸外按壓,最終使得小男孩恢複了心跳,麵色由明顯的紫紺轉為紅潤,呼吸脈搏逐漸趨於平穩。
    在場眾人鬆了口氣,見證全過程的雲柏淵,眼眶也不禁有些濕潤。
    此一幕落入院長眼裏,下意識問:“雲董認識這小姑娘?”
    認識。
    “她是我閨女。”
    雲柏淵故作淡定的口吻裏,帶著隱隱的自豪。
    這個回答,讓院長格外吃驚。
    未及多問,另一邊王乘豐插進話來:“不僅是雲董的閨女,還是崇月的未婚妻。小丫頭以前在神外實習,就是她開了咱們周副主任不帶實習生的先例。”
    說罷,又轉頭問身旁人:“對了,日子定了沒有,什麽時候喝喜酒?”
    追隨女孩身影,跟著擔架床一起進了急救大樓,周崇月才慢慢收回目光,緩聲說:“再過一個多月,等她畢業典禮第二天,去登記。”
    不用多想,一定是那丫頭的主意。
    思及此,雲柏淵悠哉提醒道:“記得提前幾天,找我要戶口本。”
    周崇月笑著點頭:“是,這個不敢忘。”
    “忘倒不可能,隻是雲董,到時別舍不得給才好。”王乘豐說完這句,和院長相視一眼,跟著笑起來。
    當晚回去,雲糯在平板上,觀看完了整個交流會的現場轉播。
    起初以為,周醫生會用他那口流利的英文進行講解,誰知全程用的竟然是中文。
    當她問及為什麽時,周崇月作出的解釋是,“既然來中國交流學習,就沒有不入鄉隨俗的道理,事實證明,他們還是聽得懂。”
    聽得懂,就充分說明,國外代表團對此番中外交流會的重視。
    而在不久的將來,國際對中國醫療技術水平的重視程度,隻會越來越大。
    雲糯聽完唏噓感歎,深表讚同。
    洗完澡,吹幹頭發後,她迫不及待蹬掉鞋子,鑽進了周崇月懷裏。
    視線跟隨他手裏的書,一張張翻過去,打著哈欠說:“馬上就要畢業考試了。”
    “緊張?”
    “嗯。”
    緊張的並非一紙答卷,而是考完後,就要正式進入規培期。
    規培生涯,將是醫學路上最重要的一次分水嶺。
    天賦與否,心態與否,努力與否,每個環節都很關鍵。
    而她的心儀導師魏主任,早在當初進入心內實習時,就對她拋出了橄欖枝。
    說不緊張是假的。
    那可是她夢寐以求的老師。
    -
    轉眼間,進入五月初。
    實習結束,大五畢業考試後,雲糯憑著優秀的實習成績,成功分到心內科魏主任的名下,為期三年的研究生規培開始。
    入科第一天,魏主任並未急著帶雲糯上手術,而是找出十二年前南熙的病曆檔案。
    “你母親當年入院治療時,基本已到了全心衰竭的地步,但是當時的醫療水平,遠不如現在的好。”
    關於母親的病情,時至今日,才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雲糯心裏微微牽扯著,幹澀地問:“針對心衰,目前最有效的治療方案是什麽?”
    “植入心髒起搏器。”
    “但據說價格很貴。”
    魏主任點點頭,“進口品牌確實貴,所以我們後來又引進了國產南熙,你媽媽的病要是換作現在,生還率很大。”
    生還率很大。
    其實同樣的話,曾不止一人在她麵前提過。其中就包括雲柏淵。
    南熙,南熙。
    這便是後來他一心想搞研發的意義嗎。
    即使離開的人,永遠不會再回來。
    也要用另一種方式,將她的生命,繼續延續下去。
    這刻,雲糯終於對那個積壓在心裏多年的鬱結,慢慢開始釋懷。
    關於父親到底愛不愛母親這件事,追溯的太久,好像已失去了它本身的意義。
    媽媽,已經走了十二年了。
    十二年。
    足夠一個執拗的孩子,長成‘一笑泯恩仇’的大人。
    周醫生很優秀,原諒作者見識淺薄,沒辦法用文字將其專業能力充分展現出來。而糯糯,也會在她自己的領域裏發光發熱,拿到屬於她的榮譽。未來的日子,他們會越來越好。
    另外,父母愛情那章,有寶貝說沒看懂,現在懂了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