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改變律法

字數:3547   加入書籤

A+A-




    第541章改變律法!
    陳大慶等人被押走了。
    周圍的百姓們,也是陷入到了沉默震驚之中。
    他們雖然不知道徐樂的身份,但是聽到了陳大慶的話語,稱呼徐樂為王爺?
    在京城之中,唯一的王爺,顯然就是攝政王了。
    那麽徐樂,便是那位大名鼎鼎的攝政王徐樂!
    這一刻。
    四周的百姓,皆是感到無比震撼。
    他們做夢都不會想到,竟然有一天可以見到攝政王這般的大人物,在百姓們的心中,攝政王權勢顯赫,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就跟皇帝沒有多少區別了,所以能夠親眼看見徐樂,確實是夢幻般的事情。
    更加令人感覺難以置信的是,堂堂攝政王,居然也會來這下層百姓聚集的坊市?這太不可思議了,讓百姓們的心裏,更加的震驚了。
    要知道百姓們也都清楚,權貴們都瞧不起他們,壓根不會來這坊市,認為來坊市就是自降身份,所以百姓們也有自知之明,從未想過會在坊市裏見到權貴,而且還是攝政王這般的滔天大人物,這無疑是讓他們對於權貴的看法,得到了極大的改觀。
    “那位老者,真的是當朝宰相?”
    “那位青年,真的是攝政王?萬萬沒有想到,攝政王竟然如此年輕。”
    “看來這兩位,是真正為咱們老百姓做事的好官,居然出現在了坊市,可見他們並不嫌棄咱們。”
    “宣課司的小吏,在坊市裏橫行霸道,無惡不作,這下終於遭到報應了。”
    “攝政王,給咱們百姓除了一害啊。”
    “這位王爺,真是大好人,不僅僅減免了咱們小商販的例錢,還親自到了坊市,懲治了那些小吏,這才是真正為國為民的好官。”
    “從今往後,我就不拜那些佛像神像了,我要將王爺的長生牌位立在家中,日夜上香祈禱,保佑王爺長命百歲。”
    “這樣的好官,活得越久,對咱們百姓的好處就越大。”
    等到徐樂等人走了後,百姓們這才是開始議論紛紛。
    人們一邊興奮於見到徐樂,一邊又感激徐樂的所作所為。
    許多人都是激動萬分的,能夠親眼見到徐樂,這簡直就是一種莫大的榮耀,尤其是可以和徐樂同處於一個坊市,更是讓他們感到與有榮焉。
    徐樂替他們除掉了禍害,也是讓百姓們十分感激,百姓們的眼睛是雪亮的,好官孬官,他們隻要看了所作所為,就能夠分辨出來,現在百姓們的心裏,顯然都是十分崇敬徐樂,徐樂是難得的好官。
    “唉,老漢我馬失前蹄啊,在王爺麵前,竟然失禮了,真是有眼無珠。”人群裏的賣菜老翁,心裏暗歎一聲,頗有些後悔方才的舉動。
    他壓根沒有料到,他所說的攝政王就站在他麵前,以至於他出言不遜,這是讓老翁極為懊悔之事。
    不過徐樂的謙遜有禮,還是給老翁留下了深刻印象。
    ————
    離開坊市後。
    徐樂和雲飛章同乘一輛馬車,打算先回內閣衙門。
    馬車上,徐樂率先說道:“看來官吏變革,還沒有落到實處啊,坊市裏的小吏,隻不過是一個縮影,想必很多官吏,依然是橫行無忌,魚肉百姓。”
    雲飛章也附和道:“王爺所言不錯,由小見大,那些小吏如此霸道,這是上官的失職,也是監督不力,那些小吏毫不忌憚,顯然是對監督的不在乎,看來咱們要多增加一些監督官職了,這才能夠震懾到那些小吏。”
    這次坊市之行,有喜,當然也有憂。
    讓人喜悅的是,變革初顯成效,小商販多了不少,而且每日例錢也是大大縮減了。
    讓人憂慮的則是,小吏的橫行霸道,野蠻凶殘,實在是令人感到不爽。
    小吏的蠻橫,顯然不是個例,估計許多地方,都是會有這麽一群禍害百姓的官吏,這無疑也是說明了,徐樂的官吏變革,並沒有取得太好的效果,或者說失敗了一半。
    徐樂雖然設立了一些巡察使,但是巡察使最主要的,還是負責盯著官階高一點的官員,至於那些低級官吏,則就是變成脫韁野馬了,無力監管。
    有時候,低級官吏的危害,顯然是對百姓傷害最大的,而且也是最直接的,所以徐樂的心裏,不由得有些自責,這是他的失誤與疏忽啊。
    不過,對於雲飛章的觀點,徐樂卻是有不同的看法。
    他說道:“相爺,增設監督官職,是治標不治本,倘若設立太多官職,反而是會使得衙門變得臃腫,從而是增加衙門支出,掏空國庫。”
    “以我來看,隻需要給巡察使增加一條監督公務即可,以巡察使,來限製那些高階官員的胡作非為,並且在百姓告狀之時,由巡察使在一旁監察。”
    雲飛章思考了一下,點頭道:“王爺此舉,倒是不錯,既減少了官員的支出,又能增強監督力度,一舉兩得。”
    徐樂還說道:“應當鼓勵百姓們積極告狀,但凡是受到了不公的對待,都應該告狀,尤其是麵對小吏的欺壓,更是要挺身而出,可以將這條,寫入到大康律法中。”
    雲飛章沉聲道:“大康律法已經多年未變,若是增加,這可不是小事啊,需要召集群臣,仔細商議。”
    徐樂淡然道:“商議便商議,隻要你我首肯,那麽群臣就不會反對。”
    鼓勵百姓告狀,這條必須要寫入律法中。
    因為徐樂很清楚的明白,要想讓百姓們敢於站出來,那麽就必然需要律法的支持。
    先前在坊市,圍觀的百姓們之所以都不敢出聲,就是因為沒有律法的支持,百姓們心裏都沒底,他們生怕官官相護,到最後受傷的是他們,所以要想改變百姓們的沉默,那麽就必須要改變律法。
    大康律法當中,很多都是有漏洞的,尤其是偏袒於官吏,這是最需要改變的。
    徐樂早就想改變律法了,現在正好是一個契機。
    雖然改變律法,勢必會遭到百官的反對。
    但是徐樂大權在握,他的決定,不容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