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 舌戰群臣新大康律
字數:7009 加入書籤
第542章舌戰群臣,新大康律!
遙想當年,大康開國之初。
開國皇帝召集了許多賢臣和大儒,編撰了一部律法,取名為《大康律》。
這部律法對於大康而言,無疑是柱國之石,是影響到大康後續百年的基業,哪怕時至今日,這部律法也是沿用至今,其中有很多條律法,放在現在,仍舊沒有過時,依然是很多官吏辦案時候必不可少的利器,依照著這部律法,足以是處置大康方方麵麵的許多事情了。
不過時代在發展,距離大康開國,已經是過去了一百多年了,大康律中的一些律法,顯然是不太適用了,可是因為沒有重新修撰,所以導致了一些冤假錯案的產生,這儼然是埋下了不少禍根。
徐樂對於這大康律,還是知曉不少的,這些天來,他幾乎每天都在翻閱厚厚的大康律,逐字逐句的分析,找出其中一些不適宜的問題,你還別說,還真被他發現了不少問題,所以徐樂的想法,是想要重新編撰大康律,不僅僅查漏補缺,還要修改其中不合時宜的誤處。
不過。
顯而易見。
編撰大康律,這絕對是一件大事,甚至是會影響到整個天下,馬虎不得,所以必須要經過群臣的商議,才能夠施行,就算徐樂大權在握,他也不能隨意決定,一旦徐樂剛愎自用,恐怕會引起一些不好的後果。
徐樂想要修撰大康律,也不是一天兩天了,他的決心很強烈,不會輕易罷休,縱然是群臣反對,徐樂也必須要做,因為徐樂很清楚的知道,一部律法,是立國的根基,隻要律法能夠施行下去,那麽就算是他臭名遠揚,也無所謂了,大康有了新的律法,勢必會走向光明坦途。
————
兩天之後。
又到了朝會之日。
但是今日,氣氛卻是格外的緊張肅穆。
當徐樂到達皇宮,走到金鑾殿外的時候。
他卻是看見了讓人眉頭一皺的場麵。
隻見金鑾殿外的空地,白石鋪就而成的磚地上,數百名官員盤腿坐著,身上的官服都脫了下來,放在了一旁,他們貌似是聚集起來,在抗議著什麽。
時值秋季,寒風蕭瑟,這些官員坐在冷風中,身上僅僅隻穿著一件褻衣,他們俱是雙手懷抱,瑟瑟發抖,儼然是真切感受到了徹骨的寒意。
一些中年官員倒還好,身體還能扛得住,不過一些年老體衰的官員,則就是顫顫巍巍,一副快要承受不住的樣子。
這些官員的人數,無疑是太多了,幾乎一多半的大臣,都是出現在了這裏。
“諸位同僚,你們這是鬧得哪一出啊?”
徐樂眉頭微皺,開口問道。
他的心裏,已經有了一種不好的預感,恐怕這些官員聚集起來,是在抗議他。
果不其然,徐樂這麽一問,立即是有官員回答:“王爺,聽聞您要重新編撰大康律,吾等請王爺收回成命。”
“大康律乃是我大康立國之本,萬萬修改不得。”
“若是王爺不同意,那麽吾等就辭去官職,枯坐在此,直至身死。”
很顯然,紙包不住火,徐樂要重新編撰大康律的事情,還是不可避免的傳揚了出去,朝堂上的官員收到消息後,無疑都是憤慨不已,紛紛表示不肯,並且還匯聚起來,打算與徐樂抗爭到底。
這大康律是文武百官的底線,他們絕對不會同意修改,就算是死,他們也在所不惜,不僅文官不同意,就連很多武官,也都是表示憤怒,坐在了抗議群臣之中。
坐在殿外的大臣們,數量太多了,倘若全部辭官,那麽整個朝堂立馬就會崩潰的,再者說了,若是徐樂不管不顧,任由這些大臣死去,那麽同樣也是會影響到其餘人,這麽一來,將會有更多的人辭官。
文武百官深知這一點,所以他們以此要挾徐樂,希望徐樂能夠收回成命。
徐樂的臉色,也是不太好看。
說實話,他現在還真的奈何不了這些官員。
如果真的要大開殺戒,那麽整個朝堂就崩潰了,繼而是會擴散到整個天下,徐樂不是傻子,當然不會做出這等失了智的事情。
徐樂心裏苦思冥想著對策,他既不能動武,又不能強行頒布法令,真是讓他頭疼啊。
“諸位同僚,寒風冷酷,快快穿上衣裳,咱們先進殿,然後再商議此事。”徐樂眼見群臣中的老者,凍得不輕,急忙是勸說道。
群臣皆是搖頭道:“王爺不收回成命,我等絕不穿衣。”
“請王爺保證,不再編撰大康律,我等便聽王爺的話。”
“若是王爺一意孤行,那麽就讓我等先凍死吧。”
群臣的臉上,倒是頭一回浮現出了毅然決然之色。
他們顯然是都已經下定了決心,徐樂不鬆口,他們絕對不會服軟。
徐樂眉頭緊皺,目光閃爍。
他的心中,真的很想看著這些大臣凍死。
但是他如果坐視不理,同樣也是會引起非議,一旦有人凍死了,那麽就會將此事拋給徐樂,認為是徐樂的過錯,徐樂屬實也是非常的為難。
不過徐樂即使再糾結,他也不會放棄編撰大康律。
徐樂想了想,邁步走到了群臣第一排的位置。
群臣之首,是三位非常醒目的老者,皆是白發蒼蒼,半截身子已經入土了。
這三位老者有點陌生,並不是經常進入朝堂。
“王公,你們三位年紀都多大了,也跟著胡鬧嗎?”徐樂蹲下來,看向了其中一位老者。
那老者冷淡道:“王爺此言差矣,這並非是胡鬧,而是在製止王爺禍害我大康百年基業。”
這老者,名為王璨,官拜太傅。
他身旁兩位老者,一位是太師,一位是太保。
沒錯,正是赫赫有名的三公!
大康之前,三公可是朝堂上權勢最顯赫的存在,甚至比宰相還要權柄大,不過到了大康,三公漸漸就變成了虛銜,不再具有什麽實權了,到了後來,甚至三公都不被允許上朝了,儼然是變成了吉祥物。
不過赦封三公,也不是兒戲,一般都是挑選德高望重,名滿天下的長輩,到了眼下,三公同樣也是如此,皆是博學多識,賢德良善的儒雅高潔之士。
王璨官至太傅,和其餘兩位老者一樣,也都是名動天下,百官敬服的大儒,他們雖然沒有實權,但是在百官,在民間的聲望還是極高的,相當於是道德標杆。
現在王璨三人反對,就更加讓徐樂為難了。
倘若王璨三人出個好歹,不知道有多少人要罵徐樂。
徐樂隻見過王璨兩三麵,談不上相熟,所以他也沒法用交情來勸說。
“王公,您們三位為何要反對重新編撰大康律?”徐樂暗暗的思索後,忽然間眼珠子一轉,他出聲詢問。
王璨正色道:“大康律,乃是大康立國之本,豈能隨意更改?這不是要亂套嗎?再者說了,這大康律是開國先帝主持編撰的,開國先帝橫掃天下,何其英明神武?我等又豈敢冒犯先祖?這是大不敬。”
徐樂微微一笑,說道:“百年時間已過,大康如今已不再盛世,這說明大康律不能墨守成規,更不能因循守舊,而是要與時俱進,況且重新編撰大康律,並不是要更改什麽,而是要查漏補缺,添加一些貼合當下的律法。王公也說了,開國先帝英明神武,既然如此,開國先帝肯定不想看到大康淪落到如今這個內憂外患的地步,相信開國先帝若是還在,也一定會同意修撰大康律。”
王璨嘴巴張了張,卻是說不出反駁之語。
誠如徐樂所言,現如今的大康,確實是已經過了盛世,內外都有憂患,徐樂巧妙的將這個責任,安在了大康律上,認定就是大康律不夠與時俱進,這才是導致了這樣的後果,所以顯而易見,必須要重新編撰大康律。
而且提及開國先帝,徐樂的言辭,著實是讓王璨不敢,也沒法反駁,畢竟他若是反駁了,那麽就是自己打自己臉,說開國先帝不夠英明了。
王璨鬱悶了一下,這才是說道:“祖宗之法,沿襲至今,倘若改變,恐怕會生出諸多禍端,請王爺三思。”
徐樂對答如流:“祖宗留下來的律法,自然是有其英明之處,我也不是要推翻這些律法,而是要修改和添加,這是我編撰大康律的初衷。”
王璨皺眉深思,他沒話可說了。
他的反對之語,幾乎全被徐樂給破解了。
徐樂說的很漂亮,不是要推翻律法,這讓他沒轍了,不知道該如何反駁了。
一開始,所有人都以為徐樂要推翻這些律法,另行編寫新的律法,所以他們反對的很激烈,畢竟其中涉及到他們祖輩傳承下來的好處,若是有了新律法,他們的優待就沒了,他們當然是反對了。
可是現在,徐樂卻說並不是要改變這些律法,這反倒是讓群臣心中稍稍鬆口氣。
徐樂進一步的說道:“王公,若是您不相信,可以由您來主持編撰大康律,在場的所有同僚,都可以在重新編寫的大康律上留下姓名。”
很顯然,徐樂又是使出了留名那一套。
編撰大康律,這無疑是一件天大的事情,而參與其中的人必然也可以名垂青史,萬古流芳,這個好處,任何人都是清楚知道的。
哪怕是大儒王璨,都是不由得為之心動。
試問,有誰不想名揚千古呢?
尤其是在場這些官員,更是一個個激動不已,心神向往了。
能夠在史書上留下姓名,可是他們夢寐以求的事情。
“王爺,此言當真?”王璨都有些壓抑不住興奮的問道。
徐樂鄭重的點頭道:“當然是真的,當著諸多同僚的麵,我哪敢欺騙王公啊。”
王璨頷首,也是認為徐樂不敢騙他,畢竟這麽多官員都見證了,徐樂若是騙他,等同於是失信於人,有損於他的口碑,以及他的名譽。
不過王璨卻不知道,徐樂心裏打的什麽主意。
雖然徐樂承諾,由王璨主持編撰大康律,但是實際上,王璨是沒有任何實權的,他壓根就是一個傀儡罷了,隻是在大康律上署名而已,具體的編撰工作,徐樂肯定不會交給他,而是會自行完成。
說起來,王璨主持編撰事宜,倒也是一件好事,王璨的名望,正是徐樂所需要的,有了王璨的德高望重,想必就沒有人會質疑新的大康律了。
說難聽點,王璨就是一個吉祥物。
徐樂並不在乎青史留名,所以大康律上留不留自己名字,他當然是渾不在意了,對於徐樂來說,他沒有任何損失,隻是浪費了一些口舌,就能勸說大臣們,這算是完美收場了。
————
徐樂舌戰群臣。
隻是三言兩語,就駁斥了群臣的觀點。
同時還以留名史冊為誘惑,使得群臣不再反對重新編撰大康律了。
沒有了阻力,那麽徐樂就可以光明正大的施行自己編撰律法的大事了。
徐樂召集了一些大學士,他和宰相雲飛章為主導,主持了編撰事宜,至於名義上的支持大局的太傅王璨,則是完全插不上手,縱然王璨表示抗議,可是仍舊不管用,從他被徐樂哄騙之後,他就不再有什麽威脅了,群臣之中,心思各異,當然也不可能再同仇敵愾起來。
足足用了一月時間,才完成了編撰之事。
舊的大康律,大部分還是沒有問題的,雖然時代變了,可是仍然適用於今朝。
徐樂隻是修改了一些不合時宜的條令,還將一些不合理的律法給變化了一番,他最主要的工作,也是耗費時間最多的,還是想出了許多新的律法,添加到了其中。
按照著徐樂的想法,盡量精簡後,寫入到了大康律中。
如此一來,新的大康律,儼然是完成了!
這部新大康律,將會影響到大康往後幾百年的時光,甚至會產生新的變革。
並且從法律層麵上,改變大康!
這或許算是徐樂的變革當中,最為重要的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