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一章 再見眾知青

字數:7664   加入書籤

A+A-


                      在王愛花眼裏,京城的房子實在太貴了。稍微大點的院子,一套要幾千甚至上萬塊。就算單買兩間私房,也要兩三千塊,根本不值得。
    還是老家好,箍一間磚窯才四五百塊。如果掏土窯,價格更低了。
    “愛花姑,賬不是這麽算的。你們肯定能夠感受到,這幾年進城的人越來越多,住房隻會更加緊張,房價也會一直漲下去。買的越晚,價格肯定越高。你們就算不為自己考慮,也要想想兩個孩子。他們長大結婚總不能回罐子村吧?”王滿銀開口勸道。
    機會真的很難得,錯過以後絕對要拍大腿。
    “愛花,我覺得滿銀說的沒錯。現在房子很搶手的,你沒看報紙上前段時間說嗎,全城目前有將近二十萬住房困難戶等待安置……”謝連生倒聽進去了。
    他一直對王滿銀很信任,知道對方眼光非常獨到。當初如果不是人家的建議,自己現在還在街道上當掏糞工呢。
    維修店看起來不起眼,一天最少能有三五塊收入。如果遇到電視、冰箱這種大件電器,一次要收十塊錢維修費。
    一個月下來,基本能有二百塊收入。扣除一家人吃喝,也要比普通工人高很多。
    這兩年,他們手頭攢不少錢,勉強也夠買幾間房了。
    “現在私房都有租戶,又不允許把人趕走。買了也住不進去,能有啥用。”王愛花嘟囔道。
    她剛跟著丈夫來京城時,什麽都不懂。不過在這裏生活幾年後,王愛花已經逐漸適應下來,通過和鄰居聊天,現在對各方麵了解不少。
    “這的確是個麻煩,”謝連生皺下眉頭,衝王滿銀解釋道,“由於前些年的原因,幾乎所有空閑房子都安排有租戶。現在產權雖然歸個人,但有規定,房主不能清退租戶,而且不可以隨意漲房租。這樣的私房買到手很便宜,有些幾千塊一套……不過想買沒有租戶住的私房,價格就高了,而且要碰運氣,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遇見……”
    “碰運氣也好,時間長了,總有合適的。哪怕兩間房也行,至少是自己的房子。”王滿銀跟著又勸一句。
    說實話,如果不是他暫時沒有定居京城的打算,現在自己都想買趁機兩套。
    不過像謝連生所說那樣,目前對外出售的私房並不多。這年頭又沒有靠譜的房產中介……如果不清楚房子具體情況,很可能掉到坑裏栽個大跟頭。
    這裏可不是黃原市,遍地都是大爺。
    另外還有一點,買賣不破租賃。
    如果租戶一直不搬走,自己買到的房子很容易成夾生飯,根本無法居住。而且比較坑的是,房屋租金必須按照指導價,房東不能隨意漲價。一間房子租金標準為兩塊八到四塊五,幾十年沒怎麽變過。一套四合院每月租金幾十塊錢,連房屋維修費都不夠。
    目前買到手,隻能落一個產權。
    所以王滿銀打算等幾年,看看動向了再說。
    好飯不怕晚,應該還有機會的。
    印象到九十年代,四合院才幾十萬一套。真正貴起來是兩千年以後,價格一路飆升,一套要幾千萬甚至上億。
    當然,就算到時候買不到四合院,買幾套學區房也可以的。
    說話的功夫,王愛花已經利索炒好兩個肉菜,而後又做出半盆炸醬麵。
    謝連生本打算拿酒,被王滿銀給拒絕掉。自己下午要辦事兒,萬一喝醉了咋辦。
    “說起來,滿銀,你這次來京城到底幹啥?”飯菜端上桌,王愛花帶著好奇出聲打聽。
    “我不是做五香瓜子的買賣嘛,下一步準備擴大規模,想搞正規一點,注冊個商標。”王滿銀拿著筷子在碗裏攪拌幾下,夾了一團放嘴裏。
    王愛花做的炸醬麵味道還行,和他曾在飯店裏花費大幾十元吃過的差不多。
    無論現在或者後世,京城炸醬麵都名氣很大。尤其在很多文字描寫裏,更透著一種講究地道的韻味。
    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天下第一麵。
    真正吃過就知道,其實這玩意兒和臊子麵區別不大,無非多加點醬,再弄些黃瓜絲、胡蘿卜絲、豆芽等當配菜。
    說通俗點,就是一碗普普通通的麵條,並不是什麽山珍海味。
    當然,王滿銀也不挑食,吃起來很爽利,大口大口的。
    “商標是個啥東西?”
    沒等王滿銀回答,謝連生已經給婆姨解釋道“就是商品的品牌,比如咱們修的收音機,有熊貓牌、蝴蝶牌、春雷牌……”
    “弄半天就是個牌子。滿銀,為這事兒你還專門來京城一趟?有啥用……沒有這個牌子,你不賣瓜子了?不是瞎扔路費錢嗎。”聽完,王愛花立刻驚呼起來。
    連謝連生也帶著疑惑,同樣覺得賣五香瓜子要商標沒啥用。
    “還是有些作用的,比如我注冊一個商標叫‘老王五香瓜子’,以後其他人就不能用這個名字。”王滿銀隻能這樣解釋。
    沒辦法,這年頭,普通老百姓根本不明白商標的意義。
    關於商標,他心裏有很多計劃,隻是沒必要展開說。
    王滿銀還想著等下去商標局,盡量多注冊幾個名字,不給蹭銘牌注冊的人留下機會。
    現在商標管理不嚴格,很多企業故意蹭銘牌注冊。
    最經典就是現在的度康和白水度康,因為名字和包裝太過於相似,弄得酒友們也不知道誰是李逵,誰是李鬼。
    九十年代時,人們逐漸開始重視商標,才發現很多老字號商標被搶注,最後鬧出一地雞毛。
    王滿銀這次過來,就是想盡量把事情做好,不留下漏洞。
    “對了,愛花姑,你們在京城住這麽久,有陳永紅的消息嗎?”吃了幾口炸醬麵,王滿銀轉移話題。
    他問出這話,自然是受王富貴之托。
    自從陳永紅和王喜山離婚回城後,再沒有任何消息。現在他們的孩子都歲了,一直跟著爺爺奶奶生活。
    所以這次聽說王滿銀要來京城,王富貴特意登門請求幫忙打聽。如果實在沒啥希望,他打算讓兒子再找一個婆姨。
    聽到這話,謝連生夫妻倆都有些沉默。
    遲疑幾秒鍾,王愛花開口道“沒有,這幾年,其他知青偶爾會找連生聚一下,陳永紅從來沒出現過,聽說好像去南方了。”
    對於感情的事情,外人沒辦法做出評價。王滿銀現在盡到義務,沒有再繼續追問。
    吃過飯,謝連生早早去胡同口給劉向陽幾人打了個電話,邀請對方晚上一起聚聚。
    返回時,他特意借來一輛摩托車,打算下午送王滿銀去商標局辦事。
    知道人家店鋪離不開人,王滿銀趕忙推辭,連說自己一個人就行。
    隻是謝連生一再堅持。
    他無奈同意,算真正坐了一次京城的摩托車。
    好在謝連生不喜歡張揚,一路穩穩當當,並沒有打算當馬路殺手。
    “好家夥,這麽多人。”等趕到地點,王滿銀忍不住發出一聲驚呼。
    他原本以為商標局門可羅雀才對,現在才知道完全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樣。門口排起長長的隊伍,都是遞資料填單子的。
    王滿銀粗略數了下,差不多有二三百號人。
    等待時間裏,他才知道現在注冊商標同樣要錢,而且價格比後世要貴,一個商標一千塊(為這個價格,我在網上查了幾個小時資料,應該是準確的。大家如果有其他資料,可以評論區說一下)。
    “多少,一千塊?這和搶有啥區別!”謝連生聽完直咧嘴,隨即小聲問道“滿銀,你還辦嗎?”
    “來都來了,肯定要注冊。”
    王滿銀也沒有想到這麽貴。
    他想到的商標名稱是“六隻鬆鼠”。來之前準備從“一隻鬆鼠”注冊到“一百隻鬆鼠”。現在才知道,太過於想當然了。
    幸虧空間裏這些年攢有不少錢,再加上出門前攜帶的,應該能注冊到“十隻鬆鼠”,最多加上“鬆鼠”“大鬆鼠”“小鬆鼠”。
    至於十一隻往後的,暫且讓它們處於放養野生狀態。
    其實關於商標名字,王滿銀想了很多,最後還是定下“六隻鬆鼠”。
    他一直覺得,後世“幾隻鬆鼠”之所以能夠成功,名字占了相當大優勢。因為動物本身就具有很強的親和力,容易被人記住。
    另外在人們的印象裏,鬆鼠本身喜歡吃堅果類食物,非常契合產品定位。
    而且起一個動物名稱,以後還可以圍繞著品牌向其他領域拓展。
    比如最簡單的做一部動畫片,起名《六隻鬆鼠曆險記》,可以輕鬆直入廣告,進一步加深品牌印象。
    這一點可以向九十年代經典的動畫片《大力水手》學習,人家就是一款菠菜罐頭的廣告,照樣非常火爆。
    到時候可以給六隻鬆鼠各起一個名字,讓它們組團冒險做任務。
    其實後世幾隻鬆鼠也嚐試過製作動漫,隻是內容不太精彩,所以沒泛起什麽水花。王滿銀則不同,本子上記有很多經典動漫的大致情節……像什麽汪汪隊,熊大熊二等等。
    如果這些經典角色換成鬆鼠,一點都不違和。
    原本王滿銀想著有機會的話,這次來可以把後世國外的一些著名商標也注冊了。等對方需要時花大錢購買,自己說不定能躺平掙幾百萬。
    現在,打消念頭吧。一個注冊商標一千塊,十個一萬,一百個就是十萬。自己暫時真沒那麽多本錢折騰,還是繼續把目光集中到主業上比較好。
    排隊一個多小時,人數仍然沒見減少。
    無奈,王滿銀隻得讓謝連生繼續排隊,自己衝一個躲在角落裏抽煙的工作人員走去。
    到跟前,他遞了支香煙道“同誌,我是秦省人,來注冊商標的,想向你打聽個事兒。這裏每天都這麽多人嗎?”
    對方瞥了一眼帶有“香山”字樣的煙盒,而後伸手接過來回答道“沒錯,我們一天大概要處理三四百件。從去年八月份到現在,注冊有八萬多件商標,其中國外注冊有一萬多件。單單你們省就注冊有三千多件……”
    好家夥,誰說這個時代人不在乎商標。聽對方的口氣,估計像什麽可口可樂、寶馬之類早注冊了。
    王滿銀徹底沒了想法。
    其實認真查找的話,應該還有一些漏網之魚,但王滿銀沒有時間和精力浪費在這上邊。
    問過幾個問題,他重新返回隊伍。
    不出所料,等工作人員下班時,前麵還排有五六十號人。
    兩人隻能無奈騎著摩托車返回,打算明天早點過來。
    到修理部門口,他們注意到門前停著摩托和自行車。門開著,王愛花正笑著和人說話。
    大概聽見摩托車,裏邊幾人紛紛走出。
    “王大哥!”
    “真是王大哥,好久不見!”
    看到王滿銀,幾人激動地迎上來。
    “劉向陽、尚誌民、沈金琴、汪立成……”王滿銀挨個喊出名字,心裏同樣有些激動。
    雖然隻短短幾年沒見,他卻有種恍如隔世的感覺。
    和在罐子村時候相比,幾人氣質變化很大。
    尤其汪立成,更是穿西裝打領帶,一看就知道是有錢人。中午王滿銀曾聽謝連生介紹過,這人現在做的正是倒騰批文的生意。
    “王大哥,中午聽謝連生打電話,我還以為他開玩笑。你倒沒啥變化,依然這麽壯實!”
    “那可不,王大哥當初被鏈子嘴誇成韓世忠的……”
    短短幾句話,讓眾人齊齊回憶起當年的崢嶸歲月。
    聊了片刻,汪立成又出聲催促道“走,咱們去飯店好好聊。我來的時候已經在前門大街烤鴨店訂好包間。愛花嫂子和兩個孩子一起去!”
    “不了,不了,我和孩子在家吃就行,他們明天要上學,不能太晚。”王愛花連聲推辭。
    “沒事,咱們早點結束。”
    王滿銀本打算隨便吃點,不過既然人家訂好,那就客隨主便吧。
    真論起來,他吃一頓大餐也應當。
    當年這些人在罐子村插隊時,可沒少吃大黃捉的野雞兔子。
    烤鴨店包間裏。
    汪立成拿起酒瓶挨個給人倒滿,隨即叫嚷著碰杯。
    喝完,給眾人倒滿後,他又找上王滿銀道“王大哥,咱們今天必須多喝幾個。記得剛去罐子村,你帶我們去山裏打柴。我崴腳了,是你把我背出來的。這麽多年,我一直沒忘了!”
    “還有那次騎車雙丟把,現在想起來我還後背發冷。傻膽大,要不是恰好遇到一個接骨大夫,我估計會瘸著回城了……”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