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章 空間新變化
字數:8417 加入書籤
“你這個慫貨,說事兒就說事兒,哪有動不動撂挑子不幹的。”沒等侄子說完,王滿囤已經出口訓斥。
“就是,以後大家掌握著用電。”王秀增跟著勸。
頓了頓,他又衝眾人道“咱們有一說一,這幾個月電費不斷增多,就是有些人不自覺造成的。你們都沒想過,羊毛處在羊身上?用電的時候不吭聲,交電費嫌多……還有臉吵吵?”
之前事情沒弄清楚,他怕被人圍攻,也不敢發表意見。
“想知道海濤有沒有多收電費……很簡單,咱們等下看看電表上的數字,等明天早上再統計一次,大概就知道一個月用多少電。”
“這個辦法好,我同意。”王海濤立刻接口道。
身正不怕影子歪,他真沒從電費上扣下點什麽……就算想偷偷調表,也得會呀。
“就這麽說,都散了吧,再過半個鍾頭作坊該上班了。”王滿囤衝眾人開口道。
“慢著,別慌,聽我說一件事情。”這時,王海濤又出聲叫住大家。
“之前村裏有人嚷嚷著問能不能放電視,讓我給拒絕了。畢竟每月電費要各家平攤……前幾天我剛問過鄉電管所,現在個人用戶也可以裝電表,五十塊錢一塊。誰家裝了電表,到時候可以隨便用電,也不用怕多收電費的事兒。”
要說全村沒有電視,大家也都這樣過了,有個收音機聽聽響挺好。
後來王滿銀家買了電視,很多人就感覺收音機不香了。
一天不看,總感覺心裏少點什麽。
尤其村裏的碎娃們,更是迷上這一道。往往不等天黑,他們就開始催促毛蛋放電視。
晚上,村口土路上黑壓壓的淨是人頭,最少有二三百觀眾。
就算大冬天零下七八度,大家熱情依然不減。
這麽多人看電視,難免會出問題。
那些碎娃們經常坐在前麵打打鬧鬧,弄的大人很是惱火。再加上有些人坐太靠後,看屏幕很模糊,自然有些不盡興的。
所以早在王滿銀家買電視不久,村裏就有人家動了心思。隻是因為電表的問題,他們遲遲沒有動手。
其實要說買電視,現在罐子村很多人家都出得起錢。
這也和王滿銀有關。
像毛蛋小夫妻倆都在作坊上班,一個月工資合起來有一百多塊。攢三四個月,輕鬆買一台電視機。
換成作坊其他人,也就大半年工資。
如今聽到王海濤說可以各家可以安裝電表,立刻有人動心。
村裏電視機增多,對王滿銀也是好事,以後自己可以在家看電視了。
另外再過段時間,罐子村白天很可能會通電。
隨著炒貨機數量不斷增加,作坊原本準備的蓄電池已經不夠用。王滿銀隻能重新購買了一台手扶拖拉機,白天兩台一起燒柴油發電。
這樣下去不是辦法。
前不久他通過鄉裏向上邊申請,希望縣發電廠白天能夠給罐子村供電。
目前還沒有得到縣發電廠準確回信,不過問題應該不大。
事情解決,王滿銀帶著婆姨回家。
結果他們沒走幾步路,又被王海軍給叫住。
“滿銀叔,蘭花嬸,現在你家工廠還缺人手不?”
“暫時不缺,不過下一步會招人。咋地,伱家有親戚要過來?”王滿銀衝對方問到。看在王滿囤的麵子上,他肯定會給一個名額的。
“不是親戚,小琴想去……”王海軍有些不好意思回答道。
他是罐子村小學校長,口中所說的“小琴”是自己的婆姨,也在學校當老師。
蘭花驚訝開口“你們兩口子咋想的……當個小學教師挺清閑的,每天又不用風吹日曬,怎麽會突然想不幹?”
要知道,村裏其他人想幹還沒機會呢。
“關鍵不掙錢……嬸子,你們知道,我和小琴都是民辦老師,每月就那點工資,太低了。我一個月還算好點,能有五十塊。小琴隻有二十八塊六。關鍵工資發放不及時,動不動欠三四個月……”
說到最後,王海軍很無奈。
王滿銀也沒想到,自己給工人開了高工資,還會帶來這樣意外結果。
對於罐子村小學老師們的情況,他倒了解的清楚。
早幾年還有一個公辦老師在村裏教學,後來找關係調到其他地方。現在學校裏有七八個老師,都屬於民辦性質。
當然,民辦老師也分兩種。一種在編的,工資由縣裏發三分之二,村裏解決三分之一。
另一種就是代課老師,這個工資隻能由村裏負擔。
像罐子村還好點,代課老師一個月同樣二十八塊六。其他村子條件差,隻給開二十塊錢工資。
這待遇其實已經算不錯了。
一年能掙三百多塊,比受苦人土裏刨食強強很多。
不過罐子村是個例外,拿作坊的工人比較,村小學教師工資差不多低了二分之一。難怪王海軍婆姨想要來作坊上班。
這情況肯定不正常。
王滿銀清楚孩子才是罐子村的未來。
這個時代上學還沒有那麽卷,隻要考上大學,應該都能找到不錯的工作。
如果罐子村老師們撂挑子不幹了,村裏孩子還有個屁未來。
能力越大,責任越大。
王滿銀一直牢牢記著這句話。
要不然,他也不會給村裏修橋,給學校修建一個圖書室,甚至出錢買雞蛋,讓村裏碎娃們每天能吃到一個煮雞蛋。
既然這樣,不如每年再捐一部分錢,順便提高一下罐子村小學老師們的待遇。
不多,哪怕一個月漲十塊錢工資,也是自己的心意。
“行,到時候再說。”王滿銀給出模棱兩可的答案。
捐錢的事情,需要等他回家後和蘭花商量。
王滿銀向來如此,但凡牽扯到大事,從來沒有獨自做出決定。
這麽一折騰,差不多到工人上班時間。
現在由毛蛋幫著管理作坊,蘭花主要負責賬目上的事情。
王滿銀倒輕鬆多了,完全可以當甩手掌櫃。
他抽查過幾袋包裝好的產品,確認沒什麽問題,又轉身返回家中。
很快,王滿銀背著一個大荊條筐,帶領大黃進入東山峁。
罐子村二隊這片樹林經過十多年生長,如今徹底成了氣候。缽子粗的洋槐榆樹隨處可見,各種雜七雜八的灌木幾乎將條條崖溝塞滿。
也因此,整個東山峁變成野獸的天堂。
自家動物們幾乎每天都在裏邊轉悠,時不時帶回獵物向主人炫耀。
包產到戶時,除了花椒樹外,其餘樹木並未劃分給個人。等王進軍擔任二隊新隊長,有人嘰咕著想把樹分掉,結果報到鄉裏被否決。
所以目前這片林子仍然屬於生產隊的集體財產,由王延強暫時看守。平常各家割青草灌木,撿拾一些樹枝燒火都可以,隻是不能刨樹根。
加上王延強管理比較嚴,還沒有人敢毀林偷樹。
其實不單單這片樹林,生產隊裏有些土地性質也比較模糊……比如自留地和豬飼料地。這是十幾年前的產物,按理說包產到戶後,應該收回村裏重新分配的。
不過既然鄉裏沒提,各村也選擇性忽略掉。
原因簡單自留地不用交公糧。
王滿銀來東山峁並非閑逛,而是打算割青草喂林麝。
現在他家飼養的林麝達到六頭,三公三母。
最新三隻並非從野外捕捉,而是王滿銀從省動物研究所買來的。他年後才知道,早在十多年前,省動物研究所已經開始嚐試人工飼養林麝。
近幾年,飼養技術逐漸成熟,正式向省內推廣。
王滿銀算趕巧了……順帶還買了幾本相關的養殖書籍,打算裝裝樣子。有空間水存在,林麝一般不大會生病的。
他準備再等半年,秋後在疙瘩嶺蓋幾間棚圈,到時候把所有林麝挪過去養殖。
心裏想著事情,王滿銀進入一條崖溝當中。借灌木叢遮擋,直接帶著大黃原地消失。
隨即,一人一狗出現在空間裏。
這些年大黃來往空間不知道多少次,已經變得非常淡然了。
周圍一片茂盛的綠意。
王滿銀站在樹林邊沿望去,整個人完全被遮擋。
沒辦法,自從他不在管理空間後,靠近泉水附近的草木就一個勁兒瘋漲。很多蒿草、茅草能有一人多高,簡直令人寸步難行。
也幸虧王滿銀知道空間沒有大型猛獸存在,否則處在這樣的環境中,恐怕要提心吊膽了。
辨明方向後,他拿出砍刀,連砍帶割,很快清理出一條小路。
走出二十米,一條溝渠顯現在跟前。
這條溝渠是王滿銀早些年斷斷續續挖出的,大概有三米多寬,半米深,繞空間圍了一周,中心大概有二三十畝土地,其中有很多小溝渠相連。
這也是空間的核心地帶。
隨著土地不斷增大,王滿銀後來已經沒心情再挖溝,所以外圍植物便呈自然生長狀態。
渠水清澈,緩緩流淌,很多魚類緩緩遊動著。
聽到岸上有動靜,這些家夥驚慌失措朝不遠處逃竄,激起道道水花。
王滿銀對捉魚沒有任何興趣,繼續揮動鐮刀砍路。
直到他帶著大黃又走出四五十米遠,才感覺視線變得開闊起來。
各種野花開放,期間蜂飛蝶舞。
膝蓋深的野草一直朝著遠處延伸,直到徹底變成黃土地。
等等……這裏什麽時候出現一個水塘的?
看到眼前突兀出現的水塘,王滿銀登時有些發懵。他印象前段時間進入空間時還沒有看到。
整片水域大概有四五畝的樣子,中間不少魚類遊動,周圍岸邊長滿苔蘚和嫩草,還能看到野兔留下的糞便。
水底清澈,隻有零星一些水草,應該是新形成不久的。
王滿銀湊到水邊仔細觀察,卻沒有發現有新的泉眼。等他繞過一處草叢,終於找到水塘形成的原因……另一端連著主溝渠呢。
應該是新增長這一片區域地勢比較低,再加上溝渠被黃鱔或者螃蟹挖洞,最終造成漏水垮塌,形成新的水塘。
有新水塘存在,又能給空間增添十幾畝綠草地了。
不過這對王滿銀倒沒太大影響……
割了一大筐草後,他正準備叫上大黃返回。
扭頭,見這家夥悄無聲息抵達一處草叢附近,猛然一個竄身。
咯咯咯……
很快,一隻抱窩的野雞被咬死。
自從王海濤說過後,短短半個月功夫,罐子村人竟然安裝了十幾塊表。顯然,這些都是有想法的。
毛蛋直接找上門,想讓王滿銀幫著弄一張電視票。
對此,王滿銀沒有拒絕。
雖然現在購買電視機仍然需要票,但今年已經不再那麽緊缺了。早兩年一張電視機票拿出去能賣上百塊。從過完年開始,價格急速縮水,一張隻能賣十多塊。
有門路的話,不花錢也可以弄到。
現在真正搶手的是彩色電視機票,一張能夠賣到四五百元。
王滿銀找了劉慶立,很輕鬆就到手一張黑白電視機票。
剛交到毛蛋手中沒兩天,人家小兩口就買回一台電視。
緊接著,王延強家來喜也搬回一台14寸的。這家夥在石圪節集市上開了個修理鋪,生意一直很紅火,兜裏攢了不少錢。
再加上王來喜經常去縣城進零件,能搞到票很正常。
倒是村裏人知道王滿銀能弄到電視票後,又有人登門相求。
對此,他隻能拒絕,連說沒票了。
其實憑他和劉慶立的關係,再弄幾張票也沒啥,關鍵這口子不能開。
自己也需要持續往裏邊搭人情的。
之所以給毛蛋弄票,主要從作坊做炒貨開始,人家一直跟著他做事,而且日常任勞任怨。作為元老級別的員工,自然會收到優待的。
其實村裏人真要有心買電視的話,弄到票並非什麽難事兒,無非多花十幾塊錢。
就像王滿銀想的那樣。
不久後,王俊祥家也買了一台電視。
至此,罐子村擁有的電視已經達到四台。
村裏人得知後,都羨慕王俊祥命好。
就那個賭鬼的樣子,能攢到錢才出稀奇了。如果不是婆姨和兒子爭氣,再過十年家裏也不一定能買得起電視。
廖小改能下那麽大勁兒買電視,主要為兒子王衛華考慮。
大兒子已經到訂婚年齡,偏偏自己丈夫賭名在外。現在家裏有個電視,也能顯得家境殷實,這樣更好找婆姨。
村裏多幾台電視,來王滿銀家看電視的人數立刻減少了一大半。
畢竟他家在村頭住,來往也不方便。
順勢的,王滿銀終於把電視搬回家裏了。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