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 就沒這命了
字數:6643 加入書籤
此時,寫這本書的張一凡過來了,宋濂師徒倆,便不用爭論,直接請教張一凡了。
於是,在朱標的旁觀下,張一凡又給宋濂師徒倆講解了起來,甚至還現場動筆寫寫畫畫算算。
有一點美中不足的是,張一凡用毛筆來運算就顯得很別扭。
好在他們都知道駙馬其實開蒙也就不到兩年而已,毛筆字寫得差,並不意外。
講解完成之後,方孝儒不由得歎道“駙馬,您是怎麽知道這些規律的?”
格物致知,這是儒家聖賢就提倡的。但是,要想格出個一二三來,那就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不過,這種不容易的事情,到了駙馬這邊,卻仿佛成了吃飯喝水一般常見!這讓有神童之稱的方孝儒,也不由得敬佩萬分了。
張一凡聽了,隻是笑笑道“我也不知道,就是看著看著,腦中就覺得這樣了!”
方孝儒“……”
宋濂“……”
朱標“……”
好吧,這才是真正的天才!
他們幾個,在藏書閣這邊,又是待了差不多一天的時間。
朱標現在有個習慣,等到了傍晚,就開始閉門寫東西,把他今天的收獲寫下來。
他在香山縣已經差不多待了十來天,也確實將香山縣了解了個遍。
本來的話,他就打算回京師了。但是,在張一凡、朱鏡靜以及太子妃的勸說下,就準備休息兩天,來個所謂的勞逸結合。等到了京師,就沒這命了。
張一凡也有借口不去處理公務,陪著朱標休息幾天,一個不小心,還真把遊泳學會了。
就在朱標準備回京的時候,年初時候派往南洋的船隊回來了。
這支船隊前往南洋,最主要的目的,是考察那邊的農業情況,看南洋有沒有可能成為大明朝的糧倉。
朱標當然也是非常關注,便和張一凡一起去聽了稟告。
調查的結果,是南洋確實物產豐富,但是,當地人很懶,夠吃就成的那種,且耕種水平落後。如果能像大明朝的百姓那樣種田,那糧食絕對會是非常多的。
朱標聽了,便對張一凡說道“如此情況,那我回去和父皇說說,讓他們多進貢糧食好了。”
張一凡一聽,便連忙開口說道“進貢的話,不劃算。你看是不是可以這樣,我們放開和南洋的買賣,如果從南洋運來糧食,我們可以少收稅或者不收稅,賣給他們瓷器、茶葉等東西?”
朱元璋同學就有個毛病,他把一些人際之間的關係,用到了國與國之間,比如,好麵子這點,天朝上國嘛,藩屬國朝貢,他得還禮幾倍,以至於藩屬國來進貢一次,就賺一次。
而到這洪武十年,南洋很多國家,包括安南在內,都已經和大明朝建立了朝貢關係。
因此,張一凡才不想用進貢的方式,還不如做買賣呢,就可以賺南洋的錢!
朱標在香山縣看到的一切,都是非常滿意,聽到他這話,便對他說道“其實,父皇不是許了你香山縣特事特辦麽?既然如此,你想和南洋做買賣,自然也是可以的。你可以試著看看,父皇肯定不會阻止的。”
張一凡聽了,立刻就同意道“那行,這個事情我來辦!”
隨後,朱標在香山縣待了二十多天,時間到了洪武十年十月上旬的時候,便啟程回京了。
這個時候,基本上太子來香山走親戚的事情,終於已經不公開地傳開了。
因此,當朱標走得時候,來送行的人,那是人山人海。
嶺南這邊的人,這輩子可能也就隻有這麽一次機會能親眼看看太子是長什麽樣的,這可是大明未來的皇帝!
另外,太子來了香山縣一趟,壓根沒有改變什麽,甚至沒有公開宣傳這個事情,這從某種角度來說,就是肯定了駙馬在香山縣的一切,就讓嶺南這邊的人更是看好了香山縣的未來。
東莞何家,其實在朱標剛來的時候,就知道太子來了的消息,早就偷偷在觀察。
如今,太子走了,什麽都沒改變,那便是塵埃落定,說明太子是認可香山縣的一切。
於是,何真便發話了,對他的幾個兒子說道“我一直有教導你們,為人處世,必須審時度勢,如此方能明哲保身,甚至利用時勢,順勢而為,又能更進一步。”
說著這話的時候,他表情嚴肅,盯著幾個兒子的眼睛,確保他自己說得話,沒有兒子在敷衍。
“如今,不管朝堂上爭鬥如何,皇帝肯定是優勢一方,而太子,則是未來的皇帝。我已經老了,未來你們這一代,想必也是在太子當皇帝的時候要有所作為,如此可保我們何家長盛不衰。而如今來看,駙馬又極得太子看重。因此,我們何家的態度,有必要變一變了。”
何家,是在何真的手裏壯大起來的,他的話,在這個家族,那是一言九鼎的。更不用說,他平日裏就非常強調父子、主仆的從屬關係。
因此,他的說話,就算他兒子們的心中有不認可的,卻也沒有一個人敢反對。
此時,就聽何真一個人在那說話道“等回頭,我會上書,向皇帝奏明,貴兒去東宮效命,相信皇帝肯定會樂意我們何家的表態。”
說到這裏,他看向大兒子何榮道“你呢,必須要去和駙馬接觸,和駙馬搞好關係,支持駙馬在香山縣的一切。”
“這時候再貼上去?”何榮聽了,忍不住質疑道。
何真一聽,歎了口氣說道“確實,這個時候貼上去,其實就是錦上添花,駙馬未必會有多在意。要是在駙馬剛來的時候,就明確站隊,甚至幫他收拾了那個原來的典史,對付了那些海盜的話,那才是雪中送炭,和駙馬的關係就不可同日而語了!”
說到這裏,他又搖搖頭,露出了一絲苦笑道“可誰能知道,駙馬小小年紀,竟然有如此本事,要不然,也不會錯過雪中送炭的機會了!”
何榮聽了,有點不甘心,問何真道“爹,那是說,駙馬在香山縣做得那些事情,比如糧田歸公分配法,還有那個食鹽官府專賣什麽的,都會在其他地方用了?”
何真知道,兒子說這個,是不甘心家裏的損失。於是,他就嚴肅了臉色強調道“當今皇帝可不是普通皇帝,就算放在曆史上,有這能力的皇帝也是絕對罕見的。一旦他認定駙馬的事情確實有利於朱家天下,誰敢阻攔肯定不會有好下場!”
說到這裏,他便舉例說道“永嘉侯就是例子,太子到香山縣來,也是低調地用走親戚的名義,並且他走得時候,能看出來和駙馬的關係很好。如此種種,基本上可以確認,皇帝和太子對於駙馬在香山縣所做得這些,都是滿意的。再不濟,你退一步想……”
何真說著就指了下兒子道“你自己代入皇帝的位置,不要以你何榮的角度去看香山縣的一切,是不是也會覺得駙馬做得很好?以前的香山縣是什麽樣的,想必你是有數的,而如今的香山縣又是如何,這也是有目共睹的!”
何榮聽到這話,嚐試著放下心中的成見,按照他爹的說法去做,頓時,那臉色就變了。
何真見此,便感慨地說道“真得是沒想到,駙馬小小年紀,隻是用了區區一年多的時間,就把香山縣治理得如此出色,曆朝曆代都未有如此之成就的人才!什麽名臣,到了駙馬這邊都得羞愧。”
他博覽群書,通古博今,就想不出曆史上能有一個名臣能做到駙馬這樣的!
在又一次感慨了一會之後,他表情嚴肅起來,看著幾個兒子,特別是兩個最為有為的兒子,說道“駙馬有香山縣的成績在,以後在洪武朝,甚至將來太子登基之後,乃至他活得更久,在太子的太子登基之後,都將在朝堂上有舉重若輕的地位。”
“就說這洪武朝,以前的話,可能會有人認為駙馬年輕,嘴上無毛,辦事不牢。他就是說得再有道理,可能也有人不會把他的話當回事。但是,三年之後回去,他說得話,絕對沒有人敢輕視、無視了!”
一口氣說了那麽多之後,何真苦口婆心地又說道“駙馬的將來,隻要他不犯大錯,那前途不可限量。所以,放下以前的成見。就那些糧田而已,不要放在心上,一時的損失不用太過計較,交好駙馬,便能換回更大的利益。繼續看駙馬不順眼,和他對著幹是絕對不明智,指不定還可能落個家破人亡的結局。我說這麽多,該是夠明確了,你們記心裏了麽?”
何榮和何貴等人互相看看,最終都是答應,聽他們爹的教誨。
其中何榮作為長子,問何真道“爹,那我們接下來怎麽做,才能交好駙馬呢?”
這個問題,何真顯然是有想過的,便馬上回答道“如今隻是錦上添花而已,事倍功半的效果,可也要去做。就去香山縣看駙馬想做什麽,缺什麽,在我們能力範圍之內的,就盡量滿足他,希望能入他法眼,給我們何家一個機會吧!”
所謂薑是老的辣,要換了一般人,張一凡和何家有這麽大的利益衝突,那肯定是死磕的。
但是,何真卻能及時調整對策,看到事不可為就立刻轉變了態度,不得不說,不愧是有做嶺南王實力的男人!
就是生不逢時,亂世之中有比他更牛逼的朱元璋崛起,讓他不得不審時度勢,臣服於朱元璋。
……………………
張一凡這邊,自然不知道何家態度的轉變。此時的他,在送走朱標之後,就開始在各個作坊設立研究組。
並且,他覺得作坊這個名太小氣了,就想到了改名。
一開始的時候,他想到了朱棣同學的東廠,便有惡趣味地想把他的幾個官辦企業改名為東廠,西廠,南廠,北廠,讓朱棣沒有名字可用。
不過,這終歸隻是想想,最終,他決定把水泥作坊改名為香山縣官辦獨資水泥廠,裏麵分部門,也就是生產部,采購部,研究部以及銷售部。產品設立商標,就是在所有商品上標記一個“香”字。
研究部主要研究水泥燒製的改進,特別是不同配方的試製。
魚鬆作坊改為香山縣官辦獨資魚鬆廠,同樣在內部設立研究部,生產部等部門。研究部主要是研究不同魚種,不同口味的配方和做法。增加魚鬆的多樣性。
另外,張一凡把捕魚船隊從魚鬆廠獨立出來,成立香山縣官辦獨資船廠。這個船廠分為捕魚,銷售以及船隊修理和修補等部門。
工程建設隊改名為香山縣官營獨資工程建設隊,按照不同方向分為房屋建造部,水利橋梁建設部以及研究部等。
其中,這個研究部自然是研究怎麽蓋樓以及修橋鋪路等等。
錢莊和香山居,以及租賃房屋那一塊,就沒有變,暫時維持原樣。
另外,根據張一凡一開始的承諾,設立了香山縣農業研究院,招募人才在之前收集懸賞到的農事經驗基礎上,進行研究農作物種植和養殖家禽這一塊。
這個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就難了。
首先,是人才,張一凡就缺這方麵的人才。雖然他開出了高價,但是能讓他滿意的人才,還是很少。
最終,張一凡不得不親自上陣,在農業研究院這邊花上他更多的心血,比如介紹一些後世的養殖經驗,循環經濟那類的概念,讓他們照著他說得去辦。
不過就短時間來說,所有廠的研究,包括農業研究院的研究,都是燒錢的。隻有投入沒有產出。
為此,張一凡不得不又開始開設新廠賺錢,那就是事先承諾過要收購甘蔗的事情,已經到了深秋季節,也該提上日程了。
在張一凡忙碌這些事情的時候,太子朱標一路北上,也終於安然回到了京師。
這一次南下省親,包括路上所消耗的,花了朱標差不多三個月的時間。
等他回到京師的時候,天氣已經很冷了。
一如他到達香山縣一樣,一到京師,他就顧不得休息,立刻去找他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