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品茶論道,古老的茶道
字數:5389 加入書籤
展台之上,樸素的汝窯瓷處處透著高貴。
既彷如“此物隻應天上有”,又帶著幾分人間煙火氣。
秦飛用其精湛的手藝,古樸的技巧,讓這些賓客們領略到瓷器這一項年輕的手藝。
——有多年輕呢?
也就五千年的曆史而已。
自夏商西周,獨特的陶瓷文化在這片土地綻放。
經曆一代又一代,瓷器工藝越發的鼎盛。
宋朝文化,是華夏文化的一大高峰,湧現出無數的遷客騷人。
汝窯瓷,又是宋朝文化的精華之一。
這樣古老的作品,自然引人入勝。
就在這時,李清清帶著幾位達官貴客走入到展廳。
李清清笑道:“這可是本次茶道文化活動的壓軸寶貝,雖出自一位年輕大師,但作品精妙絕倫,歎為觀止。”
“正是古法汝窯的茶具。”
“瓷器領域素有‘汝窯為魁’的說法,但現代汝窯卻很難達到正統汝窯的那種玉質感。”
“而這位大師,不僅還原古法汝窯,手藝更是精湛,毫無瑕疵。”
“作品堪稱完美。”
貴客們看向擺放在展台上的汝窯。
一個茶盤,幾件茶具,簡簡單單,卻異常的大氣。
“好東西。”文化廳的領導劉福讚歎一聲。
能來這裏的領導,文化背景都很深,背地裏都是大收藏家,不知道見過多少好寶貝。
如今看到這套古法汝窯,立刻就識別出這是好貨。
“一般來說,現代汝窯燒出來的效果,更像是玻璃的那種質感,毫無玉質的溫潤和內斂。”
“這幾件汝窯像是玉一樣,很不容易。”
“這手藝,難得!”
劉福又補充幾句。
他是最大的領導,他這麽一說,周圍人忙點頭微笑,拍著馬屁。
有幾個跟著一起的富豪,已經暗暗打定主意,要買下這套茶具,然後送到劉福的府上。
這套汝窯瓷成了絕對的主角,讓人津津樂道。
此次文化活動既然為茶道,參觀展覽隻是其中之一。
更多的,還是品茶、觀茶、聞茶。
晚上七時許,所有受邀賓客齊聚一堂。
已有六位身穿旗袍的茶師,坐於茶桌前,開始展示泡茶的手藝。
泡茶也是一門傳統手藝,雖說不如瓷器、雕刻這般複雜,但也要蘊含著東方茶道獨有的韻味。
秦飛被邀請進入品茶廳,欣賞泡茶的茶師們的表演。
唐宋時期,飲茶非常流行,幾乎家家戶戶都會喝茶,人們對飲茶的環境、禮節、儀式都很講究。
品茶也被視作修身養性的絕佳享受。
秦飛也素來愛喝茶。
不過,他並不喜歡太複雜的茶道步驟。
華夏的茶道最早聞名於世界,也有許多實踐和探索,但華夏並沒有發展出傳統意義的茶道禮儀。
現在的這些茶道禮儀,都是後世慢慢形成的。
“秦大師,關於品茶,可有什麽看法。”李清清坐在秦飛一側,輕笑著問道。
聞言,秦飛嘴角微微上揚。
論茶道,他懂得很多,那個時候,品茶也是人生一大美事,他自然有很深的見解。
這次的茶道活動,他隻是瓷器手藝人的身份,本不想在這方麵嘚瑟。
但李清清這麽忽然一問。
那就隻好稍微展現一下了。
“華夏茶道,自古都是重精神而輕形式,唐宋時期雖然宴席有規定飲茶當有什麽步驟,但私下人們飲茶,更重視的並非是如何泡茶、衝茶。”
“而是飲茶的環境、飲茶的氛圍。”
“所以,一直以來,華夏傳統文化中,並沒有茶道禮儀流傳出來。”
秦飛望著身姿婀娜的茶師,看著她們姿勢優雅的衝泡著茶水,神色中並無半點欣賞之意。
這麽泡茶,人們是看妹子呢,還是看茶呢。
或者,兩者是一個意思?
聞言,李清清眼神中微微泛起一抹錯愕。
好家夥,二十二歲的年輕人的嘴裏,怎麽能說出六十歲才能說出的話語。
“但,道可道,非常道。”
“既然稱為茶道,如果沒有儀式光有茶,太泛化了。”
“那豈不是簡單的放茶葉、倒水,也算是茶道“”?”
“既然是傳統文化,肯定要講究一些,所以現在茶道發展成這樣的形式,可以理解,也是一種文化現象。”
秦飛又是講述道。
聽到他的話,李清清看向正在沏茶的茶師,又看著周圍的賓客,忽然覺得這一切都有些太過形式。
是啊,茶道既然是華夏的傳統文化,那麽這樣的形式,真的符合華夏大道至簡、返璞歸真的審美嗎?
還是說,這不過是一群根本沒有那麽高境界的後世之人,照貓畫虎,自欺欺人罷了。
李清清忽然發現,她有點看不透眼前這個英俊沉穩的年輕人。
本是隨口一問,但秦飛說的東西,真的有些深度。
“那,秦大師,你認為的茶道,應該是什麽?”
李清清又問。
秦飛看了她一眼。
李清清是那種很漂亮的女人,而且一看就是天天都在保養,雖然三十歲了,但皮膚白皙光滑,身材凹凸有致,魅力十足。
秦飛笑道:
“很簡單,真的愛茶之人,尋兩三好友,找一處園林或雅室,取一套好一點的茶具,一邊衝泡,一邊閑聊,就是茶道。”
“古老的茶道沒有那麽多形式。”
“此外,若說現代茶道,禮儀的規範我覺得過於講究,但是有人創造性的將茶和天然的中藥結合,使茶飲在醫療保健的作用大大增強,並且拓展了喝茶的發展空間。”
“這一方麵,意義深遠,也是茶道更具實際性的價值。”
“當然,這種茶道禮儀也很好,賞心悅目,還能喝茶。”
這時,沏茶的步驟結束,李清清還需要主持品鑒茶水的事宜,向賓客講述茶葉的由來和口味,於是起身離開。
沒一會兒,茶師們沏好的茶水被送到了賓客的麵前。
秦飛的麵前也放著一杯熱氣騰騰的茶。
今天的茶是難得一見的好茶。
秦飛打開杯蓋,氤氳出的熱氣彌漫而開。
他聞著茶香,輕輕地品了一口。
“好茶。”
一時之間,秦飛心裏又泛起些幸福和溫暖。
畢竟,從宋朝那個時代過來,經曆了很多事情,在這樣的世界中,難免會沉醉。
李清清落落大方的向賓客們介紹茶道活動的內涵,也向大家介紹著這些茶葉的品質和口感。
她看著賓客殷切的目光,視線卻不自覺落在秦飛的身上。
直到秦飛有所察覺,抬頭看去,李清清才移開目光,微笑繼續向大家介紹。
這次的茶道文化活動匯聚了很多人。
秦飛的“古法汝窯”已經深入人心。
名聲打響,他倒也不愁謀生的手段。
隻不過,活著的大師,作品多多少少價格還是有上限的,尤其是年輕的大師。
畢竟,人還活著,作品沒法炒作,收藏家們就隻能當做投資。
陳翰林和秦飛說過,買了他作品的人,雖說不會咒他,但也盼著他早死。
國家級瓷器大師死後,立刻就會名聲大噪,然後他的作品也會價格暴漲。
不過,那時候已經和大師沒關係了。
他的這番話,讓秦飛感慨頗深。
看來以後作品要麽就是賣給實用之人,比如這套汝窯瓷茶具就可以賣給愛喝茶的富豪,因為對方會使用茶具,而不是作為投資收藏等著升值。
要麽就是賣給博物館,博物館更看重作品本身的質量。
私人買家的話,能少交易,還是少交易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