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就是這麽狂

字數:5077   加入書籤

A+A-


    《數學學報》,編輯部。
    《數學學報》作為國家核心期刊,編委會擁有2位主編、3位副主編、28位編委,學報主要刊登純粹數學和應用數學方麵具有獨創性的優秀成果性論文,例如代數、數論、分析、偏微分方程、幾何、概率論等,反應當今數學研究的發展。
    除了每兩個月出一期期刊外,《數學學報》更為重要的任務是,第一時間收集國際國內數學信息動態,哪位大牛發論文了,哪位小牛在哪裏做了個演講,講了些什麽核心內容等等。
    收集到大量的學術信息後,《數學學報》編輯部要進行深入分析,國際數學界最流行的研究方向是什麽,哪些課題具有國際化的研究價值等等,並向院內主管學術的領導及時反饋、溝通,製定華科院數學研究所的中長期學術規劃。
    全球信息化時代,悶著頭搞科研的方式早就被淘汰了,《數學學報》編輯部每時每刻都在關注國內外數學動態,這比他們一年出6本期刊的工作更有價值。
    潘亮,作為燕大數學博士,自從三年前畢業後就進入《數學學報》編輯部擔任編輯,自然而然是懂數學的,每天他都要瀏覽不少論文,還得針對自己負責的論文雙方溝通。
    這一份工作說輕鬆還算輕鬆,說繁忙還是相當的繁忙。
    泡了一杯茶,提振了一下精神。
    潘亮打開郵箱,處理著一封封郵件。
    他一天大概需要處理10~15封郵件,在於這方麵潘亮還是相當有經驗的。
    兩個小時後,潘亮看了看時間,再有半個小時就可以下班了,他打開徐征發來的作者意見稿。
    看了會兒,潘亮嘖嘖稱奇,他這些年見過的論文作者意見回複也不知多少,但是還是第一次看到這麽剛的,明明就幾條意見,修改一下就好,結果偏偏整個意見稿,徐征想表達的意思卻很明確,那就是不改不改就是不改,一條條意見回複就像一個個巴掌,打在審稿人的臉上。
    “嘖嘖嘖,這個徐征不愧是國內新崛起的數學天才,果然有個性!”潘亮笑了笑:“不過看起來蠻有道理的,也不知道柴教授會不會接受。”
    要是其他論文作者,潘亮說不定還會聯係一下,讓作者好好修改就是了。
    但是徐征,潘亮可是印象深刻啊。
    因為不久前,徐征的采訪將《數學學報》推到了風尖浪口,編輯部特意針對此召開了一次全體會議,領導將編輯們狠狠地痛罵了一頓。
    也正是如此,徐征在《數學學報》是上了特殊名單,他投稿的論文會直接通過初審,進入同行審查。
    潘亮知道,徐征的這篇論文有三位審稿人,結果兩位審稿人認為可以過,沒有給審稿人意見,唯獨隻有柴教授給了審稿人意見,不過也就幾條。
    柴教授,潘亮認識,是燕大數學係的一位教授!
    潘亮將徐征意見回複發到審稿人郵箱,然後關閉了郵箱,起身去泡茶,喝一杯茶便可以下班。
    燕大,數學係。
    柴教授結束了下午的課程,回到了辦公室。
    辦公室,三個研究生已經將辦公室衛生打掃得幹幹淨淨,桌子差得一塵不染,茶幾也都擦過。
    “老板,那篇《兩類複微分-差分方程組的整函數解》論文意見回複來了,那個作者的態度好惡劣!”許倩看到柴教授進來,立馬哭訴著。
    也不知道從什麽時候開始,高校就有這樣的風氣,研究生都稱呼自己導師為‘老板’,而導師也不知道什麽時候開始潛移默化的接受‘老板’這個稱呼,心安理得地安排自己的學生去幹私活,甚至在外麵成立公司,學生就是員工。
    柴教授倒是有些詫異,許倩可是他的得力助手,雖然不是天賦最好、學習能力最強、學術水平最高的學生,但是卻是最受他器重,可以幫他看看論文,批改作業、閱卷,甚至出去還可以陪著一起吃飯。
    “他的意見回複拿來我看看。”柴教授說道。
    許倩連忙下載下來,打印出來,拿給柴教授。
    “這人這麽狂啊~~”柴教授看了一下,臉都漲紅起來,拿著紙張的手都在顫抖著。
    他感覺那一條條回複意見,就像是在打他的臉一樣。
    劈裏啪啦的響著。
    可是偏偏他,竟然無法進行反駁。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內道。
    作為燕大教授,他的數學水平還是有的,自然可以看得出,對方的回複一點問題都沒有。
    “老板,從未有誰寫論文這麽狂的,絕對不能讓他那麽輕易通過。”許倩脆生生地說道。
    這篇論文是她看的,也是她擬定的審稿人意見。
    她覺得自己擬定的審稿人意見沒問題,哪有什麽論文是一遍通過的呢,再好的論文怎麽也得提幾條意見。
    “好了,不要再說了!”柴教授皺了皺眉頭。
    許倩張了張嘴,卻也沒有再說什麽。
    ......
    紫荊公寓,1605的客廳
    徐征正在津津有味地看著書,他正在看《空氣動力學》。
    空氣動力學,是力學的一個分支,研究飛行器或其他物體在同空氣或其他氣體作相對運動情況下的受力特性、氣體的流動規律和伴隨發生的物理化學變化。
    可以說,空氣動力學是在流體力學的基礎上,隨著航空工業和噴氣推進技術的發展而成長起來的一個學科。
    說起這個,不得不說空氣動力學與數學的一個有趣的故事,那就是當初法蘭西力學家j.le.t.達朗貝爾在不考慮黏性影響的情況下,得到運動不受阻力的佯謬,這一結果引起了很多學者的關注,於是在19世紀上半葉,法蘭西的納維和不列顛的斯托克斯提出了描述粘性不可壓縮流體動量守恒的運動方程,也就是納維-斯托克斯方程。
    納維-斯托克斯方程,簡稱為n-s方程,而這個數學方程被列入千禧年七大數學難題,困擾著國際數學界一百多年。
    空氣動力學,也是錢班需要學習的一門非常關鍵的學科,因為但凡與航天航空有關的專業,空氣動力學都是繞不開的坎。
    進入到大學,徐征就如同幹涸的海綿,源源不斷地吸收著知識。
    而學習,他又可以不斷地看到自己在變強,這讓他一點都不覺得枯燥,而是樂在其中。
    “這納維-斯托克斯方程倒是有意思,可惜現在我的數學知識儲備,還不足以攻克它。”徐征暗自嘀咕著。
    納維-斯托克斯方程,說到底隻不過是一個基於假設、實驗數據得出的一個方程,並沒有經過數學嚴謹的論證,也就是說它不一定是對的。
    數學,是一切自然科學的基礎,這不是說說而已。
    比如流體與電流,人類的理解、應用是不一樣的,歸根到底是因為流體中的納維-斯托克斯方程人類還未解決,而電磁學的麥克斯韋方程組卻是已經得到解決。
    正是基於對麥克斯韋方程組極為透徹的研究,人們可以用電網將電能迅速而高效的傳遞和使用,可以用無線電波將信息高效而廣泛地傳遞......
    而對於流體,人類的掌控遠遠沒有像電磁學那樣精通。
    比如高速飛行的飛機,它的外形設計人們仍然需要依賴風洞進行大量的實驗,數值求解至今不能完全替代風洞試驗。受限於ns方程的數值求解的精度、效率和可靠性等,工程上還是選擇用風洞實驗和數值實驗進行相互驗證。
    而這裏麵,湍流理論,也被譽為經典物理層麵最後的懸而未決的問題之一。層流是簡單直觀的,而湍流的形成和演化都是極其複雜的,工程上對於流體的處理,比如管道輸運,都會盡量確保流體是以層流的形式。
    “看來想要學好這個專業,數學必須得好!”徐征暗自想到,越深入學習,他就愈加感受到數學的重要性。
    數學學得很好,力學學起來也就容易得到。
    與此同時,隻有具備良好的數學水平,才有可能去解決力學方麵存在的懸而未決的問題。
    “都說航天航空,是人類最具冒險的活動,還真不是吹的。”徐征暗自感慨,連最基礎的東西都未徹底解決,可是人類早早開展了航天航空活動,用理智的說法,每次航天航空活動其實都是冒險實驗。
    將書合上,看了看時間,也差不多到了熄燈的時間。
    徐征進入宿舍,他的三個舍友正在沉浸在熱戀之中。
    都說女人談戀愛智商變成0,其實戀愛的男生也是差不多。
    至少在徐征看來,他的三個舍友現在的智商就大大降低,哪怕不是0,估計也差不了多少。
    “大佬,周末來進行k歌唄!”江峰忽然對著徐征說道。
    徐征摸了摸頭,莫名其妙地看著江峰,幹嘛去k歌?
    “不去,你們想去自己去,我才不去!”
    自己五音不全,去k歌這不是製造噪音汙染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