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改變的勇氣
字數:8291 加入書籤
府州!
大宋府洲就是西夏這次要出兵征討的地方。
蕭長仁很快洞悉了這其中深意,什麽叫‘急報’?這就是說,西夏人真的動兵了,大宋府洲是來告急的。
他不禁看了過去,心中越發的得意了。
目光再轉向秦為的身上,臉上帶著冷笑……還囂張嗎?還說什麽西夏人是虛張聲勢嗎?
宋人這次要慌了!
這才是趁火打劫的好時機,宋朝小皇帝很定會擔心,遼人在這個時候摻和一腳,隻要稍稍威脅,他便會就範。
這可是兩大強勢力量的合擊,亡國的陰影會讓宋人君臣崩潰。
大遼自然可以予取予求。
他微微昂首,右邊嘴角上翹,譏諷的看著這群君臣,更是囂張的瞪著秦為。
來求饒吧!
剛才你如何囂張的,現在就要如何匍匐在我的腳下懺悔,蕭某寬宏大量,定會好好地羞辱你!
府州的急報。
趙禎此刻等待的也是這個,河東路的奏報早早就來了,唯獨府洲這個前沿防線卻沒動靜。
現在終於來了……
他的心中一緊,下意識看了秦為一眼。
不知從何時起,開始有意無意的依賴秦為的話了。
因為他說的話總是對的,他給的建議總是能精準的控訴事實走向,趙禎還年輕,但他卻知道什麽人能信,什麽人不能信。
秦為之前就說府州未來奏報,大抵是西夏人的十萬大軍一說有假。
他一直在等待著,隻有結果明朗,他才能決定下一步謀劃。
今日終於來了!
“呈上來!”
他的聲音簡短有力。
可張之白卻從這話中聽出了一絲局促,不禁看了他一眼。
心想陛下此刻肯定是緊張了,這麽大的事兒,連他這個宰輔都開始擔憂了,何況是年輕的皇帝。
哎!
應該先讓蕭長仁出去的,萬一消息不利也好遮掩幾分。
可趙禎卻覺得,不論消息好壞肯定是瞞不過遼人的,那又何必去刻意遮掩呢,如此隻能更顯心虛。
內侍很快帶了信使進來,然後恭敬奉上了奏報。
許茂則拆開奏報上的火漆,送了過去。
趙禎接過,先看了秦為一眼,這才低頭看奏報。
秦為麵色卻很是鎮定,隻是心中有些哆嗦……李元昊小朋友不會發狂吧?
少年人一旦失去理智,那真有可能做出什麽不合時宜的事兒來,不過有他老爹李德明在,應該不會任由這小子胡來的。
西夏若真想立國,現在就該全線防禦,而不是起兵來伐。
不管他們多想報仇雪恨,也要等到立國後再說,否則一場大戰下來,不論輸贏都死一次巨大的消耗。
西夏再想立國可就難了。
就算他們打贏了宋國,但邊上還有遼國,高原上還有吐蕃諸部,大家都在盯著西夏,這個時候他們萬不能衝動!
還有更重要的一點——曆史上沒有發生過此事!
但是現在時間線已經變了,很難保證其他的事情就不會改變,秦為隻覺得眼前浮起了一層薄霧,有些朦朧讓人看不清方向。
但隨即,眼前的薄霧就消散一空!
不管怎麽變,這些野心家的想法卻不會變,西夏幾代頭領們終其一生的目標就是立國,他們不可能放棄!
該發生的事還是會發生……
趙禎的手微微抖動著,臉上逐漸浮現除了喜色,心中更是翻騰起浪。
“你來念!”
趙禎抬頭,眼中的喜色一閃而過,隨手將奏報扔給了許茂則。
然後很快恢複了淡然模樣,威嚴再次湧現。
許茂則接過奏報,先是大致的看了一眼,然後臉上就是一喜,從容的朗聲道:“……臣等觀察敵勢多日,後出斥候巡查,並未找到大股敵軍,此虛張聲勢也!遊騎探查之後得知,此次西夏軍來犯之人數,最多隻有三千人!”
可他不知道的是……
這封奏報是折繼閔和裘書玄冒險發出的急報,其中真實度隻有百分之三十而已,西夏那三千先鋒軍之後到底有沒有大軍,誰也不清楚!
也幸好他不知道,若是知道這二人沆瀣一氣,趙禎恐怕第一時間就會派皇城司去府洲暗殺。
第一件事就是派皇城司去府州拿人。
殿內瞬間就安靜了下來。
張之白眨了一下眼睛,然後緩緩看向秦為,呂夷簡也是一喜,然後驀然失神,也是看向了秦為。
他竟然真的能判斷出西夏軍的動向?
這簡直就是妖孽啊!
他才與西夏交手一次,不過是一場小規模的阻擊戰而已,就能精準洞悉了整個西夏的軍事部署?
難道天才之後,秦為還是個難得一遇的將才?
蕭長仁也是滿臉愕然,旋即緊張地問道:“敢問陛下,這……可是玩笑?”
開什麽玩笑啊!
邊境上叫囂了好幾天,結果就來了個這?
十萬大軍就隻來了三千前鋒,這他娘的是哪個怨種帶的兵。
張之白看了趙禎一眼,見他神色冷然,就知道消息確鑿了,西夏的確沒有大軍來伐,不過是小規模的試探。
這就好辦了啊!
“貴使自重!”
張之白微微昂首,眼神中多了冷肅。
就和蕭長仁剛才一樣,他傲然仰頭俯視蕭長仁,說道:“是否玩笑,貴使自可去查證,;遼國不是也陳兵邊境了嗎?”
你們遼國不是也有探報麽?不信自己去查!
查個屁……
一國皇帝親口說出來的話,自然不可能造假,否則事後就會貽笑大方,再說這種國際動向大家誰都能知道,不過時間早晚而已。
現在說謊,那明天打臉了咋辦?
蕭長仁失魂落魄的道:“李德明怎敢虛言……他怎麽敢?”
西夏內部正在清洗異己,這一點大宋知道,遼人也知道……李元昊即將上台,這一切都預示著西夏近期會有大動作了。
但兩國都不想先出手,都在等著看熱鬧,巴不得西夏和另一家先幹起來,然後自家躲在後麵漁翁得利。
在這等關鍵時刻,你竟然隻是虛張聲勢……
這是啥意思,你是看不起宋國,還是看不起我遼國?
秦為淡淡的道:“蠻夷之地、禮教匱乏,自然也就沒有什麽信譽可言。”
都是一群沒開化的蠻子,你知道什麽叫‘言而有信’麽?
蕭長仁知道這是秦為在暗諷遼國,可此刻卻沒了心思辯駁。
他正在思量西夏這麽做的意義是什麽?
好端端的為何要虛張聲勢,說好了十萬大軍來伐,為何就隻來了幾千人試探,他們的真實目的到底是什麽!
任何一個國家,在外交上都是警惕的。
這個世界上從來就沒有什麽絕對的事情,西夏能試探大宋,他是否還會再來試探遼國?
試探之後,他會不會選擇真的攻伐,他的目標又是哪個?
見他不說話,秦為大抵知道他是在思考,可卻又不想給他思考的機會。
“貴使莫要傷心,說不準下次李德明真就會帶十萬大軍來伐,他不過卻不知道會和誰開戰。”
這話裏譏諷味道十足,蕭長仁卻無言以對。
因為他也是這麽想的。
但他沒有秦為的穿越者加成,自然就不能向他這般提前洞悉局勢。
秦為此刻隻覺得胸中大暢,恨不能高歌一曲來表達自己的喜悅之情,西夏人果然是狼子野心啊!
當初做出虛張聲勢的判斷,秦為是基於對曆史的回顧,和三國目前態勢的判斷。
曆史上,大宋和西夏不時發生戰爭,但大規模的戰爭都是在西夏正式立國後了,在此之前西夏並沒有和大宋發生過過很大的戰事。
這是他當年的記憶。
至於李元昊,按照現在的局麵,大宋這邊是很難阻止西夏立國了,畢竟另一方遼國還在邊上等著呢。
就算大宋真的動兵了,大不了西夏轉投遼國就是,到那時兩家仇人兵合一處,大宋的處境將會更加艱難。
但另一個念頭又浮現在秦為的腦海中。
李元昊今年才十五歲,竟然就又這等野心,他竟然現在就想要西夏獨立,雖然背後有李德明撐著,但也足以看出這個少年的手腕不簡單。
聽到秦為把西夏、北遼比作是蠻夷。
趙禎笑容滿意的點點頭,然後目光帶著些威嚴,說道:“西夏人挑釁,秦為!”
“陛下,臣在。”
“去見西夏使者,嗬斥之。告訴他,膽敢與我大宋最對之人,永無好下場!”
額……
竟然讓我去?
陛下這是得意忘形了?
我是司事局的承旨,這事兒不是該樞密院的人去才對麽。
而且一般情況下,這等事過了就過了,兩國也不是第一次交鋒了,邊境上的摩擦更是不斷發生。
大宋一直以來的政策就是以安撫為主。
畢竟西夏的實力愈發強勁,大宋和遼國都有意拉攏這個強力外援,所以隻要不是太過分,兩國對西夏都是半恐嚇、半拉攏的態度。
可今日趙禎卻來了個嗬斥!
這就成了強國教訓附屬的口吻,更像後世大國拿捏周圍小國的手段。
看來陛下的水平也不低啊!隻是以前有些太老實了。
秦為領了皇命後也不急著走,有回頭看向蕭長仁,笑問道:“貴使先前說想看我大宋的臉色,如今你的臉色如何?”
好!
張之白心中暗讚,趙禎也是長舒了口惡氣。
呂夷簡也在笑,不過還是顧忌臉麵道:“貴使與我國親密無間,兄弟之國自然支氣連通,秦大人這話倒是將兩國的情誼點到位了。”
大家是兄弟,自然也是一樣的臉色。
老呂也是個得嘴不饒人的啊!
秦為正色拱手道:“多謝呂相誇讚。”
蕭長仁的臉上不斷變幻著顏色,恍如一隻會變色的蜥蜴。
“貴使可是病了?”
秦為的毛病就是說話辦事不成體統,從來不遵從為官之道,這話問的格外的無禮。
可也隻有他能這麽說話了,趙禎隻是笑笑並沒有不悅。
蕭長仁這時也沒臉再留下了,便冷著臉拱手道:“陛下,外臣告退。”
他心中失望之極,羞辱感讓他現在隻想傳信國內,讓大遼鐵騎率大軍把西夏這個二五仔給幹掉。
若是可能的話,最好是順帶連大宋也幹掉,尤其是那個嘴賤的小子!
然後……
他就看了秦為一眼。
秦為正好也在看著他,見他麵色不善,就笑道:“貴使可是還有話說嗎?如此秦某洗耳恭聽。”
這是他今日第三次被羞辱了。
先前是在宮門外被秦為言語羞辱,之後是被西夏並未起大軍攻伐的事實羞辱,再然後又是被宋廷君臣集體羞辱。
可他原本是來威脅的……
慶曆二年,大宋內部矛盾重重,外部和西夏這個叛逆的戰爭連綿不斷,局勢艱難,堪稱是內外交困。
就在這個時候,遼興宗耶律宗真,也就是耶律隆緒的兒子,對大宋發起了恐嚇威脅,並屯重兵於宋遼邊境。
蕭長仁遙想當年大遼對宋人的居高臨下,不禁黯然神傷。
先前的他是如何的意氣風發,想著大宋君臣會是如何的窘迫和難堪,正如同自己現在的遭遇一樣。
他看著秦為說道:“秦大人,大遼鐵騎百萬正無所事事……”
他微微頷首,然後昂首出去,這是他的底氣,哪怕是受盡了嘲諷,但他已然不缺地契,這就是大國的底蘊。
況且遼人的騎兵雖然不少,但所謂的百萬鐵騎隻是個笑話而已,你總不能把剛出生的馬崽子,和還沒彎刀高的孩子也算上吧。
“遼人如今也少了敢戰之心啊!”
張之白的話引來了呂夷簡的共鳴,他說道:“是啊,若換做是以前,遼使絕對不會這麽輕易就認栽的,他肯定還會威脅。”
趙禎點頭道:“朕知道,遼國已經不是當初的遼國了,他們的貴族們已經習慣了聞香暖玉,就在也不願拿起刀劍來拚殺,他們總覺得一切都是應該的,所以便妄圖用當年的武力來威懾現在的大宋,可大宋……卻不是當年的大宋了!”
這話說得氣宇不凡。
秦為隱隱從趙禎身上看到了一個大國皇帝才有的魄力和勇氣。
盡管他還年輕,盡管國內的局勢還沒有完全捋順,但至少他已經有了改變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