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0:那不是國子監!

字數:5876   加入書籤

A+A-


    百姓每年就那點兒嚼裹,能捐一次就殊為不易了。
    若再來一次,那就不是捐錢,而是造孽了。
    “那還有誰?”
    “商人啊!”
    秦為理所當然的樣子很討打,但呂夷簡卻不解的道:“商人……誰?”
    龐籍覺得秦為這事兒辦的不好:“秦為啊!商人重利,若是讓他們摻和進了國子監裏,以後的麻煩事會很多。”
    連趙禎都點頭表示讚同這話,可見大宋雖然重商,但卻不肯讓他們摻和進學堂裏。
    秦為覺得也是,但依舊認真的道:“不是大宋的商人。”
    呃!
    呂夷簡本想揮手,一下就被打斷了,胳膊那裏發出哢嚓一聲。
    他緊張的活動了一下胳膊,幸好沒事,然後才心有餘悸的道:“你竟然又要去敲詐那些外藩商人?”
    龐籍指著方醒,一臉的糾結:“你這麽做也太過分了吧。”
    那些商人前陣子才將被秦為敲詐了一筆,名目是為趙禎進宮道賀,得來的錢全都給了福田院。
    這才沒過多久,你竟然又要對他們下黑手了?
    “咳咳!”
    趙禎幹咳一聲,結束了這個話題,隨後就是議事,議事結束出去時,王臻和秦為走在了一起。
    “國子監擴建,那些人想學的是什麽?”
    王臻問的漫不經心的,走在前方的呂夷簡和龐籍卻減緩了腳步。
    作為多年的老鬼,他們什麽沒見過?
    什麽敲詐勒索和他們沒關係,他們關注的也隻是國子監以後的方向罷了,隻要最後的結果讓人滿意,他們不介意你折騰。
    秦為一臉老實的道:“當然是衝著科舉去的。”
    王臻似笑非笑的道:“衝著科舉去的老夫信,可也有不少人是衝著雜學去的吧?對了,你昨日包下樊樓好大的手筆,震動了汴梁。稍後那些人得知你是為了那些專注於雜學的學生張目,有人就說要把孩子送到你的門下去……”
    前方的龐籍回身說道:“國子監就是國子監,雜學……雜學若是成為主流,以後怕是無人再去了。”
    呂夷簡笑吟吟的道:“國子監是國家之學,可不能強迫學生去學別的。”
    秦為微笑道:“當然不會,若是不妥,某馬上退出國子監。”
    四人相對站著,氣氛漸漸凝固。
    呂夷簡不自然的道:“老夫不是這個意思……”
    “相公何必謙遜,您就是這個意思。”
    秦為拱手道:“如此,某告辭了。”
    他瀟灑的拂袖而去,呂夷簡傻眼了,“他這是什麽意思?”
    王臻苦笑道:“這孩子發脾氣了,過幾日就好了。”
    龐籍歎道:“雜學老夫也多少知道些,都是些實用的學問,和原先的學問沒什麽衝突,你們何必這般緊張,弄的風聲鶴唳的,關係也搞僵了。”
    呂夷簡老臉一紅,說道:“那些人弄的動靜太大了,竟然去堵宰輔的門,老夫隻是想告誡一番,誰知道年輕人的脾氣大,哎!”
    王臻冷冷的道:“你們這是怕了吧?害怕雜學成為主流,把自己的詩詞文章給擠沒了。”
    “沒有的事。”
    龐籍分辨道:“這隻是未雨綢繆罷了。雜學隻是偏門,咱們怕什麽?”
    “那你握拳作甚?”
    呂夷簡想起了當年寇準倒台時的場景,那也是一群讀書人,一群權貴領銜的學子,他們生怕武人的崛起威脅到他們的地位,手段可謂是無所不用其極。
    他們搬出了祖宗之法,最後寇準倒台。
    三人回到了政事堂,稍後有人來稟告:“相公,秦為去了國子監,好像鬧起來了。”
    三人麵麵相覷,都傻眼了。
    而在宮中,趙禎正在和郭皇後說著今日朝中的事兒。
    “秦為想擴建國子監,那些人定然擔心雜學泛濫,於是就會反對,朝中近期會很熱鬧。”
    郭皇後不解的道:“雜學……那不是偏門嗎?怎地能讓它堂而皇之的出現在國子監裏,這不妥吧。”
    趙禎卻冷笑道:“在帝王的眼中就沒有什麽偏門。有利於大宋的,有利於朕的,那就是正道。”
    郭皇後讚道:“陛下英明。”
    趙禎擺擺手說道:“高明說不上,隻是雜學有好處,你想想,不管是神威弩還是複合肥,都是雜學裏的東西,若是雜學能多教授些人才出來,以後的大宋會是什麽景象?”
    龍生九子,子子不同,這話說的是人性格的複雜性。
    而作為帝王,他們的性格更複雜,哪怕是最仁慈的趙禎,依舊在權利之前會變成一個讓大家都不認識的陌生人。
    在品嚐過權利的甘美之後,他無法舍棄,他接過茶水喝了一口,示意妻子坐下來。
    郭皇後坐在他的身邊,幽幽的道:“那些宰輔們很厲害呢。”
    大宋高層的矛盾主要來自於帝王和宰輔的權力之爭。
    “從先帝開始,皇權漸漸旁落,宰輔成了大宋的主宰。到了我這裏,總得慢慢的扳回來些,否則任由他們抱團結黨,皇家的日子可不好過。”
    趙禎說的雲淡風輕,郭皇後卻有些驚訝:“他們敢結黨?”
    “有什麽不敢的?”
    趙禎好笑的看著妻子,“當年寇準被彈劾結黨營私,你應該知道吧?那就是臣子都在結黨,不是這個黨就是那個黨。黨大黨小……都是抱團牟利而已。”
    郭皇後皺眉道:“那您就是一個人,這也太艱難了。”
    “我不是一人。”
    趙禎放下茶杯,示意邊上的內侍扇扇子再快些。
    人工製造的風吹動著他的頭發,他愜意的道:“為君者不要怕臣子結黨,隻要不讓他們抱作一團即可。比如說呂夷簡和富弼現在就對上了,王臻和龐籍又親近了……我在冷眼看著,不時點撥一二,讓兩邊不能靠攏就是了。”
    這就是製衡。
    郭皇後讚道:“陛下真是厲害!”
    被妻子誇讚的趙禎心情大好,笑道:“秦為想擴建國子監是好事,那些人算是多了個對手,如此我也能再次製衡。”
    郭皇後問道:“那些人……陛下,是誰?”
    “那些反對改革新政的人。”
    趙禎的神色冰冷,說道:“當初秦為剛入朝,就提出了要施行新政,要改變大宋三冗的陋習,以前他們看不起秦為這個小人物,可如今秦為漸漸鵲起,朕喜聞樂見,就是因為秦為和那些人不是一夥的!”
    他目光深邃,帶著憤怒,“當初母後在世時就看到了這些大宋的危機,隻是她並未出手,因為她知道,那些人的勢力太大了,母後畢竟不姓趙,這事兒若是她來做,天下就會亂……那些人卻為了一己之私而反對新政的,讓朕恨不能讓人動手……”
    郭皇後擔心他又犯了頭疼,就端起茶杯遞過去,勸道:“莫要氣了,如今不是能製衡嗎?好歹日子也好過了。”
    趙禎的呼吸急促了些,麵色有些發紅,眼珠子定定的看著外麵,冷冰冰的道:“王臻平日裏對秦為多有照拂,龐籍和秦為在西南時結下了交情,可你沒看到今日這兩人的模樣,分明就是對國子監擴建不滿。”
    郭皇後悚然一驚,“呂夷簡和秦為不對付,加上這兩人,那秦為豈不是把宰輔都得罪光了?以後還怎麽為官做事?”
    趙禎的火氣上來,氣咻咻的道:“宰輔宰輔,他們也怕那雜學起來了,到時候他們的文章詩詞就成了無用的東西……嘿!無用的東西!”
    郭皇後念了聲佛號,說道:“陛下,詩詞文章可是祖宗看重的東西,曆朝曆代都重視,總非沒有道理吧。”
    ……
    國子監,秦為站在大門外,對門子視而不見,隻是吩咐道:“去找到孫彥他們,幫他們搬運東西出來,大車多叫些。”
    “是。”
    幾輛馬車跟著林小北進去,就像是要搬家,秦為就站在大門外,一群彪悍的男子站在他的邊上,卻是北伐軍。
    等甄良聞訊趕來時,見狀不禁大驚:“祭酒這是為何?快進來奉茶。”
    秦為笑道:“許多人說雜學上不得台麵,就該找個沒人的地方蹲著。有人說國子監不能成為雜學的地盤,該驅逐……祭酒以為如何?”
    甄良尷尬的道:“這些人隻是胡言亂語,祭酒莫要信。”
    秦為笑道:“那甄祭酒可能頂得住那些人的怪責?”
    甄良一怔,旋即麵色大變,問道:“那祭酒來此是為何?”
    後者瞬間沉默了。
    甄良不過是個四品祭酒,就算他手眼通天也決計擋不住那些勢力的圍剿,莫說是他,就算是陛下也會膽寒。
    他不說話,不是害怕,而是想勸解秦為;算了吧,別跟他們鬧了,大不了讓他們的子侄來就是了,國子監又不差那幾個學位。
    可他也知道,秦為的性格是斷然不會認輸的。
    所以甄良隻有沉默。
    秦為隻是笑了笑,此時正好下課,學生們紛紛出了校舍,有人看到孫彥等人抱著東西出來,甚至還有幾輛大車拉著那些笨重的東西跟在後麵。
    “這是怎麽了?”
    “難道是……難道是學裏要驅逐他們出去?”
    “那不好吧,雜學用處頗多。”
    “可他們現在都不跟著咱們學了,整日就在研究雜學。”
    “那又如何?”
    “那不是國子監!”
    那不是國子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