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太子的世紀之問(求收藏推薦)
字數:3772 加入書籤
另一邊,心情大好的朱元璋,在眾目睽睽之下,直接拉著徐達和常遇春,往龍架裏走去,嚇得這兩人連連擺手,死也不肯上前一步。
“要不徐達叔叔上我的車吧。”朱標開口笑道。
徐達還是連連搖頭,回道:“陛下,還有太子,這於禮不合啊,可別再為難臣了。”
朱元璋一看徐達那寧死不從的表情,也是無奈,回過頭朝著自己的四子朱棣喊道:“棣兒,過來給你徐達叔叔趕車!”
朱標聞言,眉頭為不可查地皺了皺。
他的父皇竟然直接跳過了二弟和三弟,讓四弟直接給徐達趕車。
難道說……
不遠處的徐達連忙回道:“陛下,使不得啊,四皇子那也是龍子啊!”
朱元璋不由分說,直接將徐達攆上了車,笑道:“四皇子除了龍子的身份之外,還有一個身份可是你的女婿啊。女婿給老丈人趕車是應該的,不用回避!”
“陛下,四皇子和臣長女的親事定了?嫂子也同意了?”徐達的臉上帶著笑容。
朱元璋一揮手:“咱是皇帝,還用跟她商量?你就放心吧!”
徐達便沒話說了,半推半就地隻能接受。
一直不語的朱標,斜過頭瞥了一眼方進,雙方的目光不期而遇。
朱標是有些疑惑的,沒想到朱棣在區區八歲的時候,便已經和徐達長女徐妙雲定下了親事。
看看曆史上二弟秦王朱樉的正妻是王保保之妹觀音奴,便是那《倚天屠龍記》裏的趙敏;三弟晉王朱棡,其正妻是永平侯謝成之女。
相比較之下,朱棣的聯姻對象徐達長女徐妙雲,一下子便高大了許多,甚至一點都不遜色於朱標的正妻常家長女常玉燕。
再從封地上分析,朱樉是在西安,朱棡是在太原,而朱棣所在的地方是北平,也是前元大都,其重要性也遠超前兩者。
他們三人同為馬皇後養子,而朱元璋卻對朱棣寵愛有加,勝過秦王和晉王不少。
這時候,小朱棣已經坐到了馬車上,當然他也不需要真的趕車,隻是皇帝向徐達顯示恩寵罷了。
朱元璋笑道:“棣兒,將來好好跟徐達叔叔學本事,統領大軍,為你大哥鎮守邊塞。”
“兒臣遵旨!”朱棣聞言後,也立馬回道。
如今的朱棣,對那皇位是沒有想法的,隻是一心想給大哥朱標當征北大將軍,哪想到命運捉人,成為自己大胖兒子的征北大將軍。
“標兒,你去宣旨!”朱元璋又朝著朱標喊道。
在如此重要的場合,老朱顯然想讓朱標出一把風頭,順勢收攏人心,當朝太子親自來犒賞了。
於是,朱標拿著明黃色的聖旨,在十餘萬的大軍麵前,親自宣讀了一遍。
聖旨的大意便是搞賞三軍,有糧食,有土地,還有大量銅幣,以及一些士兵的賦稅減免,至於那些那些將帥的論功封賞,則要在朝會上舉行。
那讓無數人哀聲哉道的大明寶鈔,此時尚未登上曆史舞台,它真正出現是在洪武七年。
這玩意朝廷管夠,幾乎是想印多少就印多少,也導致其以光速般貶值。
朱標處理完這一波後,也收攏了一波底層士兵的人心,便帶著略顯疲憊的身軀回到了東宮。
那些如花似玉,又乖巧懂事的東宮侍女,便第一時間為他更衣沐浴。
……
第二天清晨,朱標醒來後,喝了一碗白玉蓮子粥,便走到書房讀了一會書。
太子的書房,除了一些涉及到海外的書籍寥寥無幾,但古往今來數千年有關華夏的書籍,倒是應有盡有。
“老方,進來下,孤有事要問。”朱標讀了一會書後,便將手裏的書本放下,對著門外的方進招了招手。
“殿下有何事?”方進走到跟前問道。
“老方先坐。”朱標便讓太監給方進搬了一把椅子。
方進坐下後,目光輕輕一瞥,發現朱標的書桌上放了兩本書,分別是元人修撰的《宋史》和《金史》。
這兩本編年體史書和《遼史》一起,由前元的丞相脫脫和阿魯圖先後主持修撰。
雖說兩宋都非大一統王朝,但前元還是隻承認兩宋為正統。
方進卻有些疑惑不解,問道:“太子殿下,這幾本史書的成書時間太短,不嚴謹,錯誤百出啊。”
不過這話剛出口,他不由啞然失笑。
方進想起了後世的滿清修《明史》,足足修了九十餘年,修修補補,但還不是漏洞百出。
同樣,明朝修《元史》也不過兩年時間便完成。
明朝和前元在修史上有一個共同點,便是對那些史料記載照搬照抄,沒有像滿清那樣總是想要春秋筆法修飾一下,改了一遍又一遍。
果然,朱標也不以為然地笑道:“老方,其實越是這種倉促完成的記載,少了後人主觀的修修剪剪,可信度反而更高。”
人們總是說曆史不容篡改,可其實要改變一個人的曆史記憶很容易。
一部《鐵齒銅牙紀曉嵐》的電視劇,就將一個趨炎附勢,無恥好色的小人洗得幹幹淨淨。
再比如隔壁的小日子,隻要再經過幾代人,關於二戰的記憶就會完全顛覆。
還有那幾個盎撒國家,也在潛移默化的修改二戰史。
“殿下心思細微,如此說也是有道理的。”方進回道。
跨越六百多年的時空,一個完整而真實的第一太子形象,呈現在眼前,而不是史書上的冷冷幾個字。
朱標用手指輕碰了桌上的那本《宋史》,緩緩而道:“孤每一次讀到嶽飛嶽王爺的事跡,心裏動容萬分,秦檜此人罪該萬死!”
“然而事實是此人得以善終,而秦檜死後他的家族還能保持百年富貴。”
他說話間,雙眼通紅,拳頭重重敲了敲桌子,顯得怒不可遏,演得逼真無比。
“太子真的是年輕氣盛啊!其實曆史上,像秦檜這樣的漢奸得以善終的比比皆是,尤其是在明末。”方進心理嘀咕著。
朱標突然又耐人尋味地問道:“老方,你覺得嶽王爺之死,秦檜和趙構誰的罪更大?”
這是一個跨越了數個世紀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