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第102章

字數:5832   加入書籤

A+A-




    第102章蘋風菰米
    卓思衡是有點職業病的,  他當官多年,第一時間便發現這話裏的漏洞並予以指正:“遠達,國子監太學需要七品以上在帝京的官吏親眷方能入學,  我記得你家並無親屬入仕,你有心助我,我甚為感激,但此事卻不易行。不如這樣,  我四弟如今正在熊崖書院讀書,我可以為你請托一位德高望重之人幫忙引薦,你看如何?”
    宋蘊惠倒是先一步笑道:“大人,如果您願意引薦那就再好不過了。”
    卓思衡哭笑不得:“可我也不是你們家的親戚啊……”
    “大人,  令堂的娘家姓氏是宋,  我家有專治族譜的相公翻閱後,  發現我爺爺的兄弟的兒子的堂兄,  正是令堂的堂親兄弟,長門宋氏的族人啊!”
    “啊?”
    卓思衡活至今日,從來沒有被什麽東西繞暈過,  可這兩世都過於簡單的親戚關係令他大意失了防備,聽到這一串親眷關係已是腦子裏亂作一團。
    宋蘊惠顯然打算乘勝追擊,歡快說道:“論輩分,  我家小子還得叫您一聲舅舅!”
    卓思衡傻了:“我是……是他舅舅?”
    “舅舅。”宋端一本正經站起來給卓思衡行禮。
    “別!”卓思衡嚇得也趕緊站起來,“我和遠達就差五六歲,  這麽叫實在太古怪了……”
    “舅舅多慮了。”看得出來宋端努力忍住了笑。
    卓思衡知道宋家倒也不是逼他,隻是想要他幫忙想想辦法,  而宋端提出的建議確實很誘人,雖然他也算有認識的人在國子監,和學生中卻沒有個熟人好了解些信息,  國子監不比州學,勢力遍布錯綜複雜,想要改革學政的第一步,他需要足夠的了解和認知,但已經離開政治中樞五六年的卓思衡暫時並沒有這樣的掌控力。
    他需要盟友,尤其是基層的盟友。
    這即便是利益的交換,卻也是建立在他與宋家多年的親密戰友關係上,他不會不幫宋端,可是舅舅這個還是算了吧……
    等等,舅舅?
    卓思衡突然靈光乍現,他第一次這樣佩服自己在混亂中的急智。
    “遠達兄需要一個依傍,但我若突然多出個這樣大年紀的外甥,實在說不過去,但我卻真的有一個舅舅。”卓思衡笑道。
    “願聞其詳。”宋蘊惠立即表示非常感興趣。
    “我母家舅舅因過去罪案影響,仕途坎坷,後又因腿傷告請辭官,他膝下僅有一女,眼下正在靈州湘宜郡的桐台縣修養,我姨母家的表弟曾在此地為父母官,他官聲極佳,如今已升至戎州常平司的提舉,但他為官清廉,素無餘財,此次自西南到西北赴任將近萬裏之途,他騎馬趕赴倒是可以,然而我舅舅若無舒適車馬船隻與人照料,實在不宜從行如此之遠。我想將我舅舅同表妹一道接回帝京與家人團聚,我舅舅是真正的長門宋氏子弟,若論親緣,他或許更合適遠達兄從附。所以隻要宋伯父願意安排宋家的馬隊和商船幫忙照料護送我舅舅入京,一切都是好說。”
    卓思衡剛到地方時,其實並不擅長和人討價還價,但一個沒有根基的年輕官吏,如果不能找到自己的籌碼,在地方推行新政便是寸步難行,他逼迫自己掌握了這項能力,如今,他相信能力本身會在更廣闊的天地幫助他從容前行。
    不過,大概,可能,他還得偽裝一下,畢竟在儒生眼中,他搞這一套簡直堪比犯罪。
    但是卓思衡不在乎。
    他要得是靈活且踏實的過程,與正確且穩固的結果。
    宋蘊惠聽罷擊節而讚:“卓大人不但才學與治政是翹楚,德行亦是表率,如此忠孝之誠,該讓我這兒子好好學一學才對。既然如此,大人便告訴我家舅的居處,我命靈州宋家商號的人去接應,也勞煩大人修書一封告知貴家表弟此事,好有個照應,再給我也留書一封,這樣接人去時,也得有個憑證不是?我立即著人去辦。”
    “也好,那就勞煩宋伯父了。還有一事。”卓思衡看了眼宋端,忽然想到了安排還能更縝密一些,於是立即有了主意,“這樣,讓遠達先隨我北上,到邰州他停駐些時日,等貴家商號之人攜同舅舅抵達,由他親自護送入京,這樣一來,我便說是宋氏一族裏還有個別能來往的親戚伸出援手,往後我憑此介紹遠達去國子監也好說通。”
    “這實在是太好了,你這小子,有卓大人替你考慮,實在是福氣!快謝謝大人!”宋蘊惠竟有些感動的樣子,看來能把宋端送走,他似乎也是鬆了口氣。
    宋端笑容盈麵道了謝,似乎也很滿意這個安排。
    卓思衡嚴重懷疑,宋端未必同意這個意見,但卻隻是喜歡看自己被叫舅舅時的窘迫,他的遊嬉逍遙之心仍是豐沛,不知今後學習是否能沉下心境?
    宋家父子笑樂之間便與自己又達成一項協議,卓思衡心道好在當初他是和宋蘊和較量,若是和這二位,隻怕頭發都要白去一半才能想到好對策好辦法。
    宋蘊惠便是這樣一個人:隻要交易達成,他是會全然替夥伴考慮的。從前替卓思衡傳遞王伯棠消息是這般,眼下又是如此,隻見他表情嚴肅目含關切低聲問道:“大人這一去確是高升,然而瑾州……王知州卻是留任了,大人怎會願意見自己的努力毀於其手甘願坐以待斃?不知我家有什麽可幫得上忙的地方。”
    其實卓思衡來見宋家也本有這樣的安排,對方不知是看穿還是早就打算繼續合作,總之不必他先開口倒也好,卓思衡沉吟後笑道:“我當然不會坐視有人因黨錮之爭而戕害百姓,將我所看顧在意之事揉捏後毀於旦夕,於公於私,我都不會置之不理。我回帝京便有辦法要王伯棠緊跟我離開,但確實是有一件事需要伯父做件‘火上澆油的小事’……”
    ……
    這頓飯卓思衡吃得很是心情起落,不過想到各件心頭事都有了眉目,最重要的是自己在瑾州的施政會得到保護以及舅舅可以在宋家周全且體貼的安排下入京與自己一家團聚,他便心中平靜,邁出的每一步都輕快起來。
    於是他和慈衡回家的路途上又多了一個旅伴。
    宋端這人,自他們從建業港出發至青州州府河東後,一直埋頭大睡,天天不見人影,慈衡也納悶,怎麽有這麽能睡覺的人,卓思衡不放心去艙內看過兩次,宋端睡相極差,幾乎扭曲,想叫他用餐都是叫不醒的。
    隻好由著他去。
    即將抵達青州府前一日,宋端終於好像回過神,在卓思衡於甲板上眺望落日深思明日時抻著懶腰緩緩行至他身邊:“舅舅,早啊。”
    “你再這麽叫我我就從這裏跳下去。”卓思衡雖是無奈,但還是笑了。
    “也對,我也得叫你表哥了。”宋端優哉遊哉站至卓思衡身邊,雙手托腮支立在船舷高高的圍欄上。
    “不論稱呼,就說你那句早,也實在不像話,你再睡幾個時辰去罷,剛好可以這樣問候。”卓思衡搖了搖頭,“國子監雖是不如許多民間書院嚴苛,但也是有規矩在的,尤其我要整飭的便是規矩,你萬不能太過隨性。”
    “這我當然知道,總不能拆表哥的台。”宋端笑道,“我這樣猛睡不為別的,是因為今後要走的路怕是再不能安睡,所以要先睡足今後的量才行。”
    卓思衡覺得自己確實也是年紀大了,愛操心不說,在麵對親戚朋友的時候還容易心軟,聽到如此閑適的小子故作輕鬆說出沉重的話來,他心底也有絲憐惜,於是誠摯道:“遠達,你父親不像是那樣望子成龍便無所不用其極的人,他很是在意你,若你不願意我可以同他再說說此事,今後我與你家不可能就斷了往來,這件協議我自會補償。”
    “表哥,你這樣好說話,簡直不像做了許多年地方官的樣子,你果然都是奸詐狡猾在心裏來對特定的人事,我看不是我沒做好準備,恰恰相反,我正是因為知道今後要走什麽樣的路才如此行為,可你嘛……雖是智識足矣,也知曉前路荊棘,卻仍要加把勁,我看你要再硬下些心腸才好應付今後的風浪。”
    宋端也沒見過自己雷厲風行的時候,他這樣想很是正常,算了,最好所有人都這樣想,少替自己操心最好。這條路他自己折騰自己就足夠了。
    這樣想著,卓思衡便苦笑著搖了搖頭:“哪是這樣容易的事……但你居然會聽從這個安排,我確實驚訝。”
    “並不是我父親的安排,是我自己想要如此行事。”
    宋端漫不經心的坦然出乎卓思衡預料,他不解道:“你為何轉了心思?你三叔每每見了我都要絮叨你的怠慢悠閑,我以為,你是喜歡這樣生活的。”
    “我確實喜歡,但你喜歡如今的生活嗎?”宋端即便這樣尖銳的問話,也還是笑吟吟的。
    “我不能說喜歡,也不能說討厭。”這是卓思衡的實話。
    “看吧,通達如你,仍是有自己的抉擇。我也一樣。”
    “那到底是為何呢?”
    “你應該知道我有個哥哥。”
    這個宋蘊和倒是提過,宋端的大哥單名一個翊字,也是繼承了父親的聰穎,他自幼隨父親經商,極擅此道,積累經驗後也是人中龍鳳。
    卓思衡點點頭:“你哥哥也是少年偉才,你三叔曾經提過。”
    “但我三叔絕對不會告訴你,我哥哥在家中最厭惡的人便是我了。”宋端不緊不慢說出很讓人難受的話語來,“我父親倚重哥哥,卻偏疼我多一些,我小時候仗著有點小聰明,最愛抓尖賣乖討巧,我家如此大的家業,父親又隻有兩個兒子,他比我大上十歲,便不得不多想一些。我並不意外,長大懂事後也不怪他。我父親最重親情,手足之間多有照拂,但凡宋家子弟,他都願意蔭庇,若真是兄弟鬩牆在他的膝下,他必然痛苦萬分。我不願意讓父親煩憂。於是想著入仕便斷了對家業的繼承,讓哥哥安心,讓父親放心,我自己嘛,也過得舒心。”
    卓思衡聽後心情紛繁複雜,隻覺人心多竅,加上世事無常,都是極難琢磨,想了想後還是決定問個徹底:“所以你父親從前有打算想要你去入仕,也是為此麽?”
    “是的。他早就看出這個苗頭,想要極力挽回,先是哄我入仕,我那時年紀輕,不願意浪費人生,他又舍不得真硬扭我的意願,隻好讓三叔帶我去瑾州,離建業略遠一些,以為這樣能教我們兄弟多點距離也少些矛盾。”宋端望著遠處正墜入海麵的夕陽,幽幽說道,“我到了瑾州,也是不學無術,其實本無所謂,但我三叔自幼看我長大,擔心將來……我會吃虧,於是緊著督促和安排我學些經商的本領,他必然沒少拿這件事麻煩大人吧?不過大人每次的勸說都點到為止,我心中是很感激的。”
    “所以你後來做出了這樣的決定,隻是為了家人麽?”
    宋端這次非常堅決的搖了搖頭:“不,為了家人是其中一個目的,另一個目的便像我那天在接風之宴上說過的,我見你如此能耐,簡直本領滔天,便有些不自量力,忍不住去想我若是在大人的位置,會否做得更好?不怕你笑話,這還是我這輩子第一次有這樣的好勝心。這次就讓我和大人比一比,看一看,在仕途之上,誰更有能耐造福百姓,誰更有本領位極人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