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八章 出使西涼
字數:4050 加入書籤
[]
101nove./最快更新!無廣告!
大夥兒灑淚告別後,****登上了馬車,又從車窗探出頭來,依依不舍地向眾人揮手。李智雲與二哥麵帶微笑,揮手回應。馬車緩緩啟動,沿著蜿蜒的官道行駛,漸行漸遠。
李智雲與二哥目送著遠行的車隊,二哥的目光緊緊地鎖定在前方,既充滿了不舍,又帶著幾分欣慰。直到車隊消失在遠方的地平線上,他才轉過身來,對李智雲道:“五弟,謝謝你。”李智雲微笑著搖了搖頭,道:“二哥,你怎麽也說這樣的話?咱倆是親兄弟,何須如此客氣?”陽光下的兄弟情深,在這一刻,被無限地放大,化作了彼此心中最溫暖的記憶。
長安城的鬧市區,人聲鼎沸,車水馬龍,交織出一幅熱鬧非凡的市井畫卷。街道兩旁,店鋪密集,招牌林立,顧客絡繹不絕,仿佛每一寸空間都洋溢著勃勃的生機。貨攤之上,各色商品琳琅滿目,從精致的瓷器到粗獷的鐵器,從鮮豔的絲綢到樸素的麻布,應有盡有,令人目不暇接。商販們的叫賣聲此起彼伏,或高亢激昂,或低沉婉轉,宛如一曲曲生動的市井交響樂。
在這熙熙攘攘的行人之中,一位身著華麗綢緞長袍的男子悠然自得地行走著。他年約三旬,麵皮白淨如玉,頜下留著一綹修剪得整整齊齊的黑須,舉止間透露出一種溫文爾雅、從容不迫的氣質,宛如一位來自鄉野的紳士。他的步伐不急不緩,仿佛一切喧囂都與他無關,隻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裏。
在他的身後,緊跟著一名仆人,手中牽著兩匹略顯瘦弱的黃驃馬,馬腿上斑駁的汙泥似乎在訴說著它們長途跋涉的艱辛。仆人一邊行走,一邊不停地東張西望,雙眼閃爍著驚歎的光芒,顯然是被眼前這繁華的盛景所震懾。他時不時地發出幾聲讚歎,仿佛要將這一切美好都銘記在心。
突然,一輛載滿貨物的馬車迎麵駛來,卷起一陣塵土。仆人連忙牽著馬避讓到一旁,待馬車過去後,他快步跟上主人,滿臉興奮地說道:“大人,這長安城可真熱鬧啊,比咱們西涼強多了!”主人微微一笑,眼神中透露出幾分自豪與感慨,道:“長安畢竟是兩京之一,人煙輻輳,商貿繁華,豈是西涼可比?”
仆人聞言,更加興奮起來,道:“大人,這裏有這麽多好東西,許多我從沒見過。咱們回去的時候,可以多買點東西帶回去。”主人點了點頭,眼中閃過一絲笑意,道:“那是當然,此次出使大唐,咱們不僅要完成國事,也要好好地見識一下這長安城的繁華。”
就在這時,迎麵走過來一位身著官服的官員,步伐穩健,神情莊重。男子連忙迎上前去,拱手作揖道:“敢問兄台,四方館怎麽走?”官員轉過身來,用手一指前方,語氣平和而清晰地:“往前走一百五十步,再向右拐就到了。”男子道謝後,領著仆人繼續往前走,心中對這位官員的彬彬有禮留下了深刻印象。
主仆兩個按照官員所指的方向,果然找到了四方館。眼前是一座氣勢恢宏的院子,院子大門的上方懸掛著一塊門匾,上麵雕刻著“四方館”三個鎦金大字,熠熠生輝。兩人走進了大門,隻見院子裏的房屋錯落有致,每一棟都雕梁畫棟、古色古香,仿佛在訴說著千年的滄桑與輝煌。房屋周圍綠樹成蔭,花香四溢,環境優美宜人,令人心曠神怡。
兩人在院子裏拴好馬後,走進了一棟館舍。經過一番打聽,他們找到了當值的館卒。男子自我介紹道:“鄙人乃大涼國使者鄧曉,奉大涼王之命,前來出使大唐。”館卒一聽,連忙問道:“有文書嗎?”鄧曉連忙從懷中掏出文書,遞給了對方。館卒仔細核驗後,領他們去客房辦理入住手續。
手續辦完後,館卒正要離開,鄧曉喊住他,語氣客氣地說道:“官爺,我這裏有一封大涼王致大唐皇帝的書信,必須親自呈送給皇帝陛下,你們能否安排我拜見皇帝?”館卒一聽,連忙點頭答應道:“好,我馬上稟報使者大人。”
沒過多久,四方館的使者便來找鄧曉,問明了情況後,表示自己會向鴻臚寺匯報,讓他耐心地等待。鄧曉心中雖有些焦急,但也隻好按捺住性子,靜候佳音。
幾日後,鴻臚寺派來了一名身著紅袍的官員,將鄧曉領進了皇宮。兩人走過侍衛肅立、刀槍如林的禦道,來到一座宮殿門前。紅袍官員讓鄧曉在殿外等候,自己走了進去。大殿內,皇帝李淵身穿龍袍,頭戴皇冠,端坐在龍椅上。眾多文武官員侍立兩廂,氣氛莊嚴而肅穆。
鴻臚寺官員走到禦座前,雙膝跪地,拱手稟報道:“啟奏皇上,涼國使者已經帶到,正在殿外等候。”李淵點了點頭,聲音沉穩而有力地:“宣!”站立在禦座旁邊的內侍一聽,連忙大聲喊道:“宣涼國使者進見!”
殿外的鄧曉聽到宣召,連忙整理了一下衣冠,快步走進了宮殿。他來到禦座前,跪下磕頭,聲音恭敬而清晰地:“皇帝陛下,大涼國尚書左丞鄧曉,受大涼王的派遣,前來拜見皇帝陛下。”李淵微笑地點了點頭,聲音溫和而慈祥地:“貴使辛苦了,請平身吧。”
鄧曉從地上爬起來後,拱手道:“陛下,鄙人帶來了一封大涼王給您的親筆書信,請您禦覽。”說罷,從懷中掏出了一封書信,雙手呈上。內侍立即上前接過書信,轉身雙手呈給了皇帝。
李淵拆開書信,仔細地閱讀起來。隻見信上寫道:
大唐皇帝勳鑒:
自古一姓不能有兩個皇帝,您是兄長,理應居上。臣願率西涼軍民投奔到您的麾下,永為您的部屬,效忠於您。
大涼王 李軌
李淵讀完信後,龍顏大悅,聲音爽朗地笑道:“鄧左丞,你不必回西涼了,就留在長安吧。朕另派使者去西涼,冊封李軌為涼王,並授與他涼州總管一職。”
鄧曉一聽,心中湧起一陣狂喜,連忙跪下磕頭道:“謝陛下!”他的聲音中帶著幾分激動與感激,仿佛在這一刻,所有的辛勞與等待都得到了回報。
鄧曉離開後,李淵將目光投向下麵的眾臣,聲音中帶著幾分威嚴與期待,道:“諸位愛卿,誰願意出使西涼?”大臣們一聽,麵麵相覷,無人響應。他們心中都明白,出使西涼並非易事,需要麵對諸多未知與挑戰。
李淵一見,不禁皺起了眉頭。他沉默半晌,目光在眾臣中掃視了一圈,最終落到了李智雲的身上,喊道:“楚王。”
李智雲聽到阿爸喊自己,連忙出列拱手行禮道:“兒臣在!”阿爸看著他,道:“楚王,你上次出使準西,差事幹得不錯。朕這次還想派你去西涼,你可願意?”李智雲一聽,心中湧起一股豪情壯誌,連忙跪下磕頭道:“兒臣遵旨!”他的聲音堅定而有力,仿佛在這一刻,他已經將國家的重任扛在了自己的肩上。
阿爸滿意地點了點頭,大聲道:“那好,朕就委任你為使者,攜帶朕的聖旨前往西涼冊封李軌。你此行務必小心謹慎,不負朕之厚望。”
朝會散後,李智雲緩緩地步出了太極宮,金色的陽光灑在他的身上,映出一抹淡淡的輝煌。他回到了楚王府,穿過那雕梁畫棟的長廊,步入正廳,立即吩咐手下人為出使西涼之事緊鑼密鼓地做起準備來。
這時候,一名仆人匆匆而來,神色恭敬地稟報道:“王爺,工部員外郎安興貴求見。”李智雲聞言,不禁微微一愣,心中暗自思忖:安興貴?這名字我似乎未曾聽聞,他來找我究竟所為何事?雖然心中疑惑,但也無暇多想,忙道:“快請。”
李智雲在客廳中靜靜等候,不多時,便見門外走進來一位身穿深綠色官袍的男子。那人年約四旬,中等身材,臉龐略顯清瘦,但一雙眼睛卻炯炯有神,閃爍著精明幹練的光芒。他步伐穩健,快步走到李智雲麵前,恭敬地行禮道:“工部員外郎安興貴,拜見楚王殿下!”
李智雲以一抹和煦的微笑回應,輕輕擺手道:“安大人,請坐!”雙方落座後,安興貴似乎略顯拘謹,措辭謹慎地:“楚王殿下,下官冒昧前來打擾,實是有一事相求。”李智雲聞言,依舊保持著那抹溫和的微笑,點了點頭,道:“安大人,有什麽事但說無妨。”
安興貴微微斟酌了一下言辭,方道:“王爺,下官聽說您即將出使西涼。下官鬥膽請求,能否讓下官隨您一同前往?”
李智雲一聽,不禁大感意外。他眉頭微皺,不解地問道:“安大人,西涼地處偏遠,地脊民貧,條件極為艱苦。別人躲還來不及呢,你為何要隨本王一同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