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師承 “拜入太微前,我師承步天昴君。……

字數:6214   加入書籤

A+A-


    極致的安靜。
    比之方才眾人為了等待楮語出聲而出現的一次次寂然,  此瞬的靜,像是天地失色、萬物失語。
    遠處的觀星殿華美絕倫,殿上青天一去萬裏,  金日高懸,偶有美麗飛鳥成群掠過雲端。
    然而這些景象卻與台上人周身的星圖、星官、符文金印一並盡數淡了去。
    眾人眼中隻看得見她一抹燕頷藍色。
    心髒仍在快速跳動著,卻聽不見自己的心跳聲,仍在呼吸,  也聽不見自己的呼吸聲。
    百丈高的紫微頂上長風仍在穿行,亦聽不見一絲衣袍被吹動的響聲。
    隻有她剛落下的兩句話不斷、不斷地回響在眾人耳畔。
    她所學的這些功法皆自《鏡步天歌》心法中而來!
    傳承自步天宗!
    第一劍忽然抽手,  靈力旋即從他手中湧出,  泛起一陣更凜冽的寒氣,  穩穩托住險些落地的神農百草卷。
    書卷被靈力裹住的瞬間似乎凍得顫抖了兩下,  落入他手中時卷中百草幾乎都蔫了一蔫。幸而他一息也沒停頓,遞還給了身側怔愕失神的遊畏秋。
    遊畏秋這才回過幾分神來,後知後覺地垂眸看向自己不知何時鬆開的手,  他反手接過百草卷,也被第一劍附在其上尚未散去的靈力凍得一個哆嗦,終於徹底回過神來。
    雖回神,他的神情仍茫然,  握著百草卷看向第一劍,  問道:“我師妹方才說什麽?”
    這片極致的靜中,  遊畏秋忽然出聲,每一個字便都異常清晰。
    一旁同樣大驚失語的孟飛白與尉遲照聞言,也回過幾分神來,  下意識地偏過頭來看向二人。
    周遭聞聲的太微弟子皆如是。
    第一劍已收手垂於身側,另一隻抱劍在胸前的手同時落下,直接改換成了單手持劍。
    紫微頂數千人中,  饒是遠處高座上早早知情的兩位師叔也有所動容,唯獨這位華山名劍麵不改色,眼底微瀾已平,隻剩亙古不變的霜雪般銀色,啟唇答:“她所學的功法皆自《鏡步天歌》心法中而來,傳承自步天宗。”
    聲冷如常,不含任何情緒,字字清晰。
    然這一語忽如破境之風,猛地吹亮遍地餘燼下尚未徹底熄滅的火心!
    重燃起燎原之勢!
    “《鏡步天歌》!”
    “步天宗!”
    “小師姐說她這些功法來自《鏡步天歌》心法!傳承自步天宗!”
    “《鏡步天歌》……我等所學《後鏡步天歌》與北鬥峰弟子所學《新鏡步天歌》,皆是二宗祖師修補六千年前盛宗步天的《鏡步天歌》心法殘卷而來……小師妹此言何意?‘自《鏡步天歌》心法中而來’……她所學的究竟是與我等一般由殘卷修補後的另一本心法,還是——《鏡步天歌》本身?!”
    “六千年前世間星修皆入一個步天宗,力壓靈修千門百宗,為十四洲第一大盛宗!我等所學可謂皆傳承自步天!小師妹這句‘傳承自步天宗’又到底是何意?!”
    “能是何意?步天宗早已滅門!步天所有幸存弟子盡數殉道!大劫之後《鏡步天歌》心法也徹底失傳!常陳子祖師與北鬥峰破軍老祖雖是根據殘卷寫就《後鏡步天歌》、《新鏡步天歌》,但那殘卷也隨著新心法的完成而消散湮滅!小師妹怎麽可能修習《鏡步天歌》!除非自六千年前穿越而來!”
    “心法既然失傳,常陳子祖師與破軍老祖又是從何得來的殘卷?”
    “這……門中史籍雖未記載,但必然是機緣巧合、秘境奇遇!”
    “可是小師姐先前已有師承,若小師姐原先的那個宗門也得到了《鏡步天歌》殘卷或者直接得到了完整的《鏡步天歌》心法呢?”
    “若是如此,十四洲為何至今隻有我們太微與北鬥峰兩個星修宗門為世人所知?師妹原先師門的師長為何不早早將心法外傳而要等待師妹直至今時今日才在此向我等傳法?有步天真傳在手,師妹原先的師長為何無一人聞名於世?以及,師妹又究竟為何要拜入我們太微做掛名弟子?!”
    “這……”
    “因為楮語師妹原先的師父已死……”
    無數激動的問語中,忽然響起了四道回答聲。
    先是帶著幾分震驚與迷惘,而後猛地轉變成了極致的激動與肯定。
    “師門也——滅門了!”
    分別出自四人之口,內容卻幾乎完全一致!
    令他們周遭聽見這份回答的同門們立時更為驚愕,瞬間啞口無言!
    喧囂的人群中於是乍現三處靜默!
    如三滴墨汁落入清水中,靜默迅速向外擴散開來!
    幾息後,滿場沸騰人聲竟因此而平息!
    眾人的目光從台上楮語身上收回,若有實質,則可見數千道目光浪潮般一道接一道轉向散在廣場上人群中出聲回答的四人:
    祝枝、樊成光、於子平、周文。
    今年門中赴萊洲收徒之事,正是他們四人與另一位名為金震的金丹弟子負責。
    不過金震當時守候在蓬山頂天舟上,僅祝枝四人下蓬山收徒並尋到了楮語,四人也一同聽見了楮語所言其師門之事,收其為太微門掛名弟子。
    四人心中的震驚之情也全然不比其餘同門少一分。
    且為之更甚!
    因為他們不止知曉楮語原先的師門已滅門、原先的師父已死……
    還知曉她入道已兩年!因重傷致使主星星子破碎才修為停滯!
    兩年前入道……兩年前,十四洲……
    楮語立於台上,平靜地看著台下聲潮起而又落,眾人的目光去而又回。
    一對星眸中盈爍明光,與額間天印、周身星子金芒相映相融。
    “小師妹……師門已滅、先師已死?”
    “‘傳承自步天宗’……‘傳承自……步天宗’!步天宗雖在六千年前滅門,但步天弟子並沒有如傳言所述盡數死在六千年前!有一位……”
    金鈴聲分明早已散去,卻又忽然回響在眾人耳畔!
    還有利刃寒光與熊熊烈火在十幾名弟子的記憶中衝出!
    尉遲照便是這十幾中之一。
    萬寶節前夕,正是他領著楮語和十幾名初次參與萬寶節的弟子在雲上城行走,參觀各個寶行。
    而後在玄字精典行遇到了觀留裕帶領的北鬥峰弟子,遇到了北鬥秦雲英。
    “原來如此……”尉遲照愣愣地望著楮語,恍然道,“師妹當時突然對秦雲英發難,後又激他鬥法火燒玄字精典行,最後再戲耍他道了一句‘認輸’!”
    他算是比較穩重之人,但此時亦克製不住激動起來,語速愈發地快,“我一直不理解師妹為何要那般,若是因二人名號之爭,總覺不至於如此,師妹也完全不像是在意這等旁人所給予的身外名號的人。今時才終於知曉其間原因!”
    一旁的遊畏秋、孟飛白聞言齊齊看向尉遲照,大驚之餘,與他一般激動、期待地等待他說出下一句。
    附近聽見話語內容的弟子們也都看了過來。
    惟第一劍一人一動不動,一言不發,仍平靜地望著楮語。
    依然麵無情緒,心無波瀾,眸色冷淡。
    他知曉何為步天宗,知曉何為《鏡步天歌》,也大概知曉楮語的那兩句話言之何意。
    但他不知曉遊畏秋方才為何會因她的兩句話而連本命法寶神農百草卷都竟握不住,不知曉紫微頂這數千太微弟子為何忽而激動不已、忽而寂然無聲,反反複複,不知疲倦一般。
    不過也隻“不知曉”而已。他向來不知曉。
    更已習慣,自己向來無法與人共情。
    他握著問仙劍,望著台上人,等待她的下一句話或者下一個動作,讓他周身的這數千人再次安靜下來,或者變得愈發激動。
    她的一言一行能夠輕易牽動這數千人的情緒,在他眼中也是一種“法術”、一種實力。
    極其特殊。
    尉遲照的聲音,祝枝、樊成光、於子平、周文四人的聲音,台下無數猜測出答案的弟子的聲音紛紛響起,混融在喧囂雜亂的人聲中:“小師妹修習的應當就是《鏡步天歌》心法本身!而她拜入太微之前……”
    滿場人聲戛然而止。
    瞬間,數千道目光如潮,隨著周身之人的動作齊齊轉向台上。
    便見方才那名暈暈乎乎衝上鬥法台立在邊沿向楮語發問的弟子忽然再次上前,走近了楮語幾步。
    莫名地,竟就牽動台下所有人都忽然息了聲!
    “拜入太微之前……”他神色怔怔,啟唇出聲,代台下眾人向楮語問出了最重要的一句,“師妹拜入太微之前,師承哪位大能?”
    聲音都有些顫抖,且絲毫沒有察覺自己將一句話重複了一遍。
    話音落,紫微頂陷入寂靜。
    許多人心中其實已有答案,但仍抵不住想聽台上人親口道出。
    畢竟此事太過令人驚撼,饒是今日親眼見種種功法法訣,也實在難以置信。
    萬籟無聲。
    卷雲不舒,飛鳥不近,連風過都悄然。
    鬥法台上,半空的四麵法訣之牆不知何時已消散,環繞楮語旋轉的眾星官也落下,回到大霧般的闊大星圖中,星光在霧中朦朧。
    楮語靜立許久,聞問,終於彎眉,再次揚起微淺笑意,眸光明亮,與額間金色天印一並閃爍,溫聲:“拜入太微前,我師承步天昴君。”
    這一瞬的風如此溫柔,卻竟吹紅了她的眼尾。
    她終於如在金陵夢碎後見到的嘲坼一般,溫柔而驕傲地,說出了深藏於心許久的話。
    “我是步天宗弟子。”
    極致的靜。
    數千道目光凝滯,數千顆心止拍。
    千言萬語,千緒萬念,轟然消散在她的短短兩句話中。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