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第 147 章
字數:18098 加入書籤
珞佳凝下意識就想追問一句。可是冷靜下來仔細想想,又覺得不能。
他肯和她說,她卻要看清楚情勢,不能隨便把這個話題繼續帶開來。不然的話,真有個什麽被透出去的,她倒是無所謂,大不了回到現世。他卻會受拖累。
珞佳凝考慮清楚後,緩緩躺了回去,輕聲說:“四爺無論做什麽我都是支持的。睡吧。”
聲音雲淡風輕,正是他所想的那樣。
胤禛莞爾。
就知道她素來機敏,什麽都心裏有數,卻什麽都不會表露出來。她現在這樣說,顯然是聽明白了,而且還放到了心裏掂量了一回。不然,怎麽可能那麽平靜
“好,睡吧。”胤禛翻了翻身,側身對著她那邊:“你放心,無論如何,我都會保護好你和暉哥兒晨姐兒,不會讓你們母子三個受苦受難的。”
珞佳凝便笑了。
兩人在黑夜中略聊了幾句就都沉沉睡去。
第二天是新年伊始,也是宮中再一次沸騰起來的日子。
三阿哥夫妻倆一大早就急急地趕到了宮裏頭,給母妃榮妃請安。結果一到鍾粹宮才知曉,榮妃已經出了門,去翊坤宮了。
三阿哥和三福晉隻能急急地轉去了翊坤宮。
榮妃正在和宜妃說起來複立太子一事。
“那太子有什麽好的皇上居然還立他!要我說,其他的弟弟哪一個不比他強”榮妃說起來的時候氣得不行。
想那二皇子前段時間都還在她鍾粹宮旁邊的一個小院子住著,每天低眉順眼的,見了她都要恭恭敬敬的。
這段日子以來,她好不容易適應了前太子對她畢恭畢敬的模樣,結果突然起了波瀾,好家夥,對方居然又成了太子。
身份高低忽然這樣忽然那樣,倒是讓她這個離太子住處最近的人心裏難受了。
要知道當初太子身為二皇子住在那個小院子的時候,她也沒讓人多看顧他。反而偶爾手底下人故意給二皇子難堪,她知道後去沒阻止。
不知道他會不會記恨上然後反咬一口。
榮妃心裏又急又慌,卻不敢在宜妃跟前表露出來,隻能拿著帕子在跟前不住扇風。
正月裏的天,冷得人瑟瑟發抖,妃的臉上卻起了一層汗珠。
宜妃看在心裏並不表露出來,隻微笑著說:“你也不必那麽著急。姐妹一場我勸你一句,最近按兵不動,別在太子跟前多走動就行。過些日子,什麽恩怨也都煙消雲散了。”
榮妃斜了她一眼,用帕子半遮著口,壓低聲音說:“其實那時候二皇子說過想扶持我們三阿哥的。三阿哥也以為他會幫忙。誰知道這個人過河拆橋呢天天在皇上跟前顯露自己的低聲下氣,卻不曾說過三阿哥半個字兒的好來。但凡他真提點提點三阿哥,如今太子說不定就是……”
“這話可別說出來。”宜妃那手推了榮妃的帕子一下:“我也知道你想的那般是最好的。可是事已至此,就得往前看,可別再懊悔為什麽要聽那個人的了。”
其實宜妃也希望三阿哥能夠當太子,那麽身為兄弟兼連襟的九阿哥就也能跟著水漲船高了。
所以前一段時間她和榮妃走得頗近,這才有了榮妃今日來找她訴苦的這一遭。
可是世事難料啊,誰能想到會複立太子這一點呢
好在宜妃自認為自己和太子最近沒起過什麽大的衝突,就算是太子重新入了東宮,那也是無礙的。
所以宜妃再看榮妃在這兒嘀嘀咕咕抱怨,不免厭煩——都到了這個份上,太子人選已經定了,還嘮叨什麽呢。
有這空閑倒不如去皇上跟前賣個乖,說不定還能討一點兩點的賞賜。
宜妃有些不耐煩地盯著自己的護甲,心裏暗自念叨榮妃什麽時候能走。
外頭響起了小太監的通稟聲,不多會兒,三阿哥帶著三福晉一起走到了屋內。
見過禮後,三阿哥笑問榮妃:“母妃今兒好興致,居然來找宜妃娘娘說話了。”他順勢落了座,又示意三福晉跟著坐下。
三福晉如坐針氈,但是其他三個人都在那邊表麵上一團和氣,她就也隻能強笑著在這邊跟這。
幾個人幹巴巴說了些沒什麽實質內容的事兒。
三阿哥就順口提了一句:“聽說八弟那邊最近熱鬧著。”
宜妃:“這話怎麽說”
三阿哥便道:“那馬齊被皇阿瑪罷官之後,又被八弟拘禁起來了。聽說是皇阿瑪的意思。”
“讓胤禩拘禁起來了那麽好”宜妃拿著帕子掩唇笑了笑:“看那馬齊往後還敢支持胤禩不。”
這下子,富察家和八阿哥的梁子算是結下了。
一般按照正常人的思維,馬齊是不可能再和八阿哥走得近的。但,這位曾經的大學生兼太子太保的思維是不是正常人模式,那就說不準了。
榮妃聽後不由擰眉:“你沒事關心老八那邊的事兒做什麽。有空多想想自己的前程。”
其實,三阿哥雖然厭煩太子不曾真正在皇上跟前提點他,卻也不至於過於沮喪。
畢竟太子因為種種事情的緣故,已經和他是拴在一條船上的螞蚱了,兩人“誰也離不開誰”。
這樣一來,即便他自己沒當太子而太子重新複位,往後他的榮寵也是少不了的。
三阿哥沒想到自己母妃如此悲觀,便道:“我看鍾粹宮還有不少事情,母妃不如和我們一起回去看看吧。”好說歹說地把榮妃給帶出了屋子。
臨出門前,三福晉似是想到了什麽,停住了步子,回頭望向宜妃。
宜妃不明所以。
三福晉猶豫了下,還是輕聲與宜妃說了句話:“太子妃有意讓娘家和密妃娘娘那邊結親。”
“什麽!”宜妃忍不住驚呼出聲。
三福晉顧不上逾矩了,忙抬手掩住宜妃的口,又左右看看沒人留意到她們倆,她方才鬆了口氣。
“九福晉與我姐妹一場,我自然也希望九福晉好好的,九阿哥好好的,所以多嘴和您說一下。”三福晉道:“昨兒晚上皇阿瑪透露出太子複位的訊息後,太子高興,叫了三爺去喝酒。兩人飲了幾杯後,太子順口提了這麽句。三爺聽了,與我講了聽。我便想著和您說一聲。”
三福晉和九福晉同為董鄂家的人,即便三阿哥對九阿哥感情不深,三福晉卻還是要顧及自己娘家的。
她這番告知,無非是想讓宜妃和九福晉說一聲,順帶著讓九福晉和太子妃的娘家瓜爾佳家多走動。
要知道,太子既然複位,那麽以後繼承大統做皇帝的就是太子。太子妃自然就成了皇後,瓜爾佳氏也跟著榮耀起來。
等瓜爾佳家真的起來了,再去想靠攏就很難。現在趁著瓜爾佳家還沒徹底好起來的時候,和他們攀上關係,往後兩邊的關係能更牢固。
宜妃心裏一團亂麻,胡亂點了點頭:“行了,我知道了,回頭我和九福晉說說。”
三福晉這才放心地離去——三阿哥是太子那邊的人,而九阿哥是八阿哥那邊的人。
依著三阿哥的意思,自然是不想九阿哥九福晉好過的。
但她身為董鄂家的女兒,卻不能不為自家榮耀考慮考慮。
宜妃目送一行人走遠。
她在屋子裏坐了很久很久,方才盼來了遲遲來給她請安賀新年的九阿哥九福晉。
宜妃知道九福晉是個藏不住話的,而且腦子不太好使。她不放心在九福晉跟前說起來這些還沒確定的緊要的話題,就先找了個托詞讓九福晉暫時去了趟小廚房,又把九阿哥叫到了內室。
待到周圍隻他們母子倆了,宜妃方才問起九阿哥:“你可聽說了瓜爾佳家想和密妃那邊結親的事兒”
九阿哥最近已然憔悴了許多。
除夕前一天,八哥不過是進宮給皇阿瑪請安而已,卻被富察那沒腦子的三兄弟給拖累了,結果導致削爵。
好端端的八貝勒短短時間內成了八阿哥,任誰也受不了這個氣。
八哥正好又領了皇阿瑪賜予的拘禁富察兄弟的差事,昨日除夕都在忙這個。最後連除夕家宴也沒能參加。
九阿哥看著八哥那不甘心又落寞的樣子,心裏自然難過得緊。前兒一晚上都沒睡好,昨兒晚上也隻迷瞪了一個時辰而已。
今日自然是沒什麽精神的。
他現在腦子亂做一團,隻想著八哥的事情,哪裏還會去管什麽瓜爾佳氏的事兒
再說了,密妃那邊的十五阿哥十六阿哥都還年少,沒成什麽氣候,也不值當他為此費神。
雖然宜妃把話說得嚴重,九阿哥卻不以為然。
“他們願意結親就結親吧。”九阿哥道:“這豈不正說明了太子已經勢弱,遠不如以前風光了嗎”
宜妃一愣:“此話怎講。”
“若是太子鼎盛時期,定然是不屑於用結親這樣的事兒來拉攏十五弟的。畢竟十五弟現在還沒正式領差事,不成氣候。若真拉攏,也得是三哥四哥五哥那樣,在皇阿瑪跟前有臉麵,還有一定權勢在手的。”
宜妃想了想,覺得兒子說的有點道理。
九阿哥一心撲在八哥身上,不想再談論這些了,隨口道:“而且這件事也不一定會發生。母妃放心,我再走動走動,派人多去打探。等有了消息再和你說。”
宜妃叮囑:“那你可得趕快。萬一這個消息屬實的話,能攪了這麽一門親事也不錯。”
密妃的兒子雖然年少,可是少年總有長大的一天。
更何況密妃正當寵,可以在皇上跟前說得上話。
太子妃做事一向幹脆利落,既然太子有了這個想法,太子妃肯定會很快付諸行動。
九阿哥還惦記著八阿哥那邊,隨口應了聲“知道了”卻並沒太放在心上。
宜妃就有些緊張,生怕九阿哥那邊還沒安排妥當,密妃兒子和瓜爾佳家的親事就成了。
就在她擔憂了兩三天後,果不其然,她最不想看到的一幕終究是發生了。
大年初三那天晚上,康熙帝設了小宴,讓幾個妃位連同太子太子妃去了乾清宮,同他一起吃了頓晚膳。
就在晚膳剛開始不久,大家興致正好的時候,太子妃忽然執了一杯酒敬給密妃:“如今看十五阿哥年紀也不小了,可曾說親了不知道定下了哪家女兒”
密妃當時一心在皇上身上,沒覺得太子妃這個話有什麽,隻感到跟平常拉家常一般,於是她順口說道:“未曾定下人家。”
“那不如我給你提個人選”太子妃含笑道。
密妃這才警惕起來,卻發現遲了一步,隻能說道:“倒也不用。十五阿哥雖然長大了些,卻也不過十五六歲的年紀。再遲點說親也好。”
但是,一旁的康熙帝聽了,卻對這個話題十分感興趣,指了太子妃說:“你倒是講講,有什麽好提議”
太子妃笑道:“我那小妹妹現在已經十幾歲了,長得十分漂亮。我阿瑪額娘都很喜歡她,一直想著給她找一門好親事,還讓我幫忙看著。”
太子妃這個時候,笑眯眯地望向了密妃。
密妃臉色頓時一片慘白。
太子妃又道:“我瞧著十五弟一表人才,真是個不錯的孩子。就想著親上加親,豈不更好”
密妃氣得七竅生煙。
誰不知道她現在正得皇上盛寵太子妃這般,分明是拉了她和她的兒子們,要仰仗太子為生了!
密妃心底裏是不肯的。
太子雖然看似權高,卻實在不是個良善的性子。倘若兒子們和他徹底綁在了一起,往後太子這脾性再鬧出點什麽事兒來,她的兒子們也要吃不了兜著走!
密妃趕忙婉拒:“太子妃這話可真是太看得起我們胤禑了。胤禑一向玩世不恭,做事兒不太可靠。倘若太子妃把妹妹嫁給他,可真是一朵鮮花插……”
她沒有把話說完,而是輕笑著斜斜地望向康熙帝:“後麵的話不好聽,臣妾就不說來放到十五阿哥身上了。”
康熙帝倒也知道這些俗語,明白後麵沒說完的是什麽,忍不住哈哈大笑,指了密妃道:“也就你會這麽說自己兒子。胤禑哪裏不好了你竟是這麽說他。”
密妃又笑著說了點旁的笑話,到底是把這個話題給岔開了。
太子妃雖然臉上帶著笑,可臉色鐵青,唇角的微笑也十分不自然。
雖說皇上說的話裏話外有意是要複立太子,可這事兒八字還沒一撇。到現在,皇上都沒有說定什麽時候會下旨真正地讓太子複位。
現在她和太子倒是搬回東宮去住了,可這住得不踏實。
其實今日這個宴席,是太子妃提議讓皇上辦的。
正好是在新年期間,康熙帝的心情不錯,自然答應下來,按照太子妃的提議把這幾個妃位的都叫了來,大家一起吃頓飯。
太子妃就想在這裏拉攏人。
她總得在後宮裏找幾個可以利用的人,最好是皇上跟前得寵的妃嬪。這樣,寵妃在皇上跟前多吹吹枕頭風,說不明明日皇上一高興,就把複立太子的詔書給下了。
太子妃陰沉沉地看了密妃一眼,又忍不住環顧四周,考慮要不要從旁的幾個妃子下手。
最後,她還是把目光落在了密妃的身上。
惠妃是不行了,親生兒子大皇子被圈禁已經徹底沒了希望。
榮妃那邊,太子看不上。
宜妃太滑溜了拿捏不住。
至於德妃……德妃幾個兒子實在是太爭氣,就連太子在複位前都不敢隨意去動德妃和她的兒子們,太子妃更是不敢了。
良妃這個不爭氣的,唯一的兒子都保不住,隻能自己在那邊神色懨懨地歎氣。
隻有密妃和她的孩子們,可堪一用。太子妃如此思量著。她得盡快把密妃的兒子拿捏住,從而讓密妃不得不站在她們這一處。
新年很快過去。
伴隨著年味兒漸漸散去,四福晉也終於出了月子。
現在能夠隨意地到處蹦躂了,珞佳凝覺得整個世界都寬闊起來,大有天高氣爽任我行的肆意之感。
張廷玉離去,胤禛一時間沒有給弘暉找到合適的先生。
康熙帝十分喜歡弘暉這個乖孫子,特準許弘暉入宮和眾位年少皇子一起學習。
珞佳凝出了月子後,自然要進宮向諸位貴人謝恩,首先就去了皇上的乾清宮,多謝皇阿瑪讓弘暉過來學習。
康熙帝看到四福晉一來了,十分高興,見她進門就招呼著讓她坐下,又讓梁九功看了茶。
珞佳凝喝了會兒茶。等到康熙帝忙的事情告一段落了,方才笑著說道:“皇阿瑪最近氣色好了許多,瞧著倒是比我更為健康呢。”
康熙帝就喜歡旁人說他身體好,畢竟年紀大了身體狀況不比從前。
聽到兒媳這般說,他十分喜悅地笑道:“你是生孩子的時候虧了身子,慢慢調養便能好許多。”
說罷,康熙帝話鋒一轉說道:“你最近多調理調理。過些天有好事兒。”
看老人家這神秘兮兮的樣子,珞佳凝也有些奇了:“皇阿瑪該不會是想帶著我出去玩吧”
康熙帝忍俊不禁:“你這丫頭一向就是個聰明的。朕才這麽一稍微說,你就知道了。”說罷,他拿出了個簡單的圖,大概地指了指:“下個月巡幸畿甸。朕打算帶幾個得力的阿哥去。你家老四要跟著,永和宮那邊幾個都得去。我想,你也跟著的話倒是能幫朕看著他們。”
這就表示了,胤禛和十三阿哥十四阿哥都會去。
珞佳凝聽後心中欣喜,起身福禮:“多謝皇阿瑪!”
“別急著謝恩,你得趕緊調養好身子再說。”康熙帝道:“而且這一次,太子應當是會跟著朕一同前往的。前些日子他去塞外,也沒撈著怎麽玩。”
說到這兒,康熙帝不由話語一頓,臉色晦暗不明起來。
珞佳凝知道,上一次太子跟著康熙帝去塞外的時候,發生了十八阿哥亡故和一廢太子的事件,也難怪康熙帝一不小心提到了那個時間段後會是這個表情。
她便故意打岔,笑眯眯湊過去,裝作很感興趣似的詢問:“皇阿瑪,不知道這次您打算帶哪些兄弟們過去呢可否提前跟我說一聲”
康熙帝好歹是被她這一打岔給帶回來了思緒。
他輕籲口氣,把當年哪些不愉快統統拋去,大致寫了幾個字。
“朕有意讓這些人去。”康熙帝緩緩說道:“這是大致擬的名單,具體還沒定下。”
珞佳凝發現,皇上現在寫了的有太子,四阿哥,七阿哥,十三阿哥和十四阿哥。
沒有三阿哥,五阿哥和八阿哥。
就在她想著是不是三阿哥監國的時候,康熙帝猶豫了一瞬,又把去的名單上添了個“八”字。
珞佳凝心中了然,想必這一次是三阿哥監國,五阿哥輔佐了。
而八阿哥……
因為這之前的種種,康熙帝依然不信任八阿哥留在京城,生怕八阿哥再聯合諸位大臣把京城鬧得風雲變幻。
既然這樣,留他在京城倒不如一並帶走。最起碼帶走後是在自己眼皮子底下看著,放心些。
珞佳凝裝作自己沒看懂這些門道,笑著說:“這下子可真是有的吃有的玩了。幾位弟弟們在,能到處找到玩樂的地方。我這一趟跟去,必然不虛此行。”
康熙帝輕輕“嗯”了一聲,順勢道:“小十五和小十六朕也可能帶著,隻是還沒決定好。”說罷,他擰眉看著紙上的那個“八”字。
很顯然,他曾經也對這個兒子給予厚望。
畢竟當年他離京的時候,多次留了八阿哥在京中,要麽監國要麽輔佐太子監國。這一次他帶著這個兒子以不同的心境出發,那種感覺是難以言述的。
珞佳凝盡量找了幾個輕鬆的話題與康熙帝聊了聊。
比如晨姐兒最近胖了不少啊,又比如暉哥兒天天偷偷去看晨姐兒啊……諸如此類,都是孩子們的事兒。
康熙帝很喜歡聽孫兒們的事情,津津有味之餘,還不忘叮囑四福晉:“下次記得帶晨姐兒來。”
“兒臣遵命。”珞佳凝福了福身,又起身告辭。
康熙帝心事重重,雖然現在已經心情略寬解了些,還是悶悶的無法緩解。看她要走,就也沒有再多留。
出了乾清宮後,珞佳凝本打算去永和宮或者是寧壽宮。
這兩個地方先去哪兒都成,太後和德妃並不是特別在意順序,反正她心意到了就行。
今日本來她是打算先去寧壽宮的,畢竟皇祖母是長輩,先去見過最年長的長輩總是沒錯的。
可是聽了皇阿瑪的安排後,她又想去先找德妃說一說巡幸畿甸的事兒,畢竟四阿哥、十三阿哥和十四阿哥這一次都有可能跟著前往。
她這一猶豫的功夫,就被人從旁邊給叫住了:“四福晉安好,給四福晉請安。”
珞佳凝看這個小宮女瞧著有點眼熟,卻一時間想不起來是哪裏的了。
翠鶯在旁邊輕聲說道:“這位是密妃娘娘身邊的。”
珞佳凝恍然大悟,便問:“你今日找我來,可是密妃娘娘有事吩咐你”
“娘娘請四福晉到她那邊略坐一會兒。”小宮女道:“娘娘說了,四福晉若是來了,有好吃的好玩的。若是不來,那好吃的好玩的可就沒了。”
她這話一出來,馥容就忍不住微微笑了起來。
現在已經滿宮上下都知道四福晉愛吃愛玩,四福晉走哪兒,大家都能用這個來“誘惑”她。
珞佳凝倒是覺得密妃這話裏有話。
密妃此人做事兒從來都是會想很遠的,不一定的為了眼前的利益。
比如她讓小宮女傳的話,這次不去,好吃的好玩的為什麽沒了難不成,往後不是一路人,想給也給不了
珞佳凝主意已定,就與小宮女道:“既然有點心,那我自然是要吃的。你且前頭帶路吧。”又使了個眼色,示意身邊人轉道去密妃那裏。
密妃現在身為妃子,自然居於一宮主位,現住在景陽宮。
珞佳凝到的時候,密妃正坐在屋子裏發呆,聽聞四福晉來了,趕忙喊道:“快請四福晉過來!”
想想不放心,她又親自迎了出去。
珞佳凝在院中央就遇到了密妃,兩人互相對視一眼,齊齊選擇了先不說要緊事,而是談起了孩子們。
你說一句十五阿哥十六阿哥,我就說一句暉哥兒晨姐兒。倆人都是當母親的,聊起孩子的話題來滔滔不絕,走到屋子門口了都還能順口接上話。
待到在屋子裏坐定,密妃說了句:“你們都出去吧,我和四福晉說說晨姐兒的事情。”這就將人全部屏退了。
待到屋門從外頭被人關上,密妃就也不再遮掩,直截了當地說:“福晉許是聽說了吧瓜爾佳家想要把女兒嫁給胤禑的事兒”
這個事情,珞佳凝倒是真聽說了一耳朵。
雖然她今天是頭一次出門,可是德妃和胤禛沒少給她遞各種消息,還有兩個弟弟十三阿哥十四阿哥,更是大事小事都往四阿哥府邸跑,生怕四嫂漏了什麽關鍵事情不曉得。
這個瓜爾佳家和十五阿哥的事情,珞佳凝便是從十四阿哥那邊聽說的。且是德妃告訴了十四阿哥,千叮嚀萬囑咐讓他務必把消息帶給四嫂的。
“多少聽了一點。”珞佳凝疑惑著:“莫非娘娘找我過來,就是為了這個”
密妃一著急就拍了大腿一下:“可不就是這個事兒嘛!”
看到她不經意間這麽急了的動作,珞佳凝倒是覺得這位娘娘帶了點可愛的氣質,說話便和緩了些:“不知道娘娘尋我是為了什麽”
“我不想和太子妃娘家結親。”密妃斷然道:“倘若是以前,我被豬油蒙了心,許是還會巴結他們家。可是現在。我不想了。”
如今她的妃位已經拿到,她十分滿意現在的狀況,即便是不求人也能有個安穩日子,且還能庇護自己的孩子們。
她已經知足。
現在太子妃拉攏她的舉動,她非常不喜歡。但她又不能太過明目張膽地拒絕太子妃,那樣顯得她不識好歹,很可能會讓太子起了念頭要針對她的兒子們。
密妃自己倒是無所謂了,就怕孩子們被太子“惦記”上。從她多年的觀察看來,太子這個人睚眥必報很記仇,真被他記恨了沒什麽好果子吃。
所以她想求四福晉幫忙指一條明路。
不管怎麽說,兒子的前程和幸福都很重要。
珞佳凝其實本來是不會去管密妃這邊的事情的。
但是,她聽胤禛說,十五阿哥和十六阿哥十分懂事,時常護著自家四哥。有人在歪頭說四哥壞話,兄弟倆也會據理力爭,不讓人說四哥半個字兒的不是。
珞佳凝不為自己,為了自家四阿哥,看在兩個懂事弟弟的份上,她也會盡量幫一幫密妃。
“既然如此,娘娘不如先拖一拖。”珞佳凝想到了剛才自己去乾清宮的那一趟:“我剛出月子,已經一個月沒出過門了,現在外頭情形如何我也不清楚。若娘娘可把這事兒拖上一個月,許是能出現轉機。”
密妃知道四福晉是個聰明的,忙問:“福晉這話怎麽說”
珞佳凝道:“有個事兒,皇阿瑪與我提了,還沒和旁人提起來過。下個月皇阿瑪巡幸畿甸,會帶幾個皇子同去。我想辦法讓皇阿瑪帶著十五弟十六弟同去吧。”
原本拖上一個月,就有可能出現轉機。
倘若能讓十五阿哥和十六阿哥再跟著皇上身邊繞這麽一圈,說不定皇上那邊就能給十五阿哥定下什麽人。
隻要皇上心裏有了主意,那就不是太子妃能決定的了。
其實皇上本來就說了可能會帶著十五阿哥和十六阿哥同去,隻是沒定下來而已。
但是,珞佳凝已經提前透露了消息說皇上會帶人去畿甸,就不方便再說自己看過那個名單、和皇上談論過名單的事兒了。
這樣就顯得她“太特殊”了,很容易給四阿哥招黑。
倒不如先不說十五阿哥和十六阿哥的事兒,隻說幫忙提一提。反正能成的事兒,後麵順水推舟就行。
密妃感激不已,拉著四福晉的手不肯撒開:“孩子的事兒就先托付給四福晉了。”
“我也隻能盡力而已,皇阿瑪的決定,哪是我們能左右的”珞佳凝道:“十五弟對我家四爺一向友善。四爺說過,十五弟十六弟和十三弟十四弟年齡相仿,當年一起在學堂也都很合得來。弟弟們的好,四爺都記得。”
她這樣簡簡單單就把“功勞”都推給了四阿哥。
密妃記得了,暗中想著往後得讓兒子們繼續對四哥更好一些,笑道:“四福晉這次來得久了,我也不多留你了,免得遭人閑話。倘若四福晉有什麽事兒,自來我宮裏吃點心就成。”
珞佳凝發現,這個密妃現在站在高位後,倒是心思通透了許多。
可能是為了兒女謀算多了後,做母親的都能變得愈發堅強也愈發能看透世事吧。
珞佳凝這便起身離去。
路上的時候,身邊的幾個丫鬟對四福晉被密妃留下來說話感到疑惑,不知道四福晉和密妃說了些什麽。
但是,有關別的主子們的話題,珞佳凝是不能隨便提到的。
珞佳凝就笑道:“密妃娘娘那兒有個可心的伺候的人,娘娘有心給她找個好人家,一時間尋不到人。想著我平時有鋪子田莊,還有不少的管事掌櫃,想著讓我給她那可心宮女找個良配。”
綠梅在旁喃喃:“為什麽要嫁人啊我覺得做丫鬟一直跟著主子就很好啊。”
她並不喜歡嫁人的那種感覺。
在她看來,每天伺候好福晉,然後做點自己喜歡的事情就足夠了,等到年老的時候,就跟宮裏的老嬤嬤似的,跟在主子身邊,吃好喝好,不用操心一大家子夫家的事兒。
這才最為閑適。
翠鶯道:“即便跟著主子,也可以自己生兒育女,不影響的。往後自家的孩子們繼續照顧主子的孩子,這不一代代下去,都很好麽。”
她的想法是,自己做個忠奴,自家的孩子也是家生子,繼續伺候暉哥兒晨姐兒,一代代下去,關係都很好,簡直很棒。
馥容見她們倆就這個事情都還能吵開,不由頭大:“好了好了,這個不用提了,夫家自有安排。”
珞佳凝笑道:“馥容說得對。別說旁人了。你們幾個的婚事,我已經心裏有了數。”
翠鶯奇道:“您還真給準備了啊”
“早就在觀察了,已經盯住了好幾個很不錯的。”珞佳凝腳步輕快地說著:“回頭給你們幾個細細說說,你們就也不用羨慕旁人了。”
她早些年就有意把她們幾個嫁出去,可是她們都舍不得她,非要跟著她多待幾年。
結果就都成了大姑娘。
珞佳凝向她們幾個作了保證,就算是讓她們嫁人,也都是嫁給她身邊做事兒的,這樣一來,她們出嫁後依然可以跟著她。
翠鶯羞得直跺腳:“福晉!誰羨慕那些人了奴才最想跟著您,您不知道”
馥容臉頰微紅,倒是鎮定些:“多謝福晉安排。”
她們堅信,福晉給她們找的相公,一定是能力強且人品好的。福晉對她們的心意,她們都知道。再沒哪個主子像福晉這樣真心對身邊人的了。
所以即便現在福晉沒告訴她們,選擇的人是誰,她們卻也半點都不擔憂。
一旁的綠梅卻是臉色慘白。
翠鶯用胳膊肘搗了搗她:“福晉給安排好的,你還不知足麽”
綠梅揪著手指頭:“可我真不想嫁人,我就想繼續伺候福晉。”
翠鶯雖然十分無語,但,人各有誌,她也不好對綠梅的決定多說什麽,隻能不解地搖了搖頭。
說著話的功夫,一行人就到了永和宮。
德妃正在這兒等著呢,見到四福晉來了,忙讓人把她請了進來,又道:“你今天才剛出月子就跑來跑去的,也不怕虧了身子。”說著讓人端了碗補湯來:“這是讓人今兒一大早就熬上的,看看合不合口味。”
珞佳凝笑著應了聲:“溫度正好。想必母妃特意讓人溫著的。”她拿著碗地時候不經意一抬頭,便看到了德妃花白的頭發。
想當初,母妃也是一頭烏黑頭發,美麗溫婉的。不知道什麽時候開始,歲月已經在她美麗的容顏上烙下了痕跡。
珞佳凝覺得心疼,強忍著心酸,把碗裏的湯一飲而盡。
德妃微笑著看自家兒媳,看她喝完了,十分高興,甚至親自拿了帕子給她擦了擦嘴角。
晚上回到家後,珞佳凝把今日的事情一五一十都告訴了胤禛。
“當時沒辦法立刻和四爺聯係上,密妃這事兒又問得急,我就自作主張了。”珞佳凝道:“隻是不知道合適不合適。”
胤禛十分讚同她幫十五阿哥一把這件事:“胤禑和胤祿都是不錯的孩子,他們需要的時候我們搭把手,不為過。”
而且,當初十八阿哥故去的時候,十五阿哥和十六阿哥這兩個哥哥的做法也讓他十分動容。
旁的不說,這倆兄弟的親情觀念是很重的。在他們倆看來,護著兄弟簡直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所以胤禛方才對他們倆多加留意了些,還不時地把他們倆“照顧”他的行為告訴了四福晉。
那時候還隻是隨口一提而已,卻沒想到有了如今的這些境遇。
“你那般叮囑密妃,倒是很好。”胤禛忍不住讚道。
珞佳凝便道:“我當時就想著,十五弟和十六弟的事兒,能幫一把就幫一把。旁的不說,我們多照顧她孩子一分,往後她也能多照顧母妃一分。”
胤禛聽後一愣,不由笑了。
四福晉這個想法倒是和他不謀而合。
雖然他不想承認,卻也不得不麵對一個事實——德妃已經年紀越來越大了,現在初現老態。
而密妃還很年輕。
倘若密妃肯承他們夫妻倆的情的話,往後密妃在宮裏就能多關照一下德妃。
宮中地位最高的一共有六位妃子,除去兒子已經不成了的惠妃和自己扶不起來的良妃外,還有四妃。
有密妃幫扶一把的話,德妃在宮裏的日子能夠好過很多。
胤禛望著自家妻子的笑容,覺得心中愈發熨帖。
有她在,他的母妃和弟弟妹妹們都越來越好了,每個人都過的很順遂很開心,這就足夠。
胤禛一個沒忍住,低頭吧唧在自家媳婦兒額頭上親了一口。
珞佳凝忍不住推他:“四爺做什麽”
這家夥又發什麽瘋。
胤禛看著她一臉嫌棄的樣子,不由哈哈大笑。
他發現在自己眼中和心裏,她這般的模樣居然也十分漂亮。
他真是沒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