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9 第 209 章
字數:10924 加入書籤
秋日的時候, 風景正好,到處都是欣欣向榮的景象。晨姐兒和溎哥兒倆孩子的婚事熱熱鬧鬧舉辦起來。
晨姐兒是從宮裏嫁出去的。當時德妃就忍不住了,哭了好幾場。等到晨姐兒被張若溎接走, 德妃看著空落落的屋子, 隻覺得透心的涼, 整宿整宿都睡不著。
這個時候就體現出來了隔代親的真諦——說起來七公主和十四阿哥也是從小跟著德妃長大的, 他們二人離宮的時候德妃雖然傷心,卻也不至於這樣哭幾天都不停歇且好幾日睡不著的地步。
現在晨姐兒出嫁離開,德妃的傷感明顯遠比七公主和十四阿哥離宮時候要嚴重許多。
珞佳凝和胤禛商量了下,把弘曆送去了永和宮陪伴德妃。
本來珞佳凝想把顯哥兒送過去的, 現在顯哥兒已經挺大了,跟著先生們在宮裏讀書也讀得很不錯,規規矩矩十分可愛。
但是胤禛卻覺得元壽更合適。
元壽這孩子什麽都好,就是話太多。不過話癆也有個好處, 能讓冷清下來的永和宮重新熱鬧一些, 也免得德妃睹物思人, 想起往日晨姐兒相伴的日日夜夜。
珞佳凝思量了下, 覺得也可,就怕德妃嫌太吵, 於是帶著弘曆和弘顯倆孩子一起去了永和宮,看看德妃喜歡讓哪個孩子陪在身邊。
不得不說, 胤禛還是有些了解自家娘親的。最後德妃果然選擇了弘曆跟在自己身邊。
但是, 弘曆自己對皇額娘和皇祖母提了個要求:“我可以日日在永和宮這邊。不過,我已經許久沒有跟著富察先生學習蒙文了。我能不能還和以前一樣,時常去先生家裏學習啊?”
德妃笑道:“這個好辦。讓馬齊時常進宮來教你,不就好了?”
弘曆低著頭扭著身子有些不樂意:“……我還是想去他家裏學習啊。”
珞佳凝一看這臭小子的模樣就知道他在想什麽:“你不就是想和李榮保家的小格格玩嗎?讓你去就是了。你有話直說便是,誰還能拘著你不去找她玩呢。”
李榮保是馬齊的親弟弟, 富察小格格時常去伯父也就是馬齊家玩,一來二去的和弘曆關係很好。
弘曆聽聞皇額娘的話後驚喜萬分:“當真?那兒子謝過皇額娘了!”說著居然規規矩矩行了個禮。
德妃看得高興,笑著說:“喲,看來元壽很喜歡富察家那個小格格啊。見不到也沒事。你現在也有十二歲了,這兩年她差不多也能說親了。皇祖母做主,把她許給你,你看如何?”
一向麵皮比較厚的弘曆,居然紅了臉,哼哼哧哧半天說不出話來。
德妃覺得這事兒有戲,朝著兒媳看了一眼。
珞佳凝笑道:“既然皇額娘都開了口,那我就和皇上說一聲,擇個日子找馬齊和李榮保談談這事。”
德妃含笑點頭。
弘曆頓時開心起來,撒歡似的跑到了院子外頭,又往東宮衝去——他得趕緊把這個好事兒告訴哥哥,讓哥哥和他一起分享分享這種開心。
孩子們的事情有了眉目後,珞佳凝閑來無事,便去了趟乾清宮,順道送了羹湯給胤禛解解渴。
誰知她進入屋內,才發現胤禛正愁眉不展著盯了眼前的一些文書,顯得十分疲憊。
“皇上若是乏了不如歇息一下。”珞佳凝道:“這裏有些湯水,若是皇上累的話不如吃點東西略休息休息。”
胤禛牽了妻子的手在旁坐下,把手中拿著的東西給她看:“我雖然知道先帝爺當年四處征戰花費了不少銀錢,卻沒想到虧空那麽大。”他這般細數著:“昨兒十四弟給我來了信,說西北戰事缺乏糧草銀錢。我催促各部官員的時候,才發現國庫已經撐不住了。”
珞佳凝看了看那些文書後也是大為驚訝,沒想到國庫已經這樣空虛。
而胤禛體恤民情,不願意讓嚴苛的稅賦使得百姓受苦,一來二去的倒是真的缺錢,需要的時候又拿不出來了。
好在現在後宮裏除去先帝爺身邊的舊人外,便隻有她這麽個主子在。胤禛沒有旁的妾室,反而是能省下來不少銀錢。
“皇上目前大概缺多少銀子?”珞佳凝輕聲問。
胤禛斟酌著說:“少說也得個兩萬兩應急。後麵銀錢接上了,省著點用應該也不至於像現在這樣捉襟見肘。”
珞佳凝看不過幾萬兩銀子而已,自己掏腰包給胤禛暫時解了燃眉之急,直接給了他五萬兩。
“既是如此,我的那些田莊鋪子就先不給旁人了。”珞佳凝道:“反正攢下來的家業也是要留給孩子們的,晚一些給他們的話也沒什麽。”
翠鶯和馥容都被她留在了宮外,和她們的夫君一起,幫忙打理著她那些鋪子裏的事情。二人畢竟是有家室的人了,倘若還在宮裏蹉跎歲月的話,陪伴家裏人的時間就會少很多。
而綠梅也被婉姐兒留在了宮外,跟著立管事一起,幫助皇後娘娘處理那些田莊上的事務。
這些當年跟在四福晉身邊的老人,如今都被四福晉調教成了能夠擔得起一方大任的人,會做許多事情,行事也都幹練果敢,比起旁人家的侍女來說要厲害許多。
原本珞佳凝還想著把自己鋪子的那些事務都交給旁人去做,畢竟她貴為皇後之後,再處理鋪子的事情好似不太妥當了。
隻是婉姐兒實在不適合做生意,做事太實誠一點都不圓滑。是以珞佳凝隻能把這些事兒繼續自己做著,而後再慢慢細看讓誰來接管比較好。
但看現在康熙帝故去後,留下了一大堆爛攤子給胤禛,而且最缺的東西就是,錢。
珞佳凝索性繼續拿捏著自己的店鋪和莊子,又暗暗思量起來怎麽繼續擴大生意才好。
她想,反正自己最喜歡賺錢了,倒不如繼續多多賺錢。
後宮的用度自然是有後宮的一套章程,該怎麽花用照舊來就是。
至於她的錢,就是來為胤禛分憂解難,另外也是為了自己過得逍遙的。
倘若她多拿一些銀子出來的話,多出來的錢交給胤禛,胤禛就也不用那麽辛苦地填補那些國庫的窟窿了。剩下的,也足夠他們夫妻倆好好繼續生活。
如此一來,想必胤禛就能少一些煩心事,不再為這些朝中瑣事煩憂的同時,亦是能夠變得長壽一些了。
既然新帝登基了,那麽,李衛和郭絡羅氏的婚禮就也變得順理成章起來。
隻是,胤禛借了珞佳凝的口提醒這兩口子一件事。
——李衛妻子的名字,絕對不可能出現在史冊記錄上。
郭絡羅氏畢竟是當年的八福晉,又和八阿哥和離過。倘若她再被史冊記在了李衛的名字後麵,說起來也太不給皇家臉麵了。
倒不如不寫,兩人自過好自己的生活便是。
對此,李衛和郭絡羅氏都十分爽快地答應下來。對他們倆來說,能相知相守一輩子就是很好的了,對於那些虛名之類的事情,他們不在意。
幸好新帝寬厚仁愛,不然就他們倆這樁親事,都辦不成的。
李衛自此對雍正帝感激不盡,做了一輩子的忠臣。
本來八阿哥都已經消停了一段時間了,可是李衛與郭絡羅氏的婚事舉辦之後,八阿哥府上又鬧了一陣子。
據說是八阿哥天天宿醉,搞得府裏雞犬不寧,府裏他後來新納的小妾苦不堪言,甚至開始一哭二鬧上吊了。
這個事情被“有心”的大臣在朝堂上寫在折子遞了上來。
胤禛沒有對此當場表態,而是在下朝後跑到了坤寧宮,和自家媳婦兒商量起這件事。
“我想著老八他們也是太閑了。”胤禛說起八阿哥的種種,不由擰眉,麵容愈發冷肅:“他若是平日裏這般還好。偏偏在郭絡羅氏成親的空檔做出這種姿態,也太可笑了些。”
當年郭絡羅氏對八阿哥一往情深,偏八阿哥不在乎她。
現在人家改嫁給了一個隻愛她一人的好男人,八阿哥又在那邊鬧騰起來,別說朝臣和百姓們了,就連胤禛這個做哥哥的都覺得反胃。
“正好有人又借了這個檔口說事兒,講老八是因為鬱鬱不得誌方才如此。我看倒不如這樣。”胤禛斟酌著說:“我封他一個親王來朝中做事,一來不讓他這樣頹喪下去。二來,他如果在朝堂上,若是再敢這樣鬧,我也有理由治他的罪。”
珞佳凝十分無語地看著自己老公。
這胤禛是什麽真心話都敢給她說啊,這種暗戳戳的打算也好講出來的?!
關於封八阿哥為親王的事情,珞佳凝倒是覺得不必特意表現這種“大方”。
“你的努力有目共睹。老八的所作所為,別說是全朝上下了,就是在民間也都有許多人知曉。”珞佳凝道:“既然如此,我們照顧好身邊的弟弟們便罷,老八那些人,給他們應有的俸祿平平靜靜過完這幾年就好。”
八阿哥雖然年輕的時候爭來搶去鬧得很歡唱,可是這幾年反而沉寂下來了。
不知道是不是八福晉幸福的婚姻給了他很大的打擊,又或者是他現在孤家寡人身邊沒什麽真心待他的女子陪伴。
總之,伴隨著年歲增長,八阿哥現在每天就是賞花逗鳥而已,沒甚旁的事情。
珞佳凝覺得,與其讓他重新摻和在政務當中而後又燃起來鬥誌,倒不如就這樣消停下去。大家都有個平和的結局也不錯。
……這樣一來,她如此“端莊賢淑大方得體”,係統裏的成就點就又能多了許多……
麵對著四福晉的建議,胤禛很是仔細的考慮了下,最後頷首應了:“聽你的。左右老八的事情目前來說也都是家事,你這個做嫂嫂的做主就好。”
說罷,他就再也沒提過讓八阿哥九阿哥和十阿哥入朝為官之事了。
家庭和睦,後宮沒什麽幺蛾子出現。國庫虧空的事情得到緩解,雍正帝心情大好。
於是,當有人再參八阿哥和九阿哥、十阿哥他們有“謀逆”之心的時候,雍正帝壓根就沒把他們幾個當回事。
“不過幾個跳梁小醜而已,成不了氣候。”胤禛淡淡道:“他們即便是有那個心思,也隻能是有些心思而已,做不出旁的實事來。”
各個地方都不缺搞事情的,更何況這是朝堂上,更是不缺攪事精。
皇上那幾句“跳梁小醜”的言論出來後,傳到了八阿哥的府上。
十阿哥當時就怒了:“老四他什麽意思!難道說咱們幾個在他眼中竟然就是個不成器的嗎?他自己心機深得了皇阿瑪的傳位,他就覺得自己很本事了?憑甚瞧不起咱們哥兒幾個!”
說著十阿哥就擼了袖子,很有想要衝進宮裏和當今聖上大幹一架的樣子。
九阿哥聽了這些話後,卻是喃喃著有些出神:“……我聽著這話,倒像是四嫂的語氣。”
四嫂說話做事向來有些和旁人不一樣。
而皇上這樣說話,不像是他平時的語氣和措辭,倒是真的很像是四嫂說了後,他照著她的話來了這麽一遍。
十阿哥不服氣,朝著九阿哥飛眼刀子:“你什麽都是‘四嫂四嫂’的。她以前在宮裏還是四福晉的時候,尚可算得上是你‘四嫂’。後來成了‘雍王妃’後,她做的哪一點事情對得起你這一句‘四嫂’了?”
十阿哥脾氣躁說話不經大腦,這些九阿哥都知道。
但是九阿哥可以容忍十阿哥說旁人,卻容不得他說四福晉的半句不是。
“她便是對你們不夠好,對我也不錯了。怎就當不起我這一聲喚了?”九阿哥脫口而出駁斥道。
說完後,他自己愣住了。
八阿哥見他如此,不由歎了口氣。
即便八阿哥再怎麽不喜歡皇後娘娘,這個時候也不得不說了一句公道話:“皇上一向多疑謹慎,睚眥必報。現在這般寬和,想必是皇後娘娘從中調和又勸說過的。”
這話是對十阿哥說的。
語畢,八阿哥見十阿哥不服氣地扭過頭,但是沒有再反駁了,於是又望向了九阿哥:“我現在都到了這個田地,也不妨講一句實話了。皇後娘娘從小就把你當親弟弟看待,這次要不是你摻和在了裏頭,她恐怕不會多嘴勸皇上這麽幾句。”
若是皇後娘娘不勸說這幾句,憑著老四那個有仇必報的性子,弟弟們他不敢說,八阿哥覺得自己絕對不會善終。
可是如今,有了皇後娘娘那幾句勸,他好歹能夠繼續過著安穩生活了。
隻遺憾的是,即便現在生活平穩,即便現在他沒了那種爭強好勝的心思隻想平平安安度過餘生,可是那個願意陪著他願意和他相伴一生的女子,卻已經站在了旁人身邊,永遠不可能回來了。
思及郭絡羅氏往日種種對自己的好,八阿哥不由得鼻子發酸,眼睛濕潤。
九阿哥聽了八阿哥的話後,不由得想到了自己小時候和四嫂相處的點點滴滴。
每每他有什麽事情求到了四嫂的跟前,四嫂就沒有不答應了的。即便四嫂數次都說自己是“為了賺錢”才幫忙,可哪一次她賺到的錢不是憑了她自己的本事?
她就沒有一次刻意從他這邊拿銀錢的。
說起來四嫂肯幫他,也不過因為他是她的九弟而已。
九阿哥回想起往日那些事情,不由得潸然淚下。
十阿哥有些暴躁了,指著九阿哥與八阿哥道:“八阿哥你看看他,什麽事兒啊。”
但看八阿哥的眼睛也不知道怎麽的有些濕潤了,十阿哥終於冷靜了少許,摸摸鼻子說:“你看看你們倆,被老四罵一句‘跳梁小醜’反而能感動成這個樣子。至於麽。”
至於不至於,其實隻有當事人自己明白了。
十阿哥作為無憂無慮從小到大沒什麽大智慧的人,是永遠無法理解那兩個哥哥的心思的。
又到了一年的除夕。
去年因為皇上駕崩沒有舉辦家宴,今年倒是熱熱鬧鬧辦了一場。
十阿哥如今獲封“怡親王”,心情大好之餘,忍不住多喝了兩杯。之後有些上頭,暈暈乎乎連路都走不完整了。
珞佳凝見狀,就讓蘇培盛扶了十阿哥去乾清宮歇息。
十福晉十分歉然,跟著皇後娘娘來到了乾清宮這邊,抱歉地說道:“十爺就這個性子。高興不高興的就來兩杯,不喝醉了不罷休。如今倒是擾了皇上和娘娘歇息了。”眸中滿是緊張與後怕。
如今胤禛還在家宴上,十阿哥是內室裏麵休息著,這外間的主子隻有珞佳凝和十福晉二人而已。
珞佳凝屏退了身邊的人,拉著十福晉在一旁落了座。
“皇上就算是有再多的兄弟,最親的也還是十弟與十四弟。”珞佳凝輕聲說道:“如今十弟幫著皇上處理朝中政務,而十四弟幫著皇上鎮守邊關。兩個弟弟一文一武在幫助皇上,皇上感激和心疼他們還來不及,怎會怪罪他們一點兩點的小毛病?”
十福晉還是坐立不安:“可是,可是君臣有別,再怎麽說……”
“再怎麽說,君臣有別也隻是對那些單單隻是‘君臣’的來說。”珞佳凝含笑道:“十弟就是皇上的親弟弟。弟弟醉了在哥哥的屋子裏休息一下怎麽了?平常人家的兄弟都可以,到了咱們這兒就不行了?這是哪個給的道理?”
十福晉垂眸想了一會兒,歎了口氣:“我也不瞞著四嫂了。其實十爺這幾個月過的有些緊張。他生怕自己做事兒不夠周全。增一些的話,就逾越了君臣的本分。少一些的話,又傷了兄弟和氣。倒是不知道該怎麽辦才好了。”
其實這個現象,珞佳凝和胤禛早就已經發現。
胤禛不止一次在晚上的時候和自家媳婦兒抱怨幾句,說十弟這些個月都不和他親近了。偶爾他單獨留了十弟說話,兩人就如普通君臣一樣生疏。
雖然胤禛說的也不過七八次而已,但他本來就是很少抱怨的人。說了這麽幾回,已經是他十分在意的跡象。
珞佳凝因此才想著和十福晉多講幾句,免得他們夫妻倆再想太多,真的傷了兄弟和氣。
“你且讓十弟放寬心就是。”珞佳凝溫聲道:“你就和他說,倘若他覺得四哥高高在上的與他生分了,就多想想我這個四嫂。有我在,斷然不會讓弟弟們吃虧的。在皇上那邊受了什麽委屈,隻管來找我。我給弟弟們撐腰!”
皇後娘娘這番話說得氣勢磅礴,十福晉聽了後,忍不住笑了起來。
“四嫂還是當年那模樣。”十福晉說著說著,不由得眼睛有些濕潤:“我們夫妻倆總是想著,如今四哥四嫂是皇上皇後娘娘了,該怎麽對待才好。總覺得疏遠了不是,親近了又不對。如今看到了四嫂這般,我的心算是放下來了。”
珞佳凝緊了緊握著她的手:“放心就對了。你們隻管記住,旁人也就罷了。永和宮裏一起長大的咱們幾個親兄弟姐妹,那情意是旁人比不得的。當初敏妃娘娘在世的時候,十阿哥尚在長春宮住著時,皇上能怎麽關照十爺。那麽到了如今,皇上就能怎麽關注十爺。”
十福晉正要應聲,卻聽旁邊裏間門口處傳來了幽幽一聲歎息。
珞佳凝和她一起循著聲音望過去,才發現十阿哥不知道什麽時候已經醒了過來,正扶著裏間通往外間的那一道門怔愣出神。
“四嫂說的極對。當初我在長春宮生母連個位分都沒有,而四哥是皇後娘娘撫養著的半個嫡出皇子,我倆身份天差地別,他都能不嫌棄我出身對我如親弟弟一般。如今我和他身份相差還沒當年那麽大,他怎會不認我這個弟弟?”十阿哥出神喃喃說道:“我也是太混賬了,怎麽就能忘了四哥當年的情誼呢?”
珞佳凝看他宿醉還沒完全清醒,示意十福晉過去扶著他,又道:“現在想通也不晚。皇上孤家寡人,許多親人都已經遠離他。我隻希望我們永和宮的幾個人擰成一股繩,與他一起支持他。旁人如何我不介意,但是弟弟你是他看大的,一定不要和他疏遠了。”
十阿哥認真頷首:“四嫂的話,弟弟記住了。多謝四嫂點醒了我,不然我再那樣作下去,怕是要傷了四哥的心意。”
珞佳凝看他雖然好似還有些醉著,但是思維是清醒的。她終是鬆了口氣,笑著應聲。
新年新氣象。
第二天大年初一,十阿哥在乾清宮內室幽幽轉醒後,也沒急著離開,而是和皇上皇後娘娘一起吃了個早餐。
之後,十阿哥又以怡親王的身份,幫著皇上去各個親友家裏走了一趟。特別是五公主七公主五阿哥和十四阿哥在京的府邸那邊,更是鄭重對待。又跑了趟張廷玉家,探望過這位教導了所有皇子公主的啟蒙先生。
雍正帝自從繼位後,身邊女子便隻有皇後一人而已。二人一共有四子二女六個孩子。
夫妻倆一生和睦,子女均成才。
孩子們的啟蒙師父張廷玉官至大學生、領班軍機大臣,封太子太師,乃是雍正帝一生摯友。他去世後,雍正帝悲痛不已,給予他配享太廟的殊榮——漢臣之中,也僅他一個有此殊榮了。
雍正帝在位四十餘年,八十多歲的時候壽終正寢。太子弘暉繼位,又是一代明君。
弘暉繼位的第二日,被尊為皇太後的雍正之妻也在睡夢中含笑而去。
舉國皆悲。
【正文完。後麵番外為現代篇,有興趣的讀者可以訂閱一下_】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