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嶧縣縣太爺
字數:4024 加入書籤
明朝的永樂大典記載的在南宋時期,華夏就有經緯度製圖法了!
這一方法主要是通過觀測北極星的高度測量地球緯度的,繪製地圖時以經線方向作為定向的基礎,並以北為正方位。
經緯度製圖法開啟了地圖方位向以北為上的統一。
所以,趙雄穿過來的時候,就是西方偽史的堅定支持者。
現在有了這幅地圖,他更加可以肯定,在戰火中消失的明朝的永樂大典才是近現代,西方文明的爆發點。
不過,台兒莊在內地不是沿海地區,那些洋鬼子很難滲透進來。
可能是他在莊子裏守孝三年,迄今為止這三年,他一個洋人沒見過,就是連小倭人也沒見過。
既然不能開閘了,趙雄看著地圖琢磨著用手指著韓莊閘到微山湖的運河線路。
突然間發現,並行於大運河的驛道正好在韓莊以一個y字形,分成了兩條路。
其中靠大運河東邊的,就能繞過韓莊閘,一直到30裏路之外的棗莊鎮。
要不安德海的貨物從陸路運輸,繞開韓莊閘把安德海的貨物轉運過最近的銅山島碼頭,再找一些沙船,趁著運河上沒有結冰,趕快送往通州。
這樣,不求有功,但求無過了,還有兩個月過年了,了結掉這副心思,開開心心過年不好。
於是趙雄把這設想跟大掌櫃一說,大掌櫃笑著點點頭表示同意。
地圖上,順著,韓莊鎮的驛道往北邊走最近的一個碼頭就是,三十裏的棗莊鎮沙溝村。
“沙溝村!”
趙雄在地圖上,點了點沙溝村,一旁的,大掌櫃梁城,摸了一下山羊胡子說道“沙溝村如今不太平啊!”
“李海掛了,我專程讓東海去看了一下,確實死翹翹了,嗬嗬,死得好,解決了很多人的後顧之憂!”
大掌櫃看到趙雄不動聲色,大掌櫃又說道。
“但他有一個大兒子是個麒麟子,可惜不是嫡出!”
這一刻,趙雄覺得他二舅說李海的死,好像風輕雲淡一樣的,是否他早就知道李海有危險。
大掌櫃一邊倒茶一邊說道
“李海掛了的那天,此子剛好回鄉下祭母就在附近,就帶領一幫家丁把沙溝村仔仔細細篩了一遍。
我接到可靠的消息,被搶走了走的糧食,一半的糧食已經給他追回來了,好生了得!”
趙雄這是回憶起三年前的一幕,他那時候跟二公子李超爭鬥得不相上下,不過有好幾次他都收到莫名的情報得了便宜。
看樣子的,大公子李格90就是通風報信的人。
大掌櫃又說“我看李海的三個兒子當中,大兒子是麒麟子,隻可惜是個庶子,至於他的嫡子,是繼承不了家業的”。
趙雄不作聲端起茶盞,慢慢地啜著杯中的茶水,房中一時靜了下來。
一杯茶,一口口地慢慢喝光,手中溫熱的瓷盞漸漸冷了下去。
趙雄突然單刀直入地沉聲問道“那就明天傍晚請這個麒麟子,去大鳳酒樓商談可好?”
大掌櫃梁城略微猶豫,就點了一下頭。
此時此刻,嶧縣縣太爺叫楊雙印,字至北,山東高密人,今年45歲,舉人大姚出身,兩年前花了5000兩銀子補了實缺知縣。
上任兩年的縣太爺,每天公事非常“繁忙”,連平時最喜歡的吟詩作對,吹拉彈唱,不亦樂乎。
今天,有兩件讓他頭疼的事情得不到解決這個時節往常早下雪,而明天就是韓莊的封閘節了,還沒有雪。
今年的情況特殊,早上起來推開窗戶一看,永遠是陰沉沉的,就是不下雪。
沒有下雪,來年運河儲不夠水,而來春便會造成船行不暢,這要怪罪到他身上可是無妄之災了!
”明明就是天災,人力不可補救嗎,可是那個姓安的太監書信裏提到過開閘這個意思,怎麽辦呢?
大運河是你家開的嗎!
縣太爺在心裏憤憤不平。
但是又得罪不起,要不索性就裝病!
不過要是得罪了宮裏的太監,太監都是最記仇的,往後估計他沒有好果子吃啊!
楊雙印坐在太師椅上,唉聲歎氣。
而另外一方麵就是和人有關了。
昨天那個那個可惡的李海死了,稀裏糊塗死了!
死了就死了唄!
還弄出來民變,明知道大運河關閘後,就到了三年一次的考核,如果吏部的考核不合格,他就得告老還鄉了,這真是要了他的老命啊!
流民把停靠在沙溝村漕船上的漕糧和碼頭邊上的倉庫搶劫了,要是搶得不多還好,可惜那幫暴民放火燒倉。
火一燒起來就萬事皆空了。
大運河上隔著十裏路都可以聞到燒糊的味道,瞞是瞞不住了,這可如何是好?
還有,民變隻要事情不大,一時還好糊弄過去。
但是搶劫焚毀的漕糧一事出現在自己地頭,不但他的烏紗帽保不住,就是直屬上司,現任的山東巡撫也會受到牽連。
現在的山東巡撫,就是從京城派過來的林則徐。
這個林則徐可是有來頭,老皇帝今年對他的工作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汝在山東道雖為日未久,而官聲頗好,辦事都沒毛病,朕早有所聞,所以叫汝擬為山東巡撫,有道缺都給汝補,汝補缺後,好好察吏安民罷……”。
官場上傳言,升了山東巡撫的林則徐可是個狠角色,短短在任四個月內,就把許多陳年舊案全部處理。
不僅如此,去年遇上數十年來未見的洪災,莊稼盡毀,林則徐負責賑濟災民工作,他一方麵把國庫撥給的百萬賑濟款發到災民手中。
不讓吏役、生監、土棍從中侵占,由於措施得力“活老弱無算”被百姓稱為“林青天”。
“唉,林青天”。
縣太老爺楊雙印坐在案桌旁,坐困愁城,正是左右思考拿不定主意的時候,下人回報“堂翁、董先生回來了。”
“啊!”楊雙印一躍而起“快請,快請!”
董先生叫董一丹,是嶧縣稅課司蔣吏員蔣誌勇的表哥,也是嶧縣世襲相傳吏員。
在這個年代,師爺集團全麵興起,所以官員們對地方上的庶政不得不依賴長期在當地衙門供職甚至世襲相傳的六房吏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