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8 睚眥必報楚王良
字數:4880 加入書籤
眾所周知,咱們楚王熊午良不是一個好脾氣的人。
誰要是以為他是個寬宏大度的人,那可真是大錯特錯了!
恰恰相反——當年他還是‘曲陽君’的時候,睚眥必報的惡名就已經傳遍郢都了。
話說周人那篇檄文寫得洋洋灑灑文采斐然,其中對熊午良本人包括楚國曆代先君的羞辱,簡直令人發指——完全就是一篇撕破臉的街罵了。
其中對楚人‘南蠻’的鄙夷之情,更是躍出紙麵。
咱們熊午良文化程度不高……對於周王室那些筆杆子陰損的引經據典,其實看不太懂……但不妨礙他知道裏麵肯定罵得很髒!
咳!
曾經臭罵過熊午良的人,就沒一個能有好下場的!
周王室憑什麽例外?
若周人還是曾經那個震怖天下、威風八麵的天子,熊午良說不定還能忍忍……奶奶滴,你一個弱雞,還敢臭罵我們楚國?
真以為你是天子,勞資就不滅了你是吧?
……
公元前294年夏秋之交,楚王熊良在第一次北伐戰爭中取勝(奪取半個齊國)之後,馬不停蹄地發動了第二次北伐。
這一次,楚軍的兵鋒直指周天子王畿!洛陽!
顯然,這是一次政治意義遠大於經濟或者軍事意義的戰爭——在幾百年王室衰微的過程中,周人的直轄領土日漸萎縮,隻剩一片孤城【洛陽】了。
地勢雖然還算平整,田地也算適宜耕種……但就這一片孤城,充其量也就不到一百裏的土地而已——其實沒什麽經濟價值可言。
至於所處的地理位置,雖然位於中原的中心區域,但其軍事價值對於楚國來說也就是雞肋而已——有沒有都行。
楚國想要攻秦,可以走【丹陽-武關】的老路,可以走【隴西】的新路……攻齊,可以走【穆陵關】。
至於魏、韓,都和楚國有大片大片的接壤。
再北邊的趙、燕兩國,在楚國奪下了衛國故地之後,現在也和楚國接壤了……因此,周王室的這一小片土地,並不能給楚國帶來太多的軍事價值。
不過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楚國伐周的政治意義顯然是極大的!
在曆史上,諸侯國或許也有蔑視王室、甚至和‘王師’交兵的舉動。
但是像熊午良這樣傾兵而出,明擺著打出了‘滅周’的旗號……還真是第一次!
可想而知,天下人都驚掉了下巴!
“都知道當代楚王睚眥必報……教訓一下周王室,肯定是免不了的。”有人震驚地說道:“但沒想到啊……”
“楚王竟有如此氣魄!打出了滅周的旗號!”
“那畢竟是天子啊……”
“曾經的天下共主……”
楚軍的進軍,吸引了全天下所有人的眼球,所有人都在緊張地等待最新的消息。
或許,大家馬上就要見證一個時代的結束……
楚軍的進軍速度並不快——其實,以武軍騎兵發動閃電戰的能力,熊午良完全可以命令麾下軍隊急速行軍。
以武軍的戰力,隻要三五千武軍騎兵,就足以滅周。
也就是說,楚國完全可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閃電戰滅周,造成既定事實……所謂兵貴神速,從軍事角度上來看,這無疑是更正確的決定。
根本沒必要像現在這樣大張旗鼓地緩緩進軍!
熊午良的意思很明顯——我就是要滅周!滅了這個瞧不起楚國、辱罵楚國的曾經的天下共主!
有人願意救他嗎?
可以啊……我軍行軍的速度很慢滴,給你們充足的時間!
來!誰想救人,就趕緊來!
十五萬武軍枕戈待旦,咱們決一死戰!
楚軍走走停停,一天才走十幾裏路,完全就是一副囂張、篤定、不懼任何變數的姿態。
趙章、魏遬、姬樂資、田文等六國君主,都大為惱火……熊午良實在太囂張了!
他就真以為楚國無敵了?
真以為我們不敢去和他決一死戰了?
咳……
好像還真不敢……
……
洛陽,周王室。
這裏已經是一片混亂……當代周天子姬延急得滿頭大汗坐立不安,如同熱鍋上的螞蟻:“大臣呢?大臣們呢?”
雖然早早下達了聚集群臣議事的朝會鍾鼓,但是趕來的大臣寥寥無幾——
基本都是一些白發蒼蒼的老臣。
有的大臣顫抖著花白的腦袋,痛心疾首:“昨日,某某公攜帶全家老小,已經逃走了!”
“某某也一樣!”
“都逃走了……就剩我們幾個辣!”
周天子姬延呆若木雞,一屁股坐回原地,臉色青紫。
連最愚蠢的人都想得明白——楚王熊良攜第一次北伐大勝之威、乘怒而來……十五萬楚武軍凶悍無敵,周王室壓根兒就不可能頂得住!
失敗,已經是必然。
明智的人已經攜帶全家老小和細軟一起跑路了……隻剩下極個別白發蒼蒼的死忠不願離去。
“這該如何是好!如何是好啊!”姬延已經明顯帶著哭腔了。
蒼天呐!
姬延信心滿滿地寫檄文罵楚國……按照這哥們兒當時的想法——楚國就算再怎麽厲害,也不可能以一敵六吧?
六國聯軍奉我天子之命攻楚,楚國甚至有可能直接向天子請罪,不敢交戰!
誰能想到……
在熊午良麵前,齊國的軍隊以極快的速度被殲滅……其餘各國居然直接就作鳥獸散!
太離譜了啊!
隻能說周王室已經不諳世事太久了……根本不知道如今的楚國有多麽恐怖。一個打六個,不在話下。
話再說回來——姬延也不是沒想過萬一打不贏的後果。
不過,就算打不贏楚國,咱們好歹也是堂堂的天子啊!
我可是周文王、周武王之後!
楚蠻子能把咱們怎麽樣?
借他個狗膽,他能把咱們滅了不成?哼……握草!他還真打出了滅周的旗號!
麻了!
“我大周雖是天子所轄,占了大義的名分……但那些楚蠻子不通禮義,寡廉鮮恥……”有的大臣如是說道:
“大周雖有文明的大義,卻擋不住那些野蠻!”
“讓天子王師去對抗楚武軍……是無論如何也打不贏滴。”
“為今之計,要趕緊求助天下各國!”
“求各國勤王啊!”老大臣如是建議道。
其餘的大臣們也紛紛點頭稱是。
姬延連連點頭,仿佛找到了救命稻草:“就這麽辦,就這麽辦!”
“請天下諸侯來勤王!”
“共禦楚蠻!”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