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4 大結局,謝謝你們
字數:7195 加入書籤
大楚帝國的令尹、寧國侯屈原,於公元前282年(始皇帝四年)去世——去世那年,正是熊午良一統天下之後的第四個年頭。
寧國侯屈原在工作崗位上戰鬥到了最後一刻——在生命的最後幾年時間裏,他仍然堅決地拒絕著熊午良要求他有關於‘休息’的一切命令。
熊午良很氣憤,不止一次地對著屈原咆哮:“我現在是皇帝,你敢抗皇帝的命?”
每到此時,屈原總會用同一套說辭來搪塞熊午良:“屈原此生的目的,就是讓楚國輝煌……如果不能再為了楚國工作,屈原便死了。”
“如果大王嫌臣老邁、堅持讓我退休,我就去投汨羅江也……”
熊午良每每都被氣得張口結舌……
總之,在大楚一統後的四年時間裏,屈原仍然嘔心瀝血,努力將國庫裏的每一筆錢糧都用到極致……無數道路、水渠、港口,都是在屈原的親自規劃下從無到有地建設出來。
公元前282年,屈原因積勞成疾而離世,臨死前仰天大笑,笑聲清亮透徹、毫無遺憾。
熊午良極度悲痛,在寧國侯府邸垂淚良久,最後下令:今後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都作為休沐日——在每年五月初五往後的三天時間裏,舉國休沐,以此紀念寧國侯屈原。
……
芍虎這個老胸毛怪,一直堅持著習武鍛煉——熊午良總覺得這廝心裏其實暗戳戳地期盼著天下大亂,到時候這廝就又能興高采烈地披上甲胄、喜滋滋地跟著曲陽侯的缺角侯旗左衝右突了……
熊午良心中這份懷疑始終沒有打消,因此他不止一次親口詢問芍虎。
這該死的胸毛怪,每次都將胸脯拍得震天響,賭咒發誓:“主君,你看你說的是哪裏的話……老臣隻盼天下太平、永無刀兵……豈能盼著主君的江山動亂?”
話雖如此,但芍虎眼神總是閃躲……
熊午良太懂這個胸毛怪了——每次類似的對話之後,始皇帝都會被這廝躲躲閃閃的神態氣得直翻白眼。
不過,芍虎那渴望跟著熊午良的旌旗繼續征戰、為主君浴血拚殺的願望,注定永遠不可能實現了——天下長治久安,人心思定。帝國內外皆四海升平;蠻夷們則競相朝貢,哭著喊著想加入楚籍……
果真應了楚武軍當年北伐時的那句口號——‘山河一統,永消兵戈’。
天下一統之後,芍虎的最大愛好是跟著熊午良遊山玩水……啊不對,咳!這叫巡狩天下……
公元前260年(始皇帝二十二年、熊午良稱王後第三十七年),早已年過八旬的芍虎跟著熊午良巡狩遼東。
說來離譜——這胸毛怪,以八旬之高齡,居然生撕一頭色彩斑斕的遼東猛虎……據說在與惡虎搏鬥的時候,芍虎居然再三喝罵,堅決不許一旁心驚膽戰的軍士們上前幫忙……
彼時,熊午良正在林子外麵,樂嗬嗬地陪著夫人摘野花。
然後,便見芍虎指揮幾個士卒背著猛虎的屍身,從林子裏走出來……這廝渾身是血,卻興高采烈,著實給熊午良唬得夠嗆……趕忙命隨行禦醫查看定國侯的傷勢。
禦醫一番查探之後,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於是再三探查。
最後,禦醫不可思議地宣布:“定國侯沒有受傷……連小小的擦傷也沒有。”
芍虎哈哈大笑,扛著老虎屍身滿營地轉悠,炫耀自己的勇武……然後又宅在營帳裏忙活了好幾天,將虎皮剝下來,殷勤地獻給一同跟著楚王巡遊天下的嬴卓夫人。
三天之後,定國侯芍虎在睡夢之中逝世,享年八十六,無疾無病,壽終正寢。
始皇帝哀痛不已,立刻宣布取消了後麵的行程,帶著定國侯芍虎的屍身連夜返回王都。
那是始皇帝最後一次巡遊天下,從芍虎離世之後,熊午良就再也沒有巡遊天下了……從此就在王宮之中深居簡出。
老年的始皇帝更加成熟——目光毒辣、舉重若輕。
其麾下,又有青羽衛忠心耿耿地為始皇帝擔任鷹犬爪牙……雖然皇帝深居簡出,卻將天下事盡收眼底,誰也不敢在這位皇帝麵前賣弄小聰明。
……
話說在大楚天下一統之後,文臣們尚且還有努力治國、發揮所長的機會,但武將們如芍虎、洪石頭等人,餘生就是漫長且無所事事地消磨時間了。
唯有一個武將,是個例外——
大楚帝國昌海侯溫蚺,率領大楚無敵艦隊,先後九下大洋——在溫蚺的指揮下,在波斯、埃及都建立了總督轄區,經過不懈的努力,將幾千萬海外蠻夷都收歸於大楚的管理之下。
波斯的舞娘、寶石、地毯、金銀器皿、葡萄酒;以及埃及的麥子、橄欖、棉花,從此都源源不斷地湧入中原,備受中原人的好評。
溫蚺先後為楚國開辟了呂宋、身毒、波斯、埃及等眾多總督轄區,真可謂功勳卓著!
公元前272年(始皇帝十四年,熊午良稱王後第二十九年),皇帝下令將溫蚺的爵位擢升為‘公爵’,於是後者成為了大楚帝國唯一一位國公,號‘昌海公’。
可惜,僅在三年之後,公元前269年(始皇帝十七年,熊午良稱王後第三十二年),溫蚺因病離世。
其子溫慶、溫南降級襲得‘侯’爵,其中,長子溫慶得封號‘昌海侯’。
溫氏家族的後人沒有再統帥過水師,但確實一直都在海上討生活——後來,溫氏家族經過幾十年積累,最終建立了規模相當龐大的商業船隊。
溫氏家族深得聖寵,哪怕在熊午良之後的幾任皇帝裏,溫氏家族也曆代都有族人擔任帝國高官,其中職位最高的官居左尹,是當時的內閣成員。
再說回溫蚺的兒子溫慶——
在溫慶的好友、曲陽君熊泱日複一日的鼓動下,溫慶組建了一支船隊,夥同曲陽君熊泱出海,嚐試著要驗證書院內院的某個爭議一直很大的學說……經過向東方漫長的航行,二人的船隊抵達並發現了美洲大陸,並繼續向東,最終竟然又回到了【琅琊】。
昌海侯溫慶、曲陽君熊泱,被後世並列譽為‘環球航海第一人’。
……
趙君趙章,不折不扣地按照大楚皇帝的命令——帶領趙氏家族一路向西探索,見遍了大漠戈壁、漫天風沙。
此後數十年的時間裏,趙章的足跡翻越大漠戈壁,崇山峻嶺,為當時地理地圖的拓展立下了汗馬功勞。
終其一生,趙章都臣服於楚國,並沒有如許多人料想的一般舉起叛旗……或許是當年熊午良在書房裏隨口說出的那句‘隻要是華夏,是趙是楚又如何’的話,給了趙章太多的震撼吧。
趙章的子孫,都被他千裏迢迢地送回中原——讓他們進入曲陽書院的外院修習,學習中原人的文化、禮儀、學問。
除了想要給熊午良手裏送人質、表達忠誠之外,這或許也代表著趙章想要讓子孫後代們都牢記中原故土吧……
趙章的後代子孫們,很多都在遙遠的西域出生。
按照趙章的要求,他們要從萬裏風沙的遙遠西域,回到富庶繁榮的中原求學……每一個從小在西域長大、第一次來到中原的趙氏子孫,都深深為中原的繁華和美好而感到無比震撼!
“那裏是故土啊。”年邁的趙章躺在病榻上,握著子孫們的手,殷切地叮囑著。
這是趙章留下的最後一句話。
大約九十年後(公元前197年),趙章的孫子趙歸從父親趙謙那裏繼承來了‘趙子’的爵位,經過族內漫長的討論,最終趙歸決意放棄西域的一切,帶著族人們離開西域、搬回中原、回到先祖的故土……
除了少部分不願回來的族人之外,趙氏舉族遷回了中原,定居在曾經的【趙地】。
按照老祖宗當年的遺願,趙氏一族的後人們在趙歸的指揮下,千裏迢迢地將趙章和趙謙父子的棺槨也都運回了中原,最終都安葬於【趙地】。
而後,趙氏家族將西域的全部地圖,都獻給了大楚皇帝。
彼時,大楚帝國在位的已經是第三位皇帝了——當代皇帝在得知趙氏家族的故事之後,深受感動。當即下令在帝都召見了趙章的孫子趙歸。
趙歸在麵聖之時,談吐得體、表現沉穩,深得皇帝青睞,更為後者的才學和勇毅的性格而讚賞。最終,皇帝認可了趙歸和自己小女兒之間情愫互生、兩情相悅的婚事,並親自為他們主持了大婚儀式。
趙歸的一生都忠心耿耿地為大楚帝國盡忠,最後官至右尹,為當時內閣四位大臣之一。
而趙歸的兒子趙程——既然生母出自楚國皇室、是大楚第三位皇帝的小女兒,至少從家庭背景上來看也是前途無量——且他本人也頗具才幹,而且對大楚皇室同樣忠心耿耿。
趙程像他的父親一樣進入了內閣,並且最終官居令尹,成為當時的內閣四位大臣之首。
……
芍虎離世後的第四年,熊午良的愛妻嬴卓離世。
熊午良在餘生都沒有再立皇後,皇後之位一直保持著空缺。
又十一年後,大楚始皇帝離世——在位共計五十二年,其中稱帝三十七年。
享年八十一歲。
熊午良沒有像嬴政那樣,在生前下令說今後不準給皇帝評諡號,但是大臣們都犯了難——翻遍了書、撓破了頭皮,也實在不知道該給這位傳奇大帝一個什麽樣的諡號。
最後,群臣一致同意——不給熊午良評諡號了,就叫始皇帝吧!
到了很多很多年之後,終於有位後世皇帝為熊午良拍板,定下這位先祖的諡號為‘昭武’。
容儀恭美、昭德有勞曰昭;
聖聞周達、聲聞宣遠曰昭;
威儀恭明、明德有功曰昭;
聖問達道、聖德嗣服曰昭;
德業升聞、智能察微曰昭;
德禮不愆、高朗令終曰昭;
遐隱不遺、德輝內蘊、柔德有光曰昭;
剛彊直理曰武:剛無欲,強不屈。懷忠恕,正曲直。
克定禍亂曰武:以兵征,故能定。
刑民克服曰武:法以正民,能使服。
於是,後世又稱始皇帝熊午良為‘昭武帝’、‘昭武皇帝’、‘昭武始皇帝’等等……
在熊午良離世之後,太子熊蒼即位——熊蒼,在位十五年,享年六十七歲,一生以寬厚仁慈而著稱。
熊蒼在位期間,致力於實現始皇帝臨終前對未來的種種構想……熊蒼在位的十五年,是楚國高速發展的十五年,期間楚國的旌旗遍布大洋、大陸,地圖上越來越多的空白都被點亮,進一步實現了始皇帝‘華夏至上’的構想。
熊蒼,諡號為‘仁’,意蓄義豐功、慈民愛物。時人尊稱為二世皇帝、二世仁皇帝或者仁帝,後世亦稱為‘大聖懷仁皇帝’。
千秋一統,華夏至上!
……
(完結撒花)
(最後一次絮叨——
終於完本了,希望這個結局能讓兄弟們滿意……在無數個寫稿的夜裏,我都幻想著在寫完這本書的時候,會是什麽樣的心情。
如今,終於完本了。
寫下本書第一個字的時候,是2023年2月27日,而完本的今天,已經是2025年的7月份了。如果有讀者從一開始就跟讀到現在,那麽我會非常感動,也會非常感激。
感謝每一位能讀到這段話的讀者朋友。
謝謝你們的支持,你們是我寫作的最大動力!
也謝謝批評的聲音,讓我變得更好。
這是我第一本百萬字以上完結的長篇小說。我想感謝我的編輯大大、我家人的支持、我幾位最親密朋友的鼓勵、最後還要感謝我最親愛的親愛的讀者們,認識你們,是我洋洋灑灑二百餘萬字寫作過程中的最大收獲。
我曾經幻想在寫完這本書的時候,會有很多的話想說……事到如今,卻發現百感交集,不知道說什麽是好。
那就再一次謝謝,謝謝你們!
三年了,我相信我們每個人在此期間都得到了很多,也失去過很多……我們要永遠向前看,相信未來會更好!
祝願每一位讀者朋友能夠學業有成、工作順利、身體健康、萬‘世’順意!
祝願每一位讀者朋友都能發大財!
再次謝謝你們。
那麽,我們江湖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