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金軍大軍壓境
字數:5083 加入書籤
真實情況是阜城掌握在嶽飛手中,而完顏昌送回去的情報卻是阜城已經拿下。
於是,完顏宗輔立刻派人將這份軍情匯報給全軍最高統帥完顏宗翰。
十月二十日,剛抵達太原府的完顏宗翰就收到了完顏宗輔的信。
看完完顏宗輔的信,完顏宗翰頓時感覺整個人都極度地舒暢。
他笑著對完顏希尹和時立愛說道:“完顏昌三萬大軍已經拿下阜城,東線準備兩路夾擊滄州,宗輔說一個月之內可擊潰宋軍東線全部防禦。”
時立愛說道:“若是能在十二月之前擊破宋軍所有防線,便可長驅直入,南下一舉奪得京東東路(山東省)、京東西路,我聽聞宋朝最富裕的是淮南東路和江南東路,隻要擊潰京東東路,則淮南東路、江南東路便在我軍兵鋒之下。”
完顏希尹捋了捋胡須,也笑道:“宋朝賦稅大多來源於東南,東南財寶最多,我軍可趁機大肆奪得宋人的財富,可進一步削弱宋朝。”
其實對於金軍來說,時間也非常寶貴。
他們麵臨的是縱深千裏的中原王朝,雖然他們野戰能力強悍,但麵對凝聚力非常強的中原文明,想要徹底擊垮不可能。
所以,其實完顏杲提出來的對宋戰略是“疲宋”。
什麽叫疲宋?
就是不斷攻擊宋朝,不斷消耗宋朝,使宋朝疲憊,每一次都對宋朝重要城鎮造成巨大的傷害,掠奪巨額財富。
進而削弱宋朝。
這一點,在幾百年之後,被一個叫皇太極的繼承了過去。
皇太極提出了著名的“疲明”,也就是說,不要想著一口氣滅掉中原王朝。
要經常深入中原,掠奪財富和人口,使中原王朝不斷衰弱。
到了一個極限,中原王朝內部矛盾爆發後,滅國的時機就到了。
現在金軍采取的也是這一戰略。
但在戰術上,金軍依舊采取快攻快打,使宋軍疲於奔命。
完顏昌不知道,他這個錯誤的情報,對第三次宋軍之戰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隻不過現在還沒有顯現出來而已。
站在完顏昌的角度,他的做法未必是蠢。
畢竟他犯了低級錯誤,不敢立刻匯報給上級,隻能自己想辦法趕緊把事情處理掉,這是一種非常常見且明智的操作方法。
如果他攻下阜城縣,一切萬事大吉,如果沒有攻下,那瞞報軍機,貽誤軍機,戰爭失敗等等罪名就會接踵而來。
當然,完顏宗翰和完顏宗輔都不知道完顏昌在阜城掉鏈子了。
十月十九日這一天,河間府的十萬金軍傾巢而出,如同密集的蝗蟲,渡過黃河,湧進滄州。
東線戰火徹底燃燒起來。
十月二十日,情報八百裏加急往南邊送。
到了十月二十三日,情報送到了東京城,金軍大規模南下的消息終於被確認了。
戰爭來了。
不僅僅東線金軍壓境,十月二十五日,中線的金軍也行動了。
完顏宗翰領兵二十萬,兵分兩路,一路從中山府出發,由完顏兀術統領,一路從太原府出發,由完顏宗翰親自統領。
完顏兀術的目標是東京汴梁,完顏宗翰的目標是西京洛陽。
從中山府出發後,兀術的十萬大軍如同浩浩蕩蕩的洪流,在河北大地上奔騰。
仿佛半個河北大地都在顫抖。
十月底,河北開始下雪,一連數夜的鵝毛大雪,寒風在廣袤的平原上呼嘯。
往日熱鬧的鄉裏,已經空無一人,連流浪的野狗都沒有食物,在雪地裏掙紮無助。
十月二十六日,兀術第一目標是趙州。
中線的防禦,從趙州到相州,縱深數百裏。
鋪天蓋地的大軍,壓進趙州後。
僅僅用了三天時間,趙州防線被擊穿!
兩天後,兀術的拐子馬如同一柄鋒利的劍,刺進了邢州。
邢州的南麵就是磁州。
磁州是大宋朝一個巨大的冶鐵中心,磁州一失,朝廷損失必然損失慘重。
十一月初五,中線緊急軍情送到了趙寧的麵前。
此時,宰相趙鼎、京畿路轉運使李光、戶部尚書梅執禮,兵部尚書兼軍政使張叔夜,都集中在文德殿內。
趙鼎說道:“金軍已經殺入邢州,離磁州隻有數十裏,目前刺探到的情報,這一路金軍兵馬至少在七萬以上,主帥是誰還不得而知。”
梅執禮說道:“如此看來,在趙州和邢州修建的防禦未必起到效果了。”
金軍突破防線的速度,實在太快,快得讓大宋朝震撼。
給人的感覺,仿佛那些防禦,在金軍的兵鋒之下,如同朽木一樣不堪一擊。
前方的具體情況,沒有人知道。
宗澤的這份軍情,隻是匯報了金軍可能的兵馬總數,目前所在的位置,以及他接下來將要采取的行為。
可以確定的是,宗澤已經開始行動了。
前線的節奏並沒有亂。
宗澤打仗有一個特點,沉穩、大氣,泰山崩於前而麵不改色。
有些人天生就有領導的氣質,例如宗澤這種人。
主帥從容,一切都不會亂。
趙鼎說道:“是否起到效果,我們目前無法斷定,既然無法斷定,則不便過多幹涉。”
梅執禮肉疼道:“可那每一個城寨,至少花費十數萬貫!”
趙寧說道:“錢是小事,不必過多在意,諸位不必緊張,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我們已經做了充足的準備,等待結果吧。”
“是。”
“梅卿。”
“在。”
“這段時間你辛苦了,不過還要辛苦你一段時間,前線將士的軍餉核算,不要停,河北轉運司衙門,要及時發放軍餉,確保將士們的情緒,這是我們能做的。”
“是!官家放心,臣一定時刻囑咐河北轉運司衙門。”
“李卿。”
李光道:“臣在。”
“京畿路各個州府糧食囤積再次確認,你要去抽查,為隨時可能到來的戰爭做準備。”
“是!”
“趙相公。”
“臣在。”
“京畿路所有民眾的組建情況,要反複核實,保甲法要行動起來。”
“是。”
所謂的保甲法,就是兵農合一之法。
日常會有操練。
“張相公,準備一下,朕明日要去黃河邊的禁衛軍軍營走一趟,與各位將士們見一見。”
“官家,此非常時機,恐怕……”
趙寧語氣鋒利說道:“此國難之時,朕焉能袖手旁觀,金賊亡我之心不死,朕要跟他們血戰到底!”
眾人似乎想要反對,趙寧堅持說道:“當年真宗皇帝入澶淵,則士氣大振,將遼軍的攻勢遏製在了澶淵一線,今北線危機,朕不會坐視不理!”
幾人也不再多勸,但願宗澤能扛住金軍主力的進攻,否則皇帝親征,若有閃失,則社稷危矣。
“對了,還有一件事,派李若水去陝西,催促張浚,盡早發動對太原的進攻。”
第二日,金軍南下的消息,開始在東京城傳播。
一時間,壓力如同一張巨大的手,將整座城的人抓在手心。
一大早,趙寧用完早膳,便披上甲胄,帶著殿前司班直,一路出了東京城,抵達黃河岸邊的軍營。
在這裏,還駐紮有五萬大宋朝的精銳禁衛旅。
這五萬禁衛軍就是去年守衛了東京城的。
當皇帝來的時候,整個禁衛軍軍營所有人都在寒風中列陣完畢,準備接受皇帝陛下的檢閱。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