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皇家船舶運輸證
字數:5327 加入書籤
此時譚星淵已經到了皇宮。
尋到大太監高世傑,說道:“高公公,勞煩向長公主通稟一聲,下官有要事求見。”
高世傑尖聲道:“通稟倒是可以,隻是這規矩嘛……”
說罷意味深長的笑了笑。
這就是要好處費的嘛!
譚星淵想到上次給了五十兩讓高世傑通稟一聲,錢花了但是事情沒有辦成,內心不免鬱悶。
於是說道:“今日朝會的情況你也看到了,本官這次來就是為長公主獻計的,你覺得這個銀子,你收還是不收?”
高世傑暗自想了想,今日朝會後,長公主和小皇帝都一副悶悶不樂的,興許這譚星淵真的有什麽計策對付唐淵。
若是這次收錢,讓長公主知道了,恐怕不好交代,於是隻好歎息一聲,說道:“罷罷罷,譚大人稍等片刻。”
接著轉身進入宮中
此刻,長公主正在懊惱之時,大太監高世傑緩步進來。
稟告道:“殿下,譚星淵譚大人求見。”
譚星淵三個字彷佛是一道光線一般,立刻驅散長公主臉上的愁容。
於是長公主立刻吩咐道:“快快有請。”
高世傑心中暗想:這長公主聽到譚星淵的名字,心情竟然有如此變化,的虧沒有收譚星淵的錢,不然可真不好交待了。
說罷便出宮,領著譚星淵進來。
一路上,高世傑抱怨道:“今日朝堂之事,簡直令人義憤填膺,老奴簡直氣不過,隻是不知道為何譚大人在朝堂上一言不發?”
這分明是diss自己啊!
譚星淵輕描淡寫道:“連不是男人的都義憤填膺,何況我們這些真男人呢?況且做事要講究方式方法,不然那就是逞匹夫之勇。”
一句話懟的高世傑無話可說,內心不禁吐槽:和這貨打嘴炮,竟然從來沒有贏過,若不是看在長公主份上,雜家絕對饒不了你。
禦書房內,長公主端坐在屏風後麵。
譚星淵進來,瞥了一眼屏風,內心不免失落,又沒有見到長公主的真容
調整好心態後,譚新源按規矩先行禮。
長公主急切道:“譚大人,免禮,賜座。”
不過此時並沒有侍女上前,因為女官這時候不能露麵。
譚星淵四下看了看,然後用眼神示意高世傑。
大太監高世傑內心不悅,但是不得已,還是親自去搬了凳子給譚星淵坐下。
而後憤憤的離開。
長公主首先開口道:“譚愛卿,本宮聽聞你獨闖禁軍的人肉客棧,才找到了線索,很好!但是以後這種危險的事情不要去做。”
這是領導對自己的肯定,也是對自己的關心。
於是起身謝道:“謝殿下關係,下官謹遵教誨。”
“這次找本宮,是有何事嗎?”長公主詢問道,同時內心期待著譚星淵能有什麽法子治唐淵的罪。
不過譚星淵此時卻說到:“望殿下頒布一張皇家船舶運輸證。”
屏風後麵的長公主和女官對視一眼,完全搞不明白譚星淵這個操作是什麽意思。
於是不解道:“需要這個皇家船舶運輸證做什麽?”
“此前京城鹽荒的時候,下官請好友的船出海去東海國運來食鹽,但是下官的好友擔心轉運司報複,如今還在外地躲藏,若是有了這個證,就可以安心回京城了。”譚星淵解釋道。
長公主這才想到那位陳泰瀾船長。
按照道理,陳泰瀾不辭艱險,出海運鹽,如今不敢回京城。
是應該頒個證給給予保護。
因為有了這個皇家船舶運輸證,其他各個衙門都不得上船檢查,也可以隨處停泊,不受限製。
但是現在都什麽情況了,譚星淵進宮就想著這點小事?
見一陣沉默,譚星淵再次說道:“因為下官有重要的證據在那艘船上。”
長公主一聽來了興致,即刻問道:“是是關於什麽的證據。”
譚星淵聽出長公主語氣的變化,於是抬眼瞥了瞥屏風,但是隻是看到一個模糊的輪廓。
於是說道:“是關於唐淵勾結水匪,劫殺過往貨船,以及襲擾周圍百姓的證據。”
這一言宛如洪鍾大呂一般,震顫著長公主的內心。
長公主暗自稱讚道:譚星淵啊譚星淵,果然不讓本宮失望。
於是立刻吩咐身旁的女官,去頒布一張皇家船舶運輸許可證。
此時長公主還有些難以置信,於是問道:“譚愛卿所言當真?”
譚星淵語氣真誠道:“千真萬確,若是能定了唐淵勾結水匪之罪,是否能解決當下禁軍吃空餉的問題?”
長公主語氣變得信心滿滿:“隻要把唐淵治罪,那麽不僅僅可以解決禁軍吃空餉的問題,還能增強皇室的權威……”
於是長公主娓娓道來。
原來,唐淵是三大家族控製禁軍的重要人物。
若是爆出唐淵勾結水匪,殘害百姓的罪責,可是比吃空餉,更具有殺傷力。
畢竟前者的行為,絕對降低唐淵在禁軍中威信。
畢竟掌控軍隊,靠的更多的是威信。
到那時候,三大家族為了自保,一定會放棄唐淵。
而長公主這時候便可以提拔自己人頂替唐淵。
而唐淵直接掌管的二十萬禁軍也會歸屬於長公主。
這時候,皇家對禁軍的掌控度就會變高。
此消彼長,皇家的勢力會增加,而三大家族的勢力就會減少。
至於吃空餉的問題,到時候便可以迎刃而解了。
譚星淵微微頷首,內心暗自想著:長公主一介女流倒是很有政治頭腦,以東海國國主的能力估計難以駕馭,下次見了陳國主還是要勸他好之為之,不然將來一定不會幸福的。
交談到這裏,那份皇家船舶運輸證也已經辦好。
此時一個婢女把這個證呈給了譚星淵。
這個證就是一個黃色的冊子,裏麵寫著:皇家專供,特令放行,並且還蓋有玉璽。
此時譚星淵謝過長公主,同時因為要外出,所以告了假。
長公主則再次叮囑:“路途遙遠,務必小心。”
待到這些辦完後,譚星淵再次回到九安坊。
此時九安坊外,唐淵的手下設置了路障,隻要發現行人便要上前盤問一番。
以至於九安坊內幾乎沒有人光臨。
甚至有些兵痞混進坊內,在九安坊禦膳房內混吃混喝。
以至於二哈忙的焦頭爛額。
而新招進來的十五名書生,此時氣不過,則在這些兵痞旁邊,準備用聖人之言感化他們。
一時間慷慨激昂。
不過然並卵,這些兵痞純粹拿這些書生開涮,就當是聽脫口秀了。
時常還引的兵痞哄堂大笑。
此時二哈看見譚星淵前來,立刻上前小聲道:“這些書生已經說教了一個時辰了,要不要製止?”
譚星淵搖搖頭,說道:“不必了,這就是讓現實給這些飽讀聖賢書的書生上一課,隻要不衝突,就隨他們。”
二哈隻得悻悻然的同意。
不過為了不產生衝突,譚星淵還是命令九安坊所有店鋪明日全部關門,一切事情等著自己回來再說。
並且再次召集眾人,強調一切都要隱忍。
而後準備好行禮,帶著知秋,坐上周廣的馬車出發了。
目標自然是三河灣。
當初運完食鹽後,為了防止三大家族的人報複陳泰瀾。
所以譚星淵特意讓陳泰瀾駕船前往三河灣躲避。
此時正好可以把他們召回了。
畢竟有皇家船舶運輸證,誰也沒有權力阻攔和登船檢查。
周廣駕駛著馬車從京城東門而出。
這一路是官道,雖然平坦,但是比起前世的高速公裏。
這官道還是有些顛簸。
更痛苦的是,古代馬車的減震設施幾乎就是一個渣。
譚星淵幾乎感覺到整個人一直處在震動模式下行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