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審問(1)

字數:2971   加入書籤

A+A-


    崇禎15年11月下旬
    晚上時候,一本先生又來到了詔獄牢房。周鉉再次交代了四件要做的事。
    其一、北方主要城池統一設商鋪“京東方”,布置10個城池或更多。設置商鋪主要目的是了解主要物品的價格,並結識當地店鋪老板。
    掌握情況後,將低價格的產品運輸到高價格地方去賣,主要做大量批發生意。
    包括太原、大同、西安、榆林、宣府、張家口、京城、薊州、保定府、天津衛、濟南府、兗州府、濟寧、臨清等,都可以設置商鋪。
    周鉉考慮讓周家護衛隊隊員家屬做此事,每地方先期派出10人做護衛。
    其二、結交一些錦衣衛千戶、鎮撫使、同知,到時候會給出人員名單。千戶每人每月給200兩銀子、鎮撫使每月300兩、同知每月500兩。不求關係密切,但求能夠了解一些消息、互通有無、相互提醒;
    其三、等待時間出擊,這次一定要扳倒周廷儒。
    周鉉告訴了一本先生周廷儒的一些消息,包括駱養性那邊和曆史上的周廷儒的消息;結合周鉉原先在宮裏的布局,周鉉希望這次一本替他實現“一箭三雕”。
    一本對聽到的消息大為震驚,他無論如何想不到內閣首輔周廷儒是這樣的人。
    但他提了一個疑問:如果消息是假的,到時候找不到那些證物,豈不麻煩。
    周鉉已經上過李自成的當,對駱養性講過的話也產生了懷疑。不過,他可以改天再問問駱養性。
    其四、分別去怡春院、迎春院通知李老板和陳老板,讓他們後麵的人不要擔心,也不要到詔獄來。同時,也要去一趟太康伯府、德王府、衍聖公府,讓他們放心,一切正常。去德王府時,還要送去六萬兩銀子,說是這次草原行動的回報。
    刺殺後的第三日下午,周鉉被押往開始三司會審的現場,包括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的官員都到了,周鉉瞄到了幕布後麵還有太監。
    按照流程,大理寺官員首先驗證了周鉉的身份和案件情況;接下來,由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問問題了,旁邊還有記錄的官員。
    有官員問:“周鉉,你如何認識三名流寇?”
    “不認識,隻是碰巧見到過。”
    “可是名叫李岩的流寇說去年4月份時,在開封城外見過你。”
    “這就是碰巧。去年4月份,本人所帶的隊員抓住了幾個流寇。因為當時想了解流寇的狀況,所以釋放了他們,讓他們帶信回去。如此情況下,才遇到了李岩這名流寇。至於另外兩名,本人也是9月份第一次見到他們。在京城,這是第二次見麵。”
    眾官員想不到周鉉回答得如此清楚,又如此井井有條。
    “去年四月份,你與李岩談論了什麽?”
    “主要談論了建虜對大明所造成的傷害,同時還勸說流寇不要造反。這樣下去,中原的老百姓日子越來越難過。”
    “那當時你從李岩得到什麽情況?”
    “李岩的口風很緊,得到的消息很少。不過,他當時對建虜了解得很少,更不知道建虜如此強大和野蠻。”
    “那這次你是如何聯絡上他們的?”
    “本人8月份奉皇上的旨意,馳援開封,送糧30萬石。9月份時,恰好抓了幾個探路的流寇,考慮到當時送大批糧草去開封很困難,於是考慮是否勸說流寇不要攻打開封。這種情況下,本人釋放了這些抓住的流寇,讓他們帶信回去。”
    “你帶了什麽信給流寇?”
    “當時情況下,本人說馳援開封有好幾路大軍,兵力超過20萬,希望他們能夠退軍,否則必喪於大明官軍的鐵騎之下。”
    ……
    這些官員問得非常細,基本把事情從頭到尾都問了一遍。
    周鉉有些擔心與李岩回答的對不上。但因為事情過去了一段時間,再加上這些事情與刺殺關係不密切,周鉉算是定下了心。
    此時都察院官員問道:“周鉉,有兩名流寇說受你指示,要刺殺皇上和大臣,你做何解釋?”
    “本人跟這兩名流寇一點都不認識,不了解,怎麽讓他們做這種大逆不道、謀逆造反的事情呢?這兩年來,為了大明、為了朝廷、為了替皇上分憂,本人冒著生命危險,又是殺建虜,又是殺流寇,又是馳援開封,又是為朝廷捐款,怎麽會如此行事呢?”
    “可這三名流寇是你當日帶入皇宮和乾清宮的。”
    “的確如此,但帶領這三名流寇入宮也是得到朝廷五名內閣成員同意的。周閣老當時還讚成讓闖賊歸順我大明,所以要見他們。”
    “兩名流寇還說從你這裏獲得了大量大明軍情消息。”
    “本人乃朝廷七品的‘中書舍人’,連參加早朝都屈指可數,對大明的軍情更是了解很少;同時,我對這兩名流寇一點都不認識,怎麽會泄露什麽軍情消息給他們呢?”
    “可這次從開封到薊遼防線,他們去過很多地方,也見識過一些重要關卡和官軍狀況。”
    “為了讓流寇知道建虜的強大和官軍的強大,以實現他們的歸順,肯定要讓流寇見識一些情況。”
    “可現在流寇沒有歸順,刺殺了皇上和張閣老,還獲得了軍情。周鉉,你該當何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