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齊心協力
字數:5558 加入書籤
楊樹性格活潑也特別喜歡吃東西,平時在單位隔三差五地就要往縣裏跑一趟,哪裏有好吃的零嘴就往哪裏去。
甭管那地方有多偏有多遠,隻要賣的零嘴好吃,他都能排除萬難,不計成本地過去。
縣城裏但凡賣小零嘴的地方都被他逛遍了,賣的那些小零嘴來來回回就是那幾樣,沒什麽新鮮的,再好吃的東西多吃幾次也就膩了。
楊樹總琢磨著要不要去更遠一些的地方,單位領導知道他的想法後還嚴肅地批評過他,讓他盡早斷了不該有的念想,老老實實待在單位聽安排。
他是單位運輸隊的,所運送的設備都關係重大,必須按時安全送達,哪兒一天天的連個人影都找不到呢。
即便如此,也攔不住楊樹想往外奔波買零嘴的心,不僅單位領導頭疼,楊金這個親大哥都跟著上火。
不過自從醬菜店開業,在單位能吃到好吃的醬菜,楊樹這段時間還沒有往外跑過。
楊樹見宋錦為吃的香甜,沒忍住從盤子裏捏了一塊兒蘿卜放進嘴裏嚐了嚐,一雙深黑的眼亮了亮,這是要賣到他們單位的新醬菜嗎?
可真好吃!
楊樹最近挺幸福的,因為醬菜店賣的醬菜不僅可以當菜吃,還能當零食吃,不像其他地方的醬菜似的,吃起來齁死人,那醬菜不僅不鹹還特別香。
當菜吃下飯當零食吃解饞,關鍵價格便宜量還特別大。
易水縣雖然窮,但物價並不低。
之前楊樹聽同事說電影院門口賣的爆米花特別好吃,他專門請了假跑去縣城買了一袋,打算嚐過味道之後好吃再買。
量特別小,拳頭大的四方塑料袋,裏麵有二十顆爆米花,別說楊樹一個大男人一口就能吃沒了它,就是吃東西秀氣的姑娘們也吃不了多久。
八毛錢一袋,真心不便宜。
不過楊樹為了好吃的倒也舍得花錢,結果那爆米花吃一兩顆還行,再吃就齁得慌了,實在甜的發膩。
縣城裏的其他小吃也是,吃一兩口覺得還行,夠美味,再吃就吃不動了。
不像林知瑜做的醬菜,百吃不膩。
楊樹原本剛吃過熱乎乎的大肉包,還喝了兩大碗西紅柿雞蛋湯,已經很飽了,這會兒又吃了半盤子酸甜脆蘿卜塊兒,眼見著他沒有停下來的意思,楊金連忙去扯他的耳朵。
他們兩點必須從村裏趕回單位裏,醬菜缸需要裝車,還得去罐頭廠拉上一些鯽魚罐頭,去林知瑜家裏裝些鯽魚幹,這些都需要時間。
楊樹再這麽吃下去,他們一定會遲到,到時候耽誤了事兒,罰款扣工資倒是小事兒,就怕領導一氣之下把他們哥倆調離運輸隊。
楊金開了好多年車,對運輸隊有著很深的感情,如果這輩子不是迫不得已,隻要他開的動他能開,這車他得開到退休。
楊樹當眾被揪了耳朵也不惱,反而還好脾氣地笑了笑,跑去開自己的卡車。
林知瑜有自己的安排,為了更節省時間,她跟楊樹開車去家裏拿鯽魚幹,然後去罐頭廠裝鯽魚罐頭,剩下的人留在這裏幫楊金裝醬菜缸。
兩車在村口匯合。
宋錦為跳出來,也要跟著一起去。
林知瑜想了想便點頭答應了,她看的出來宋錦為是想學習做買賣,但他這個人吧心性單純容易被人利用,而且性子急,容易跟人起衝突,從哪方麵來說都不是做買賣的料。
宋家人反複叮囑他要把全部心思都放在學習上,估摸著也看出宋錦為不適合做買賣。
讓他跟著也好,在她這裏多吃幾次小虧,總比去了外麵吃別人的大虧好吧?
從家裏裝了鯽魚幹,楊樹將車開到了罐頭廠,林知瑜去辦公室裏找孟季凡,沒成想他不在廠裏。
接待她的是孟季凡從外請的助理小高,為人挺機靈的,聽到林知瑜說明來意,便立馬帶著她去了庫房,跟庫房的管理人員說了一聲,讓他聽林知瑜的安排。
聽到林知瑜說著急,小高便跑去車間,暫時停止生產,讓所有的一線工人都去幫著裝車。
至於小高為什麽這麽積極,還敢把全廠的工人都調出來幫著裝車搬貨,那是因為從他任職的第一天,孟季凡就說了,這個工廠雖然是他在管理,但最大的股東是林知瑜,如果他不在廠裏,有什麽拿不準的事情,都可以去請教林知瑜,她說怎麽辦就怎麽辦。
另外,林知瑜來廠裏,無論要幹什麽,小高不用跟他打招呼,也不用通知任何人,都照辦就是。
小高除了為人機靈,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品質,就是聽話。
孟季凡怎麽交代他就怎麽做。
庫房裏已經堆滿了生產出來的鯽魚罐頭,因為銷路目前隻有鎮上香滿園那裏,所以每天都會出單,但量並不多,這些天生產線都調慢了。
線上的工人也不是傻子,之前生產線剛啟動的時候,他們忙的手忙腳亂的,恨不得自己長兩隻手,現在卻沒那麽忙。
他們比以前輕鬆了,按理來說,這心裏應該高興才對,但他們卻一點兒也高興不起來。
因為生產不忙了,就證明生產出來的東西太多,全都積壓在庫房裏,要麽是不好賣要麽就是賣不出去。
短時間內還好說,時間長了,產品賣不出去工廠便不會生產那麽多,工人沒活兒幹,那就得回家種地去。
大夥兒雖然不說,但心裏也跟著發愁。
孟季凡這段時間請了不少銷售人員來,但那些人從來到現在,隻賣出去一小部分,看管庫房的師傅自己就能裝完,根本用不到他們。
這會兒線上的一百來個工人都停下生產,跑去幫著裝車,看到庫房門口停放著的大卡車,又聽到林知瑜說把卡車裝滿,工人們都激動了。
鯽魚罐頭這是賣出去了吧?
而且看樣子還是個大單子,把大卡車都裝滿,他們不知道賣出去多少,他們隻知道肯定少不了。
廠裏的鯽魚罐頭能賣出去,生產線又會跟以前一樣忙,大夥兒又會有活兒幹,依然能掙工資,也不用回家種地。
誰不高興?
工人們有了力氣,幹勁兒也十足。
孟季凡確實有經商頭腦,他們以後要麵對的客戶是大客戶,得批量賣,所以把生產出來的鯽魚罐頭全裝在紙箱裏,一箱子有六十罐,每個箱子上都按著林知瑜的要求,印上了廠名廠址,還有聯係方式以及商品的品牌名,這些品牌名是林知瑜去縣裏注冊的,防止以後有人仿冒他們的產品。
大夥兒在林知瑜的安排下,排成一排,形成了一條傳送帶,一箱箱的鯽魚罐頭從每個人手裏都過一下,沉甸甸的確讓人打心眼裏高興。
原本打算一個小時內裝完車,沒想到隻用了半個小時便將車裝滿了。
林知瑜讓庫房的管理員開兩張出庫單給她,單子也很好開,一共是一千箱,一箱六十罐,總共有六萬罐。
之前孟季凡跟她討論過這鯽魚罐頭該定什麽價。
鯽魚本身還有調料人工水電包裝這些成本算起來,一鐵罐的成本在兩毛錢左右。
而這一罐子的量想當於醬菜店的兩鐵勺,一鐵勺鯽魚罐頭賣三毛錢,一鐵罐的鯽魚應該賣六毛錢,但鯽魚罐頭麵對的不止是宋嶼川單位的工人們,還有其他單位,甚至是廣大人民群眾,以後也會進入商超等市場。
那時候還得考慮運輸成本以及鋪貨方麵的成本。
所以林知瑜把每罐鯽魚罐頭暫定在七毛錢一罐。
這樣不僅是廠裏的工人能消費的起,家裏條件好一些的人也能經常買。
鯽魚罐頭不像昂貴的衣服首飾,能穿能戴好長時間,鯽魚罐頭屬於快消品,買回去三兩頓就吃完了,人家如果覺得合口的話還會繼續購買。
一錘子的買賣幹不長,這鯽魚罐頭廠也走不遠。
所以想要做大做強長長久久地發展下去,就得認真踏實經營,當然也要做個有良心的企業。
宋嶼川單位裏有車來拉,不用他們出運費,一罐鯽魚罐頭的淨利潤在五毛錢,六萬罐的話純利潤便是三萬塊錢。
宋嶼川他們單位有一萬來人,若是每人隔三差五買一罐,一罐吃兩天吃六頓,這六萬罐鯽魚罐頭一個月也就消耗完了。
那就代表著一個月他們就能純掙三萬塊。
當然了,這是理想的狀態,沒有經過驗證,也許賣不了這麽快。
林知瑜這麽算賬,全是基於已經有的經驗,醬菜店一鐵勺鯽魚罐頭賣三毛錢,這一鐵勺可以吃兩頓,有的人舍不得一下子都吃完,便每頓少吃一些,這樣第二天早上還可以吃一頓,那麽算起來可以吃三頓。
在吃飯上一天消費三毛錢,宋嶼川廠裏的工人們是可以接受的。
這盒裝的鯽魚罐頭相當於兩鐵勺的量,按著大夥兒習慣的吃法,吃兩天完全沒問題,而且裏麵湯汁放的足,第三天早上用湯汁拌飯吃既美味又能省出一頓飯來。
價格上跟每頓買差不離,還能多出來一頓。
應該會比以前更受歡迎。
大夥兒齊心協力裝好了車,楊金跟楊樹在村口碰頭,現在一點四十分鍾,比預計的時間早了二十分鍾。
順著之前林知瑜給他們指的小路上大路,還能省出十分鍾的時間來。
楊金對此很滿意,他就知道林家妹子是個有打算的。
楊樹看著副駕駛上那一籃子牛角麵包還有綠豆酥餅,心裏樂開了花。
林知瑜總算鬆了一口氣,回到家裏好好睡了一覺,她又不是鐵打的,這麽高強度的工作,她也會覺得累。
一覺睡到了下午四點。
林知瑜才感覺身上的力氣又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