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養雞鴨鵝

字數:3711   加入書籤

A+A-




    林知瑜閑不住,醒來之後便去水果基地轉了一圈兒,樹坑已經挖好了,就像她說的那樣有四十厘米深,樹間距也在三米左右,而且排列整齊,一眼看去滿山的樹坑看起來特別壯觀。
    這會兒大夥兒正在種樹埋土,待埋完土之後再澆兩遍水,果樹便算是建起來了。
    要不怎麽說還得是人多力量大,若是沒有這二百來人,單靠她自己種樹的話,那得種到猴年馬月去?
    等她把所有的山頭都種完,果樹苗能不能保證完好還兩說。
    給果樹澆水的話得去河邊打水,離的不算遠,但山頭高,一來一回地也需要不少時間。
    幸好人多,一人去兩趟也就差不多了。
    現在四點來鍾,幹完這些活兒估摸著得七點鍾左右,夏天天黑的晚,要八點半才開始暗,而易水村的晚上又有明晃晃的月光。
    開工第一天,反正都要管飯,這些水果基地的人把活兒幹的都挺好,林知瑜決定讓他們以後都在水果基地幹活兒,晚上讓他們也去家裏吃烤肉。
    她跟李光明說了一聲,便去鎮上買豬肉了,宋錦為跟宋然然自然而然地跟在了後麵。
    李光明也不是時時刻刻都在這邊盯著,他上午盯了一會兒便回村裏處理村裏的事兒,中午休息了一會兒,下午又處理了一些事兒才過來這邊。
    反正他已經把醜話說在了前頭,好好幹有獎勵,不好好幹就得有人,這些果樹也分片管理了,每個人該做什麽都有明確分工,把自己手頭上的事兒按部就班幹好了就能拿到錢。
    都交代這麽清楚了,若是這些人還需要他像監工一樣時時刻刻地盯著才能好好幹,那也不用留下來了。
    哪裏都不缺祖宗,更不養閑人。
    這個道理幹活兒的眾人也明白,有人好奇地問李光明,“村長,我聽林家小閨女那意思是想把大夥兒都留在水果基地一直幹活兒。
    可這果樹苗種好了,水也澆好了,還有啥活兒需要我們幹呢?”
    若是需要看著果樹那也用不了那麽多人啊。
    沒別的活兒幹,兩百來人每天來山上轉悠,還照常開著工資,工資每天八毛錢還不低。
    大夥兒總覺得這樣林家小閨女虧大發了,而他們占了大便宜,這工資拿的不踏實也愧的慌。
    要不怎麽說這個年代的人大部分骨子裏實誠呢,是有人情味兒的。
    往後幾十年過去,那些人一個個的都變得特別精明,能占的便宜絕對占,不能占的便宜擠破了頭也要占。
    工作清閑事兒少工資高正合他們的心意,至於主家怎麽想的會不會虧,這錢拿的愧不愧他們一點兒都不會考慮。
    “既然決定把你們留在水果基地了,就會每天都給你們派工作,不會讓大夥兒閑著沒事兒幹。”
    這事兒林知瑜之前跟他商量好了。
    果樹種完了並不是就完事兒了,還需要定期澆水,修枝,打藥,除草……瑣瑣碎碎的好多事兒,與其每次幹活兒都找人,不如讓他們直接在果樹基地上班。
    忙的時候人不顯多,但閑下來人就顯得多了,大夥兒不幹活兒還領工資,這錢誰也不能心安理得地領。
    易水村的人雖然窮,卻也知禮,不該占的便宜不能占。
    所以,必須多給大夥兒多安排點活兒才成。
    林知瑜便想著弄點兒西瓜子,還有甜瓜子啥的,讓他們在樹與樹之間種一種,然後她在每座山腳下,建立幾個養殖場,裏麵養些雞鴨鵝。
    這樣他們平時除了上山看護一下果樹,下山來要喂養一下雞鴨鵝。
    總之,不會讓大夥兒沒活兒幹。
    大夥兒心裏這才踏實下來,有活兒幹就好,還能長期留在水果基地幹活兒,可真是太好了。
    至於喂養雞鴨鵝什麽的,那都不叫大事兒。
    林知瑜帶著宋錦為跟宋然然去了鎮上,她先帶他們去了香滿園,見了一下孫旺祖,因為她想買一批雞鴨鵝,但對這方麵不了解,想讓孫旺祖給找一找門路。
    孫旺祖熱情地將她們迎了進去,感覺好久沒見過林知瑜了,聽說她想買些雞鴨鵝,頓時有些哭笑不得。
    “可真有你的,你是不是想把掙錢的買賣都幹一遍?
    你等會兒,我這就去喊采辦,哪裏有小雞小鴨小鵝的,這事兒他最清楚了。”
    孫旺祖出去了,沒一會兒便讓人送了三碗鯽魚湯過來。
    宋錦為心裏非常吃驚,這人也太會來事兒了吧。
    他隻是在進門的時候,多看了一眼客人桌上的鯽魚湯,咽了一下口水而已,結果這孫旺祖不動聲色,轉身出去之後,便讓人把湯送來了。
    宋錦為這會兒就跟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一樣,覺得周遭的一切都很新鮮,同時也感歎做買賣的人果然個個都聰慧,跟人精似的。
    他呢,他有什麽呢?
    之前被一個張豔玲耍的團團轉,還跟個傻缺一樣各種調皮搗蛋跟人家對著幹。
    這說明他一點兒也不聰明,也沒有眼力。
    從說話辦事兒到眼力介到行動力……比起他們來,自己好像差得不是一星半點兒。
    宋錦為難的有些挫敗,除了能幹點兒活兒之外,其他方麵他簡直一無是處。
    他鬱悶地端起碗,拿著湯勺舀了一湯勺的鯽魚湯放進嘴裏嚐了嚐,鯽魚湯入口的那一瞬間,宋錦為鬱悶的心情不由自主地好了些。
    這家鯽魚湯很有名。
    他在京市的時候,就聽周邊的同學提起過,這裏的鯽魚湯用的都是品質上好且鮮活的鯽魚,味道極其鮮美,有不少外地人不遠千裏從外地趕來,就為了喝上一口鯽魚湯。
    不過,這裏的鯽魚湯每天都限量供應,有些人即便從外地來了,排很久的隊也不一定能及時喝到,隻能在周邊住下來,第二天再來早早的排隊。
    宋錦為以前自然是不信的。
    作為宋家人,他什麽好東西沒吃過?
    家裏為了給他們這些小輩補鈣,隔三差五地就給他們燉鯽魚湯喝,阿姨那燉湯的手藝還是跟飯館裏大廚學的呢。
    反正他是喝的都夠夠的了。
    那些慕名而去的外地人肯定沒見識才去的。
    宋錦為不信,一個鯽魚湯而已,還能燉出花兒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