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見龍在田75
字數:6317 加入書籤
湖陽君新年奇妙冒險的第一站是荀家。
或許是因為孕婦效應, 在侍女的指引下來到堂屋的呂昭發現荀爽正懷抱一把琴不住地摸索著。
“曦月來了?坐。”注意到呂昭的眼神總是往琴上飄,荀爽道,“許久沒碰過了,得保養一下, 琴麵有點澀手。”
呂昭很有眼力勁兒地將擱在案角的護養油遞過去, 荀爽接過油, 均勻倒在布上, 細心地擦拭起琴麵。
“會彈嗎?”荀爽邊擦邊問。
如果是昨天的呂昭, 她會謙虛地搖頭表示沒學過。
但今天的呂昭膨脹了,她用力點了點頭, 中氣十足地回答:“會!”
聲音有點大,驚得荀爽擦琴的手一抖,往前滑出去一截。他慢慢抬頭看了呂昭一眼, 心想你會就會,喊那麽大聲做什麽?
“試試?”荀爽把琴交給呂昭。
呂昭擺了個非常專業的姿勢,雙目微闔,開始了她的表演。
霎時間狂風驟雨, 電閃雷鳴,凜冽的殺氣裹挾在奔騰的馬蹄聲中席卷而至,所過之處摧枯拉朽,寸草不生。
荀爽:“………”這是什麽玩意兒???
一曲終了,呂昭睜開眼, 期待地注視著荀爽。
荀爽抬手按著胸口, 張了張嘴,表情一變再變, 最後他深吸一口氣, 溫和地詢問道:“你的琴技是跟誰學的?”
呂昭老老實實地回答:“文和先生。”
賈詡怎麽也料不到, 他人都不在南陽,呂昭還能隔空給他扣上一口碩大的黑鍋。
我不是!我沒有!你別瞎說啊!我頂多就改了個譜,你完全是自學成才!
荀爽的笑容愈發和藹,“嗯,真是一位優秀的師長。”
呂昭點點頭,“我也覺得,一天就能把我教成這樣,文和真是太厲害了!當然我也很有天賦,嘿嘿。”
荀爽:“……”
荀爽很怕呂昭繼續待下去,會再幹出點什麽挑戰他心理承受能力的事,老人家的年紀已經很大了,實在是受不了接二連三的刺激。
思忖片刻,他請呂昭去拜訪諸葛玄時順便幫忙收一下諸葛亮的作業,並以此為借口,把她送走了。
揣了滿滿一兜點心的呂昭快樂地抵達了第二站,諸葛家。
諸葛均乖巧地捧著書,一雙大眼睛裏閃爍著求知的光芒,認認真真聽哥哥給自己講課。呂昭被萌得心肝顫,實在不忍打擾這溫馨的一幕,便應了諸葛玄的邀請,陪他在屏風的另一側下棋。
一年過去了,呂昭的棋藝依然毫無長進。但是沒關係,諸葛玄進步了,他不再像過去一樣絞盡腦汁開閘泄洪,試圖令呂昭輸得體麵一些,這回他發揮了全部實力,以最快的速度取得了勝利。
等諸葛亮講完一篇《論語》,在仆從的指引下帶著弟弟來會客的時候,他看到的是一個輸得非常徹底、陷入自我懷疑中的呆滯呂昭。
“君侯承讓了。”諸葛玄笑眯眯地捋著胡須,隻覺得神清氣爽。
諸葛亮:“……”
贏了一把的諸葛玄見好就收,找了個借口起身告辭,將堂屋留給呂昭和孩子們。
“女郎,您還好嗎?”諸葛亮小心翼翼地問。
“啊?哦,是二郎啊。”呂昭回過神,從袖中取出兩枚黃澄澄的、由金子鑄造而成的壓勝錢,分別遞給諸葛亮和諸葛均。
“荀公問你作業寫完了沒有,”她悄悄捏了一把諸葛均肉乎乎的臉蛋,“寫完了給我就行,我給他送過去。”
諸葛亮迷茫地眨眨眼睛,心想大過年的誰寫作業啊,而且老師根本就沒布置過。
他委婉地打探了一下荀爽是在何種情況下拜托了呂昭這件事的。
“我去
看望荀公,給他彈了我新學的曲子,他誇讚教我彈琴的老師很優秀。”呂昭捏完感覺不過癮,又對著諸葛均的臉蛋輕輕戳了兩下,“怎麽了?”
諸葛均老老實實坐著,任由呂昭揉搓,完全不反抗。
“等等,”沒等諸葛亮回答,呂昭忽然警覺,懷疑地看向他,“你該不會是沒寫吧?!”
“寫了寫了!”諸葛亮趕緊說。他調整表情,擺出一副無比期待的模樣,不動聲色地岔開話題,“之前從未見過您撫琴……”
“因為我之前不會彈,”呂昭誠實地說,“昨天晚上剛在夢裏學的。”
聽到“夢”字,諸葛亮的眼睛“唰”一下亮了起來,眼中的期待與之前相比真誠了許多。“夢!”他跟著重複了一遍,雙手胡亂比劃著,“所以除夕……”
其實諸葛亮已經興奮兩天了,一直想問問呂昭到底是怎麽回事,不久前靠著教弟弟讀書才慢慢靜下心來,現在呂昭一提,他那股被壓下去的激動勁兒又重新冒了出來。
“是。”呂昭莞爾一笑,大方承認,“好玩嗎?”
“好玩!”諸葛亮眉飛色舞地說,“雖然玩了一晚上,但是醒來後我一點兒都不覺得累,反而很精神。”
“下次帶你一起玩。”呂昭拍了拍諸葛均的腦袋,然後對諸葛亮解釋,“當然不會累啦,你睡著了才會做夢。”
夢裏折騰得再瘋,也不會影響到現實中的身體。
諸葛亮沉思片刻,語出驚人:“那我可以在夢裏讀書嗎?”
呂昭:“……”
小孩子的眼神太熾熱了,她實在編不出假話,隻好遲疑地說:“可以是可以……”
“君侯!”諸葛亮神色鄭重,雙手交握,躬身拜道,“請您允許我——”
說到這裏,他略一停頓,側頭跟天真懵懂的諸葛均對視,“——和弟弟一同入夢讀書!”
諸葛均聽不懂哥哥姐姐們在聊什麽,但哥哥都行禮了,他便也乖巧地跟著行禮。
“好好好,讀讀讀。”呂昭把諸葛亮扶起來,心想丞相不愧是丞相,看看人家這格局,聰明還勤奮,他不成才誰成才?!
賈詡!賈文和!老賈!你反思一下!
不過諸葛亮也提醒了呂昭,她忽然覺得在夢裏讀書真是個奇妙的想法。
為什麽普通百姓家的小孩子上學困難?書籍貴重、知識被士族階級壟斷是其中一方麵的原因,追根究底,還是生產力不足。
普通百姓依靠種地而活,一年四季除了冬日,基本全被綁死在田裏,作物漲勢好則人喜,作物漲勢差則人憂。碰上天災兵禍,影響了糧食的產量,全家辛苦一整年的成果很可能連保障所有家庭成員基本的溫飽都做不到。當生存都成問題的時候,談讀書不過是無意義的空想。
呂昭治下的百姓們有豐壤buff籠罩,吃飯是不用發愁了,可根深蒂固的觀念一時半會很難轉變,比起送孩子去學堂上學,在五年、十年甚至更多的時間內遠遠地不斷投入金錢與精力,賭一個一鳴驚人光宗耀祖的未來,他們更願意留孩子在身邊幫工幹活,多一個人種地,多種一畝地,能多收獲不少糧食,這項投入短時間內就有回報,而且是看得見摸得著、實實在在的回報,更加令人安心。
如此抉擇毫無疑問是短視行為,但呂昭不能也不會因此去指責譏笑百姓。
百姓們沒有錯,他們隻是不想再忍饑挨餓,隻是基於自身的經驗,選擇了最保險的一條路。
我知道普通人和士族之間的差距大得離譜,呂昭想,但是別害怕,我會盡可能創造機會,嚐試縮短這種差距。
擔心讀書會耽誤耕種?那就在夢裏讀書,反正人必須得睡覺!
隻要堅持不懈,總有一天能看見成果。
又克服了一點小困難的呂昭忍不住笑了起來,看諸葛亮愈發順眼。
真是我的大寶貝!
諸葛亮被呂昭那溫柔得近乎慈祥的眼神盯得後背發毛,他默默打了個哆嗦,趕緊想話題試圖轉移呂昭的注意力:“咳咳,您竟然一夜就學會了一支琴曲,實在是太厲害了!”
“還好吧,”呂昭嘴上謙虛,表情卻十分驕傲,“想聽嗎?”
想!必須想!不想也得想!諸葛亮用力點了點頭,跑去隔壁書房,抱過來一張琴。
呂昭就像在荀府時那樣,擺好姿勢,閉上眼睛,開彈。
諸葛亮:“………”這是什麽玩意兒???
年紀還小的諸葛亮定力遠不如荀爽強,他在灌耳的魔音中逐漸流露出痛苦的神色,先舉起手抱住自己的腦袋,緊接著想起什麽,低頭一看,發現弟弟果然已經傻了,呆呆地坐著,眼神萬分驚恐。
可憐的弟弟啊!
諸葛亮的內心經曆了一番激烈的掙紮,最終他還是選擇鬆開自己的腦袋,捂住了弟弟的耳朵。
呂昭彈完琴,睜開眼,首先映入視野的,是兩張相似的、飽受|蹂|躪的憔悴麵孔。
“……你們怎麽了?”呂昭擔心地問,“哪裏不舒服嗎?伸手——”
諸葛均一個指令一個動作,宛如網絡延遲的機器人,一卡一卡地把手伸到呂昭麵前。
呂昭全神貫注地分析脈象,感覺除了心髒跳得快點,沒別的毛病。
在我演奏的這段時間內發生了什麽我不知道的事嗎?
“女郎,”諸葛亮的聲音透著股莫名的滄桑,“敢問您的琴技是何人所授?”
“文和。”呂昭說,“你倆不愧是師徒,荀公也問過這個問題。”
文和?賈詡是吧,我記住你了!諸葛亮憤憤地在小本本上記了賈詡一筆。
呂昭給諸葛均把完脈,又給諸葛亮把了脈,確認倆孩子沒有大礙。
那麽問題來了,她彈琴之前人家好好的,她彈完了人家臉都白了,這說明什麽?
“果然還是很難聽吧。”呂昭歎了口氣。
“不能說難聽,”諸葛亮斟酌著解釋,“我覺得曲中藏有一股殺氣,聞之令人心驚膽戰。不知此曲叫什麽名字?”
呂昭欲言又止,躊躇片刻,小聲回答:“《恭喜發財》。”
諸葛亮:“???”
諸葛亮的表情從疑惑變為空白,又從糾結變為痛苦,最終定格為認命的平靜。
“我懂了,”他的語氣毫無波瀾,“我一定會努力完成這項作業。”
呂昭:“所以你就是沒寫。”
諸葛亮默默地注視著她,“老師的意思是讓我能教會您正常演奏琴曲。”
呂昭:“……”好吧好吧,是我的錯!給你們添麻煩了真是對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