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 風雲際會22 您真的一點兒都不支棱嗎……

字數:4790   加入書籤

A+A-


    情報交換的主要對象是目前正在益州、遠離中原多時的呂布等人,  荀彧和陳群那邊已經在呂昭剛進入徐州時就充分了解情況了,兩人一致認為應當打壓曹操,阻止他吞並徐州。徐州這塊地盤即使他們暫時不能拿,  也不能平白讓給一位將來很可能會成為勁敵的梟雄。
    人的野心會隨著能力的增長而一點點膨脹,即使銘記初心,形勢也會推著他不斷前進,到最後根本停不下來。
    袁紹是這樣,  曹操是這樣,呂昭也是這樣,誰都無法抗拒這個過程,  但他們至少可以選擇達成目的的方式。
    聽完荀彧和陳群的匯報,  呂布用手摩挲著下巴,若有所思,“劉玄德啊……”
    經過多年曆練,  呂布成長了不少,已經能明白女兒為什麽會如此安排了。
    其實呂昭從始至終在貫穿一個思路,而這個思路跟曹操甚至袁紹是一樣的,  那就是對有名望的士族既重用,又限製。
    不重用不行,士族把持著豐厚的資源,自然能培養出更多更優秀的人才。如果對士族全方位限製,即使他們一個個都宛如被降智了似的,  毫無反對意見,  也不會因此鬧事,照樣會有大量的工作因為缺少幹活的人而無法開展和推進。
    呂昭是能派賈詡去案比,還是能派郭嘉去督辦糧草呢?
    徐庶倒是全能,可隻有一個徐庶,  總不能把他分成五六七八瓣,活生生累死。看看正史上總攬大權、軍政一把抓的諸葛亮,為了興複漢室殫精竭慮,五十三歲就病逝在了五丈原,而比他大兩歲的司馬懿則活蹦亂跳地活到了七十二歲。
    做事不能隻顧眼前利益,不為以後打算,可持續發展才是正確道路啊!
    既然必須得用,如何限製士族,就是一門學問了。
    呂昭在平衡方麵還算是有一手的——
    她將大本營托付給荀彧,但大本營是南陽,而荀彧是潁川人。
    她將產糧大區汝南托付給陳群,但陳群也是潁川人,且陳家雖名望甚篤,家底卻薄弱,難以與汝南本地根深蒂固的大族——尤其是袁氏——抗衡,隻能向擁有兵權的呂家靠攏尋求幫助。
    陳家聲名鵲起於陳群的祖父陳寔,真正光耀門楣的人則是陳群。陳群現在還年輕,再過個二三十年,陳家才會慢慢開枝散葉,變得興旺,積累到足夠匹配名聲的財富。
    她將潁川托付給貂蟬、蔡琰和孫策,這仨人湊在一起,看似漏洞百出,實則牢不可破。
    貂蟬姐姐是自己人,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不必過多描述;蔡琰作為不掌握兵權的女子,為官之道隻會走得比呂昭更艱難,這世間唯一能給她舞台人是呂昭,她沒有第二種選擇;孫策被孫堅早些年殺士族的行為牽連到了,大家都挺害怕姓孫的突然發神經砍人,紛紛夾起尾巴裝鵪鶉,不敢對他太過熱情,隻求維持住表麵上的和諧友好。
    按照以上規律,在徐州牧的人選上,最先被呂昭排除的,就是各個方麵都非常突出的陳登。
    其次是糜竺,糜竺的能力和名望壓不住陳登,放著陳登不用,提拔糜竺,手段過於粗|暴|而直白,很容易令糜竺得罪陳登,繼而把他倆一起得罪了,顯得太不會做人了。
    綜合各項數據,劉備或許不是最優秀的,但他是最合適的。
    外地人,在本地沒什麽根基;實力弱,但擁有兩位含金量極高的將領,把兵給他配齊了就能打;名聲好,名望高,有信譽,隻要你不缺德成董卓那樣,基本不會被他被刺。
    但呂布還是很擔心一點,他提醒道:“劉玄德的名聲本來就挺好的,還有曹孟德做對比,由他擔任州牧,時間久了,徐州上下肯定樂意擁戴他,你當心最後控製不住了。”
    呂昭微微揚眉,心想我爹是真的變了,他的眼光放長遠了!
    “一時之計罷了,”她說,“除了劉玄德,目前也沒有更好的人選。”
    隻有先度過眼前的危機,才能圖謀長久的日後。此時如果不聯合劉備,對抗曹操和袁譚,而是選擇執意吞掉徐州,她有很大概率會直麵怒氣值ax的袁紹,同時南邊的劉表和袁術也將蠢蠢欲動,到時候就是四麵楚歌的最壞境地了。
    “好吧。”呂布撓撓頭,“我會盡快趕回去的。”
    呂布對自己的定位非常清晰:專精打仗,但並不擅長治理。既然已經拿到了益州,他留下似乎也沒什麽用。
    賈詡抬頭看了呂昭一眼。
    “不急,您在益州再待些時日吧,”呂昭接收到賈詡的信號,“讓文台將軍回來即可。”
    孫堅以前跟著袁術混時,活動地點就是豫州和兗州一帶,對地形十分熟悉,威名還傳遍中原,有他鎮守潁川,相信曹操會投鼠忌器的。
    呂布麵露茫然之色,“啊?”
    “益州初定,人心不穩,需要您這位州牧坐鎮。”呂昭笑道,“您就當是休息吧,打了這麽久的仗,也該放鬆一下了。”
    不能早點回去的呂布不太高興,但他仔細想想,感覺呂昭說的也有道理,隻好長歎一聲,同意了。
    孫堅守潁川,被解放了的蔡琰、貂蟬和孫策三人組就能去汝南幫幫陳群了。和平時還好,戰事一起,汝南士族們肯定搞事,為了防止後院起火,汝南怎麽也得留下一些兵力。
    荀攸作為蜀郡太守,跟隨呂布一同留在益州,賈詡則被呂昭調了回來。對付曹操,她必須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既不能輸人,也不能輸陣。
    安排好家中的各項事宜後,呂昭率領從符離調集的五千兵馬,帶上孔融,路過琅琊郡時又帶上了臧霸提供的一萬泰山兵,一行人浩浩蕩蕩北上,抵達了北海國的劇縣。
    剛進城,他們就收到了一個不好的消息。
    袁譚果然沒有繼續動濟南,他沿著漯水入侵樂安國,遭遇了盤踞本地的黃巾勢力。
    連年的征戰導致青州百姓們大量外逃,大片大片良田因為長期無人耕種而變為了荒土,惡性循環之下,百姓們根本過不上正常的生活,紛紛落草為寇,形成了一股不小的勢力,到處搶劫,之前被曹操收編的那將近百萬的青州人就是這樣來的。
    但並非所有青州人都逃離了家鄉,還有一部分留了下來,有事沒事就跑去青州境內唯二還算宜居的北海國搞搞零元購,孔融的態度是對小規模搶劫忍耐,對大規模搶劫求援,求不到援就擺爛,反正他也打不過。留下的青州黃巾賊們有孔融這麽個躺得很安詳的at機,日子勉勉強強能過得下去,雙方也就一直保持著這種詭異的關係。
    直到袁譚來了。
    樂安國沒什麽糧食可搶,袁譚打了這麽久的仗,總是從家裏運糧,隻有消耗沒有收入,很不好意思,生怕父親會對自己感到不滿,於是思索著是時候創造價值了,正好樂安國這麽多無業遊民,他就把他們統統征發為民夫,帶走勞動。
    樂安國的黃巾賊們萬萬沒想到自己已經窮得叮當響了,竟然還存在被綁票的價值。他們的本質就是一群長期吃不飽飯的農民,一個個餓得麵黃肌瘦,武器大部分是農具,很簡陋,對付普通人,還能靠著不要命的狠勁兒搏一把,對付袁譚手下如狼似虎的冀州兵,那是半點優勢都沒有。
    總之袁譚平白得了許多壯勞力,看似美好,可多出來的人也是要吃飯的,短時間內支出反而增加了。銀錢糧草像流水似的被花出去,袁譚心疼得要死,派下去的活兒一日比一日重,恨不得一個人當十個用,明天就賺回本。
    雖說哪裏有壓迫,哪裏就有反抗,但當壓迫超過一定限度後,這些窮苦的百姓們連活下去都費勁兒,整天除了幹活就是幹活,人渾渾噩噩如行屍走肉,哪裏還有多餘的精神想別的呢?
    聽不見反對聲的袁譚很滿意,他已經不急於渡過濟水、一口氣消滅田楷了,而是暫且放緩了進攻的腳步,認真建設起已經到手的地盤,將更多精力投放到了屯田和基礎建設上,打算歇一歇,攢攢物資。
    說不定我很快就能往父親所在的冀州運送糧草了……袁譚幻想著美好的未來。
    趁著袁譚在樂安國大肆搞綁票的時候,田楷展現出了生平難得一見的果決和高機動性,他果斷放棄濟南,率領僅剩的兩萬兵馬冒險穿過已被袁紹初步控製的渤海郡,直奔河間郡而去,與公孫瓚匯合去了。
    呂昭:“………”
    這人怎麽回事啊!他就這麽走了!走了!
    跑路倒是挺快,打仗的時候怎麽不見你用兵這麽靈活呢!
    “軍情緊急,我與子龍商議後,請他率領五千兵馬先行,回到濟南接管被田使君放棄的城池。”太史慈對孔融匯報道,“我留守此處,等待府君歸來,具體示下。”
    比起呂昭的無語,孔融顯得非常淡定,他慢條斯理地點著頭,順了順打理得柔順整潔的胡須,滿懷期待地看向呂昭。
    呂昭:“………”您真的一點兒都不支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