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對弈
字數:6479 加入書籤
“是。”戴鐸答應著就坐了下來, 手裏拿著棋子,心裏琢磨著改怎麽開口合適。
“今日得空”這可就是句廢話。這些皇子阿哥們,除了被拘在上書房讀書的時候, 又或者是跟著萬歲爺出巡, 哪天不閑著?
又沒有個正經差事, 還不是皇上想起來叫辦個差事才會有活幹。皇子無旨不得出京, 想出去玩兒都不行,其餘時候不都天天窩在家裏閑著。
有時候想想, 這些皇子阿哥們還沒他們這些人自由呢。既沒有人身自由,說話做事也得小心著,言語也不很暢快。
亂七八糟正想著呢,就聽四貝勒一句:“也不知這會兒, 皇阿瑪和太子他們走到哪裏了?”胤禛看著戴先生手裏拿著棋子, 半天呆呆不動, 忍不住開了口。
戴鐸想了想答道:“應該是到西安府了吧。此次皇上又是帶著太子, 三阿哥等人出巡, 幾位爺真是聖眷正濃啊!”
這話說的,跟著出京就是聖眷正濃,那他們這些沒跟出去的就是不受待見了?怎麽不說留下來是被委以重任,幫著穩定朝局呢。胤禛知道他是個說話做事有些莽撞的, 也不跟他一般計較。
戴鐸抬頭瞄了一眼, 見四爺神色不動,似在專心思考棋路, 就接了下去:“不過皇上對太子的態度怕是今非昔比了。”
“哦?”胤禛淡淡的回了一聲。
“萬歲爺這回下狠手,徹底將索額圖一脈拔除,可算是將太子身邊這顆毒瘤給拔了,在萬歲心中, 太子必然又變回了原來那個至善至孝的好太子,當然得是更親密了才對。”戴鐸一邊說著一邊下了一子。
“那這是好事啊。”胤禛也跟著下了一子。
“這個嘛,就不好說了。在萬歲心中,若是太子有什麽不好,必定是旁的人帶壞了太子,眼下終於將這人除了。按理來說就是皆大歡喜了。”
戴鐸輕輕一笑,又下了一子:“可是萬歲心中對太子必定不如以前那麽信任,而這太子爺被斷了這麽重要的臂膀,心中到底是怎麽想的,咱們也不知道。”
胤禛心道:是啊,從皇阿瑪的角度看,是幫太子除去了身邊的奸臣,還了太子一片清明。可太子真的會高興嗎?會願意被除去他最大的助力,幫了他這麽多年,為他打點上上下下,幫他製定了僅次於皇阿瑪規製的索額圖嗎?
想一想每年元旦、冬至,千秋節,皇太子再主敬殿生坐,王以下百官排班朝賀,儀仗跟皇阿瑪相差無幾,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去了索額圖,太子心裏會是怎麽想的呢?恐怕不但不會感激皇阿瑪天恩浩蕩,反而還會心生怨對吧!
胤禛不僅皺了皺眉,原先太子與皇上是一體。忠於太子就是忠於皇上,沒有任何問題。可現在若是太子與皇上真的有了分歧,他又該怎麽辦呢?該如何對待太子?
皇阿瑪是君,不跟著他走是絕對錯誤的,可跟著太子這麽多年了,也不能突然就不聽他使喚了。若是皇阿瑪想讓他往東,太子卻讓他往西,到底該聽誰的?
這兩個人,哪一個都不是他能得罪得起的!
胤禛突然想到,他自己有這樣的困惑,那其他的臣子難道就沒有嗎?肯定有!
而且隻怕要比他還難吧,畢竟現在他身上並沒有皇阿瑪指派的差事,可其他臣子都有皇命在身,太子又能參與政事,遇到什麽事情,若是與皇阿瑪有分歧,就算明麵上不說什麽,私底下找人來通個氣,一般的大臣誰還敢不做不成?
胤禛腦中轉著萬般思緒,手底下也沒停著,隻是嘴閉的緊,並未應答。
戴鐸見四貝勒一直不吭聲,就自顧繼續說道:“隻怕太子心裏不自在呢,此後貝勒爺隻怕得多觀察著太子的行徑和萬歲爺的反應,免得在其中受夾板氣。”
胤禛橫了他一眼,這話能說嗎?叫別人聽了還以為他心生怨懟:“皇恩浩蕩,雷霆雨露,都是恩澤!”
“是,是,奴才說錯話了。”戴鐸說著就在嘴上拍了兩下,瞅著貝勒爺沒有發怒,才繼續說道:“貝勒爺做事自然是極謹慎的,隻是頭上兩層神仙,奴才為貝勒爺覺得辛苦罷了。”
他心裏想著,可不是沒見過這麽小心謹慎的人,在自己書房裏跟自己的清客說話,還是這麽滴水不漏的。真不覺得累得慌嗎?
轉念一想。估計這些皇子阿哥們也都習慣了吧。特別是四爺、八爺這樣的,都是在高位的養母身邊長大,早早的學會了小心謹慎,察言觀色。
他們一個是養母死了,十多歲才回去生母身邊,哪裏容易親近起來,而生母又隻偏愛自己養大的小兒子;
一個是養母有自己的孩子,對別人的孩子怎麽也不會如對自己親生的一般親熱,而生母雖在,卻位分低下,幫不了什麽忙,都不容易。
就聽的得貝勒爺一句:“要想讓他們都滿意,是不容易。”
戴鐸忙把思緒拉回來,回道:“好在貝勒爺已經出宮開府,不用像以前一樣,在宮裏時時見到太子,這距離遠了,見的少了,自然也就慢慢的疏遠了。”
他看著貝勒爺手下棋子不停,忙下了一步,繼續道:“若是萬歲爺不提,您也不要主動去幫太子辦差就是了,能躲則躲,實在躲不掉的,就秉公辦事,再多問萬歲的意思唄。”
胤禛嗯了一聲,又拈起一顆棋子,思考起棋路來。
戴鐸說的這話有些道理,自從他出宮建府之後,也感覺到跟太子的情分有些疏遠了,若是像他說的這麽做,倒也可以慢慢抽身。
隻是十三弟在宮中住著,隻怕難以跳出圈外。十三自小沒了親娘護著,帶著兩個妹妹在宮中生活不易,一心想著討好皇阿瑪和太子,做出些事來,為兩個妹妹增些光彩,好讓她們能過得好。隻怕就算勸他,他自己也不願意抽身。
唉,明明十三弟性情、才能都是絕佳,誰知卻小小年紀就失了母親庇佑,就算是他母妃還在的那些日子,因隻是個庶妃,過得也不好,真是可惜了。
還好這些年皇阿瑪對他上心了許多,有他這個四哥在,也能護他一護。
胤禛轉念一想:自己開府離太子遠了,但同樣也離皇阿瑪遠了。距離遠了,感情就淡了嗎?看來還是得多進宮,常去給皇阿瑪請安才是。
戴鐸見四爺終於思考完,又下了一步,忙勸道:
“貝勒爺可以觀察著些形勢,再伺機而動。平日裏也可以與下麵的小阿哥們多多聯絡感情,獲得一些支持。若有一日太子真的……貝勒爺也得為自身早做打算才是。”
胤禛聽了這話,隻不吭聲,悶頭下棋。戴鐸的心思他明白,可膽子也太大了些,他是沒有見過皇阿瑪處置明珠,索額圖的利落勁。大哥直郡王領兵打仗,當日多麽風光,消停下來還不是皇阿瑪一句話的事。
接下來不管戴鐸再說些什麽鼓動的話。胤禛都不怎麽應聲了。
戴鐸見四爺已經把話聽進去了,下完這盤棋,也就告辭退下了。豈不知胤禛心中所想,與他以為的,可大大不同。
自保當然是必要的,他不但要自保,還得看著十三、十四不讓他們受傷害。可太子就是正統,當了二十多年太子,天下人眼睛心裏都看著呢!
他在一日,就是半君,就是正統,就是應該效忠的對象!
更何況皇阿瑪疼愛了太子那麽多年,又怎麽會輕易改變心意?
現在著急跳騰著拉幫結派,隻會讓皇阿瑪和太子都厭惡防備,與其把精力花在這上麵,還不如想想其他,堤壩年年修,卻還是年年出問題;泱泱大國,各地總是這旱了,那澇了,天災不斷,各地官員又隻顧著增加火耗等,民生艱難啊。
很快幾天時間過去了,葉林興衝衝的到來海保家,將他寫好的冊子拿來,遞給海保的爹李登雲,請他看看提些建議。
李登雲接過一看,隻見其上字體濃纖折中,勢巧形密他先誇了一句:“字寫得不錯。”葉林回以一笑。
再一看,上麵分別寫著防疫論,助農論。
李登雲心中暗自點頭,從這兩個方向入手倒是正合著民生大事。每年這裏發水,那裏洪澇,之後必然會有疫情傳播,若是真能有法子控製一些,也算是功德一件了。
而這助農嘛,卻恰恰符合四阿哥近期所想的一件事,看來這葉林確實是有幾分運道。
他翻開一看,卻一下子看得入了迷去,這冊子雖然不厚,卻寫的思路清晰,淺顯易懂,叫人看著清爽的很。而這裏頭提到的許多觀點都十分新穎,還配了許多圖畫表格用來說明,讓人越看越覺得有些道理。
其中一些句子寫的厲害,更有振聾發聵之感,列舉到前朝時,歐羅巴國家發生的疫病,兩千五百萬人死亡,無數城鎮的人都死光了,導致幾乎滅國!更讓人驚怕!
裏麵還用了些他一看就頭腦發昏的數算之法,測算出例子中的疫病,每一天感染的人數呈倍數劇增,隻看的人十分憂懼,若真發生在大清,那可如何是好?
再往下翻了一頁,又給出切實詳細的五、六條防疫之法,看著就合情合理,想著應當是有效果的,一下將他憂懼的心態平複了下來。
他是不懂這裏頭的道理是否是真的有用,但覺著至少這冊子寫的極好,一會像是位和善的老師諄諄善誘,一會又像是位說書先生講的跌宕起伏,仔細一看,卻又覺得裏麵內容數據詳實,看起來就可信。
也許這葉林真能有幾分造化!
葉林看著李洪文的神情不斷變化,心中也還是有些得意的,現代他們部門每次的策劃案都要改無數遍才能往上報,既要生動詳實有說服力,又要寫得讓外行人能看得懂,容易嗎?策劃案裏每一個字都是他們組一點一滴的血淚。
現在麵臨著生存壓力,可是把吃奶的力氣都拿出來了,他靈感爆發,寫出來的東西自己都覺得不可思議。
葉林試探的問道:“叔,您覺得如何,可還有需要改的地方?”
李登雲點點頭:“嗯,短短幾日,林哥兒你已經寫得很好了,應該沒什麽需要再改的。”
葉林放下心來:“那就好!學生還沒有謝過叔和嬸子願意幫我這個忙,也十分抱歉,因為仇家的原因,我一開始對兩位隱瞞了實情。”
說著他躬身作了一揖:“你們的大恩,我定會銘記在心,今後海保就是我的親兄弟,若此事能成,我定會助他功成名就!若是不成,我也會帶著家人盡快離開京城,不會給你們惹來麻煩。”
“快起來吧”
李登雲將他扶起身,溫和道:“我們知道你有苦衷,一個人帶著家人在外漂泊也著實不易。你是海保的好兄弟,我們也拿你當自家人看,但此事成與不成,還要看天意如何了。”
“學生明白。能有個機會,我就已經感激萬分了!”葉林含笑道。
李登雲見他說得誠懇,考慮周到,也願意在他身上賭一把。他心裏想著:畢竟看著葉林確實有才華,又會做生意,若是能幫上阿哥爺,他們家也算是功勞一件。若是不能,也不算什麽大事。
至於那李家,若是有腦子的,也不一定會為了一個外室的孩子,跟一位阿哥爺對上吧。葉林隻要避一避風頭,過了這段時間,說不得李家也就不會再惦記著他了。
又想到那菜譜,他如實道:“你拿來的那個菜譜,我們這幾日已經抄了一份交給了王府的大廚,至於他在那是做還是不做,還要看他的考慮。”
葉林十分理解:“應該的,多謝叔和嬸子為我奔走。”
李登雲揮揮手,示意他無需這般客氣:“既如此,那你就兩日後,二十九的清晨到我們家來,去給四貝勒賀壽。三十的正日子,一般爺都有事兒,我們提前一天去。”
葉林連忙答應下來。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