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第79章 鐵石心腸?投石問路?
字數:5222 加入書籤
這幾日四貝勒府收禮收到手軟!
因是剛過了大年康熙不算太忙, 收到皇家開枝散葉的消息便連聲叫好,賞了四貝勒府眾人,把京城眾人的注意力一下拉了過來。
各宮的娘娘自然也要跟著賞賜一一, 德妃這個親祖母自然是必須賞賜的,其他三妃也得表示表示,各位皇子阿哥、宗室貴卿們那更得跟著送禮慶賀。
天還冷著, 前兩日洗三就簡單的過了, 胤禛並未宴請各位皇子阿哥,隻等之後滿月再熱鬧熱鬧。但這並不耽誤洗三禮, 綾羅綢緞、瓷器古玩、古董字畫、人參燕窩, 有什麽好東西都大方的拿出來, 流水一般或賜或送到了四貝勒府。
而平日裏跟四貝勒有些交情的官宦人家, 或是想拉關係的人家, 那更是瞌睡送了枕頭,找著了好機會正大光明又不招人眼的送禮了。
就是直郡王一派的人, 送起禮來也一個不落,畢竟別人都送禮, 就你沒送是什麽意思?難道還看不起正統繼承人太子殿下的左膀右臂四貝勒不成?
於是但凡上得了台麵的人家,都收拾了禮物禮單, 親自登門或打發人道賀。這還隻是第一批, 等滿月時在收一波禮, 若是不用回禮的話, 算起來生孩子還真是個賺錢的買賣了。
當然京城裏誰都知道, 四貝勒府的門不是那麽好登的,能讓四貝勒親自出麵接待的就更少了。
畢竟這位四爺性子嚴肅有威儀,可不像隔壁八爺那樣長袖善舞、廣結人脈,容易親近。
於是, 雖然貝勒府門前還是車水馬龍、熱鬧非凡,但大多數都隻由府裏的長史、常隨接待。每日由常隨整理登記好的禮單子,一匣匣分別送入胤禛書房和福晉烏拉那拉氏處,可謂是收禮“單”,收到手軟,但能直接送到貝勒手上的禮物,除了宮裏禦賜的,就真沒幾樣了。
要不是蘇培盛知道貝勒爺一貫對葉先生看重幾分,葉林這古古怪怪的禮物,是不可能進得了書房的門。
就這,還是等蘇培盛拉著來送禮的墨竹、墨鬆盤問了許久,知道這箱子石頭有些門道,乃是葉先生的研究成果,才敢往裏報。畢竟一個不好,送禮的沒事,他們這貼身伺候的反倒要遭。
知道這是葉先生故意賣了個關子,蘇培盛也湊趣兒的跟胤禛裝傻充愣,並不提這石頭的由來。
喜得麟兒,胤禛的心情十分愉悅,多日來埋首公務中的疲乏一掃而空。
兄弟們當中,在他這個年紀隻有兩個兒子,就子嗣上來說確實不算多。如今再添一子,可謂是心想事成了!更讓他高興的是,這個兒子生下來可比他哥哥弘昀健壯許多,看著就讓人放心。
這回子心情大好,心思也有些飄動,不想再看公務,見著葉先生送來的禮物如此有趣,便叫蘇培盛去請。
他將這幾塊石頭拿在手裏,研究了半天也沒發現出有什麽特別來,不過就是比較方正、顏色均勻、大小一致,有兩塊兒裏頭還包著些石子,葉先生這是跟他打什麽啞謎呢?
葉林早就準備好了新的冊子〈關於水泥的製作及其應用方案〉,這會一見蘇培盛的徒弟過來,便笑眯眯地將冊子和一小包配好的水泥粉揣進懷中,由著墨溪給他披好皮毛外裳,走過回廊七拐八繞的來到胤禛的書房。
一進去被屋裏暖風一吹,頓覺身上熱乎起來,見到四貝勒胤禛正在坐在案幾後把玩那幾塊石頭,葉林忙脫了外氅,上前幾步躬身行禮:“學生恭賀貝勒爺弄璋之喜,願小阿哥福星高照,吉祥康樂!”
隻聽胤禛哼笑一聲:“好嘛,你就是拿了一堆石頭來恭賀的?”
葉林一愣,抬頭見胤禛語氣雖有一分嚴厲,但臉上並無怒色,隻是似笑非笑的看著他,心下吃驚,沒想到四貝勒胤禛這樣一個認真嚴肅的性格,竟然也會跟人開起玩笑了。
葉林眼一轉,大著膽子回道:“若學生的禮物真就是這幾塊石頭,貝勒爺可會生氣?”胤禛一愣,也跟著玩笑道:“葉先生可是嫌我給的供奉少了,覺得我鐵石心腸?還是葉先生有什麽想法,這是來投石問路?”
葉林拱手笑道:“學生不敢,隻是這幾塊石頭在學生看來價比千金,自然要獻給貝勒爺。”
胤禛微微挑眉:“哦,如何價值千金,還請葉先生坐下與我細細道來。來人啊,給葉先生上茶。”
葉林在案旁的圈椅上坐下,由著小太監上了茶,這才將懷中的冊子和小包的水泥粉取出,
不再打啞謎、躬身遞給胤禛:“貝勒爺請看,這是學生這段時間研製出的一物,名叫水泥。乃是用石灰等物研磨調和而成,其特性是可在空氣中加水凝固,幹燥後便是貝勒爺手中的石塊了。”
葉林心道,確實不好解釋這東西怎麽由英國的一個叫約瑟夫·阿斯譜丁泥水匠發明,自己又是怎麽知道的,所以隻好抱歉的當做自己研發的好了。
胤禛接過水泥粉,打開繩扣取了一點在碟中觀察,又打開冊子細細翻看,葉林則繼續跟他講解:“水泥的好處是可加入砂石等物形成混凝土,幹燥後在一定程度上可防止水滲透,同時又可按照模型任意製成不同大小形狀。若能大量開采調配,則小的來說可以做成磚石瓦塊,用來建屋建房,大的來說用來修路,修建城防堤壩都是非常堅實的。”
胤禛麵色漸漸慎重起來:“能隨意塑形就可以用來修建各種設施,確實很好,但燒磚也可以用於建造,隻是修建堤壩,耗費巨大,不知這水泥造價如何?”
葉林笑道:“若要燒製上好的青磚,要耗費大量木材煤炭,自然費用高昂,但這水泥不需大量煤炭燒製,其主料石灰石各地都有許多礦藏,本來也在開采使用,隻需讓人多開采些,配合配料石膏等磨粉即可。且製作混凝土時可以添加爐渣灰,磚瓦粉,碎瓷片等,再加入碎石科,修牆建屋堅固又物美價廉。”
“不錯”胤禛讚道:“用來造房子,應該能使得牆麵平滑整齊,此物如石塊一般堅硬,若用來砌城牆,應該會更加堅固吧?”
葉林點點頭:“確實如此,可以用水泥加青磚砌牆,也可直接用水泥混凝土,砌出的牆麵為一體,更加堅固。
學生原先在葉家村,能蓋得起磚房的沒幾戶人家。水泥就算生產的多也便宜,普通村民也不一定用得起建房,但此物配置得當的話,可以在幹旱區域修建蓄水池,用來存水,這是一個大好處。”
“好,修建幾個蓄水池隻夠村人飲水,但修的多了,說不定小旱時可以多活些莊稼,也能少些人流離失所。”胤禛轉頭再看這灰撲撲的水泥塊,比看著箱金銀珠寶還高興,轉念又想到了其他用途:“這水泥的材料確實造價不高,再配上隨地可取的砂石更是能減少花費。如若修建修建堤壩河道……”
他皺眉輕歎:“每年春汛各地河水泛濫,嚴重時淹沒農田村莊無數,村民流離失所實在讓人觸目驚心。就拿永定河來說,朝廷花費巨資派官員修繕河堤,數年時間才有些見效,但我跟父皇出巡之時,途經永定河仍發現部分河堤質量並不達標。”
胤禛看向葉林:“若用此物修建堤壩河道,能否有所不同?”
葉林沉吟片刻,雖說現代鋼筋混凝土連幾千米的大壩都可修,但現在畢竟隻是土水泥,自己又不懂治河,這種大事還是謹慎些的好,於是回道:“學生雖查閱些許資料,但對河道治理隻能說略有了解,不敢妄言,若要在河道工程上使用,需治河之人多方實驗才能做準。”
胤禛寬慰一笑:“那是自然。治河之難,不下於移山倒海,我看了皇阿瑪派人治河十幾一十多年的策略,依舊不敢說懂。但你畢竟是研製之人,對此物最是了解,有什麽想法你姑且一說,我姑且一聽,不必憂心。我之後定然還會找人慢慢實驗。”
葉林見胤禛這麽說,也便少了幾分顧慮,暢所欲言道:“學生愚見,河道治理確非人力能完全改變。隻能就手邊已有的資源,盡力緩解。”
畢竟到了現代,科技無比發達,國家投入千億修建水利工程,黃河仍舊是像一條桀驁不馴的巨龍,沉積泥沙日漸增多,部分地區甚至成了懸河。目前這個年代,能做的就太少了,但有了水泥修建堤壩總是要堅實的多。
“學生認為治河或堵、或疏、或固水土。如要疏通,則需在河段各處考察合適位置挖出支流河道,以水泥板做成閘口堤壩,待河水水位較高位時適當開閘放水,水位回落後則關閘。此法需因地製宜,在合適的位置開出支流才有效。位置好了,說不定還可以引水助農、灌溉莊稼。”
胤禛邊聽邊看,越聽眼中光芒越盛,又將幾塊成品捏在手中來回翻看。
“若要堵,則在可能淹沒危及農田,村莊的河道口用水泥混凝土加高兩側堤壩,以保在水位高時不會決堤。混凝土中可加入竹條以增加抗壓性,減少其斷裂的可能。若能用鋼筋鐵條替代,自然最好,但成本過高,不太現實,用竹條也能湊合。”
此時胤禛已站起身來,一隻手背在身後,慢慢踱著步子:“先生所說,句句切中要害!名為水泥,卻又防水之能,果然是建造堤壩合適的材料。”
葉林心道,那可不是,現代水泥的作用太大了,高樓大廈、平緩道路、河流堤壩,哪個不是鋼筋水泥的功勞?農戶家裏的蓄水池,發酵池也都是水泥做的。
“最後則是穩固水土,河水泛濫究其原因在於上遊草木植被缺乏,水土不固。因此河水中往往帶有大量泥沙流入下遊,泥沙沉積在河道,日月累積之下,河道逐漸提高,而兩側堤壩高度並未隨之增加,因此河水容易泛濫決堤,甚至過幾年之後因河道過高,則河流改道而行。”
“而村民為著取水方便,往往在河流附近開墾農田、聚集村落,河水泛濫或改道則衝毀大量農田,使得村民流離失所,民不聊生。”
胤禛想到這段時間接到的消息,頓時心情有些沉重了起來,不知皇阿瑪什麽時候收到的消息,又打算如何應對?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