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治河策
字數:5647 加入書籤
胤禛收了收心神, 先著眼於當下的事。人群逐水而居是順應自然,誰也無法改變,可惜天地無情, 能活人無數的江河,隨時都能翻臉無情。
大清江山萬萬裏,東西南北,哪年都有百姓因災害流離失所, 內憂外患,想要坐穩這江山,著實不易!
自己空有一腔抱負, 可惜雖身為皇子,卻無處可以施展, 動則怕引得太子父皇疑心, 靜卻又不甘心。葉先生此人雖年輕未經世事磨煉,但卻與一般學子先生不同, 雖也精通八股文章,但不拘泥於文章,能在農學工學都有出人意料的驚喜,確實是難得一見的人才。
胤禛看向葉林, 笑道:“前兩條若有著水泥幫助,比以往所用材料堅固防水, 又可按照設想來塑形, 治理河道可堵可疏,則能造福天下萬民,當記一大功!隻這最後一條水土不固,先生可有方法應對?”
葉林皺眉思索,緩緩答道:“鞏固水土難上加難, 隻能起到輔助作用,畢竟泥土被水流裹挾增高河床,想要以人力改變,確實不易。
學生認為可以在上遊植樹造林,樹木花草其根莖可抓住土壤,隻是若要出效果,非一日之功,需數以年記;
胤禛思索片刻:“若能讓我大清江山海晏河清,即便是幾十上百年也不怕,我們做不完的,自有子孫後代去接著完成。”
葉林心中苦笑,四爺你想的太好了,我那個時代大清早亡了,你雖有愚公移山般不可動搖的意誌,也實施了許多好國策,可以人亡政息,你兒子乾隆一繼位,就把你的許多國策給否了。
不過這些話他可不敢說,隻委婉道:“所以若要見效快些,還是堵疏兩條更好。另外
在下遊可鼓勵農戶在枯水期從河道中挖淤泥入田,既可以降低河道高度,又可用淤泥肥田,一舉兩得。”
“隻是學生不過紙上談兵,若要達成,還需有相關政策激勵,將其中利害告知農戶,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最好再能將之與農戶的切身利益掛鉤,以確保他們會按要求挖掘淤泥。然而江河廣闊,不是都有人居住,有法可以挖掘淤泥,這事確實艱難,即便盡力而為,隻怕也成效不大。”
胤禛搖搖頭:“葉先生不必謙虛,我亦懂凡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的道理,再好的政令下達到地方,也可能變了模樣。一個不注意,利民就變成害民。若想政令能長久實施,必須慎之又慎,還要輔以監察,以便隨時調整。”
葉林心中一動,四爺不愧是個出名的好皇帝,這時候就看出來他能體察下情,又懂得謹慎實施政令,可惜勞心勞力的性格,把自己活活累死在皇位上。這次有自己在一旁,希望能盡一些綿薄之力輔佐他成就帝業。
“貝勒爺考慮的周到,若能調動村民積極性,由他們主動去做,效果肯定更好。”
葉林想了想,在現代可以沿河建立數個堤壩,蓄水發電,同時還可每隔一段時間開閘放水,利用人為造出的高低差,和水流巨大衝力,將泥沙衝走,但現在明顯不可能,不過再是微薄之力,做了總比沒做的好:“若能每村每鎮承包一段河道就更好了,當然也不能濫用民力影響春耕秋收,其中的平衡還是得實地考察才好。”
待葉林說完,隻見胤禛神色舒展,輕拍案幾:“好!若此物能成,此法有效,我大清年年遭受水災的民眾都應感謝葉先生的恩德!沒想到葉先生除農耕醫療之外對治水上也有如此見解,我得葉先生相助,真是如虎添翼!”
葉林忙拱手道:“學生實不敢當,天下學識出眾者如過江之鯽,數不勝數,學生隻是有幸能入貝勒爺門下,接觸到如此之多的書籍文章,有充足資源用於研究,才能得了些小小成果。”
“即便如此,這些成果若沒有貝勒爺安排人手推廣,最終通過朝廷的政令實施下去,再好的良種溫棚,水泥混凝土,也隻能在有錢人家用用罷了。”
胤禛一笑:“葉先生居功不自傲,難得啊,留下來與我一同用飯吧。”說著就示意蘇培盛去準備。
葉林謝過,跟胤禛演示起水泥加水製作的步驟來。他心道,也不是自己謙虛,論起來這些涉及民生的修建水利、治理河道都是些投入巨大盈利極少,甚至沒有盈利的項目,非國家出手不可。
若要私人去做,頂多類似某個大善人施舍錢財,在村裏修橋鋪路,隻能惠及一地。因此現代社會不管是國內國外,這種大型無盈利的投資項目,沒有國家財政牽頭,是根本沒法推行全國的。
而古代就更別提了,西方國家王公貴族收上來的稅,已經落入自己的口袋,誰還願意拿出來打水漂,吃喝玩樂、修建城堡不香嗎?
本土區也沒好到哪兒去,雖說國庫與皇家私庫內務府分離,皇族看似沒怎麽霍霍國庫,但國庫還是窮的響叮當。
年年各地災害,免稅免賦之後交上來的稅錢就少,還得先支付全國成千上萬官吏的工資,養著八旗子弟,軍隊的軍費,救災款項等等支出,輪到工部還有多少?
萬幸康熙帝還是個重視民生的皇帝,修河道也是用皇莊免費勞力,治河臣子自掏腰包,各種想著法的省錢;幾次出巡也都是用的自己私庫裏的錢,若像是乾隆南巡動用了國庫的錢,那現在更不知國庫得空成什麽樣。
換一個人來試試?
不說別的,就現在這些皇子估計心裏想著都是怎麽給自己的小團體多扒拉點兒錢權,誌向再遠大點兒的,則是烏眼雞似的盯著太子屁股下的位置,哪有心再看看底層的民生,都是皇子,若不能助自己更進一步,就犯不著做些吃力不討好的事。
人之本性,趨利避害,大抵如此……
葉林不知道四貝勒胤禛此時是否有了爭儲的心,但他想,胤禛這麽多年應該都是以輔佐太子的賢臣自居,這是康熙給他的定位。
因此他也是皇子裏少見的關注時事民生的務實派。要想以後做個賢王,可不得認真將上麵交代的差事辦好了。
葉林不知道胤禛會怎樣用這些資源為自己爭奪更多的政治資本,自己也不懂的太多政治上的事,但至少從他這個認真較真的性格來說,不會眼裏隻看功勞,但凡他能做的,肯定盡力施為,就能造福更多的民眾,也不枉費這些知識了。
兩人笑談著,又將水泥的應用細化了幾分,葉林也跟著美餐了一頓。
李氏院裏
洗三之後,已過了最忙碌的幾日,李氏也恢複了些精神。這會她正裹著被子,愣愣的看著包裹裏的嬰兒出神。
孩子胎裏養的好,不過幾日功夫,皮膚已經退去了褶子和泛紅,肉眼可見的白嫩起來。那小胳膊小腿兒蓮藕般,一節節圓乎乎又胖墩墩睡得香甜,一看就是個健壯孩子,叫人心升歡喜。
李氏看著孩子,眉目柔和嘴角帶笑,可不一會眼裏卻沁出一滴淚來,順著眼角滑落臉龐。
她好似並無察覺,隻怔怔喃喃自語:“你看那眉眼,跟他哥哥多像啊。”
她伸出嫩白光滑的手指,指尖輕輕從嬰兒臉龐上方撫過:“這眉毛的形狀和弘昐多像啊……跟他們阿瑪一樣英挺。”又一滴淚水不聽話的從眼角滑落,李氏終於回神,忙拿帕子擦了擦眼,可淚水像止不住般,一個勁兒往下掉。
張嬤嬤在一旁看著心疼,揮手讓其他人下去隻留兩個大丫頭在房間,柔聲勸慰道:“我的側福晉呦,可不敢再落淚了,月子裏落淚傷眼睛,容易留下病根兒的。”
“您瞧三阿哥這樣白胖健康,二阿哥也懂事聽話,您可算是苦盡甘來了,就莫要傷心了。”
孩子好像也被李氏影響,在繈褓裏哼哼唧唧起來。李氏忙擦幹淚,將孩子抱起,在懷中輕輕搖晃著:“弘時乖哦,娘親在這呢……”不一會,弘時便安靜下來繼續睡去,李氏也鬆了口氣。
喪子之痛猶如一把尖刀插在李氏心口,這麽多年來,雖然又生了兩個孩子,卻半點不能撫平那傷痛。每每想起弘昐,那刀子好似都在心中攪動,叫她疼的夜夜難眠。
但為了還在身邊的三個孩子,必須堅強振作起來:“嬤嬤你說的對,我應該著眼當下,不能再沉湎過去。弘昐在天上,也定盼著他兩個弟弟健康快樂。”
“是啊,側福晉,您是有後福的人,幾位阿哥格格都孝順您呢。”張嬤嬤看李氏總算回轉,放心了許多。
“哦,我們弘時真乖。”輕輕哄著孩子,李氏轉過臉對張嬤嬤仔細吩咐到:“孩子還小,體質也弱,必須仔細照料著。不等他們長大成人,我都不能放心。
特別是這兩年孩子還不會說話,有個頭疼腦熱都不好表達,因此最是關鍵,嬤嬤你千萬幫我盯好院中的人,若有任何不對,什麽都不必顧忌,直接來告知我。有任何發現,我定重重有賞,紫蝶紫蕊,你們兩個也是。”
“是,奴婢定當照看好小阿哥!”幾人應聲。
李氏哀歎道:“我可憐的弘昐,健康長到一歲多卻突然急病沒了,可恨我這做額娘的眼盲心瞎,至今也沒查出個結果。”
突然她眉目淩厲起來,“我也是個笨的,若是我兒再出什麽事,不管查不查得出結果,這一院子的人,我就回了貝勒爺,全部發賣了。”
張嬤嬤、紫蝶、紫蕊神情一肅,齊齊答道:“側福晉放心,奴婢們一定看好小阿哥!絕不敢有半分疏忽!”不用想也知道,這發賣去的絕不是什麽好地方,隻怕人在那一兩年就沒了。
這還算可以苟延殘喘一段時間,若是直接被仗斃,那就一了百了,什麽都沒了,說不定還要牽連家人。因此幾人恨不得腦後也能長出一圈眼睛來,好好的將四麵八方都盯住了。
李氏麵容和緩了些:“你們也別怨我狠厲。貝勒爺心腸軟,許格格、阿哥們在我這個親生母親身邊長大,沒有抱到福晉那去,這也是貝勒爺的一片慈父心腸,我和孩子們都感激。”
李氏擦了擦眼角,掃視三人,見她們麵上並未怨恨,才繼續說道:“可我若是連身邊的兒子都護不住,還怎麽有臉繼續照顧幾個阿哥和大格格?貝勒爺還能放心將孩子交給我養嗎?若是失了貝勒爺的心,這後果可不是咱們能承擔得起的。你們仔細想想是不是這麽回事兒?”
紫蝶上前一步,應聲道:“側福晉放心,奴婢們心裏都明白,咱們院裏的人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您和阿哥格格好,我們才能好。”
張嬤嬤遲了一步,也急忙擠上前表忠心:“側福晉,您就放心吧,奴婢們會盡全力看好小阿哥和大格格,不讓外麵的牛鬼蛇神攪擾他們。”
李氏這才滿意的點點頭:“若是做的好了,自然少不了你們的好處。”
聽了這話,幾人麵露喜色,放鬆了些緊繃的神經。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