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做事留一線
字數:3105 加入書籤
聞弦歌知雅意。
金尚話裏的暗示,趙榮珍第一時間體會到了。
“多謝小金總的體諒。”
趙大姐笑眯眯地表示感謝。
這年頭,一輛二十萬上下的越野車,還真不是普通市民消費得起的。趙主編家裏雖然還算殷實,也沒奢侈到買小汽車的地步。
養育三個孩子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上有老,下有小,每日開銷,讓這個雙職工家庭也感到有點吃不消。
若不是如此,趙大姐也不會將孩子交給爺爺奶奶帶,自己在外麵辛辛苦苦賺錢了。
接下來,兩人一起商量了一下明天報紙的主要內容。今天《京西都市報》的銷量,和昨天差不多,上午賣出了將近十三萬份,剩下的下午估計會陸陸續續售罄。
作為京畿地區的小報,這個銷量隻能算中規中矩,和動輒幾百萬,上千萬發行量的傳媒巨頭沒法比。可作為一份服務本地的都市報刊,勉強算是及格了。
當金尚翻到一份標題為《京城國際花園大受追捧,二十五套溫泉別墅被搶購一空》,副標題赫然寫著《鄂北富豪聞訊連夜趕到,一擲千金為女置產》的新聞時,不由得啞然失笑。
見老板神色有異,趙榮珍解釋道:
“這份是從記者站發來的通稿,對方掏錢很豪爽。”
“嗯,我不是對此有意見。報紙也是要賺錢的,版麵費提高是好事。”
金尚擺了擺手,讓趙主編寬心,
“報紙不同於其他,本來就是戴著鐐銬起舞,尤其是我們這種打著擦邊球發行的小報,更是如履薄冰。一個不慎,可能就被監管部門給‘斃了’,所以,時政新聞和社評要格外注意,這種……”
金尚彈了彈這份付費通稿,輕笑著說道:
“賺錢嘛,不寒磣。”
這麽快團購買房的新聞就上了報紙,連李萱和他的家人買房的事,也被當做開發商打廣告的噱頭,確實讓人感到啼笑皆非。
這年頭,新開發的別墅吸引不了頂尖富豪,京城裏麵的中產對京城國際花園那種小家子氣的溫泉別墅不怎麽感興趣,新富階層的崛起,還沒有幾年。
再過五六年的時間,那片別墅區也不至於要在報紙上打廣告吹牛才能吸引客戶。
真正的高級別墅區,壓根不愁沒人買,篩選有資格入住的客戶才是開發商要做的,如金家父子這種,都夠不著京城主流圈子的邊,要不然,也不會將目光投向寒酸的都市別墅了。
兩人輕鬆說笑著,將主要內容過了一遍後,確定無誤,才結束這次工作會談。
臨別之際,金尚用剛激活的能力看了趙榮珍一眼,驚訝地發現,綜合能力中等偏上的淡白色人型光暈,增加了一層淺綠色象征友善的光環,且與“金掃帚”散發出來的籠罩大半個辦公樓的銀白色能量罩,連接更加緊密了。
『歸屬感更強,工作更加投入,資質和效率也提升了。原來,能力並非一成不變的啊!』
也對,人是會成長的,想法是會變的,哪怕能力出眾,對工作沒有熱情,或者公司的管理製度沒法激發員工的積極性,高薪招攬再多的專業人才也是白搭。
『職位職級和晉升管理製度,需要開始準備了。』
如今公司還不太大,幾乎每個員工,包括臨時工,金尚都能叫得出名字,其中大部分的家庭狀況,都比較了解。
將來發展壯大,幾百人,幾千人甚至幾萬人,怎麽可能全都記清楚?
哪怕有“金手指”幫忙分門別類列個表,金尚都看不過來,能夠直接管理的,也就幾個熟識的高管。
似乎是為了配合金尚的理解能力,“金手指”雖然沒有給予具體的數字化麵板,到底還是用比較直觀的顏色深淺來輔助金尚理解。
大部分員工的資質和能力發揮,維持在白與灰之間,鄭良知和黃漪漪、趙榮珍屬於比較顯眼的亮白色。最讓金尚滿意的,就是負責《知音雜談》的主編王燕,他身上散發出來的如同火焰般的豔麗紅色,似乎能將周圍的同事都染上了一層晚霞。
這和金尚最開始趨吉避凶的模糊感知是一致的。
可是,當金尚嚐試著將王燕調到發行外聯部的時候,她身上的火紅色迅速消退,深灰近黑的幽光浮現,其人與象征公司網絡的連接也搖搖欲墜,不太穩定了。
不能將人才放在合適的位置,不僅發揮不出其能力,還會嚴重打擊其積極性,甚至導致其產生離職的想法。
從今天的嚐試中,金尚大致明白了公司目前的狀態。
短短三個月時間,營收近兩百萬的今夕文化,本質上還是一盤散沙,靠著鄭良知、黃漪漪以及原足球俱樂部的員工撐起來的基本框架,其實相當脆弱。
老父親繼承的家族產業,遲早要交到兒子手裏的,投點錢,讓繼承人開公司練練手,很正常。
不是所有人都如金尚這般信心滿滿,以為可以在互聯網這個新產業中掘到大金礦的。
相比起網吧賺來的“浮財”,《京西都市報》和《知音雜談》的成功,更能讓員工們認可金尚的領導能力。
看得見,摸得著,有實實在在的東西,不像網吧,不知道緣由,突然就爆火,也搞不清楚會不會什麽時候就敗落了,隻剩下一地雞毛。
人心就是這樣,有趨利避害的想法,總是趨向於對認知之外的人和事敬而遠之。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