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一章 年關將至

字數:6439   加入書籤

A+A-




    第361章年關將至
    看了一圈後,金尚覺得北船機電還是有實力的,至少拿得出這麽多東西來裝裱門麵,多多少少有些幹貨。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曾經國內首屈一指的民營船企,哪怕衰退了好幾年,依然有相當強勁的實力,靠著高附加值工程船的訂單,以及機電設備和舾裝件生意,艱難撐過了漫長的行業淡季。
    周期性行業的規律就是如此,剩者為王,強者恒強,且差距會越來越大。
    過去的九六年,北船機電用大量的船舶訂單,就順利貸款了一大筆錢,待三月初的債券和定融產品發行之後,預計上半年能募資近四十億,這個規模的資金,足夠企業在膠澳拿下幾個大型船務,甚至再開一個分基地都不是問題。
    修造船是勞動密集型,技術密集型行業,資本密集的程度也相當誇張,想要做大做強,沒點現代化金融思維是不行的。
    至於技術含量,說是落後產能,幾十年都沒什麽顛覆性的發展,可它的產業鏈蔓延極長,全世界都沒幾個國家能完全靠自身的力量造一條大船。
    尤其是大型主機,燃氣輪機,發電機等機電設備,更是掌握在極個別跨國企業手裏,國內同行想要攀登到產業鏈的上遊掌握話語權,還需要努力努力。
    同時,金尚還了解到,北船機電似乎在攻關薄膜式LNG船的建造技術,這種船型誕生了近三十年,北船機電在上一次上升周期就嚐試過,甚至試圖將其當做主力產品。
    遺憾的是,全球航運的衰退速度比想象中的要快得多,還沒取得階段性的成果,就沒錢投入了。
    這次提前重啟,也是為了盡早抓住時機,雖是一場豪賭,成功了,收獲也很大。
    目前的進度,還卡在材料與焊接工藝上,想要最後完成,估計是以年為單位的投入周期,一時半會是看不到成果的。
    技術研發,金尚是不排斥的,LNG船的未來毋庸置疑,早點砸錢也是好事,全世界能建造此類船型的也就那麽幾家,北船機電要是做出來,對自身也是有相當大的好處。
    未來的事還很遠,現在的關鍵就在於盡可能多接訂單,融資渠道順暢,並盡快交付回籠資金,為下一次“滾雪球”做準備。
    稍後召開的董事會,波瀾不驚地進行,大事早就提前溝通過,達成了共識,小事現場商量一下,問題不大,很快形成了決議,金尚在一大批文件上簽下自己的大名後,才長舒了一口氣。
    上市公司流程式的工作極多,私底下有沒有什麽醃臢事暫且不提,表麵肯定要過得去。
    對北船機電這種深受行業周期折磨的企業來說,“以豐補欠”式的財務手段肯定相當嫻熟,否則,公司高管的年終獎沒了不說,甚至有可能因為指標限製而強製退市。
    現在這種情況,已經是比較理想的了。
    ——
    事務繁多,金尚並未在北船機電總部浪費太多時間,開完會就馬不停蹄地回去了,連中午的酒會都沒參加,讓總經理洪仁全代為處置。
    抵達那熟悉的九層小樓,金尚跨入公司大門,和前台打了個招呼,然後徑直走向自己的辦公室。
    看了桌子上堆積如山的待處理文件,早有所料的金尚也不由得撫額歎息。
    過去的一年,今夕文化推行遠程辦公比較順利,很多事情可以通過發郵件代替公文流轉,等不及的也能直接用今夕聊天發消息,基本上金尚每天晚上都會抽出一點時間,翻看郵箱和留言,哪怕人不在,也不會太過影響公司運轉。
    不過,回來之後,該有的手續還是要補的。
    連午休都沒停,化身為蓋章機器的小金忙了許久,一直到下午兩點半,秘書辦公室才有人來提醒,預約開會的時間到了。
    按照慣例,首先是趙榮珍和王燕向金尚匯報公司發展最好,利潤最豐厚的業務情況。
    已經是國內發行量前十雜誌的《知音雜談》,徹底坐穩了第一都市女性刊物的寶座,自去年十月底突破發行量八百萬後,知名度在全國範圍內飆升,增長幅度不降反升,半年提升到一千萬,年底超一千二百萬訂閱量是初步目標。
    至於排名第一的雜誌,隨著城市化深入,已經超過了一千九百萬,超過兩千萬是板上釘釘的事。
    互聯網對傳統紙媒的衝擊還沒到,現在是最後,也是最瘋狂的巔峰期。
    如果有心,隻憑《知音雜談》這份雜誌,就足以撐起一家中小型上市公司了,隻是二級市場對這一行的上市融資要求比較苛刻,暫時沒有操作空間。
    而且,金尚也沒有打算隻將這一細分領域推出去融資,而是想著打包《知音雜談》,《京西都市報》,《今夕文庫》等數個閱讀板塊一起上市融資。
    至於最後如何操作,金尚還在猶豫中,看以後具體發展情況,適時調整戰略。
    王燕手頭的工作比較平穩,唯有婚後備孕生子,需要找個代理總編的事,得提前考慮了。
    趙榮珍的事就比較多了,雖然手頭有兩個多億的預算,加碼教育培訓產業,真用起來,也是不夠的。
    “按照金總的想法,先致力於提升規模,提供最多的學位,為外來務工子弟提供基礎教育,再來考慮提升質量的思路,我和本地一些經營不善的中小學,農民工子弟學校,想要轉行的企業主,以及可以改造成臨時學校的閑置建築方深談了幾次,從結論上來看,現在談質的問題,有些不契合實際,在量上下功夫,硬件設施的建設有一定的操作空間,但是,合格的任課老師,缺的不是一個兩個……”
    聽著趙總編的話,金尚緩慢翻看著遞上來的文件,斟酌著其中的分量。
    良久之後,金尚抬起頭,張口打破了會議室的寂靜。
    “維持正常的教學,就需要超過五百名合格教師,這個數量,光靠社會招聘是絕對不可能滿足的,這還是我們主導下的項目缺口,整個京西地區,從幼兒園到高中,未來幾年內的缺口估計會數以萬計。咱們到底隻是一家企業,無法調動如此誇張的資源,所以……”
    清了清嗓子,金尚鄭重地說道,
    “和主管部門……京城婦聯匯報一下,看能不能由其牽頭,聯係本地……或者京畿周邊的師範學校,做一個大型支教活動。每年有為數不少的師範生,共建生,契約生去老少邊窮支教。遠方的同胞需要支持,近在眼前的困難也需要解決,不能因為就在眼皮子底下,燈下黑視而不見,數十萬從全國各地來此,支援京城建設的工友,家裏也有孩子要上學……”
    “這……不好說啊!”
    年輕人不了解其中的內幕,見多識廣的趙榮珍倒是明白,一旦金尚所說的計劃得到執行,去大西部支教變成在京城城鄉結合部工作,那麽,這幾百個名額勢必會搶破頭。
    哪怕是京城郊區,也比去大西北吃沙子,或者去大西南的崇山峻嶺,或者連路都沒有的湘西密林裏喂蚊子要強。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
    誰去遠方,誰留在本地享福,這是個難題。
    在趙榮珍比較謹慎的解釋過後,金尚也明白了自己的想法有些不切合實際,支教容不得如此權變,一旦開了口子,後麵的事就不好操作了。
    “這樣……確實有些不妥,那就改一改,讓婦聯那邊幫忙聯係一下已退休老師,能返聘的盡量返聘,同時加大師範生實習合作力度,另外……和師專院校聯係一下,能不能指定為實習單位,成人班,夜校班的規模能否擴大,先用民辦教師代課,再鼓勵他們培訓考取資質,當然了,招聘待遇也提一提,順便……和支農返城的教職工,多招攬一些。”
    一條路不好使,多條路一起走,也許能行。
    “這樣的話,倒是可以一試,未來不好說,渡過眼前的難關倒是很有希望。”
    “就這麽辦!”
    將開年最緊要的事商議妥當後,剩下的就沒那麽急了。
    比如音樂部門和電視台合作的綜藝,對方心大,胃口更大,己方隻想做個取舍,辦最好的,別人全都要,所以張騫和駱洋的工作,也變得繁忙起來。
    另外,年關將近,公司和友商合辦的春節年會也在緊鑼密鼓地籌備中,去年比較急,今年時間稍微充裕一點,但也有限。
    員工節目選拔,明星邀請,節目排練,外援求助等,一大攤子事,著實有些難辦。
    線上部門的事也挺多,隨著網絡用戶數量的飆升,尤其是今夕視頻的熱度持續攀升,雖然基數低,但其恐怖的數據和網速需求,使得服務器機組一加再加,要不是有P2P分布式網絡傳輸技術的加持,恐怕早就崩潰好幾回了。
    區域中心節點設置了好多個,目前尚且夠用,可看發展趨勢,也堅持不了多久。
    砸錢堆硬件,其他都是虛的。
    帶來最大現金流的今夕商城,發展倒是比較平穩,可見魏雙萍的掌控力確實了得,在最初的不適期過去後,表現越來越好,不愧是土生土長的天才,學習能力,智商和心性都是頂尖。
    有了獨當一麵的大才,確實讓人省心不少。
    高速網吧,線下生活,票據發放,版權運營等目前沒什麽大事,穩步推進的項目沒有說太多。
    會議結束後,金尚將劉燕青,尹飛揚和楊琦留了下來,聊一聊今年比較重要的產品設計。
    望著手裏幾乎大號板磚一樣的所謂“智能手機”,金尚強行壓抑住心底的吐槽欲望,試著操作了幾下,卡頓,滯後,反應慢,屏幕刺眼,手感粗劣什麽的就不說了,短短幾分鍾的時間,後背板就燙得幾乎能煮雞蛋了。
    將“板磚樣機”放下,金尚無奈地歎了口氣。
    “以目前的硬件水平,微型化智能手機的量產是不可能的,甚至……平板電腦都不行,用最頂尖的低功耗處理器和散熱係統,高性能電池,能做出一個樣機來,但價格估計會高到讓人瞠目結舌。”
    這不是靠個人意願砸錢就能辦到的事,摩爾定律還沒失效,硬件的性能在這個年代,還是很低下的,市麵上的一體機都經常因為散熱不暢而故障,更別提巴掌大小的手機了。
    “再等五年,看情況再試,不過,周邊硬件整合,係統和應用適配,還是要繼續做下去。”
    聽了老板的話,楊琦提起的心也稍微舒了一口氣。
    砸了大錢,搞出來的這麽一塊磚頭,正常人都知道肯定是不合格的,老板沒有大發雷霆,而是充分理解,讓技術帶頭人感覺自己這一關勉強是過去了。
    “難怪金總要擁抱精簡指令集,如果直接用市麵上的主流方案,估計就不是煮雞蛋,而是油炸烤箱了,功耗不是一個級別的對比。”
    如果隻是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的開發,尚且有一點迂回的餘地,終端縮小到手機的層麵,壓根沒有高功耗芯片生存的空間。
    性能略低一點不是問題,能不能用才是關鍵。
    “好了,阿諛奉承的話就不說了,我隻是提供方向,具體如何做,還要楊工把握,多招點大才,隻要是正常研發所需,錢不是問題。”
    涉足這一行,金尚就做好了花錢如流水,拿真金白銀投無底洞的準備。
    眼下的這一點小小挫折,不值一提。
    接下來,金尚又拿起了形狀完全改變了的所謂“多功能學習機”,以及自帶的幾款益智小遊戲。
    細節不論,英語基礎教學,複讀機等幾個功能,倒是實現得很不錯。
    當然了,放入遊戲光盤,接上手柄,也能玩遊戲。
    不如說,這就是換了個殼子,調整了一點細節的遊戲主機。
    “還行,先推向市場,試試反響。”
    緊接著,一款銀灰色小巧玲瓏的條狀電子設備被金尚抓在手裏,接上定製耳機,打開開關,悠揚的音樂聲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