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章 試作品
字數:8114 加入書籤
首都六月的夜晚,還是比較涼爽的,吃了點烤肉,喝了兩杯果汁,墊墊肚子就差不多了,睡前吃不了太多。
自訂婚後,兩人都很忙,很久沒有這麽悠閑地晚上出來夜遊,舒爽地吃路邊攤了。
吃飽喝足,兩人駕車離去。
三十多分鍾後,才回到溫泉別墅,洗了個熱水澡,慵懶地窩在沙發上看電視。
晚間檔的電視劇,尺度明顯比黃金檔大多了,總體質量其實要差不少。
口味刁鑽的金尚,其實不喜歡這類故弄玄虛的電視劇,看了沒一會就失去了興趣。
看了下時間,快過十二點了,還是早點休息比較好。
第二天上午,金尚照樣醒得挺早,出去鍛煉後回來,洗漱完畢,將早餐準備好,才見到李萱揉著惺忪的睡眼走出臥室。
“周末時間,能自己起床,難得啊!”
“不是說要回去看看家人嗎?我記著咧!有段時間沒去了,聽說你祖母去瓊州看海回來了,當真是瀟灑!”
“再待在那,就會很熱,難受……”
趁著天氣不太熱的時候去南邊散散心是肯定的,也未嚐沒有回老家看看的想法,是不是真去過粵西,那就不知道了,她老人家的行蹤也不好一直打聽。
寒暄了幾句,女朋友收拾完畢,草草填飽肚子,兩人驅車上路。
二十幾分鍾後,回到老宅的兩人,就見到了帶著一堆抽象紀念品回來的冼桂珍老夫人。
說實在的,從小到大,不知道接受了多少全國各地奇奇怪怪所謂“特產”的金尚,早就知道有這麽一茬。
大人估計是沒那個眼光欣賞了,小孩子倒是挺喜歡。上個月剛過了周歲的小金風,十分開心地拿著一堆不知道什麽樣的物件,咿咿呀呀說著不知道什麽意思的“嬰語”。
整個金家就這麽點人,卻各有各的事,到得這麽齊全還是比較少見的。
父親金時不知道從哪裏拿來一個小紙箱子,裏麵躺著三隻眼睛都沒睜開的小狗仔和兩隻小貓。
“母本是高加索犬與邊境牧羊犬的混種,父本是金標和黃耳,家裏這兩條狗,是東北鄂倫春犬,西北牧羊犬和福犬的混種,都是經過精挑細選之後,脾氣穩定,習慣與人類混居,智商超群的優秀品種,兩隻貓是狸花貓和喜馬拉雅貓的混種馴化後的優秀品種,模樣和性格都不錯……”
“二姑夫那邊弄的?”
“草原上對貓貓狗狗的需求不小,也比較擅長馴養寵物,也就一句話的事。都不是什麽名聲在外的純種,你要是有需要,可以去弄,不費事……”
“就它們了,對那些花裏胡哨的噱頭,不感興趣,聰明,聽話,好養,會賣萌,不惹事,心情不好的時候能疏導一下情緒就行了。”
“那好!至於幫傭,暫時不急。你那個別墅,還是遠了點,說是溫泉別墅,聯排的……還是差了點。我聽說西邊永定河邊有不錯的豪宅出售,你要是想要,就買一棟,離得近一點……”
“不是說有價無市麽?”
“哪有那麽麻煩,就是想捂盤惜售,坐等升值罷了,真要買,還是可以的。”
最近京城房價漲了不少,很多手裏有多餘房子的土著,確實有點動心,隻要能砸錢到心理價位,也能買到。
“多少價位,有多大?”
“總占地麵積六千平,超級大,前年也就三百多萬,現在翻了一倍都不止。”
別說這種獨棟別墅,金尚和李萱買的聯排溫泉別墅這兩年都漲得很誇張,估計明年這個時候,總價也要上百萬了。
“謔,不小啊,那麽大,養馬都夠了。”
這麽大的別墅,十年後價格估計要好幾個億。
現在才幾百萬,不到一千萬,買下來肯定值得的。
在京城商品房均價一萬的時候,老百姓都覺得是天價了,恐怕沒人會想到,居然還能漲到十萬,甚至二十萬一平。
“那邊……比世界公園也近不了多少!”
“你總不會一直住聯排別墅吧?那邊算是你的私人自留地,外人輕易不上門。可你是做生意的,還這麽年輕,以後總得有必要的社交,這種別墅,不僅僅是自住,同時也是撐場麵用的。將來要舉辦私人聚會的時候,你準備上哪去弄?”
外麵的會所是很多,但也有不那麽方便的時候,有個地方大家玩了消遣,也很不錯的。
“道理是這麽個道理,要是能有市中心的就更好了。”
“那種……可遇不可求,而且大多名聲在外,不知道多少人盯著,私密性未必可靠。”
“行吧!幫我問問,價格不是太離譜,就幫我打個招呼,等我哪天有時間抽空去看看。話說,住這麽大的房子,就為了幾百萬上千萬賣了,是不是腦子不太好使?”
金時瞪了說笑的長子一眼,沒好氣地說道:
“人家是不止一棟別墅,可能全國都有產業,以前估計是養外室或者給私生子住的,用不上了,就賣了唄,維護要花錢,白白讓管家保姆住了一年又一年……”
“原來是隱形大佬,難怪!”
本來京城的豪宅就特別難買,出手的極少,市中心新建的更是搶手,二姑媽買一套大平層都用了不少勁才搞定。
好房難買,便宜沒好貨,尤其是手裏不缺錢,隻想要最好最合心意的,就更難了。
“咱家……這套宅子,現在市場價多少了?”
“五百多萬的樣子吧,雖然隻有兩千平左右,地段好,而且周圍發展潛力巨大,估計升值潛力不小。”
占地麵積是大,建築麵積不大,房齡有點老,保養卻很不錯,要是再修繕一下,做點現代化改造,庭院弄得漂亮一點,還真是個很不錯的宅子。
現在的模樣,其實也很不錯了。
“說起來,咱家什麽都沒做,躺著就賺了不少,享受了國家發展,首都城市化擴張的福利啊!”
擱在二三十年前,誰能想得到附近到處是農田的城鄉結合部,能變成現在這個樣子,眼瞅著就要發達了。
“自京西火車站開通,就很熱鬧了,尤其是海龍大廈竣工,交付使用,這一大片地方,高樓大廈陸陸續續拔地而起,直到現在,還到處是工地,大建設時期還沒過去,以後的日子……還長著呢!”
金時十分滿意附和著。
市中心早就是寸土寸金了,連金家父子這樣的土著都難以插足,不過,京西也不錯,作為新貴的根基,是完全足夠了。
“過幾年,把棉紡廠和成衣廠搬遷到更遠,成本更低的地方,老廠就改造成商住中心,我和你二舅商量過,那邊是個不錯的地方……”
“那邊?”
金尚琢磨了一下,後試著問道,
“能不能將周邊都拿下,然後搞個影城度假中心,集休閑娛樂,商圈中心,高端住宅,旅遊景區為一體的城市副中心?”
“那得多少錢?”
金時驚訝地反問道,
“拿地難不難另說,不是你想建什麽就建什麽的,那邊的規劃,確實沒什麽重工業,以一產和三產為主,尤其是後者,那邊的濕地公園,保護地和景區不少,確實比較適合開發文化旅遊,不過……你不是在北邊弄麽?”
“那邊有點遠,而且離水源地太近,不好弄周邊,鋼鐵廠周邊有那麽多沒派上大用場的地方,我在這邊想辦法也很正常吧!”
立足京西,輻射京畿,走向全國的戰略,一直都沒有放棄。
今夕商城往東南走,影視基地在北邊,是因為那裏有一定基礎,不用從零開始,至於農牧三產,海化工廠,又不是不可動搖的核心,哪裏都行。
以科技和文化兩條腿走路的今夕文化,如果對本地的重要性,像小企鵝之於南山區就更好了。
僅僅京西這片地方,就比全國大部分地級市要大,足夠折騰了。
“行吧,我幫你留意一下!反正也不是近期能做的事,估計前期磨合,都得一兩年!你不是在弄數據中心和熱電站,海水淡化廠麽,完成了?”
“走流程,推進又不需要我事無巨細地關心,找到合適的人幫我做就行了。”
這方麵的事,沒有必要和父親說太多,倒是金時今年的外貿生意做得極大,廠子也擴產也不少,就連優衣庫都走出了京城,在周邊城市開始布局。
總計十一家門店,在京畿地區已經是有點影響力的成衣連鎖店門店了。
穩紮穩打能做到這一步,足以證明老金的個人能力是不差的,以前隻是沒有機會表現而已。
隻不過……
看了一眼怡然自得的老爹,金尚心底略微歎了一口氣。
野心不足,或者說,沒有那麽大的心氣,將生意做大做強,輻射全國什麽的。
上有老下有小,家裏也沒有得力的兄弟姐妹幫襯,更不是白手起家,有一幫老兄弟打天下,能力最強的兒子自立門戶,做自己想做的去了,大舅哥小舅子也各有各的事業,娘舅家裏有等於無,叔伯堂兄弟更是沒幾個能一起做事的,撇清幹係都來不及。
無法將全部精力花在家裏的生意上,就注定了金時無法借助資本的力量,迅速做大做強,搶占行業風口,掛牌上市什麽的,隻能穩紮穩打,一步一個腳印,緩慢擴張。
能有現在的規模,已經算是個人能力突出,蹭到了時代的紅利的結果了。
望父成龍什麽的,還是不要指望太多。
倒是母親那邊的漫畫創作,似乎頗有點模樣,事業煥發第二春,名氣更上一層樓的希望不小。
——
其樂融融地吃過午飯,祖母冼桂珍出去遛彎,和附近的老太太閑聊,也不知道什麽時候回來,母親梅杏紅在打電話,和工作室那邊商量著什麽,金時難得沒有酒局,在家裏歇著,金尚則抱著有點生疏的小金風,和兩隻牧羊犬做遊戲,玩了一會,小孩子熬不住,直打哈欠,要睡午覺。
梅杏紅忙完,將小金風放進嬰兒床,不到一分鍾就睡著了。
“最可愛的時期快過去了,這家夥強得很,十分有主見,等他能利索說話,能走幾步路,那可就真的人厭狗憎了,太調皮了。”
這個年紀的孩子,一刻都不能離人,你都不知道他會在你沒看著的一會闖下什麽大禍。
家裏的桌子椅子,門檻牆根,所有的邊邊角角,都包上了軟墊,手能碰到的插座,都給封住了。
“聽說你小的時候,可沒有這麽鬧騰。”
那能一樣麽?
小孩子懂什麽?
身為穿越者的金尚,睜眼的那一天就知道玩水很危險,摸電門會死人,好奇的小金風則什麽都要嚐試一下。
現在隻是黃耳和金標辛苦一點,以後可就得父母和保姆多費心了。
“小家夥醒著鬧心,睡著了,卻也有點沒實感。”
伸手擦了擦小金風臉上沾染的髒汙,梅杏紅笑道,
“現在已經好多了,家裏關鍵地方都裝了監控,以前可沒這個便利條件。對了,你弄的那些個遠程辦公設備和軟件,很有意思,不用時時刻刻等傳真機了。”
“是嘛,好用就行!”
移動電話2g信號鋪開了快三年,覆蓋率還是挺高的,但傳輸速率真的挺感人,也就15到20kbs左右,隻夠收發一下彩信,看看短信而已,稍微複雜一點的網頁打開都夠嗆。
與之對應的是,小靈通在信號強度足夠的情況下,能跑滿64kbs,在技術升級換代後,甚至能達到128kbs。
當然,要達到這個程度,設備離基站要足夠近,且沒有遮擋才行。
前世為什麽2g幹不過小靈通,除了便宜之外,也未嚐沒有速率太低,實用性一般,完全不能適配移動互聯網的因素存在。
小靈通設備不能收發彩信,更準確點說,是不能處理通話和文字短信之外的信號,但這不是技術的極限,而是接收設備太過低端導致的。
為了滿足無紙化辦公和遠程處理公務的需求,金尚讓硬件部門不惜成本堆料,搞出了一種屏幕接近大號平板,厚度堪比板磚的古怪電子設備,就像是一種小靈通和移動信號雙待版本的信號機。
放在口袋裏肯定不行,放在大一點的包包裏還行。
就這麽一個簡單的東西,哪怕是半手搓的,成本四萬多,也是相當誇張了。
這玩意壓根沒法對外售賣,備案後,隻試做了幾百台,送了一些給相熟的人試用,就隻有公司內部消化了。
其優點嘛,也就是能收發郵件,登錄今夕聊天,今夕音樂,看看手機優化站點新聞,連實時玩遊戲對戰都夠嗆,隻能試試單機版的內置遊戲。
與其說它是手機或者平板,不如說它是兼具打電話和收發短信功能的一體式便攜電腦。
如果要長時間使用,還要配備專門定製的分散式冷卻設備,否則就要過熱死機。
集今夕文化以及實際控製的諸多子公司孫公司之力,就搞出這麽個沒臉見人的試作品,已經是極限了。
時代的限製,還是太難跨越了。
在母親梅杏紅這類沒見識過移動互聯網時代便利的人眼裏,能帶來好處的“四不像”產品,已經算是不錯的科技傑作了。
“雖說使用體驗還可以,你這……既不怎麽平,也不是板子,你叫它平板是不是有點不切實際?”
“總不能叫手機吧?”
金尚有些尷尬地答道,
“先試用,下一代產品爭取將圖片實時傳輸加上,現在隻能通過第三方服務器中轉,還有格式和大小的限製,很不好用,電子郵件就方便多了,就是查看有點問題,下個月,有一款液晶屏顯示設備下線,等測試轉接投屏沒問題了,加上外設數據線,就可以二次處理辦公了……”
撓了撓頭,金尚越說越覺得不對,
“怎麽感覺路子走偏了,為了它,加這麽多附屬,本末倒置啊。”
“慢慢來唄,現在功能不是太強,塊頭還是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