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 疏通官係桂花家

字數:3772   加入書籤

A+A-




    萬年縣衙一間衙署內。
    祝昌書很是客套地請薛蟠在屋中坐下,又讓人奉了茶,笑眯眯地說道:
    “前日,接到了曾知府的來信,這才知道公子你上京而來,正準備著人請公子出來相見呢,沒想到今日公子倒是親自來了,實在慚愧。”
    薛蟠原本以為,祝昌書對自己客氣,是因為他此前命人前來打點的緣故。
    這會聽了祝昌書的話,薛蟠這才知道,竟然是因為曾德軒的給他送了書信?才讓他比如重視?
    這讓薛蟠對於曾德軒很是感激的同時,也有疑惑,曾德軒是豫州道上平府的知府,雖官職比祝昌書這個萬年縣令大,可畢竟不是頂頭上司。
    看祝昌書的樣子,似乎因為曾德軒的書信,對他十分敬重,曾德軒影響力是否也太大了些?
    遲疑了好一會,薛蟠這才起身客氣地說道:
    “縣令大人言重了,蟠不過是一介白身,怎得大人如此敬重,是該我慚愧才是,說起來,此後恐怕還有諸多事情,要請縣令大人照拂。”
    說著,薛蟠從袖口中拿出兩張銀票,不動聲色地遞到了祝昌書麵前:
    “這是在下一點小小的心意,還望縣令大人莫要嫌棄。”
    祝昌書瞥了一眼薛蟠手中的銀票,見麵額竟然是五百兩的,眼眉一挑,急忙推脫:
    “公子這就折煞本官了,曾知府在信中,再三叮囑本官,讓本官多多照應公子,我又豈能收公子的錢財,若是被曾知府得知,本官這臉麵也就丟盡了。”
    薛蟠見他說的真確,不像是推詞,心中更加奇怪了,曾德軒到底是有多大影響力,竟然能讓祝昌書做到如此。
    微微思索了一下後,薛蟠笑著說道:
    “縣令大人真是高風亮節,在下佩服,不過,這點心意,還請縣令大人無論如何都得收下,否則,我此後再不敢來叨擾縣令大人你了。”
    “至於曾知府那裏,我會替縣令大人分說的,絕不會讓他有所誤會。”
    祝昌書聞言,思索了一下,又看了看薛蟠手中的銀票,最終還是收下了,又笑容滿麵地說道:
    “既如此,本官就承公子這個好意了,若被曾知府知道時,還望公子替本官多多回護一二。”
    眼見祝昌書如此在意曾德軒的態度,薛蟠更為驚疑了,不過也隻將此事放在心上,並不多言。
    又聽祝昌書說道:
    “說起來,還是本官治下不嚴,竟然出了這樣的事情,若非公子,本官恐怕還被蒙在鼓裏,公子放下,此事本官定會給公子一個交代。”
    對於廖明壽勾結衙差,以低房價誘騙人上當的事情,薛蟠倒沒太放在心上,他現在意的則是夏家這邊的情況。
    畢竟這夏家和他們薛家一樣,頂著皇商的名號,又是宮中桂花的特貢之家,保不齊會有什麽官府的關係。
    故此,薛蟠便小心翼翼地回道:
    “大人掌管如此之大的縣衙,底下辦事的人眾多,總會有一些偷奸耍滑之人,大人偶有不察,也是在所難免,無需如此在意的。”
    “其實除了這件事情外,在下還有一件事情,想請縣令幫忙。”
    眼見薛蟠說的得體,祝昌書很是歡喜,加之曾德軒來信讓他多多照拂薛蟠,剛剛薛蟠也送了一千兩的禮,祝昌書便想也沒想就回道:
    “誒,公子太見外了,什麽幫不幫的,公子隻管說,隻要本官能做到的,一定做。”
    薛蟠見狀,心下一鬆,向他說起來夏家這邊的事情來。
    祝昌書聽完,立馬義憤填膺地說道:
    “真是豈有此理!簡直就是無法無天了,公子放心,這事本就是公子你受了委屈,就算這夏家前來告狀,也沒什麽好說的。”
    “不僅如此,本官還可判她們一個強買強賣,敲詐勒索的罪名。”
    薛蟠見他如此氣憤,知道他還不知夏家的來曆,便點明道:
    “大人有所不知,這夏家乃桂花坊的夏家,聽聞宮中一應桂花皆是她們家上貢的,滿京城的桂花也有一半是她們的。”
    祝昌書聽了,臉色微變,看著薛蟠說道:
    “竟然是她們家?”
    眼看祝昌書神色都變了,薛蟠心下微微一動,笑著回道:
    “正是她們家,若此事難為縣令大人了,我再去尋其他關係就是…”
    話音剛落,就聽祝昌書嚴正地說道:
    “公子說笑了,這桂花夏家,不過是因為家中桂花樹多些,名氣大而已,又和宮中有所來往,說起來也算不得什麽。”
    “本官遲疑,隻是想到,這夏家此前在本官這裏掛了一樁案子還沒了結……正好趁著公子的事情,一並處理了。”
    薛蟠見他說的嚴肅,想來不是什麽假事,又不由得打聽道:
    “不知這夏家掛了一樁什麽樣的案子?”
    祝昌書撇了撇嘴:
    “也算不得什麽大案子,就是這夏家的太太,狀告自家的侄子,說是這侄子闖進了後院,偷看了夏家小姐,壞了夏家小姐的名節。”
    “但她家侄子,卻抵死不認,說自己不過是誤闖而已,並不是真的要去後院,也絕沒有壞自己堂妹名節的心思。”
    薛蟠聞言,愣了一愣,疑惑地說道:
    “大人,這麽說來,這兩人是親戚關係,什麽壞不壞名聲的?難不成堂姐弟還不能見麵了?”
    祝昌書則擺了擺手:
    “這夏家侄兒並非這夏家太太的親侄兒,隻不過是族侄,就要出五服了,關係不大親近,故此這夏家太太,便一紙訴狀告到了官府來。”
    這話讓薛蟠愣神許久,這才感慨道:
    “這夏家侄兒太冤枉了吧,不過是誤闖後院,就被告到了官府,若是別人看了一眼這夏家小姐,豈不是要被砍頭?即便是公主都未曾有如此金貴吧?”
    說話間,薛蟠也不由得回想起,幾日前,他在城外遇到的凝玥公主了。
    那時候他們一群路人,可都一睹了她的芳容,也沒見凝玥公主生氣,亦或是讓侍衛抓人的。
    “正是如此,此案才遲遲未斷,既然這夏家正好又惹到了公子你,本官倒是知道該如何了斷此案了。”
    這時祝昌書滿臉笑意地說道,似乎是因為薛蟠的出現,反而替他解決了一個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