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發展工商

字數:5081   加入書籤

A+A-




    楊正回到了住處,躺在躺椅上,一邊享受著畫眉的頭部按摩,一邊吃著如蘭喂的葡萄,已有了三分昏君的樣子。
    漠北安排什麽行業好呢?最好的莫過於羊毛紡織。北海還是靠北了一些,在後世烏蘭巴托附近也就是新修的漠北省府定北城好一些,到時間可以讓戰俘們明年把水泥路往四方延伸過去。能過了兩輛馬車就行了。
    羊毛行業到時可以安排大量的女性勞動力,給了他們一些收入。草原上的女子本身也就是需要工作的,所以招工的壓力應該不會太大。
    另外漠北就是肥皂了,牛羊馬比較多,不缺油,土法子生產的肥皂雖然沒有機械化生產的好,但是價格足夠便宜,這一點百姓們就會購買了。
    想到這,楊正趕忙安排道:“孫國安,你去找一些草木灰、羊油牛油,幾口鐵鍋過來。”
    “是,陛下。”說完孫國安趕緊安排去了。
    “如蘭,你安排幾個機靈一點的宮女,到這來,有事安排。”楊正又轉頭對如蘭安排道。
    “是,陛下。”如蘭趕緊喊人去了。
    不一會,鐵鍋牛油和人員全部過來了,楊正把製作土肥皂的方法給了孫國安,“孫總管,你安排人,按照這上麵的進行製作。多研究幾遍。”
    “陛下,這是?”孫國安雙手小心的接過紙張,疑惑的問道。
    “這就是我們用的肥皂,不過我們用的是香皂,這個啊是普通的土肥皂,比較便宜,適合普通人用。現在老百姓很多人不舍得用肥皂,給他們生產一些便宜的。”
    “是,陛下,奴婢這就安排工匠實驗。”孫國安答道
    說完安排了起來,
    先讓人把草木灰過濾掉,去掉石頭黑炭等雜物,然後放入清水裏,攪拌均勻,最後將草木灰倒在鍋裏煮沸。
    “孫國安,你看著下,明天好了把樣品帶來我看看。”楊正說完帶著幾個宮女走了。
    “是,陛下。”孫國安說道。
    接著就是需要將溶液放置一夜,可以得到堿液,然後加入油脂,加熱,直到完全溶解,接著就是不停的攪拌加熱,水分減少一半左右時候,往裏麵添加一些鹽。最後溶液倒入模具,冷卻即可。
    看到這,孫國安趕緊讓人多煮幾份草木灰溶液,方便分開實驗。又找了幾個工匠,開始製作肥皂的模具。
    “陛下,這是奴婢安排的宮女。”回到房間,如蘭匯報到。
    “嗯,你們都是從定襄跟著過來的?誰是管事的?”楊正問道
    “是的,陛下。我們幾個原來都是在定襄跟著義城公主的。”一個年紀大些的宮女說道。
    “嗯,你叫什麽名字啊?”
    “回陛下,奴婢叫孫若雲,宮裏都叫小雲。”孫若雲低著頭小聲的說道。
    “讀書識字怎麽樣了?”
    “回陛下,奴婢原本就識字,來了這裏又看了好些書,讀書算數沒什麽問題的。”
    “好,那交給你們一個活計,要辦好。”楊正高興的說道。
    “是,陛下。請陛下吩咐。”
    “這是一個用羊毛紡線織布的法子,你們先拿去好好的研究下,從清洗羊毛到織羊毛布、毛線、毛毯等產品,裏麵都有記載的。裏麵的工具都有記錄,讓工匠做好,費用從如蘭那邊支用。”楊正說完遞過去一本羊毛紡織書籍。
    “是,陛下。奴婢一定盡快製作出來。”孫若雲回答。
    “也不用急,多實驗幾次。另外這個記得保密,不能讓其他人得到了。方法比較簡單,盡量記住後把書保管好。”楊正點了點頭,說道。
    羊毛紡織也是輕工業,沒什麽太大的技術含量,自己地盤太小,萬一這種方法被突厥或者中原得到就不好了,至少現在不能被他們知道。
    “是,陛下,奴婢們一定不會讓技術泄露。”幾個宮女慌張的說道。
    “嗯,你們先回去準備吧。畫眉,給她們安排一處獨立的房子,讓她們單獨在裏麵實驗。讓蕭巡撫安排一些人留意著。”楊正說完,便安排畫眉帶她們去實驗地點去了。
    “是,陛下。”眾人說完跟隨畫眉一起退了下去。
    第二天孫國安便拿著幾塊製作好的肥皂送了過來。楊正過來看了下,果然有些發黃,顏色並不是很好看。接著試著洗了下手,看著水慢慢的渾濁,點了點頭,清潔效果還是比較不錯的。
    “嗯,不錯,等下我們去見見工匠,你從裏麵挑一些人,成立一個作坊。盡快生產,不要賣貴了,要讓老百姓買的起。”楊正一邊用幹毛巾擦著手,一邊說道。
    “是,陛下。”孫國安點頭說道。
    接著楊正坐著剛兌換出來的四輪馬車,往工匠營地走去。
    來到漠北,解救了草原上的漢民後,工匠一下多了起來,足有上千人。不過也很正常,如果沒有手藝,草原人恐怕也不會留著他們。
    四輪馬車西方出現的早一些,明朝的時候在徐州周圍得到了使用。歐洲那邊平原比較多,適合四輪馬車行駛,中國出現後也隻在徐州周圍幾百裏得到了使用。
    四輪馬車比較平穩、寬敞、舒適,可是確受地形限製比較大。宋應星就記載四輪馬車的缺陷“凡大車行程,遇河亦止,遇山亦止,遇曲徑小路亦止”。也說了此車隻在徐州,兗州,汴梁之間得到普及,因為這些地方山河比較少,一馬平川。
    中國地方又太大了,地形比較複雜,到處不是山就是河的,道路質量修建的也不行。
    四輪馬車普及還需要其他的因素,首先這塊地域商貿是否發達,是否有大量價值高的商品需要運輸,地形是否是平原,,道路是否好,其次是否不存在可替代的水路運輸,最後馬匹的獲取成本不能太高。
    這些問題在楊正看來這些都不是問題,漠北各地的礦產運輸數量就足夠了,地形都是草原還修建了水泥馬路,河流少,船運不適合,每年還有漫長的冬季不適合行船的時候,最後草原上最不缺的就是馬了。所以在草原推廣四輪馬車,增加載貨量,還是沒問題的。
    至於說技術含量也沒什麽複雜的,秦朝古墓都能出土四輪馬車。最開始的四輪馬車也是比較簡單的,前麵裝個軸,像兩輛二輪馬車拚接的一樣。不過剛開始的時候,楊正也可以給他們提供鋼製車軸。
    來到營地,看到今天來的有關製作馬車的工匠有一百來人,一些其他類型的工匠在不同的地方進行其他的工作,還有一些已經去創業去了,這到是個好消息啊。
    “拜見陛下。”眾人見到陛下到來,趕緊行禮。
    “平身。”
    看著在座的眾人,楊正說道:“今天讓大家過來,準備成立一家馬車作坊,需要一些工匠。門口停著的就是我們準備生產的新式馬車,我叫它四輪馬車,它的載貨,帶人都比較多。我們路修好後,這車也比較實用。這輛馬車留在這裏,你們接下來就是研究這輛馬車,看如何生產出來。”
    “是,陛下。臣等一定竭盡全力。”工匠們齊聲說道。
    “行,那你們先試著駕駛一下,看看如何?”楊正說完讓出了馬車,讓各位工匠輪流乘坐了一下。
    沒一會,眾人都乘坐了一圈,看到四輪馬車雖然比較大,但是拉起來卻沒有想象中的浪費力氣。而且轉向還比較靈活,木質堅硬,看來比普通馬車要多運輸一半的貨物。
    楊正對於製造出來四輪馬車信心十足,哪怕穿越到古代,別的不可相信,但是古代木匠的手藝,絕對是可以相信的。
    在這裏簡單和老工匠聊了一些馬車的知識,包括各種轉向設施,當然,楊正主要起到提點的作用,因為他懂的也不多。然後楊正又把馬車的各種圖紙,特別轉向機構圖紙交給了管事,讓他們一起研究,注意保密,然後便回宮去了。
    見到楊正走後,眾人紛紛來到了馬車旁,詳細的觀看了起來。
    “四輪馬車構思確實精巧,四個輪子行駛起來平穩的多了。”
    “就是,陛下真是天資聰明想出如此之物。”
    “其實四輪馬車記載千年前就有了。”一個年紀大些的工匠說道
    “哦,那為何我們沒有使用呢,這麽好的車浪費了。”旁邊的工匠問道。
    “你啊,太年輕。四輪馬車確實是好,載貨也多。不過你也要考慮,中原可都是土路,一下雨的時候,人走到上麵都陷進去,更不要說車了。而且中原平地少,要不是山要不是河的,沒法走啊。”老伯解釋說道。
    “老伯說的是,此車確實需要比較好的路段才能行駛。不過咱們這裏修的可是水泥路,無懼雨雪。”年輕工匠自豪的說道。
    “那是,陛下遠矚,提前修路。”
    “此車工藝複雜嗎?”管事送走了楊正後,過來問道。
    “工藝到是不複雜,沒樣品老朽也能生產出來,有了圖紙還有樣品更簡單了。來,大家詳細看看。爭取盡快做出來。”
    說完眾人便仔細觀察起來,一邊觀察一邊拿筆記錄。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